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博物方志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伦敦的国家美术馆

送交者: Lapetus[☆★声望品衔7★☆] 于 2024-03-16 11:03 已读 156 次  

Lapetus的个人频道

+关注

伦敦国家美术馆的观赏要点,包括荷兰画派、欧洲晚期中世纪与文艺复兴和西班牙文艺复兴。英国画派的特纳和康斯泰勃的代表作也不少,但据说Tate更多。


坐落于Sainsburry新楼的欧洲晚期中世纪与文艺复兴(1250-1500)汇集了大批史上神作,达芬奇、拉斐尔、扬·范·艾克、丢勒、梅姆林....扑面而来,目不暇接。


宗教场面自然居多,人物题材更为感动,无论是主事者的悲悯,还是信仰者的虔诚,都把安宁与舒缓传递给了观者,不由得人再烦躁和恐惧。这不但是艺术的感染力,也是信仰的心理机制。


西欧凉爽湿润的天气,没有雨热同期的自给自足,多多少少依赖商业,近的各种集市,远的沿海甚至远洋贸易。各路诸侯凭着战功,分得一块地,在路上立卡,在河上设关,收上一分税,就建起一座邦国了,保境安民之下,百姓也乐得一份安居乐业的田园生活。


利益之争,时常引来“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打打杀杀,维京、蒙古、突厥也不远千里慕名劫掠,一旦鼠疫、天花裹挟而来,更是无处可逃。教会因此挺身而出,不但纾困救灾,还提供了心理避难所。久而久之在信仰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道德规范及政治形态,管理者的悲悯与被管理者的虔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不是很熟悉呢?但却结结实实地适应了那个一千多年里的田园生活。


然而,贸易带动生产,生产倒逼发明,随着知识的积累,机器出现以后,资本迅速变得比土地更重要。产品多元化、交易自由化,协商、妥协,逐步解构了旧的生活方式与社会形态,还有道德体系。


伟大的亚当斯密顺藤摸瓜,找到了“个体自私引致社会进步”的认知,这个共识着实令人安慰了好几百年;凯恩斯这个狡猾的剑桥生,捡回了国家因子,又安定人心几十年。


事到如今,又到了一个修正时期吗,还是更进一步的体系重构?


贴主:Lapetus于2024_03_16 11:05:44编辑
喜欢Lapetus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Lapetus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