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川风情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城市俚语 ▏成都话的故事·续

送交者: 你好毒[♀☆★★★ヾ毒来毒往ヾ★★★☆♀] 于 2020-06-13 9:41 已读 362 次  

你好毒的个人频道

+关注
◎有一种妆饰叫“五梅花




记得小时候,常见一些大人给小女孩的额头眉心处,杵一朵五梅花。所以民间就有“要想人家夸,额头杵朵五梅花”的说法。其实,这本是古代女子喜欢化妆时在眉心之间画的一个图纹,确切的说叫“花钿”。




花钿(diàn)是古时妇女脸上的一种花饰。花钿有红、绿、黄三种颜色,以红色为最多,以金、银制成花形,蔽于脸上,是唐代比较流行的一种妆饰。而说起这种妆饰,又不得不让我想到了一个人,不对,他应该是个“鬼”。说起鬼大家都怕,但这个“鬼”,却深受人们的好感,特别是光棍儿们哈,这个鬼就是“月下老”。




相传,唐朝的杜陵书生韦固从小父母双无,由于各种原因总讨不上老婆。唐贞观二年,还是光棍的韦固到清河去游学,住到一家客栈,同住的客人说,想把前任太守的女儿许给他,韦固心想你是不是豁我的喔,但别个信誓旦旦地约定在客店西边的龙兴寺见面,韦固一阵窃喜。如久旱逢甘雨般的心切,这一夜怎一个辗转反复,彻夜难眠。




于是,韦固在天没亮的时候就到了约定地点,然后发现一老头背着一个布袋子,坐在寺院门前的台阶上,借着月光正在看书。韦固上前一看,居然一个字也不认识,好生奇怪地问:老人家这是什么书呀?我从小到大都在看书,基本上没有我不认识的字,外国梵文鸟语我都会,你这书我可从来没见过。老人说:这又不是人间的书,你怎么能看懂?韦固问:那这到底是什么书?老人说:幽冥使书!翻译成白话,就是鬼书而非天书。韦固问:幽冥鬼界人,怎么会到人间来?老人答:是你这么早来了,不是我不该来。因为,我们阴间当官的在人间走动,当然也要管人间的事。现在走在路上的是人鬼各半,只是你看不出来罢了。韦固再问:那你主管什么呢?老人:婚姻都归我管。韦固一听高兴来恨不得在地上打个滚儿。




纳闷儿喔,韦固遇上鬼不但不害怕,还高兴,真是邪门,估计是想媳妇儿想疯了。韦固高兴地说:我自幼无父母,想早点成家,可是想了十年,还是莫搞。今天有人给我说要把前任太守的女儿许给我,你看今天能成吗?老人:成不了!你妻现在才3岁,她17岁才能进你的门。韦固又问:你布袋里装的是什么?老人:红绳啊,我用它来栓两个人的脚。无论贵贱贫富,天涯海角,即便是仇人,只要被我栓上了,两人谁也跑不脱。你已经和那女孩子拴一起了。韦固问:我那妻子现在在什么地方?老人:就在你店的北边。她是一个卖菜妇人的女儿。韦固:我能见她一下吗?老人:那妇人姓陈,经常带着孩子来卖菜。你跟我走,我指给你看。


这时天快亮了,约韦固出来的那个人还没来,韦固就跟着老人来到菜市,看见一盲眼妇人抱着一个女孩儿,两人的穿着均是破烂不堪。老人一指:喏,她就是你的妻,并且是你一生唯一的妻子。大家想韦固会是什么反映?他问:我杀了她可以吗?韦固何来的这种想法呢?你想嘛,老光棍一个,如果这个小女孩就是老婆的话,那还不得再等十多年喔,这干熬油的滋味不好过啊。老人:这孩子命中大富大贵,你们俩只有相互依靠才行,你怎么能杀了她呢!说完,一股白烟消失不见了。韦固郁闷地回去就开始磨刀,并把刀给仆人,告诉他,杀人后给他一万钱。次日,仆人上菜市,看见那小女孩儿,上去猛刺一刀就开跑。回家后韦固问:死了吗?仆人说:没有,只刺中了眉心。




以后的日子里,韦固到处求婚。但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14年后,韦固依靠父亲的老关系,见相州长官,刺史王秦提拔重用他为司户椽,主管狱讼。不久,王秦觉得韦固很能干,就把女儿许配给他。小女子十七岁,很漂亮,韦固很是满意。但有一点让韦固百思不得其解,就是她眉间常贴着花钿,无论什么时候,哪怕是沐浴闲居时也不摘下,韦固觉得太奇怪了,遂问妻。女子说:我是刺史的养女。我亲生父亲是宋城的县令,病故,母亲兄长也先后死去,乳母陈氏卖菜养我,三岁时被坏蛋刺伤,刀痕仍在,所以,用花钿贴上以便遮盖刀痕。七八年后,我叔父做官,我才做了他的养女。韦固问:你乳母是个盲人吗?其妻答:是啊,你怎么知道?韦固:啊,那个刺你眉心的坏蛋就是我派去的啊……




故事讲到这里,大家就晓得“月下老”是鬼而不是“人”了,也晓得女孩子杵五梅花的来历了。

◎有一种顽固叫“犟拐拐“

“犟拐拐”一词,即指一个人刻意标新立异又不从实际出发,也指一个人过于固执、顽固不化,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网上搜索四川方言中的“拐拐”和“拐拐麻拐”,是指脾气比较倔犟的麻雀,飞翔的时候要刻意与别的鸟不同,明知腹部朝天背朝地是不可能飞起来的,但还是顽固不化地坚持自己的做法。结果可想而知,那就是面朝天的摔倒,这种摔倒的姿势叫仰绊,与“扑爬”相对;扑爬是指面朝地的摔倒,与“狗吃屎”意思相近。所以,此“犟拐拐”一词有讽刺戏谑之意。那么“犟拐拐”究竟有好“犟”呢?

说那时有一个人,不学无术,但死要面子,随时在众人面前都喜欢绷起。一天,他问一位学者:“大车下面和骆驼的颈项上都挂着铃,这是为什么?”学者答:“车和骆驼都很大,它们在夜间行走,如果不挂铃,在狭小的路上相对了就来不及避让。所以,铃声可以起到提醒对方的作用。”此人又问学者:“那古建筑和塔上也挂着铃,难道也是为了叫人让路吗?”学者笑着说:“鸟雀喜欢在高处做巢,而鸟粪又脏,建筑和塔上挂铃,风一吹,响铃就把鸟给吓跑了。”此人再问学者:“那鹰和鹞的尾巴上也挂着铃,是不是鸟雀就会到鹰和鹞的尾巴上去做巢呢?”,学者有点生气了,说:“如果鹰和鹞尾巴上挂着铃那便是家养的,尾巴的铃声是为了让主人便于找到他们。你不仅不通事理反到提出一些牛头不对马嘴的推理。”那人不服仍旧问道:“我曾见过送葬的挽郎手上也摇着铃,难道这也是让人们方便找到他们吗?”学者气恼了,说:“那挽郎是给死人开路的,就为了这个死人生前专门给别个瞎争辩,所以,要摇铃来提醒他到了阴间嫑再犟了,该拐时就拐了,别再‘犟拐拐’了!”。

后来,人们就把类似于此性格的人,叫着“犟拐拐”了。

◎有一种能力叫“柯得平”

四川话中的“柯得平”(搁得平)是指某人办事能力强,会处事,当别人找到需要帮忙时,往往是有条不紊地就把事情给办完了。这种在人群中受赏识;受欢迎的人,做起事来总是很顺利且有人支持。不过提到“柯得平”一说,这还得从成都“牌坊巷”说起。

在原来的皇城与满城之间,相传,清光绪年间,四川总督锡良接他的老母亲到成都来安享晚年,不料老夫人一到成都就久病不起,锡命人贴出告示,重金悬赏为老母看病者。为总督母亲看病非同小可,所以,张榜多日却无人敢揭榜,这可急坏了孝子锡良,整天就只晓得四处悬赏。终于有一天,锡良手下打听到有一民间的郎中,说此人什么疑难杂症都搁得平、搞得定,乃一方神医,绰号“搁得平”。锡良大喜,便马上派人出去寻找此郎中,殊不知几顾茅屋均不见本人,,弄得他整天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一天,一个卖花生、胡豆的挑夫揭下了告示。在挑夫为锡良母亲吊脉后说: “老夫人的病重啊!”,锡良也不差钱,于是让挑夫开价,哪只这挑夫狮子大开口,连续两次开价900两银子开处方,这虽是黑宰,但锡终还是点头答应了。你嫑说,就这只有五样很简单的中草药还真神,老太太一喝下病就全好了,锡良顿时喜出望外,打起大轿就去答谢那个挑夫。

锡良多次带人上门,却依旧见挑夫的屋门紧锁。一天,锡良实在忍不住想知道个究竟,便命人打开房门,屋里空无一人,但见桌上放着那900两银子和一封书信,信上这样写到:“……为老夫人解除病痛,唯恐说不清道不明,再生是非。如不重金索取,又怕大人不信,故两次高额索取重金,现完璧归还900两银子。”原来,这聪明的挑夫是怕钱收少了即药费太便宜,你锡良反而不相信便惹祸上身。不揭榜呢,又有违背医德和辜负了你锡良的一片孝心。

锡良被挑夫纸条上的留言所打动,于是就在皇城与满城之间的东城根街上,修起了一座牌坊,牌坊所在的小巷就叫牌坊巷。从此,人们就把办事能力强,且处事低调的人称为“搁得平”。但由于四川话的发音,“搁”就成了“柯”了

◎四川话里的“打架叉”




四川话里的“打架叉”即指:通过做假、造假象来掩盖真相的意思。平时朋友之间说对方打假叉,在此时就有“虚情假意”和不实在的意思了。



其实“打假叉”在成都真还有一段故事:相传,有一极怕老婆的地主老财,虽不认字,却开了一个酒家,生意还不错。而地主老财又不愿意将钱财交给同样不识字且十分丑陋的老婆。于是,老婆每月查账时看到的账本就只有“叉”与“勾”,老婆就问这是何意?地主老财为了隐瞒赚的钱就解释说:“‘叉’为亏本,‘勾’为赚钱!”。于是,老婆看到账本时几乎全是叉,既然生意亏了,但却见地主老财整日花天酒地。这让她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天,地主老财又出门鬼混去了,这位妇人只能闷闷不乐地守着大堂。只见一位眼镜先生前来吃饭,于是,这位妇人好酒好菜地款待了他,先生不明其究,问罢方知妇人的烦恼。便问道:“你会算账吗?”妇人回答:“简单的买卖还是可以的。”先生说:“那就可以了,你把你先生的账本拿来。”妇人拿来账本,先生看了后说:“这个账本是把买东西花了多少钱打一个勾,当卖出去东西收的钱与买东西的钱一样时,你就打个叉,多余的钱就再打个叉,这样月底盘点时,勾叉对消,那剩下的叉就是赚的钱了。”妇人想通这个道理后,便谢过先生。地主老财刚回来就挨老婆一顿臭骂:“原来你一直在给老娘打假叉,从今天起,按我说的方式打勾叉,看你娃还有啥子假叉可打!”。

日后,地主老财果然规规矩矩,再也不敢打假叉了。后来便有了用“打架叉”来形容说谎、掩盖事实一说了。


喜欢你好毒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