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抗疫信息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香港明日停用的6个方舱,可以拿来做什么?

送交者: 老孙子[♂☆★★★蛋神--老人家★★★☆♂] 于 2022-05-11 10:48 已读 698 次  

老孙子的个人频道

+关注
香港明日停用的6个方舱,可以拿来做什么?
Original 橙子君 橙新聞




香港第五波疫情爆发后,确诊人数激增,公立医院不堪负荷,特区政府请求中央援助兴建9所方舱医院抗疫,合共可提供5万张床位。




然而随着香港疫情日渐缓和,每日确诊个案由高峰时期的5万多宗下降至近日的200多宗,一些方舱的使用率也由高峰时的爆满状态,渐渐变成了“床等人”、“空置”。







于是港府决定在明日(5月12日)停运位于青衣、新田、元朗潭尾、洪水桥、粉岭马适路及港珠澳人工岛的6个方舱。




呼吸系统科专科医生梁子超对此表示同意,他指现时染疫个案大幅回落,社区暂不需要过多隔离设施,停运部分设施有助善用人力资源,集中处理染疫病人。




但是花了大把时间、精力、金钱建起来的方舱,就这么白白闲置,未免有些可惜,尤其是在寸土寸金的香港,闲置方舱简直就是奢侈浪费!










所以围绕方舱的“再利用”讨论如火如荼的展开了,多位建筑师、艺术创作者、关注基层组织及经济学家,一同发挥创意,献计献策——



01


过渡性房屋




住房问题一直是香港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一部分市民轮候公屋无期,还住在条件恶劣的劏房、笼屋里。


而一些方舱配套设施完善,有厕所、淋浴设施,空调、热水器也一应俱全,条件比劏房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公屋联会总干事招国伟5月5日视察启德方舱医院时就指,启德方舱主要提供一至二人单位,房内有卫生间,他建议将部分相邻的单位,合并成供多位成员入住的房间,以腾出其中一个单位的厕所改装为厨房。



他认为邻近公共交通线路、带有电梯的启德方舱医院,无疑是最具潜力转做过渡性房屋的项目,但要做到适宜居住,除了要解决煮饭问题,康乐设施同零售商店也必不可少,“毕竟住屋问题,并不是四面墙这么简单”。


启德方舱



立法会议员周浩鼎早前去信立法会房屋事务委员会,建议方舱医院在疫情后改建为过渡性房屋,帮助基层劏房户脱离恶劣环境,并要求安排加入议程进行讨论。
周浩鼎表示,现时全港有超过20万人口居住于俗称“劏房”的不适切房屋内,部分劏房户的居住环境更是十分恶劣。虽然运房局早前指出,截至3月已觅得可兴建18,000个过渡性房屋单位的土地,但目前正在营运的过渡性房屋单位只有2,300个。

周浩鼎认为,在新冠疫情完全消退后,政府可将现有多个由中央援建的方舱医院设施改作过渡性房屋,让居住在“劏房”的市民能够尽快入住。
但是把方舱改造成过渡性房屋、让基层市民入住容易,但若香港再爆疫,那些住进去的基层市民怎么办?难道再搬出来?



02


临时青少年训练营




建筑师吴永顺强调,改建方舱医院的大前提是要保留弹性,对全面改为过渡性房屋的说法有保留。
他指,一旦再爆疫,便要另觅地点安排居民搬迁,担心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建议港府改装部分单位作过渡性房屋的同时,预留其他空间作临时处所,如临时青少年训练营,供学校举办活动或集训营地,即使第六波疫情来袭,也可尽快还原,腾出床位安顿患者。

建筑师林云峯表示认同,他指方舱医院可临时改建为学校的外展教育场地,甚至青年临时房屋,“可采每月租约制,方便疫情再爆时随时回收,但大前提是必须先‘清零’,否则一切只是空谈。”

03


临时度假营地




立法会建筑、测量、都市规划及园境界议员谢伟铨则提出大胆建议,指可将方舱医院改建为临时度假营地。

他解释,疫情持续逾两年,市民无法外游,近年本地掀起Staycation(宅度假)热潮,建议加配简单煮食工具,将方舱改装为大众化的度假营,“相比酒店更为基层和大众化,又有空旷地方给年轻人搞活动和露营,加上临时场所的性质,方便爆疫时回收,重新改装为方舱。”

他也指,部分方舱医院的设备与医院相似,附设负压病房等,认为这类设施较完善的方舱较适合用作疗养用途,特别是提供给患上传染病及有照顾需要的长者,可避免他们留在院舍,增加其他长者的感染风险,以防安老院舍爆疫危机重现。

04


艺术小社区

雕塑家何远良指,启德方舱交通较方便,若政府能从中拨出部分空置单位作艺术用途,并容许临时打通单位,增加空间,相信可以招揽不同创作人及艺术团体进驻,有望累积及增加艺术氛围,孕育出一个艺术小社区。



线



虽然大家的提议五花八门,但改建方舱医院也存在一些隐忧——要是疫情卷土重来,香港怎么办?

对此经济学者曾渊沧说,应保留所有方舱医院,以防疫情再现。
他指出,香港每日仍录得数百宗确诊,反映病毒已在社区潜伏,加上内地及台湾每日都有新疫情,担心病毒未来可能随时再变种,甚至演变成新一波疫情,“正如1月时无人预料有第五波,结果一发不可收拾。”
他指,要时刻警惕疫情,香港土地寸金尺土,难以找到多个处所兴建方舱医院,既然已建成,就不应急于清拆或改建。

社区组织协会副主任施丽珊也说,方舱医院不能全部拆除,始终要防范疫情反弹,但认为若港府做好全面的居住及交通配套,长远而言当疫情全面受控,可将方舱改装为公屋或学生宿舍,有助纾缓困扰多时的房屋问题。
所以说,整合方舱资源、在疫情缓和的时候用作他途有益于社会,但是改造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了日后启用方舱的可能性,如果有下一波疫情,中央援建的方舱将继续是香港社会的定海神针!





(本文图片来自橙新闻、星岛、文汇、港台及网络)

喜欢老孙子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