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半亩方塘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失去爱》沈菲

送交者: 影云[♀★★声望品衔9★★♀] 于 2023-12-30 15:13 已读 1420 次 2赞  

影云的个人频道

+关注
《失去爱》沈菲

两年前,写过立的长篇小说《失去爱》里女主人公沈菲的读后感,但一直没有贴,总觉得缺少些什么。而且,我必须承认有时因习惯性的过度分析,跳跃的思维与想象,冲动地写完感受后,在再读时觉得有些牵强附会,所以一直没有贴出来。

但,沈菲一直停留在我的记忆里,确切地说,是随同摄影的山口去墓地的沈菲。而那时促使我想写她的冲动,突如其来。忘记了是从哪儿回来;夜色中,父亲开着车,我看着窗外飞逝而过的幽黄的路灯魅影。我们没有说话,车子似乎在一条忽明忽暗地隧道里前行。

"沈菲是一个多么孤独的人"。

这句话突然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因为在这无声的夜色所汇聚的虚空里,我看到白裙的她静伫在"秋日下午淡泊如烟的阳光"的墓园里,风吹散了她的发丝。一个人得有多孤独才能在这苍茫时刻行走或驻足在死亡的静寂里。

*

相对于小说中其他的人物,沈菲是个命运的宠儿,于生命的每个阶段似乎都恰当地生活着。童年的天真无邪,少女的聪慧美丽敏感,家庭优越的经济条件与文化背景与她自身的努力让成年的她无后顾之忧的从事自己喜欢的生命科学研究工作。情感的世界,她是男主人公夏雨直到生命最后也无法忘怀的初恋与缪斯,"一支由光的粒子汇聚成的玫瑰花蕾",也是另一个男主人公顾小峰一见钟情而步入婚姻的妻子。在其他主要人物经历病痛逐个离世后,她独自平静安详地以一种舒缓的节奏来体会生命中过往逝去的人与事而逐以得到救赎。似乎她的生命沿着时间之轴,理想地从最初潺潺流动的小溪,汇入湍急的河流,而后缓缓地汇入大海。

初读时,我有些疑惑,为什么沈菲的大学生活在小说里几乎是一片空白,而没有如其他主要人物丰富多彩?

细读几遍,发现立在小说里为抵达她的那段生命埋下了不少伏笔。不得不说,阅读这部小说,情感与智力同等重要。如果仅是在这部小说里寻找故事情节,那么会跌入文字的迷宫而失去耐心与阅读的决心。在某个程度上,这,或许就是我们的生活本身,它的结局取决于我们对待它的态度。因为,当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去从不同角度观看,即使在回忆里,也能从过去找到那些决定着现在与未来的蛛丝马迹。

《失去爱》是一部复调小说。年轻的沈菲与小峰的生命如同两条独立而又绵延呼应的线不断前行。节奏由舒缓逐步加快。越来越快。这种卡农风格既写出青春的年轻优美善感明亮绽放飞逝,又表达着命运的不可抗拒,将人生的偶然与必然音乐般地浪漫地交织成他们在伦敦的相遇与一见钟情。而这与后来他们之间漫长,琐屑,甚至乏味的生活形成强烈的对比。

沈菲一生谨守的秘密或她的对于读者而言空白的岁月,在立的轻淡淡写的伏笔里不断地被提示。

譬如,神父宣布小峰与沈菲结为夫妻时,沈菲"那时眼眶也是潮湿的。她的心情更复杂一些。而原因,我们很久以后才会知道。"。

她对生孩子的矛盾,对这样的话题易怒,"一方面,她好像也很爱孩子很想要孩子;另一方面,她又好像不喜欢孩子,很少去逗逗或者抱抱别人的小孩,而且,更不能和她谈生孩子这件事,仿佛生孩子就是对她的一种伤害,让她去为他生一个孩子是对她的不尊重,虐待,仿佛生孩子是一件非常痛苦非常可怕的事情。"。当小峰"想人生可能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是要一个自己的孩子,传播基因。那时,他还没有读到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所以还不能大谈特谈,只是初步谈了一个自己模模糊糊的想法,可惜没有发展成自己的理论。但没有想到沈菲突然变得阴沉得吓人。她不开心了,开始指责小峰,说坚决不同意他的这种荒唐透了的观点。愚蠢的观点。男人自私的观点"。

在时代广场的新年夜里,"两颗泪珠就从眼眶中滑落下来,凉冰冰的,划过(小峰)面颊,迅速掉进了子夜的虚空里,而这时沈菲也哭了……"。

 "看完这则新闻,小峰扭头对沈菲说:‘如果我遇到不幸,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再找一个爱人一起生活……’沈菲突然用拳头打他,然后,两人开始在白沙发上做爱。"。 

在沈菲和小峰的第一个孩子流产后,"沈菲不和任何人谈论这件事情,和小峰也不谈。流产对于沈菲的打击当然是更大的。但她内心的真正的感受,是谁也不知道的。那里有些地方没有人曾经到达。我们也要在很久以后才会明白。"。

而在女儿诞生后, 她"抱到女儿的那一刻,失声痛苦。小峰开始觉得这是应该的啊!他也想哭。但后来又感到有什么地方好像不对劲。因为他在旁边看着,沈菲这时已经哭得伤心至极。小峰想,不应该这样啊!因为,毕竟这是一件喜事啊!"

在失去了小峰之后,孤独的她让自己不陷入回忆里,"真正重要的是努力地生活。这一点沈菲从很早就知道了。那时她还在上大学,感觉时光漫长又孤独,有时特别伤感,觉得自己已经到达忍耐的边缘,她无法继续了。但就在这时,她告诉自己要努力地生活。"

老年的沈菲只弹巴赫啦,也只听巴赫,尤其爱听圣马太受难曲和圣约翰受难曲。"这些歌曲过去她也听过,但没有特别的喜欢,现在她一遍一遍的听不够。现在,沈菲终于找到了信仰。这是她的秘密。

这些微妙的细节为小说结尾回到沈菲的大学时代做下了铺垫。那片空白掩盖着在学生运动里她失去爱人,孩子,与朋友的苦难。这也帮助我理解了沈菲看到毕加索的画《Dora and the Minotaur 1936》的感受,不是关于暴力与色情的,而是想到"一个女人被强暴一次可能就永远不能再恢复过来了,就在心里死去了。然后,她又感觉画里的女人即不反抗也不惊恐,但是好像也没有激情和欲望,她只睁着失神的美丽的眼睛,有一种说不出的哀伤,"。这,也就是失去爱的开始。

12/30/2023

喜欢影云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影云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小说不仅在说 - 明出地上 (66 bytes) 12/31/23
一灯兄,新年快乐。 (无内容) - 立 (0 bytes) 01/01/24
(^-^) 旧颜色 给 影云 献上一支玫瑰花! - 旧颜色 (88 bytes) 12/30/23
静安,新年快乐! (无内容) - 简丹儿 (0 bytes) 01/01/24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