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意浏娱乐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三羽乌 6-2

送交者: dizzydizzy[♂☆★★声望品衔11★★☆♂] 于 2020-07-10 5:49 已读 620 次  

dizzydizzy的个人频道

+关注
作者:windriver

2. 将门之子

东条英机家的祖上是岩手县的南部藩下层武士。他的父亲东条英教是日本陆军中小有名气的人物:日本陆军大学首席首届毕业生(日本把成绩第一名的学生称为"首席"),并因此获得天皇亲赐的望远镜。甲午战争时期,东条英教辅佐参谋次长川上操六,他一手制订出以陆战协同海战的战略,为击溃北洋水师起到了关键作用。戎马之余,东条英教还写完了军事专著《战术麓之尘》以及甲午战争史料《隔壁听谈》。可惜,这样一个颇有才华的人,却倍受长洲藩、萨摩藩两系军阀的排挤压制,一生郁郁不得志。

这里要提醒各位看官,日本的近代"军阀",和我们中国军阀混战时期的"军阀"是两回事。稍微了解一点日本历史的人都应该有印象,日本社会的上层,一向"阀门"众多,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之间尤盛。在商界有裁阀如三井财团;政界有门阀"政友会"; 而垄断军界的则是长洲藩和萨摩藩的武士后裔,叫"藩阀"。

在德川幕府末期,长洲和萨摩两藩是拥戴明治天皇,颠覆幕府统治的中坚力量。幕府末代将军德川庆喜虽然很快就被迫"奉还大政",可维新之途却充满了血雨腥风。以长洲藩和萨摩藩为首的西部"四强藩"与幕府残余势力历经"西南战争"和"戊辰战争"等数次血战,才最终为明治维新奠定了稳固的局面。由于倒幕战争中付出的巨大牺牲,伊藤博文曾经愤愤地说:“今后皇国的陆海军中江户(即东京)人和关东诸藩子弟,不得充任中佐以上的军官!”

而东条家,恰恰就是"关东诸藩子弟"。

半个世纪过去了,伊藤博文的那番话,倒还好没有真的实现。但是明治初年,长洲藩英才辈出,举凡东亚近代史上炙手可热的人物,日本第一位首相伊藤博文,三井财团的创始人井上馨,首任总参谋长、陆军元帅山县有朋,都出于此地。所以20世纪初的日本军、政两界,依然是长洲藩阀的天下。在军队,长洲藩把持陆军,萨摩藩把持海军,不是出身于这两地的军官,即便出色如东条英教者,也只是勉强混到中将便被迫退休了。其他人还是如伊藤博文所预言的那样,个个仕途暗淡,通常能在野战部队中升到大佐已是万幸,能在大本营任职或是升到将级比六月飞雪还要少见。

东条英教带着一腔愁怨退出了军界,把全副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然而"虎父无犬子"这句话在东条家似乎并不灵验。东条英机天资驽钝,学业始终平平。而且他性格鲁莽,好勇斗狠。因为打架斗殴而被迫换了五所学校。最后以普通成绩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当了一名少尉军官。

在当时的日本陆军,没有陆军大学的文凭,一辈子也只能做个中级军官。儿子虽愚,乃父不甘。还好东条英机智商虽然不高,"可是论顽强和不服输,那确实是属第一的。” 在东条英教呕心沥血的督促下,东条英机花了7年时间,连考了三次,终于在1912年考进了日本陆军大学。第二年,得尝所愿的东条英教便暝目而逝。

东条英教一生不得志,可毕竟是个军队高干,有些人缘关系的照顾。加之陆大毕业后的东条英机已31岁,也开始懂得勤奋上进。在陆军省实习期满后,竟得到了外驻德国使馆武官的任命。当时日本的驻外武官,绝不止是个外交属员那么简单。从明治维新时期开始,日本就非常重视把有培养前途的军官送到国外,或留学,或考察,或驻于大使馆,以期把西方国家先进的战术思想和军事技术带回来。后来在二战中大出风头的山本五十六、"马来之虎"山下奉文等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东条英机此时住在莱比锡。他远道赶来巴登-巴登,坐在桑拿房门口的长椅上,原只为给里面蒸桑拿的三个人把风。这里面的三个人,既非皇亲国戚,又非军队首长。他们究竟是谁, 又在讨论什么秘密,值得这位前途远大的高干子弟屈尊当门卫呢?

欲知详情,且待下回分解。

 

  
贴主:dizzydizzy于2020_07_10 5:49:54编辑
喜欢dizzydizzy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