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川风情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话说重庆吊脚楼

送交者: 你好毒[♀☆★★★ヾ毒来毒往ヾ★★★☆♀] 于 2022-03-09 6:14 已读 2658 次  

你好毒的个人频道

+关注

1981年重庆嘉陵江边的楼房,有一些类似吊脚楼的风格

三面临吊脚楼江

前不久,有个开发商想复制正宗的重庆吊脚楼,在重庆及周边到处都找了,却没有找到一栋正南齐北的吊脚楼作参考。当年重庆城两江四岸随处可见的吊脚楼,如今已经绝迹。诸如北碚偏岩、江津中山、荣昌路孔之类古镇上的吊脚楼,虽然与重庆城的吊脚楼并不一样,并不具有重庆城吊脚楼的特点,但也越来越少。

说吊脚楼就不能不先说个故事。传说川中名士李调元未考上状元之前,某日来到一小乡场。那小乡场有一过街楼,楼下有酒店。李调元便入店连喝几大盅,喝得二昏二昏的,在那儿摇头晃脑吟诗作乐。店主认出他来,有意考他,对他说:“我出一联。你若能对上,则酒钱全免;若对不工,则加倍付钱,何如?”李调元道:“请出。”店主便出上联:“两头失路穿心店。”李调元想了半天。竟无法对上,只好认罚。当他走出那穿心店,来到场口,只见那江边悬崖上,几根杉木撑着一间四四方方的木楼,远远望去,像一个鸟笼。微风吹来,头脑顿时清醒。“三面临江吊脚楼。”一句佳对随口而出。回头望望那穿心店,李调元只有扼腕叹息了。

老照片中的吊脚楼

吊脚楼是中国南方山区常见的民居建筑,尤以重庆、川南、湘西、鄂西一带为多。莫看那吊脚楼歪歪倒倒的,晃晃荡荡的,似乎风一吹就要倒下来。殊不知,即便有地震来摇它撼它几下,它也不会倒下。发洪水时,浑浊的江水一夜就漫了上来,淹了它的脚,又推又摇的,它叽嘎叽嘎响几下,仍然立在那里,江水无奈,只好后退,等明年再来。外地人见了,莫不以为是奇迹。

吊脚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有巢氏。有巢氏是传说中的华夏民族的另一支远祖。人类从猿猴变来之初,是无所谓居处的。后来逐步进化,才在条件好的山洞里群居。到了原始社会末期,社会经济进—步发展,才开始出现用于居住的建筑物。西安半坡人距今六七千年,在其所建的村子里便有四五十座小屋。那小屋一半埋在地下,一半用木桩撑形成圆锥形,盖着茅草。那屋不大,不过四五平方米。那是北方人最早的民居建筑。南方与北方不同,气候潮湿,虫蛇较多,若往地下挖几尺,往往便要冒水,无法居住。于是,人类就学鸟儿,在树上搭窝建屋。浙江河姆渡人与半坡人基本同一时代,在其出土文物中就发现大量木质的干栏式建筑构件,说明那时便已有了干栏式民居建筑。大约那就是有巢氏的部落吧?张华《博物志》曰:“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正说明南方与北方民居建筑的区别。

重庆、川南、湘西、鄂西一带乃古代巴族人的属地。巴人是古越人的后裔,而古越人又被认为是有巢氏的后裔。越人巴人最突出的一个特殊文化习俗,就是巢居和岩葬。《新唐书·南蛮传》:“南平僚东距智州,户四千余,多瘴疠,山有毒草、沙虱、蝮蛇,人楼居,梯而上,名曰干栏。”(南平在今南川、綦江—带。)重庆市博物馆所藏的一件錞于(巴族特有的一种乐器)上,就可以看到干栏式房屋的图案。所谓干栏式建筑,就是在地上立几根木桩,木桩上搭楼,楼离地数尺,以避湿气及虫蛇。那样儿,与现今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的竹楼相似。

干栏若依山而建,干脆在楼上开一个门,搭一块楼板出去作旱桥,就从崖上进出,以避爬楼梯的麻烦。到后来,楼下一层也就无用,仅留几根木桩当脚,便形成吊脚楼。再后来,把楼伸到崖上,省了两个脚,又省了作旱桥的楼板,便也现在的吊脚楼完全相同了。于是,在地势狭窄之处,在悬崖陡坡之外,便到处建起吊脚楼来,布满南方山区的乡场城镇。

图片

图片

拐脚捆绑吊脚楼

与其他地方相比,重庆城的吊脚楼有自己的两大特点,一是建在悬崖峭壁上,二是捆绑而成。

《华阳国志·巴志》:“郡治江州,地势刚险,重屋累居。”重庆是山城,到处都是悬崖峭壁。重庆人口又多,吊脚楼往往建在悬崖峭壁上。如果悬崖峭壁太高,例如高过了一根木料的长度,因为木料不便于连接,或者连接起来后刚性不够,承载能力大减,就不能让吊脚楼的“脚”直“站”,只能将“脚”杵到岩石上,斜起支撑整栋楼。也就是说,那“脚”与楼并不垂直,而是形成一定的夹角,形成“拐脚”。最大的夹角,甚至接近45度。只要看看重庆城的老照片,就可以体会这种吊脚楼的惊险和韵味。这样的“拐脚”,在其他地方极少见。即使有,支撑的也不是整栋吊脚楼,而只是三分之一,甚至只支撑一个晾台而已。

“拐脚”吊脚楼可以充分利用悬崖陡坡,最大程度上节约土地,即合理又适用。旧时,重庆城沿江城门之外的码头上,吊脚楼一栋挨一栋,几乎都是这样的“拐脚”吊脚楼,成为江岸的一道风景线。外地人来重庆,这可能是给他们留下的最深印象了。

龚滩古镇吊脚楼(图源:龚滩景区官方网站)

吊脚楼把相当大一部分重量交付给那几个用杉木松木之类做的“脚”上,而那“脚”又可能是“拐脚”,如果过分沉重,就可能承受不了,就会倒塌下来。因此,如何减轻重量,是修建吊脚楼最关键的一环。川东民居本以土墙房为主。农村的院子,大多是那红砂土垒筑成的。吊脚楼当然不能用土来筑,莫说是几根杉柱,就是拿角钢槽钢来撑,也承受不起。吊脚楼大多是穿逗房、捆绑房。所谓穿逗房,就是用碗口粗的树棒棒作房子框架,打眼子,锯榫头,然后逗在一起,加楔子,就像做木柜子一样,先将框架穿逗好。而捆绑房则将打眼子、锯榫头的工作也省了,用树棒棒或楠竹搭架子,用篾条(后来也有用铁丝的)将其捆绑好,以形成框架。四川重庆产楠竹,价格便宜且轻巧,但楠竹不能打眼穿逗,只能捆绑。乡镇上的吊脚楼大多是穿逗,重庆城则以捆绑房为主。能在乡镇修房的大多是经商之人,而且房子还要用来经营,不建牢固一点当然不行。捆绑房造价更低,工期更短,适合来重庆城打拼的穷人。重庆城的吊脚楼大多是成排连在一起的,相互拉扯,也相对降低了倒塌的风险。

重庆江边的原生态吊脚楼(图源:中新网 陈超 摄)

捆绑房最大的缺点是过几年就要换一次篾条或铁丝。篾条总要老化,铁丝总会生锈,那老化的蔑条和生锈的铁丝承受不了重量,甚至会断,这样就可能危及整幢吊脚楼的安全,于是就要换。换篾条很精彩,那蔑匠悬在楼外,屁股上吊—大圈划好的浸得湿漉漉的青篾,顺手—舞,几穿几不穿的,便弄好了。不过,我至今也没弄明白,那篾条怎能将几根横竖交叉的树棒棒(特别又是楠竹)捆牢,又不滑头,而且又能承受那么大的重量。老人们说,—蔑“胜”千斤,那蔑条真的那样厉害吗?

不管穿逗还是捆绑,均只构建成框架。那墙大多是用竹蔑块或灰板条钉在框架上.然后涂一层泥巴或三合土或石灰而形成的。而且只涂屋内的,屋外癞包癞坑的,则—律不管。还有更简单的,则只用蔑席—挡,也权作墙壁遮风。

吊脚楼都盖瓦,不盖草。草太重,过两三年要换,不适用。在吊脚楼上盖瓦,是一项危险的事。没有点胆量,很难办到。屋顶一般倾斜度不大,有的还开有天窗。若有暴风雨,或者将瓦吹翻吹跑,或者雨水倒灌,那就惨了。一到夏季,经常是锅盆碗盏齐动员,弄得—家人通宵难眠。20世纪五六十年代,笔者家住临江门。每逢大风暴雨后,便有不少人来买瓦买石灰,用以修补房屋。于是,我们就能找到下力活,趁机找几文汗水钱。

图片

图片

盼望新建吊脚楼

重庆城的吊脚楼大多散布于两江四岸,主要用于居住。吊脚楼依山而建,屋檐遮住半边街。半边街外便是城墙,城墙上有黄桷树,那树冠笼罩着街,也笼罩着吊脚楼。那街无非是青石板小巷而已,阴暗潮湿,窄的地方,两人对面便要撞翻一个。笔者小时候就曾住在吊脚楼里。那楼门对着城墙,窗向着大江,江对岸就是充满美丽传说的涂山。于是,春节便贴上对联:“门前古树添新叶,窗外长江涌征帆。”吊脚楼有三层,从街上进门,沿木梯上下。那木梯叽嘎叽嘎响。屋顶有几匹亮瓦,洒下一片昏黄的光束,有些朦拢,有些神秘……

吊脚楼有很多优点和长处,但毕竟是一种落后的民居建筑。它内部面积狭小,又不安全。特别在防火方面存在很大缺陷。吊脚楼是全木结构,要在里面烧火煮饭,很容易失火。而一旦失火,一烧就是一条街几大片。1949年“九二火灾”,将东水门、朝天门、千厮门一带烧得个精光光,不知烧死多少人!而那一带,当时都是穿逗房和捆绑房,其中沿河两岸则尽是吊脚楼。历史发展到如今,吊脚楼已经不能适应人们居住的需要,被淘汰势在必然。重庆城的吊脚楼在最近二三十年内最终消失,似乎并不值得惋惜。

重庆的“网红景点”洪崖洞,其建筑风格也吸收了吊脚楼元素。

但是,吊脚楼毕竟是一种有了几千年历史的建筑物,有着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反映了中华民族适应环境的特殊能力,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今,人们只能从照片上看到当年吊脚楼,也是一种遗憾。虽然当年我也曾呼吁像北京保护四合院一样,保留几栋吊脚,但终于全部消失。如果当初能够将一些典型的吊脚楼保护下来,作为文物,该有多好!如果现在还能修建一两栋真正具有重庆特点的吊脚楼,哪怕是用钢筋水泥修建(外观弄成楠竹木料的样儿),让人们体会一下吊脚楼的韵味,也是一件功德之事。山城巷雷家坡具有修建吊脚楼的地形地貌条件,我们盼望着能够出现这样的吊脚楼!
喜欢你好毒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