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江南同乡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今日夏至,最耗阳气的一天,记得多吃3种食物,祛湿散寒,生发阳气,健康度夏

送交者: 江南同乡[★品衔R6★] 于 2024-06-21 9:15 已读 2307 次 5赞  

江南同乡的个人频道

+关注
今日夏至,最耗阳气的一天,记得多吃3种食物,祛湿散寒,生发阳气,健康度夏 
2024-06-21 00:20 
发布于:江苏省

今日夏至,最耗阳气的一天,记得多吃3种食物,祛湿散寒,生发阳气,健康度夏!



今天就是夏至节气了,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夏至过后就是小暑大暑节气了,这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夏至这天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也是阳气最旺的一天,但同时这一天也最易耗损阳气。在这个时节,身体的毛孔会开到最大,这本是排毒祛湿的好时机,但如果我们的身体阳气不足的话,就排不出寒湿之气,它们滞留在我们体内,从而引发体寒怕冷、手脚冰凉等症状。但同时,我们又很容易患上上火、嗓子疼痛等健康问题。这样的问题真的非常矛盾,既寒又热,人体感觉十分难受,中医把这种现象称为“寒包火”现象,经常会在中老年人身上体现。



因为中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正在逐渐衰退,阳气的生发也相对减弱,更容易受到寒湿侵袭无法排出,同时又有内热积聚,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想要改变这种情况,饮食调理非常重要,平时多吃一些祛湿散寒的食物,来帮助身体疏通经络、排出寒湿,补充阳气。那么夏季哪些食物有这样的功效呢?这3种是我们夏季养生的好帮手,一起来看下!


一,茴香菜



茴香菜的小茴香的幼苗,香味浓郁,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含有茴香油、胡萝卜素、膳食纤维、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以及钙。铁等多种成分,具有增强食欲,行气散寒,消食化滞,祛湿止痛等功效。


推荐菜品:【茴香菜烙饼】



主要食材:茴香菜,面粉,鸡蛋。


调味料:食用油,食盐,胡椒粉,料酒。


操作步骤:1,把茴香菜洗净后切碎,放入盆中,加入面粉、鸡蛋、食盐,胡椒粉,料酒搅拌均匀,再加入清水,搅拌至稀薄的糊状。



2,平底锅中加入食用油,油热后倒入面糊,晃动锅底摊匀,中火煎至一面定型后,翻面再煎。



3,煎至烙饼两面金黄,体积变大,即可关火出锅,切成你喜欢的样子,即可上桌开吃。


二,薄荷



薄荷是这个时节的当季蔬菜,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疏散风热、解毒透疹、清利咽喉、疏肝理气,薄荷有一种特殊的清香味,鼻塞流涕时闻一闻薄荷,有通鼻窍的功效。


推荐菜品:【冰糖薄荷粥】



主要食材:薄荷,大米,糯米。


调味料:冰糖。


操作步骤:1,薄荷摘取嫩头,清洗干净后,一半放入料理机里打成汁,倒入电饭煲里备用,一半切碎后备用。



2,大米和糯米一起淘洗干净,放入电饭煲中,再加入和平时煮粥一样多的清水,盖上盖子,按下煮粥键。



3,当煮粥时间剩下最后10分钟时,加入冰糖和剩下的薄荷,搅拌均匀,盖上盖子,等提示音响起,即可出锅品尝。


三,茯苓



茯苓是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呈黑褐色,里边是白色或者粉红色,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肺、脾、肾经,是健脾利湿中药材,有利尿消肿,健脾渗湿,补益心脾、宁心安神,增强免疫等功效。


推荐菜品:【茯苓芡实薏米红豆羹】



主要食材:茯苓,芡实,薏米,红豆,红枣。可以加一点大米。


调味料:冰糖。


操作步骤:1,茯苓、芡实、薏米、红豆、红枣都洗净备好,茯苓装进小药包里,其他放入大碗里浸泡两个小时。



2,把浸泡好的所有食材都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盖上盖子,大火烧开,再转小火焖煮至食材软烂。



3,焖煮时间大概要一个多小时,然后我们再加入冰糖调味,等冰糖全部融化后,即可关火出锅。



关于夏至时节要吃的3种祛湿散寒食物,就分享到这里,朋友们,你喜欢吃这些食物吗,你是怎么做的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和爱喜一起分享,厨艺有限,请多多指教。


感谢大家的阅读,美食每天更新。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觉得有用的点个赞,欢迎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最后别忘了关注一下,我们明天再见。

本文由爱喜聊生活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喜欢江南同乡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