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抗疫信息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谁能想到,被这个不起眼的小虫子咬后进了ICU

送交者: 你好毒[♀☆★★★ヾ毒来毒往ヾ★★★☆♀] 于 2021-06-27 9:15 已读 4297 次  

你好毒的个人频道

+关注
夏天来了,户外活动也多了起来。每年一到这个露胳膊露腿的季节,蜱虫叮咬致人生病甚至死亡的新闻就会出现在各大新闻网站上。

近期蜱虫咬人的相关信息

来源丨网页截图

原本以为只是被虫子咬一口,损失一点血液,也没什么大不了。万万没想到,蜱虫不仅要我们的血,还会要人的命,许多严重的传染病正是通过蜱虫叮咬传播的!蜱虫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生物,小小的身躯竟然有这么大的威力?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1

蜱虫不是昆虫

蜱虫,它们的正式名称就叫做蜱,俗称草爬子。虽然名字里有一个“虫”字,却并不属于昆虫纲,而是蛛形纲、寄螨目、蜱总科的动物。全球已发现的蜱虫共有800余种,其中,我国记录在案的有大约110种。

蜱虫的生长发育可分为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阶段,其中,幼虫、若虫和成虫都有吸血的习性,其虫体由颚体和躯体两部分组成,表皮为革质。根据成虫躯体背面是否有壳质化的盾板覆盖,分为硬蜱和软蜱两大类。

蜱虫外形呈椭圆形,发育成熟后长度在2-10 毫米,吸血饱胀后体积可膨大几倍甚至几十倍,吸血时,蜱虫可以通过口器暂时寄生在多种脊椎动物的身体表面,是多种人兽共患病的储存宿主和传播媒介。

蜱虫吸血前后对比

来源丨搜狐网

蜱虫对动物身上的气味十分敏感,相距15米时便可感知,与宿主接触后便可借毛发或衣料攀附而上。

蜱虫生活史 来源丨《寄生虫学》

蜱虫的活动时间较长,可从4月一直持续到9-10月间,其中5-6月是成虫活动的高峰期,幼虫和若虫则在6-7月和8-9月两个时间段内活动频繁。

不同种类的蜱虫,寻找宿主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例如生活在森林地带的全沟硬蜱,通常在植物枝叶的顶端聚集,等待宿主经过与之接触;在荒漠地带生活的亚东璃眼蜱,则会在地面活动,主动出击寻找宿主。

2

蜱虫叮咬可能致命!

蜱虫叮咬引发危重病情,甚至致人死亡的消息频繁传出,不禁让大家心生疑惑:只不过是被这小小的蜱虫咬了一口,为什会产生这么严重的后果呢?

蜱虫颚体 来源丨《寄生虫学》

蜱虫在叮咬人体时,螯肢和口下板刺入皮肤,可导致局部组织充血水肿,发生急性炎症反应,有时还会引起继发性感染。部分蜱虫在叮咬吸血的过程中,唾液中的神经毒素进入宿主体内,导致运动性神经纤维传导障碍,临床上将这种蜱虫叮咬引发的肌肉麻痹现象称为蜱瘫痪,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呼吸肌麻痹,造成宿主死亡。

来源丨《焦作日报》

除了叮咬本身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蜱虫还是多种病原体的“中转站”。研究表明,蜱虫体内可能携带多种病毒、细菌和原虫,叮咬后可使宿主患上森林脑炎、出血热、回归热、莱姆病等多种严重疾病,导致人体多系统损伤,造成严重后遗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3

如何应对蜱虫叮咬?

想不到小小的蜱虫竟然有这么大的危害,当下正是蜱虫的活跃期,我们又该如何应对,才能让自己免于危险呢?

首先要在进行户外活动时做好防护工作,穿好长衣长裤,尽量远离杂草树丛这些容易有蜱虫聚集的地带。除此之外,宠物也是蜱虫叮咬的高危群体,宠物外出玩耍,或是外出遛狗回家之前一定要仔细检查,以免蜱虫藏在宠物毛发里进入家中。

头部钻进人体皮肤的蜱虫

来源丨搜狐网

一旦发现自己已经遭到蜱虫叮咬,一定不要用手去拔,民间流传的火烧蜱虫屁股一类的土办法也不可取,这些行为反而会刺激蜱虫释放更多唾液,带有倒刺的口器也会残留在皮肤内,增加感染风险。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前往附近的正规医院,由医生消毒伤口,并用专业方法将蜱虫去除。同时,还要检查身体的其他部位和衣物,以免还有其他蜱虫未被发现。

将蜱虫去除干净也不是万事大吉了,被蜱虫叮咬过的患者应该及时入院治疗观察,在度过潜伏期,注射相应的抗菌和抗病毒药物,确保身体无恙之后才能出院。

来源丨花瓣网

想必小伙伴们一定已经意识到了,蜱虫的威胁离我们并不遥远,所以在我们想要与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之前,一定要时刻注意预防蜱虫叮咬,以免在这小小的蜱虫身上吃大亏!
喜欢你好毒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