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环球地理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北京人解不开的“疙瘩”

送交者: 你好毒[♀☆★★★ヾ毒来毒往ヾ★★★☆♀] 于 2021-07-03 18:12 已读 1131 次  

你好毒的个人频道

+关注
疙瘩,最常见的解释就是人思想上的矛盾与困惑。每当心里有个疙瘩的时候,北京人的解决办法更为“暴力”,那就是直接吃疙瘩!

炒疙瘩 

 

您可别小看这炒疙瘩,这也是一道百年美食了。1912年的虎坊桥附近有一家穆姓母女开的广福馆,专做价格不高的面食。

北京人也管它叫盆里碰

     

结果有一天和的面多了,到晚上还剩下了一半多。这对母女就重新揉面,把面揪成骰子大小的疙瘩,煮熟后加了点青菜炒了吃下,谁曾想味道不错。

第二天推出上架的炒疙瘩一售而空,从此炒疙瘩就成了这家店的招牌吃食。附近的穷人都爱来吃这道不贵的炒疙瘩来填饱肚子。

加点肉吃着也香

       

炒疙瘩跟烂肉面一样,都是贫苦大众的专供美食。这道吃食可入不了当时没落贵族的法眼,也就只在民间流行起来。

最好吃的还是自己揪的

       

别看炒疙瘩好吃,自己家做起来也不麻烦。从活好的面团上揪下不大的一块,用手搓完了就可以下锅煮了,不出三五分钟就能煮熟了,捞出来过一下水。

再把胡萝卜跟黄瓜切块下锅开炒,可不能省油。想吃肉的再放两块肉丁,翻炒两下把疙瘩扔进去,等疙瘩也入了味就能出锅开吃了。

不过现在外面卖的炒疙瘩都是机器揪的,味道差点意思。还得是自家做的好吃。别看吃食是糙了点,但吃起来也顺口。

疙瘩汤 

    

疙瘩汤对于南方人来说,有点陌生。但是对于北京人来说从小喝到大!

如果说别人吃疙瘩汤是为了填饱肚子,那北京人吃的是个情怀。疙瘩汤中有北京的味道,更有亲人的味道。小时候生病或者感冒发烧的时候一定得喝上一碗疙瘩汤,您也一定还记得那句:“生病了喝点疙瘩汤发发汗”

水疙瘩 

    

有些外地友人以为水疙瘩就是身上起的水泡,可不是这样!芥菜在地上的部分叫雪里蕻,地下的部分叫大头菜,用盐水腌制的大头菜就是水疙瘩。

过去的北京不是一年下来每天都有新鲜蔬菜吃的,没有的时候就只能拿咸菜来解解馋。像六必居那种酱菜,过去也不是普通人吃得起的。

只有这用盐水腌过的水疙瘩是所有人都能吃得上的。据说清朝的王爷金寄水从小就对水疙瘩情有独钟,落魄以后就算只能吃粥也得吃一口水疙瘩。

北京的豆汁更离不开水疙瘩了,趁热来咂上一口那泛酸的豆汁,再来一筷子放了辣椒的水疙瘩丝...嚼着嚼着咸菜,豆汁也就见底了。

酱疙瘩 

    

老北京人对酱菜情有独钟,酱菜中的代表正是酱疙瘩。虽说比水疙瘩贵不少,但味道也比水疙瘩要好不少,吃法也多了去了。

北京人爱吃的酱菜可不是那种“打死卖盐”的那种,而是没那么咸,又稍微带着点甜。懒得动弹了白嘴吃都没问题。

跟水疙瘩一样,酱疙瘩也是切成丝就能吃了。但也有讲究口感的,喜欢把酱疙瘩切成丝,加上辣椒或是肉丝炒完了吃,物质贫乏时期这都算是山珍海味了。

酱疙瘩炒肉丝都算是道菜

    

拥有醇厚口感和酱味香气的酱疙瘩,是北京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用罐子或者坛子一包装,拿出去送人都没问题。

熟疙瘩 

 

要说这熟疙瘩,曾经还是慈禧太后的最爱。慈禧太后吃到天源做的熟疙瘩后赞赏有加,一时间,熟疙瘩成了京城名人餐桌上的贵宾。

当时天源老板立马灵机一动,求人写了一个金字牌匾,靠着一个熟疙瘩名遍京城。侯宝林、马连良等名人也都是天源酱菜熟疙瘩的老食客。

过去的熟疙瘩选材也很麻烦,必须是当时通州产的芥菜,要在二两到三两之间。在老咸汤里泡上一段时间,再加上白糖桂花等,焖上半天入味了才算成了。

在过去由于物质资源匮乏,就连数年腌制的老疙瘩和酱菜的下脚料疙瘩皮,那都是老百姓最爱的小菜。吃上顺口的疙瘩,心里再大的疙瘩也能过去了。

       

 
喜欢你好毒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