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幽闲适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郭沫若用4字骂鲁迅,鲁迅加1字回应,世人笑称:这便是郭沫若

送交者: yanziaz[♀★★★★声望勋衔18★★★★♀] 于 2024-06-21 9:02 已读 1294 次 1赞  

yanziaz的个人频道

+关注






民国时期有很多的文人才子,他们之间有许多的逸闻趣事被后世津津乐道。就比如说,文人之间骂人从不跟我们一样指名道姓,往往用文绉绉的话不带一个脏字,骂的人狗血淋头。

谈起骂战就不得不提起郭沫若曾用四字“衣冠禽兽”来骂鲁迅。郭沫若之所以要骂鲁迅,只因为鲁迅看不惯郭的风流,鲁迅曾发表文章暗中嘲讽过郭沫若。

鲁迅听了郭沫若送自己的四个字一下子笑了,并没有大发雷霆,反而提笔又送了郭五个字“才子加流氓”。外人看了两人的骂战也都哈哈大笑,觉得十分有趣。这五个字也恰当形容了郭沫若一生。


郭沫若—天生的诗人

郭沫若1892年出生于四川乐山县的有名的书香世家。从小在父亲的影响下,郭沫若就读遍了家里的藏书,《四书》、《五经》等等中国的传统名著郭沫若都能倒背如流。

郭沫若从六岁起,就能吟诗作对,让周围人大为赞赏,觉得此娃一定将来大有作为。父亲对儿子也报了极高的期望,觉得后继有人了,要重点培养郭沫若。


郭沫若十四岁被送进了嘉定高等学堂念书,在这里,郭沫若受到了民主启蒙思想,开始明白读书的重要性。唯有读书,方能成大器,报效祖国。

郭沫若从小便有了报效祖国的远大抱负,接受的教育都是最先进的文化,爱国情感在他的心里深深扎根。面对风雨飘摇的中国,他决心好好学习找到救中国的路。


1919年,郭沫若接受了新文化运动的感染,在后来爆发的五四运动中,成为青年学生中的中坚力量。他以笔代枪发表《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一系列诗集,企图唤醒麻木的中国人民起来斗争反抗。

这些诗集的影响稍见成效,但是也只能影响一小部分人。为了唤醒更多的社会阶层民众,郭沫若意识到势必要联合工人阶级,发动大规模的新思想启蒙运动,来让更多人联合起来拯救中国。

1921年,郭沫若和郁达夫等人联手,决定开启“新文化运动”,郭沫若在这一时期写了《女神》这一新时代诗集。这部诗集成为了他的代表作,这一诗集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推动功不可没,甚至还影响了台湾之后的浪漫主义诗集。

郭沫若弃笔从戎


郭沫若在新文化运动中逐渐意识到光靠文字是无法争取国家政权的,“只有枪杆子里面才能出政权”。意识到中国的严峻形势之后,1926年郭沫若放弃手中的钢笔,开始跟着军队搞革命。

郭沫若身为一个文人,革命之路异常困难,风餐露宿,吃了不少苦,可是他从小立志报效祖国,拯救中国的决心使得他咬牙坚持了下来。这对于从小养尊处优的公子哥来说十分难能可贵。


郭沫若在革命中的进步是肉眼可见的,在南昌起义中郭沫若就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敌人落花流水。这场起义为之后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郭沫若也为革命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1930年,郭沫若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这部书深刻剖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必要性,告诉大众要想中国富强独立就必须要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郭沫若凭借着这部书的独到觉悟,被评选为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中国成立后,凭借着郭沫若社会的名声和地位,还被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郭沫若继续投身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撰写了很多相关书籍,对中国古代文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至今无人能与他相及。

郭沫若与鲁迅不和


除了郭沫若之外,还有一位文学泰斗,那就是鲁迅。郭沫若本该和鲁迅有学术上的探讨,没想到却是文字互骂。这是为什么呢?

郭沫若在文学上的造诣是世人公认的,但是他在为人处世方面却十分令人诟病。郭沫若的花心是出了名的,一生有三个妻子,郭沫若却说对每个都是真心喜欢。其实不然,郭沫若对每位妻子的喜欢都十分的短暂。

郭沫若对于女人十分的喜新厌旧,每天喜欢这个喜欢那个,对于美人他都喜欢追求。其实郭沫若只喜欢女子盛年的美貌,一旦他自己的妻子老去,会开始厌烦,去转身喜欢其他年轻女子。


郭沫若用现代的话来形容就是所谓的“渣男”,他的这种行径引起了鲁迅的不满和鄙视。鲁迅曾写过一篇文章来暗讽他,文笔十分辛辣讽刺,让郭沫若觉得没脸见人,十分恼怒,仿佛鲁迅就是戳到了他的痛处。

气急败坏的郭沫若,马上写了四个字来回骂鲁迅,这四个字就是“衣冠禽兽”。鲁迅收到了这四个字噗嗤一笑,并没有生气,立马也回了郭沫若四个字,那就是“才子加流氓”。这五个字一出世人纷纷叫好,觉得形容十分贴切。


世人围观二人的对骂也只是当个乐子哈哈大笑,其实,这也是两位才子之间的特殊交流方式。两人表面上看似不和,却有着文学才子之间的心心相惜。在鲁迅病逝之后,郭沫若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表达对鲁迅离世的悲痛之情。可见郭沫若身上的君子之度。

总结:

这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人,对于郭沫若我们没办法因为他的风流往事就全盘否定他对新文化推广和中国文学做出的贡献。正如鲁迅先生形容郭沫若先生的“才子+流氓”一样,郭沫若身上有我们所推崇的文化。

喜欢yanziaz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