[返回四川风情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成都花牌坊,藏着你不知道的生活

送交者: 你好毒[♀☆★★★ヾ毒来毒往ヾ★★★☆♀] 于 2020-06-18 11:24 已读 498 次  

你好毒的个人频道

+关注
去年年底,成都地铁五号线开通,疏通了部分自城西前往城南打堆堆上班的人群的同时,也疏通了西北方的交通、美食乃至人烟气。从城南起,至多换乘两条线,就可抵达五号线上的站点,去哪里?花牌坊。

成都地形四通八达,提前转了弯变错道,在下条街也能多打几盘子右转向,甩回原路,但从地图上看,花牌坊周边的路,大都被密集的小区隔断,或是拦得弯弯绕绕,一条路走到底也摸不清方向。但就是在这些弯弯肠子中间,就藏了那些值得细嚼慢咽的生活。

西林巷
西林巷是我去往花牌坊周边的第一目的地,为了找街上那间新开的咖啡馆凢(fan)家。从花牌坊地铁站E口走出,第二个拐角便是。
在找寻西林巷前,首先会经历系列的美食诱惑。首先是地铁口正对着的美食城,挤挤密密布满了小馆子,生意多在午市,周围上班族会走出来简单嗦碗粉面,或吃些小炒。

再往前些,西林巷口,商贩摆满自家做的凉粉凉虾,与加了柠檬与小米辣的爽口鸡爪,隔壁子就是当季的西瓜、桃子与杨梅西瓜瓤红皮薄,放心了称斤斤子,买回家切开了冰镇,后直接拿勺挖起吃。

面点车在西林巷稍作停留,便要往其他街巷赶,大姐摆摆车龙头要走,被路过的大爷喊住:“等我十分钟嘛!我没带钱出门,拿了就下来买点发糕。”大姐就捏了刹车,重新把车靠边挪。巷口一侧是赶着下班时间出街的商户,一侧是躲在木门后取静偷安逸的茶坊。提供茶饮与安静享受午后时光的庭院,往内走,也有独立的棋牌室供周围居民消遣。

巷内,各家摊铺认真经营着自己门前的一亩三分地。修理店做修修补补的生意,修鞋也修电动车,顺带承包了街上开换锁的业务——经营范围在店招上写得清清楚楚。

街上的小馆子,面向的对象也是周边居民,下班回来懒得做饭了,余粮吃光了,便踱步至楼下,点些小炒吃了。

凢家就在形形色色的生活铺子间,于五月敞开了大门,而后自然地融入了这一片有些老,也有些近人的社区中。屋内的物件儿大都是旧货市场淘选,或是从爷爷奶奶家直接搬来的,撒发着古旧但温柔的味道。木地板走起来嘎吱作响,听起来有些老,也有些熟悉。

至店内,可点咖啡,可尝到清早烘焙的面包甜点,至饭点可品尝小食,如葱油面或自酿制的橙醋做的凉面,凉面需捞面进调料碗蘸着吃,配搭有烟熏感的木鱼花,与几块降暑的冰,爽口又清凉。

店家不厌其烦地调整着小食的份量与调味的比例、配方——昨日买的那把小葱葱香不够,今天再调整,明日也要依据材料做调整。每日都在细细调整。屋内一处柜顶,整齐地摆放着今夏初酿的青梅酒、草莓酒、桑葚酒,等待时间慢慢泡制。第二次到店时,柜顶新置了自酿的米酒,都可品尝。

凢家歇息区的窗户,正对着一处小区内院,院内的嬢嬢有时会隔着窗户来与凢家的老板打招呼:
“今天开得早哇,你们吃饭没有哦?”

“吃了哈,嬢嬢你吃没有?”

凢家的斜对角,是在西林巷已长了些时日的Ease Coffee,就落在街角,在住户小区楼下,在婆娑的树影间,开启自己的每一日。

沿路走下去,会经过一处车载串串铺子,车上选菜、煮菜,周边搭了桌子板凳,就着蘸碟吃,按签数计费。凢家的老板常去,若饭点路过,还要好好打声招呼,“今天不吃哈,我改天来哟。”

再往下,穿透西林巷,便是人来人往的花牌坊街。对门子的故事,我们待会儿讲。

南薰巷
南薰巷,与西林巷平行的老街,在不同的电子地图上,这条巷子有着全然不同的样貌。

在搜狗地图上,没有南熏巷这一说法,仅显示为一条自花牌坊地铁站周边通向花牌坊大路的鹅肠小道;但据高德地图上显示,南熏巷与南薰巷都为不通畅的断头路,两条巷子中间被住家小区拦腰截断。

再次以花牌坊地铁站E口为起点,沿着弯道走,会路过蔽日的浓荫,树荫下已丢了功用的情浓歌舞厅与整齐排开为饭点做充分准备的桌椅板凳。

随即通向第三个拐角——南熏巷。

狭长的巷子,从前应是漆得白生的墙面,渐渐蒙灰蒙尘。从往来的电瓶车与单车可以判断,此路可通。

七弯八绕,骑车经过,需花上一分半钟,途中要不断停车小心避让拖着板车的小贩,骑电瓶车的路人,与拖着箱子从学校归家的学生——他们都熟知这条路的秘密。路途中也会偶遇不少老小区的大门,门上张贴着详细的闭门时间,晚了要向守门大爷缴块块子开门费。

视野开阔之时,便回到了老街日常,这时也面临两个选择,沿路而下通向车水马龙的大道,或是在距离街口几十米处的打个拐,由一车宽的巷子,拐向卖时蔬水果、自制面食与新鲜肉食的摊铺,拐进平行的交通巷内。

交通巷
交通巷热闹得很,一侧是一字排开且品类多样的美食店,可从早餐承包至夜宵。

油爆的小龙虾、散发着孜然香的烧烤、畅快的冰啤酒,想大快朵颐,还需等到夜色降临时。老板些在外搭起桌子板凳,食客们便开始享用宵夜。白日,推车上的生意更红火,岔路口每天准点出现的面包摊,夏日常见的冰粉铺,满车半成的炸物,从街口开始便在试图勾起路人的馋虫。

一条街到头,是老小区的铁门,若是初到此地,走到此作罢。但依旧是往来的电瓶车与单车,给予着“此处可通行”的不成文的提示。

穿过小区院坝,可行至靠近青羊体育中心周边。有意思的是,前缀为青羊,但其按地域跨分实则从属金牛区,当然,这是另外的故事,我们下次摆。

王家巷
从交通巷走出,对街便是成都工业学院的门牌,与背后爬满了学院大楼的爬山虎。

走上几十米,是伫立着无里创意工厂的王家巷。无里的侧门就在王家巷巷口,包裹着工业老楼的皮肤,内里其实是涌动的新生空间。

无里聚集着的年轻力量,可分为三大类:精酿啤酒馆、咖啡馆与小型工作室。

统共三四层的楼房,可环绕穿行,其中的空间大都设置为开放式的玻璃门窗。无里的上班族们显然已习惯于接纳工作期间,屋外投来的好奇与试探。

无里的晚间比白日热闹,晚上酒吧开始营业,啤酒馆里的人声、背景音乐与玻璃瓶间的碰撞声,都在试图打开冷静工业风下的躁动。白日里,咖啡教室的学员们闷头做咖啡,工作室中的上班族安静画图或写作,偶尔串门买杯咖啡或去楼下吃吃简餐。最热闹且饱满的,是偶然碰见的撞色长廊与彩虹色楼梯。

王家巷也有些闷骚,破败的楼房背后就是流动的创意,一侧的甜品屋还兼具画廊与装裱功能。甜点师放话,自家的法式甜点绝不输烂李子。

往内行,周边街巷环绕着的,都是老小区。酷酷的涂鸦,就一路从无里跑到了王家巷、林巷子乃至抚琴的街巷内,和城市老旧的那面,玩起反差。

林巷子

关于林巷子的说法,地图上又有出入。有的称其为北巷子,也有称其为林巷子,依据周围门牌及派出所、小区等命名方式来看,这两种说法应都存在,或者撇脱点,直接称呼那一片区为协和村。(为便于表述,后文我们通用门牌上的林巷子作称呼)从王家巷可直接拐到林巷子,若是从花牌坊对街,自西林巷出发,过人行横道即可直达。


林巷子不特别。供吃喝的店家不多,巷口是间便利商店。少有的店家甚至在网上也少有信息,如便利店一旁不远处的茶坊,比不得西林巷里带了院坝造了假山的那两间。有可探的?有。


两车宽的道,又避开大路,成为了极佳的停车点,成排的车辆对侧,是一间名为“舍得”的书吧。书吧这个说法取自门头,据字面意思,还可在此淘趣、品茗、购买私房粽。


按门上的告示来看,私房粽还有名字——丁氏私房粽,上过地方电视,小有名气;明码实价,连每只重量都标注得清清楚楚:私房大肉粽6.5元一只,加上蛋黄卖8元,普通肉粽与甜口粽子4元一只,蘸白糖吃的白味粽仅售2元。老板搭了张桌子,就在门口包粽子,缠上各色的线,就是各种口味。



屋内蒸制粽子的香气一阵阵地飘出来,勾人往里探,这一探便知别有洞天。屋内的旧书,堆满了靠墙的架子,实在无处可安置的,就摞在凳子与地上。



书实在多,但也拿纸笔标注清楚,细心地分了类。医学、文学、经济等,确实有几分书吧的意思。


连环画单独成架,有收拾出来成套成册的,便拿袋子装好了,方便取走。暴露年龄的时刻来了,这一大架子连环画,几乎都在我儿时所涉猎的范围外,随手翻阅几册,字墨清晰,保存得很好。



淘趣所指向的,不止书籍,架上的老物件都可看可淘,如各式瓶瓶罐罐,成堆的木头算盘,皮制相机套等。老板不出面介绍,门前厨房来回走,照看粽子,留有充分的空间,让你“随便看就好”。


这一看,也要些时间,才能将一屋子的宝贝摸个清楚。出门时,天色已晚,那些弯弯绕绕,晚上走更是扯不撑头,只能直直朝向林巷子的另一侧,通过抚琴东北路,往抚琴地铁站走。


当然,顺势一拐,也能走向更多的抚琴片区的弯弯绕绕。但那就是后面的故事了。

喜欢你好毒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