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和气生财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164年来最难选举!麦卡锡当选美国会众议院议长,曾表示当选后要调查拜登

送交者: 老孙子[♂☆★★★蛋神--老人家★★★☆♂] 于 2023-01-07 9:26 已读 1130 次 2赞  

老孙子的个人频道

+关注
164年来最难选举!麦卡锡当选美国会众议院议长,曾表示当选后要调查拜登
每日经济新闻

美国国会众议院164年以来最长的一次议长选举于当地时间1月7日凌晨落下帷幕。在众议院议长竞选进行的第15轮投票中,共和党议长候选人凯文·麦卡锡获得超过216票的选票,达到当次投票半数以上,当选美国第118届国会众议长。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根据最后表决结果,麦卡锡获得216票,众议院民主党领袖杰弗里斯获得212票,6人投弃权票。另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此前坚决拒绝投票给麦卡锡的几个共和党右翼强硬派,包括比格斯(Andy Biggs)、古德(Bob Good)、克莱恩(Eli Crane)、盖茨(Matt Gaetz)和博伯特(Lauren Boebert)都投了弃权票。
据CNN报道,在麦卡锡当选众议长之后,众议院可以继续处理其他事务,包括主持新当选议员的就职宣誓。此前,麦卡锡曾表示,在其当选之后,要对总统拜登及其政府展开多项调查。


麦卡锡当选美国国会众议长是众议院164年来最难选举
资料图:1月4日,在美国华盛顿国会,众议院共和党领袖凯文·麦卡锡(中)在众议院议长选举现场。新华社记者 刘杰 摄

据环球网,CNBC称,在一系列戏剧性的投票后,该结果终于结束了共和党人四天来“痛苦的党内斗争”。
据澎湃新闻报道,在1月6日的第13轮投票中,在争取到十余位共和党强硬派议员的支持后,麦卡锡表示,相信胜利在望,党内的僵局将会很快结束。
不过,路透社分析称,麦卡锡的支持者和一些民主党议员担心,麦卡锡为保住众议院议长职位而做出的让步,包括同意任何一名议员可以随时启动移除议长职位的投票,可能会延长国会150多年来最严重的功能失调。
据海外网报道,此次众议院议选举是美国众议院164年以来最长的一次。当地时间1月6日第14轮投票时,选举已进行了4天,麦卡锡也称相信自己在第14轮投票中会获胜,但最终因缺乏足够票数未能胜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评价称,第14轮投票“对麦卡锡和他的盟友来说,这是一次惊人的挫折”。这表明,尽管共和党赢得了众议院多数席位,但对众议院的控制却非一帆风顺,显示了共和党内部的分歧。

麦卡锡被称为“政治变色龙”
据大众网,1965年1月,麦卡锡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21岁时,麦卡锡白手起家,创办了自己的三明治店Kevin O's Deli。后来,麦卡锡卖掉了自己的公司,在加州州立大学贝克斯菲尔德分校读完了大学和研究生。在校期间,即1987年起,麦卡锡在当时的共和党加州众议员比尔•托马斯手下实习,后来顺理成章地成为后者的工作人员,开启了政治生涯。
据环球时报报道,2002年,麦卡锡在政坛崭露头角,他被选为加利福尼亚州议会第32选区的代表。2004年起,麦卡锡担任州众院共和党领袖,成为第一位当选加州立法机构最高职位的新生立法委员。2006年,他首次赢得联邦选举进入众议院担任加州22区众议员,2012年转战加州23区成功连任至今。其政策领域主要包括立法、金融、环境、医疗、国家安全等。在位期间,由麦卡锡提出或复议的立法达709项。
据每经网,麦卡锡曾与前总统特朗普结盟,赢得了一些共和党极右翼人士的信任。但《纽约时报》去年4月曾爆料,麦卡锡在国会山骚乱发生后,曾表示过将推动特朗普辞职,指责特朗普“煽动”民众攻击国会大厦。虽然麦卡锡后来又转而维护特朗普,但其反反复复的态度,令外界觉得“难以信任”,麦卡锡也因此被指是“政治变色龙”。此次选举中,麦卡锡又因主张“不够保守”,在与民主党的争斗中“不够强硬”,而遭部分同党派议员反对。在法新社的介绍中,麦卡锡在国会任职期间从未主持过众议院委员会,也缺乏重大立法成就。法新社指出,麦卡锡似乎精于经营人际关系网络。
编辑|王月龙 易启江校对|何小桃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央视新闻、新华社、环球网、澎湃新闻、海外网、大众网、每经网
喜欢老孙子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