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风云天下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李国栋留给中国轴承工业的遗产 - 6

送交者: chentom60[☆★★声望品衔11★★☆] 于 2023-12-28 10:44 已读 383 次  

chentom60的个人频道

+关注
        上世纪90年代,李国栋回访客户来到湖南株洲机车车辆厂。贵州虹山轴承厂,当时为株洲机车车辆厂,火车头黑匣子上生产了一次种轴承,来拜访客户是想知道客户轴承使用情况是否良好。株洲机车车辆厂的工程师们热情款待了我父亲,临分别的时候,一个工程师突然问道:“李工,轴承我不太懂,但我想问一个问题,这种7类角接触球轴承能不能加个密封盖,轴承在高速旋转的时候会把油甩到光栅上,影响信号的灵敏度。”工程师不经意的一句话,立即引起了我父亲的重视。当时全世界的7类轴承都是没有密封盖的,全部采用油雾润滑,如果加装密封盖那真是颠覆性的改变。


回到厂里,我父亲向主管技术的副厂长汇报工作,说出了株洲机车车辆厂工程师的疑问,立马遭到了副厂长的呵斥:“全世界都没有的东西,他懂个屁啊!”我爸当时心想,全世界都没有,我们试试总可以吧?他当时是军工车间主任,想研发个新产品并不难。全厂转了一圈,竟然发现跟日本NSK合资的车间进了一批毛坯件,尺寸完全合适。他找到合资公司领导,让他们干一批带密封盖的7类角接触球轴承,合资公司领导起初不同意,说这是日本订的轴承。我父亲问他卖给日本人价格是多少一套?他说3.5元。我父亲说:“我出7块!”合资厂领导一听顿时心花怒放同意了。


产品在合资的日本NSK生产线上,很快干出来了,样品发往株洲机车车辆厂后,使用效果特别好,轴承订单从每个月5000套飙升到每个月4、5万套,最多的一个月要了9万多套,单是这一种产品,几年就挣了几百万。关键是发现了新技术,以前总以为小球不抗冲击,现在发现小球不仅抗冲击,而且速度更快,振动、噪音更小。纯属有心摘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后来多次向机床厂推荐带密封盖的角接触轴承,可厂家都不敢第一个吃螃蟹,依然固执己见用油雾润滑开式轴承。


1998年我父亲去浙江一个化纤厂,老板把他带到生产现场对他说:“李工,你看我的丝纺出来的时候都是一等丝,可放在车间里很快就会变成二等丝。车间里面全是油雾,这些油雾都是润滑轴承跑出来的,你能不能做一种不要油雾润滑的轴承?”我父亲看到使用过的轴承后略一思索说到:“可以!”厂家老板立马拍板提供成套进口的轴承样品。我父亲回来后搞测绘、画图纸,不到三个月,一种全新的7类角接触球带密封的轴承诞生了。拿去厂家测试后老板大喜,不久之后德国轴承全部被替换成无需油雾润滑的带高温脂的轴承。老板的一等丝挣了钱,就向德国巴马格购买了更先进的卷绕头,巴马格来人谈判时,老板嘲笑德国人死脑筋,坚决不采购油雾润滑系统。等拿出我父亲生产的轴承时,德国人才大吃一惊,当即就要购买两对轴承回去,老板大手一挥不要钱送给德国人了,但提出巴马格配件能多给一点,德国人也不含糊,给了一个非常优厚的条件,双方一拍即合。事后老板打电话跟我爸,说他用轴承好好羞辱了德国人一把。


谁知又一场轴承灾难来了,德国巴马格拿着轴承回去后交给了德国FAG,FAG立马意识到这是一场新的工业革命,全系列型号的研发生产7类角接触带密封的轴承。铺天盖地向全世界销售,日本NSK、瑞典SKF见见势不妙,大力仿制全力追赶,借助庞大的销售渠道与德国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势。而我们国内还在争这种轴承不是国标,不是国际标准,一再推迟研发速度。最终面对残羹剩饭才不得不动手跟着外国学,可整个行业有谁知道是李国栋最新研发出来的?他当年大力推荐时,有哪个领导给了他机会,要不是私企的老板忙着为自己挣钱,估计这种技术还不知道要压多少年箱底。

喜欢chentom60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