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幽闲适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组织让他潜伏,他一路干到军统少将,戴笠至死都不知其真是身份

送交者: 你好毒[♀☆★★★ヾ毒来毒往ヾ★★★☆♀] 于 2021-06-23 16:21 已读 2464 次  

你好毒的个人频道

+关注

“虎穴中,你忍辱负重,周旋待机;搏杀中,你悄然而起,毙敌无形。”

这句话,是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的一段碑文。这个座落在北京西山的纪念广场,是专门为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所建。

每天,都会有来自各地的参观者念着这句话。人们在思考:一个个令人钦佩的红色特工,是靠什么力量在敌占区坚持下来的?

这句话中“忍辱负重”考验的是一个人的秉性,“周旋待机”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智慧,“悄然而起”考验的是一个人的勇气,“毙敌无形”考验的是一个人的身手。

每一位红色特工的成功,其实都能用这句话来概括。所以别小看这二十几个字,他们是特工们用一段段传奇凝练而成。本期笔者要跟大家说的,就是一位集智慧和勇气于一身的红色特工。

                                              

1949年4月初,一位军统少将由上海取道香港,秘密乘飞机来到了北平。一到北平,他就进了中南海,受到了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童小鹏的接见。

这位军统上海区第二组组长的名字叫:李时雨。

此时,北平城才解放3个多月,各行各业的情况都还比较复杂。在这个时候,请一位军统少将进中南海,无疑是很让人疑惑的。

见到童小鹏,李时雨当面上交了一本线装书。这是他途经香港时,香港地下党的同志托他带给中央的绝密情报。

上交完情报,李时雨换上了一身解放军军服,公开了自己的身份。也就是到这时候,世人才惊奇地发现:这位当初被戴笠力保的国军少将,居然是我党的红色特工。

穿了这么多年国军国服,终于可以换上解放军军服了,李时雨心情大好,他甚至激动地写了首诗。

4月29日,听说李时雨进京了,刘少奇高兴地接见了他。刘少奇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感慨万千地说道:

……经常得到你的重要情报。你一个人顶三个师,在敌人心脏整整战斗了18年,今日得以凯旋,我看是个奇迹。

刘少奇同志说话一向稳重,此次他用“一人顶三个师”以及“奇迹”二字来形容李时雨,可见他对这名41岁老特工的欣赏。

是的!潜入敌营十几年,由一位法学院高材生,成长为让敌人防不胜防的传奇特工,李时雨的特工生涯堪称奇迹。多年后,人们给李时雨取了个绰号:窃听器。

其实对于李时雨的身份,军统不是没有察觉到。要知道,在中统、敌占区警察厅、军统及南京政府其它诸多部门里,军统是最难潜伏的:

一来,军统对工作人员的身份审查极严,既要调查出身,还要调查过去从事的工作;

二来,军统头子戴笠一直就是个厉害角色,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他能得到老蒋的信任不是没有原因的。

早在1946年,军统上海区军法处处长沈维汉就发现李时雨身上有诸多疑点。于是他专门致电戴笠,称要逮捕李时雨。没想到,戴笠却怎么都不相信李时雨会是地下党,他回复上海方面:

李时雨过去打入敌人内部有功,工作很出色,我很了解。他参加本局的工作成绩如何,须详查再核,不可逮捕也。

下属明明都查到了李时雨的不对劲,但戴笠却仍表示“我很了解”。要是戴笠得知如此力保的爱将是我党特工,不知会作何感想?

能骗过老奸巨猾的戴笠,这个李时雨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军统上海站的“同事们”为何会怀疑他?刘少奇为何称他“顶得过三个师”?要了解这些,咱们就得细细了解李时雨有多牛。这是一段关于勇气和胆识的尘封往事,且听笔者细细说来:

李时雨是东北人,1908年出生于黑龙江巴彦县的一个小村庄。刚出生时,父亲给他取的名字叫李亭芳。李时雨总觉得这个名字过于秀气,后来他看了《水浒传》,觉得宋江的绰号绰号“及时雨”很不错,于是改名为李时雨。

从小,李时雨就是个学霸。先是考入了省会初中,而后又进了天津南开中学,接着又直接考入了国立北京政法大学。在校期间,他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多次参加党内的革命活动,屡次立功。1934年,26岁的李时雨从法学院毕业。

一个法学院的年轻高材生,在任何时候都是吃香的。对于这样的青年才俊,该把他放在什么位置上发挥作用,组织上需要认真思考。最后,首长们做出了明智的选择:让他干地下工作。至此,李时雨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潜伏工作,并一路干到了国军少将。

李时雨的第一个潜伏工作,是打入东北军。虽然当时像他这样的高材生找一份体面的工作不难,但想要潜伏进东北军却并不容易。好在,他有一位同窗好友在张学良身边担任警卫室主任。通过对方的举荐,李时雨先是进入了警卫室担任办事员,不久之后又被调到西安“剿总”第四处任中尉参谋。

在西安“剿总”,李时雨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了解东北军的情况,向他们宣传抗日救国思想。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在事变和平解决后,李时雨在东北军的潜伏任务也暂时告一段落。

接下来,在组织的安排下,李时雨从西安辗转来到天津。此时,李时雨摇身一变,成了日伪天津高级法院检察官。一个英雄帅气的检察官,出入都是上流社会,红酒、西餐,觥筹交错,他得心应手。

不久后,组织上给他安排了一项秘密任务:弄到一部电台并运送到北平。可能有读者看到这里会觉得奇怪,弄一部电台能有多难,谍战剧里那么多电台!

这其实是一个误区,敌统区对电台的管制是非常严格的,《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原型李白为了把自己的电台保护好,想尽了各种办法。可以说,在那时候经常是数名地下工作者在保护着一部电台的安全。

因此,李时雨想在那时候的天津地面上,完成运输电台的任务是很有难度的。一切,都要有周密的计划。

为了完成这一任务,李时雨专门找来相关书籍进行研究,最终他罗列出一份详细的配件清单。为了不引起注意,他没有选择一次性购买,而是分了很多次将这些配件一次次采购齐全。

配件算是齐全了,但是怎么把它们从天津运送出去却成了大问题,日军在各个外出的路口都设有检查站,一天24小时都有人值岗检查。李时雨思虑再三,他想到了一个“破局”的好办法,那就是找一辆能够象征身份的高级轿车,通过敌人的检查站后直接开往约定地点。

但是,从哪去弄到高级轿车呢?这个时候一个人影出现在了李时雨的脑海中,这个人就是李时雨所在高等法院的院长。不过院长的专车可不是说借就能借到的,必须要找到一个合理的理由。

恰在这个时候,李时雨的妻子孙静云发来电报,说月底将抵达北平,希望李时雨能够去接她。这份电报可谓解了李时雨的燃眉之急,一个再合适不过的理由在他脑海中成型。当夜,他专门准备了一些礼品到院长家中去拜访,说妻子要来天津,自己想要借车去接她。

院长对于李时雨这个法学院的高材生本就很是看重,现在李时雨给出来的理由又是那么“合适”,院长也就欣然答应了这一要求。就这样,李时雨不负重托,最终将这些电台配件都送到了约定好的地点。

这是李时雨的第一次潜伏任务,对20多岁的他来说,算是小试牛刀了!后来,组织上又给他安排了一项重要任务:营救狱中的我党地下工作者冯骥。对一名特工来说,营救自己的同志算是最难的任务之一了。稍有不慎,满盘皆输。

当时李时雨的职务已经变动,成了高级法院书记长,以他的职务是有权检查各书记官的工作的。于是,李时雨就利用工作之便,趁管理冯骥案卷的书记官外出之际,悄悄拿走了关于冯骥的全部案卷。

过了几天,李时雨找到这位书记官,指名道姓要看查看冯骥的案卷。但案卷早已被拿走,这书记官怎么可能找得到。案卷丢失属于失职,书记官只能慌忙向李时雨报告。李时雨听完后故意责备了一番,但他的目的显然不止于此,他假装无意地“提醒”道:是不是法院被日机轰炸时给毁掉了?

这句话一下子提醒了书记官,他连连表示:“没错,被日本人炸了!”而后,他就用这个理由把这件事汇报给了庭长,庭长也就信以为真了。

冯骥的案卷没了,相当于没有了物证,接下来就可以展开营救行动了。李时雨先是通过检查监所的名义到狱中和冯骥取得了联系,告诉对方在审讯中要一口咬定是与人打架,被人诬陷入狱的。之后他又找到两位担任推事的同学,说冯骥是自己朋友的亲戚,是被诬陷入狱的,希望对方能够“把握一下”。

不久之后,冯骥的案子开庭,因为没有案卷,又有李时雨的暗中活动,最终冯骥被无罪释放。后来,冯骥成为新中国商务部的得力干将。

这次成功营救冯骥,李时雨用事实证明了自己布局的能力,但这仅仅是其特工生涯的开始。接下来,李时雨的任务是:潜伏汪伪政府。

1939年,汪精卫和日本人狼狈为奸,开始策划建立伪政权,他们的第一步就是召开伪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毕竟是全国代表大会,所以必须有各地的代表参会,要不就太名不副实了。于是,汪精卫专门派人到各地拉拢参会代表。

当时,被派到天津的国民党代表名叫朱晶华,他到了天津后联系上孟幻飞,希望他能够帮自己物色几位代表。但朱晶华不知道的是,孟幻飞的真实身份是我党地下工作人员。经组织研究,最终决定让李时雨冒充国民党的北方代表出席会议,潜入汪伪政府从事秘密情报工作。

会议结束后不久,在1940年3月20日,汪伪政府在南京成立,作为“六大”代表的李时雨,直接被委以重任,担任立法委员、法制委员。

汪伪中央立法院院长陈公博,是汪精卫的心腹重臣,他是李时雨的直接上级。在和陈公博的接触交往中,李时雨表现得十分出色。

本就是法学院高材生的李时雨,经常能在各种会议上说出一些很有见地的言论。而且每每受到表扬,李时雨就称这是陈公博教得好。这么会做事的的李时雨,让陈公博很有面子,所以处处提携他。不久,李时雨被任命为上海保安司令部秘书处处长。

在这个职位上,李时雨利用职务之便,获得了很多情报,而这些情报都通过秘密交通线源源不断地输送给了我党。李时雨就像一把尖刀,插在了汪伪政府的心脏处。

1942年5月,李时雨再次升迁,担任保安司令部军法处处长,同时他还被授予了少将军衔。组织让他潜伏,他一路从立法委员干到了少将,这能力确实不简单。到了这个位置上,李时雨获得的情报也就非同一般了。

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汪伪的“清乡”计划。汪清卫至死,都不知道他的周密计划是如何泄露的。

12月,李时雨得知日军和汪伪政府秘密制定了春季“清乡”计划,这一计划一旦实施,势必会对我军造成极大的麻烦。但如此机密的计划,怎么才能弄到手呢?

这时候,“陈公博的心腹”这一身份就给了李时雨极大的操作空间。他找到军政部秘书处长,告诉对方“陈市长要求通报”,对方也知道他是陈公博的心腹,毫不犹豫地把详细计划的文件都给了李时雨。

李时雨拿到详细计划后,立即拍下照片,通过秘密交通线传送给了我军,之后才把这份计划送到陈公博跟前。

汪伪的军队哪知道他们的计划已经泄露,当他们按照原定计划展开清乡行动的时候,我军早做出了针对性部署,“清乡”计划失败破产。

1943年,我军召开的反“清乡”的会议上,陈毅军长还专门提到了李时雨传来的情报。陈老总表示:“这一情报起码帮助我们增添了一个师的兵力。”

颇为传奇的是,情报越传越多,但李时雨在汪伪却越来越受重用。1943年,汪伪政府接收了上海租界,李时雨的职务上又多了一项:警察局司法处处长。此时的李时雨一人兼任三大处处长,可谓是“位高权重”,身边拍马屁的人都说他是“前途无量”。

那么在汪伪政府如此被重用的李时雨,又是怎么成为军统少将的呢?

抗日战争胜利后,汪伪政府倒台。国民党准备接管上海,此时李时雨已经策反了很多军警力量。当时,李时雨正在犹豫:到底是把这些策反的人员拉到解放区,还是继续在上海潜伏?恰在此时,一位和李时雨比较熟的律师余详琴找到他,对方的一番话给了他一个新的选择。

原来这个余详琴的真实身份是:军统沪区指挥站的负责人。他这次来就是想让李时雨把警方的一部分人拉到自己这边,这对他来说可谓是大功一件。而相应的,他也会为李时雨作保,带他在军统谋个一官半职。

打入军统,无疑是一个最危险的任务,戴笠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但危险和机会往往是成正比的,一旦成功潜伏无疑会有巨大收获。这种大事李时雨不敢自作主张,他把具体情况上报给了组织。组织回复:抓住机会,打入军统。

于是,在余详琴的安排下,李时雨有了一个新身份:余详琴以前安插进汪伪政府的军统情报员。余详琴以为自己很聪明,却怎么也没想到,他把一个共产党带进了军统。他还觉得自己立了大功呢!

就这样,李时雨在军统内部也算是有了“合法身份”,正式打入了军统。不久后,军统头子们也陆续到了上海,他们还专门举行了一场“上海办事处纪念周会”,李时雨受邀参加。当时主持会议的是军统头子戴笠,还专门询问:谁是李时雨?

这句话让李时雨惊出了一身冷汗,他还以为自己的身份暴露了。没想到戴笠不但没有任何问责,还对他赞誉有加,说他很能干,打入汪伪政府为党国做了很多工作。

李时雨听完这些赞扬,连连表示:“那是戴先生领导得好呀!”不得不说,李时雨是真的聪明:

一方面,这句话把戴笠哄开心了。从此,戴笠就记住了这个年轻人,对他的印象是极好的。另一方面,在场不知他底细的军统官员们,都以为他是戴笠的嫡系,这也为他今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当时正值抗战刚刚结束,国民党反动派主要目标都放在了抢占接手各大城市上。而这些活动,当时都是由军统操纵的。这就给了李时雨很好的机会,接触他们的大量机密。

不管是敌军军队的调动,还是他们对我党地下交通线的侦破计划,都被李时雨探知到,并顺利传送到了延安。可以说,李时雨在这段时间是屡立奇功。

不过,国民党反动派慢慢也察觉到不对劲,为什么每次共产党都能应付自如?显然是内部有“鬼”,蒋介石为此没少申斥戴笠。戴笠于是下令彻查此事,一定要将潜伏在内部的共党揪出来。

李时雨履历“清白”,原本是查不出一点问题的。但军统的特务们无孔不入,最终还是被他们找到了突破口。他们发现李时雨在汪伪任职时,妻子孙静云和弟弟李春方曾被怀疑过是共产党。

于是大特务沈维汉以此为由,专门给身在北京的戴笠发去电报,请求批准逮捕李时雨,查清楚这一问题。戴笠原本对李时雨的印象就不错,而且他也知道李时雨进入汪伪政府后“卓有建树”。所以对于是否逮捕李时雨,戴笠原本是犹豫的。

正好,当时警备司令部稽查处督察长李国章和李时雨相识,于是戴笠专门向李国章打听李时雨的为人。但戴笠不知道的是,李国章的真实身份也是我党地下者。所以戴笠从李国章口中听到的都是关于李时雨的好话,这也让他做出决定不逮捕李时雨。

于是这便有了本文开头戴笠回复沈维汉的电报。戴笠在电报中,称李时雨“工作出色”,还表示“我很了解他”。只能说,聪明一世的戴笠也有被耍得团团转的时候。

有了戴笠的力保,李时雨得以继续潜伏。直到1946年三月中旬,戴笠飞机失事而死,军统内部争权夺利趋于白热化。李时雨是余详琴带进军统的,而沈维汉和余详琴不和,于是他又开始针对李时雨。

当时,我党上海地下工作人员提前探知:军统已在秘密侦察并随时准备逮捕李时雨。为了他的安全,组织上决定:让李时雨转移,到东北继续开展工作。

为了能够顺利离开上海前往东北,李时雨专门赶到南京,找到时任国民党中央政府税务总局局长的老师王抚州,让对方帮自己在东北安排工作。当时李时雨的护照、委任状都准备好了,只等他回上海后就能立即赶往东北赴任。

只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已经买了9月18日飞往北平飞机票的李时雨,在出发前一天却被沈维汉下令逮捕。

一名优秀的特工,随时都要做好暴露的准备。很显然,李时雨就是这样的优秀特工。在买机票前,李时雨就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

为了防止其他同事因继续跟自己联络而被抓,他把自己的汽车送给了司机,并托他替自己办件事:让他在自家门口偷偷“埋伏”两三天,只要发现之前来过的客人再找,就提醒他们李时雨已被捕,不要靠近他家。

正是因为这一安排,李时雨被捕后,我上海地下党成员无一受牵连。能做到这一点,是了不起的。

就这样,李时雨被关押在军统看守所3个多月。在这3个月中,敌人对他威逼利诱、严刑拷打,但不管敌人怎么问,他始终不承认自己的真实身份。而在看守所外的我党工作人员,也一直四处奔走。最终。李时雨被转押到上海提篮桥监狱,他的案卷也被移交到上海法院。

其实李时雨被捕后,敌人什么都没有问出来,所以按理来说他应该是会被无罪释放的。但那些一直眼红他的小人们硬是从中作梗,他还是被判了7年零6个月的有期徒刑。

1949年2月,随着我军在解放战场上节节胜利,国民党政府被迫释放一批犯人。在我党地下工作者的疏通下,李时雨被释放。出狱后的第二天,他在报纸上登了一份约定好的“寻人启事”,和党组织再次取得了联系。

同年4月,李时雨从香港绕道,最终到了北平,见到了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童小鹏。至此,李时雨穿上了解放军军装,公开了自己的身份。世人才知:这个当初被戴笠力保的军统少将,真的是我党特工。

新中国成立后,李时雨先后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和统战部门工作,为新中国的建设鞠躬尽瘁。1999年12月28日,李时雨病逝于北京,享年91岁。

最后,赋上李时雨1949年穿上解放军军装时写的诗:

敌营搏斗十八年,刀光剑影无形战。

革命胜利归来日,换上军装笑颜开。

从东北军到汪伪,再到军统,李时雨闯过龙潭虎穴,前后潜伏十余年。汪精卫、戴笠至死都不知其身份,作为一名特工,他是成功的。谨以此文,纪念所有隐蔽战线上的英雄!你们所有的付出,将被铭记。
喜欢你好毒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