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时事快讯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神圣的你》(1)

送交者: 哈哈嘻嘻哈哈[☆智慧喜悅豐盛☆] 于 2023-05-01 10:02 已读 597 次 1赞  

哈哈嘻嘻哈哈的个人频道

+关注

编者的话陈梦怡

 


从《全部的你》到《神圣的你》,同样是意识化的作品,对我而言,却是相当不一样的写作经验。


《全部的你》清净得仿佛在山上闭关。我开自己玩笑:“大概是被外星人绑架了。”整个思路清晰、超越得不似人间。当时,杨定一博士排开了大部分的琐事,在一个特定的时间与空间里,通过文字第一次向世界表达一一全部生命的绝对与人间的相对之境不可思议的差异。


这就是前一本书的写作背景。


《神圣的你》依然是闭关、静坐与修行,是完全不同的“境”。不是在排除了所有琐事的小会议室写作,地点横跨了美国、中国,还受制于隔海十二小时时差的牵动。不再是清净的避静,而是充满了大大小小的“动”与“做”。有时差要调整,两地生活的适应,半夜乃至凌晨和台湾的同事与合作伙伴沟通,数不清的规划和会议,回台后的新书宣传、受访行程和共修活动,还不包括杨博士自身的公事、出差与会议。


现在回想起来,这一本书,又是另一种不可思议。


合作写这本书的过程,正反映了真实人生的功课——一个灵性的生命,怎么把绝对之境的“空”“静”“定”,全部生命的“在”或“心”,通过清醒的“觉”在人间点点滴滴地活出来,体会到生命本的欢喜,这才是一大挑战。


或者这么说——神圣,不在某个清净之处,不在某个好整以暇的优雅未来,而是就在当下,就在充满了“动”和“做”甚至灰头土脸、焦头烂额、疲惫不堪的“这里!现在!”


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有一天,杨博士连续开了好几个会,傍晚碰面时,疲态非常明显。我建议他,都这么累了,要不要另约时间写稿。他摇摇头说继续进行,也不过就是从办公室走到另一个地十来分钟的路程可以稍作喘息,紧接着就开始密集的对稿、补充与编辑。当天工作结束时,我问杨博士:“你怎么有办法在这么累、这么忙的情况下,还继续写书?”


他的回应是:“怎么可能不如此?我们谈平等心,所有经验,包括写书、工作、休不休息、累不累,都是平等的。这是我在人间修行的道场。“


那一瞬间,我突然意识到,就连我以为理所当然不过的累不累、休不休息的分别……都还是脑海制约所虚构出来的物,而这个分别本身就是疲惫(或心累)的来源。


取消这一分别,也不过就是活在“这里!现在!”而活在“这里!现在!”也就自然取消这一分别。所谓的“方法和结果是同一个”,也就是如此而已。这么简单。


一点一滴地化解制约,不再设定阻碍。敞开心房,让全部的神圣生命涓涓滴滴流进来,也就是如此而已。


《全部的你》出版之后,许多读者通过各各样的渠道捎来讯息,也在询问同一个问题一一如何在人间活出“空”“静”“定”“在”的心境。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好像本来都自然体会得到这些心境,难的是这些体会只是忽隐忽现,好像流不到人间。在种种繁忙的“动”之间,根本体会不到“不动”“静”的滋味,甚至快要被沮丧和恐惧压垮,更别说喜乐、爱和平安了。


在繁琐的人间,要能一再清醒地回到喜乐、爱与平安,活得欢喜,不可能不通过意识的彻底转化。然而,意识的化并不是一个“非A即B”的相斥选择,而是一个“绝对的A包容着相对的B”的体会。


《神圣的你》传达的正是这样的理解——绝对之境与人间绝非水火不容,意识转化也不是一种好像非排斥肉体生命不可的“奢侈”或“清高”。相反地,是一个让人间生命活得更充实、更有效率、更快乐的“必需”而且“务实”的要素。只是接受、臣服于“这里!现在!”所来的一切,与全部的生命完全接轨、完全合作,人间有限的肉体生命,以及你在时空局限下活出的人生,反而自然得到全部生命无限的滋润。


也有朋友回馈,《神圣的你》确实更着重于执行的层面。如果说《全部的你》勾勒出一幅全部生命的蓝图,那么,《神圣的你》就是这一蓝图点点滴滴的落实。正如杨博士所说:“假如你让这本书的每句话带着你走,甚至带着你进入全部的生命,你这一生,会有彻底的转变。”


这本书的校读,要感谢长庚生技以及新泽西协助的同事,尤其是陈锦书先生与王先堆先生,两位在哲学思想方面的慎重以及细腻的逻辑思维,为这本书带来了一种安定和沉稳的流动。我相信,对读会是令人身心安顿的阅读经验。


也要感谢康健团队“抢鲜版”读书会的热情回应。与张晓卉、陈秋华、张桂娟、林芝安的讨论与互动,尽管有时激烈,口沫与咖啡四溅,身心与杯盘齐震动,然而,正是我近四个月孤独工作中再渴望不过的相知、相惜与相遇。


《神圣的你》在十七万字的基础上,再安排了一百二十五张图。杨博士在创作这本书的同时,不仅手绘了许多草图,还引入了经典画作、个人摄影、新闻摄影。


找到神圣的你,也就是承认——自己就是老师,就是生命的主人,再也不会被其他的人或一切带走。


《神圣的你》和《全部的你》的不同之处在——通过《神圣的你》,我希望让你充满希望、喜乐、新生。假如你读了这书,有一个最深的灵感,同时又给你带来一种不可思议的欢喜,我认为,也许就达到了这本书的目的。


人生最高的祭坛,其实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通过这本书,我希望你把它找回来。


一个人早晚要面对自己,也就是赤裸裸站上帝前面,没有任何遮掩。完全诚恳,完全天真。倒不需要拿任何古人的经典,将自己本来就知道、就懂的,再做一个包装和表达。


要记得,无论这些现成的经句多美,都不是你自己,最多只是mind- stuff,是头脑的产物。都是妄想。最多,是带来又一层的制约。


最重要的还是——亲自活出来。


第一卷 第一卷 神圣,深入全部的生命

神圣的生命,离不开全部的生命。


全部的生命除了外在生命所看到的一切,还有一个更深、看不到的内在的部分。这个内在的生命,其实远远大于我们通过人生所可以体验的外在世界。它本身含着无色无形,或绝对的部分。


可以这么说——外在世界是局限,而内在生命是无限。外在是种种条件的制约,内在没有条件。外在有生有死,是无常,内在没有生过,是永恒。外在——通过“动”组合而成,内在——最多是通过“在”去体会。全部的生命,是外在再加上内在所组合而成的生命。


我们也可以把“内在生命”称之为“生命的背景”或“因地”。通过这个背景(因地),才可能衍生生命的外在或前景。假如把生命的前景当作人生的变化或内容,那么,背景就是架构。有这个生命的架构,才可能有这个世界,有我们这个生命,也才有人间。


活一个神圣的生命,也只是清醒地活在每一个瞬间,而可以通过每一个瞬间欣赏生命的一切。神圣的生命,随时在等着我们。只要把局限的脑放下,我们竟然就落到它身边。


因此,我们不需要去找神圣的生命。只要把念头放下,把对立挪开,它自然就在眼前。我们就轻轻松松地存在,在宁静。只要有宁静,外在与内在也就合一了。


全部的生命,本来就是神圣的,通过我们而把神圣的一切带到人间。也就好像全部的生命想通过我们每一个人,知道它自己本来就有的神圣的一面。这种意识的转变,怎么挡都挡不住。最多,我们只能配合它。



1.什么是神圣?

神圣的生命,是人生最珍贵的礼物。从每一角落,都可以把神圣的生命找回来。


“神圣”( sacredness))这个词,一般是代表很稀、很美,不属于人间或世界所见的特质。它本身带着一种永恒的观念。


人间所见的种种,都是无常,早晚都会生死。本书所称的神圣,则不受人间法则所影响。它既是永恒,又是无限大,也不受时空所带来的限制。


不论古今,人类都希望通过这些理解,找到生命更深、更大的价值,把生命真正的意义找回来。


这本书不是要谈任何宗教,更不是要强调任何神圣的形式或形相。其实,真正的神圣可以跟宗教不相关。因为,在生命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找到神圣,并不靠一套信念系统或学问来证明。


年轻的时候,我对于神圣的几何特别感兴趣。大概二十年前,我就把神圣几何的知识,包括生命之花介绍到华人圈子,重新整理这套科学,还做了种种的说明。光是这个主题,用整整一本书来谈,都远远不够。


然而,这些也不是我这本书想谈的。《神圣你》想探讨的是生命更深的层面——通过“神圣”这个主题,把我们的全部找回来。这个题目更有意义,也是这个时代更迫切需要的关键。我希望通过这本书,带给你一种安慰,一种解答,一种信心。这是任何其他的观念、学问不太可能触及的。


这本书,没有什么信息可以给你。假如你想追求更多的信息,可能会失望。也许,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自己所能知道的更少了。甚至,种种知识的累积与鉴别,也自然消失了它的重要性。


这本书的用意,其实也只是带着你,转变意识的焦点。也只是通过文字,移动你现在看世界的意识,到更大的、全部的整体意识。从局限、有条件的意识,彻底转向无限的一体意识。


这个过程,跟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的内容并不绝对相关。每一个字,也只是生命的门户,倒没有什么信息的价值。只是,通过这些生命的门户,人可以得到生命最深层所带来的安慰、解答与信心。


正因如此,我才敢大胆地说:“假如你让这本书的每一句话带着你走,甚至带着你进入全部的生命,你这一生,会有彻底转变,会彻底把自己找回来。而这个找回来,跟任何形式、形相、物质、念头的变化,都不相关。”


同时,我也保证,只要你投入,也就没有退路了。


我敢讲这些话,是因为我知道——生命本身神圣的。而你,本身也只可能是神圣的。只是我们通常被世界、被人带走,而错过了这个简单的道理,把我们的生命落入了局限的人间。


活在神圣的你,也只是把你本来就有的美、喜乐、平安、自足找回来。要找回这些生命中最根本的价值——其实它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比你想象的更简单。甚至比任何要做、可做的事,都更不费力。生命的一体本来就是这样子,也不可能离开这个最根本的道理。


因此,我才充满了信心,转达出这本书。通过这本书,将这份生命最珍贵的礼物,传递给你。


彻底把生命找回来,一个人自然进入神圣的生命。


 


 


传统的神圣

 



“神圣”这两个字,离不开任何宗教。每一个宗教都有它神圣的经典、信物、仪轨、音乐、传承。试着通过这些种种的形式、形相,甚至念相( thought-form)[1]接近本性,或说更靠近主、接触到上帝。从宗教的角度来说,这些神圣的东西或说法,本身就是一个门户( portal),让我们在人间找到生命更深的层面——上帝、佛性、本性、道、宇宙、一体意识或是整体。



任何东西或想法只要被指称为“神圣”,都可以流传下来,让人类可以通过它们,找回最原初的记忆。时代的变迁不见得会留下痕迹,但是,“神圣”的东西、“神圣”的话、“神圣”的仪式或“神圣的遗迹,通常会集中人类集体的注意力,通过集体的筛选,保留给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



人类所谓“神圣”的任何东西,其实也离不开念头。只要我们在念头的层面,认定为神圣的,自然会在行为上对它另眼看待,让念头所赋予的“神圣”特质自然包括这个东西,造出一个“神”的气氛,而让我们想尽办法保存下去,建立一个“神圣”的传承……很自然地,圣物就出现了。



可以说,“神圣”的传承,离不开人类的文明。



神圣,早期是宗教专属的。到后期,神圣这两个字也变得普及,而不仅限于宗教的范围。任何东西,只要比较有灵性或带来一种灵感,也会以“神圣”来形容,例如:很多人听过的“圣心”( sacred heart))、神圣几何、神圣的音乐、神圣的饮食、神圣的水、神圣的名字……一切神圣的形式与形相。用“神圣”这两个字来指称,也只是想表达——通过这神圣之物,我们可以找到更深层面的生命。这意味着,这些种种的“神圣”之物,它不光是表面的存在,还有一个更深的意义所在。



 






这两张画,是美国的一位朋友 Almine所画的。通过这两幅画,我想表达——通过种种的形相,我们都可以找回生命的“静”或更深的无色无形的层面。每一个形相,也自然变成神圣生命的门户。通过这种理解,神圣就不限于宗教所专属。我们在生命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找到类似的门户。




[1]念相( thought--form)这个词,是通过贝赞夫人( Annie Besant))与李必特(C.W. Leadbeater))两位英国人在1901年出版的作品书名而带给世人的观念。然而,这个词所含的理念,其实离不开东方流传了上千年的“幻相”观。这两位专家提出了很有意思的想法,在当时的西方世界是全新的见解一一他们认为念头带来的振动和能量不完全是虚拟,和一般可见可触的具体形相是一样的,甚至还有密度。用这个角度来解释,念头可说是一种心理物质( mental matter)),有它的振动频率。而情绪的变化,也就是一种能量频率的变化。我在《全部的你》和《神圣的你》这两本书谈的念相,虽然用词相同,说的却是如何走出念相世界的痛苦,回到全部神圣的生命,已经不再着墨于能量的境界,也就是不再通过能量、频率这些观念去合理化念相世界的存在。









我们平常产生分别、比较、判断、区隔等作用的一般意识,也就是我在《全部的你》中提到的客体意识,虽然是局限而且带来二元的对立(图中横的水平线),却能和无限大的一体意识(图中纵向的螺旋)交会在“这里!现在!”这个瞬间。我们以一般的意识不可能了解整体,最多只能通过瞬间瞥见。




2.人间所带来的错觉




“我”离不开念相;念相,离不开生命的外在,生命的外在,是全部生命的一小部分。生命的外在是个大妄想。



要进入神圣的生命,我认为还是有必要把我《全部的你》中所谈的一些内容,做一个简单的汇总。



我会以全新的角度切入,因为这些基础是太重要了,必须与真实的生活结合,而不能只停留在头脑表面的理解。



通过这里的回顾,但愿能彻底解开这些观念在头脑层面所引发的疑惑,让你能与自己的心得相互对照。当然,假如你已经完全懂了,大可跳到下一卷,有机会再回来重新探讨。




思考带来的幻觉




在全部的动物里,只有人,有时空的观念。这也是人类的一个伟大之处,因此才有学习、分析、规划和思考。不通过时空的观念,也没有什么文明好谈。



 



时间的观念,本身带来“动”的理念,同时衍生出这个“动”所造出来的“功”和“能量”与“后果”等概念。这些都是好的,让人类的文明在万年来不断发展,让我们不断地追求知识,从动物单纯的状态演化到可以思考的境地。然而,进入思考的境地,本身也是个危机。



前面提到,只有人类才有时间和“动”的观念。而所有的动物里,也只有人能创出两个自己。肉体所带来的这个“我”和其他的动物没两样,很单纯要吃、要喝、要排泄、要睡觉、要温暖,都只是为了生存,只要满足这些生理需求就好。然而,在这个肉体的“我”之上,人类自己又加了另一个“我”,而这个“我”的身份完全是念相所造出来的。



这个念相造出来的身份是虚拟的,没有任何实质的存在,但是对我们一般人而言,它就好像是真的,甚至领着我们走完这一生,好像比动物性或肉体的“我”更实在。



我们所谈的“我”——我的一生、我的经历、我的过去、我的体验、我的烦恼、我的快乐、我的痛苦、我的家庭、我的事业,都离不开念相造出的这个虚拟身份或是虚拟的自己。每个人的虚拟身份,再加上周遭的虚拟身份,自然组合出一个社会的虚拟身份。再扩大,是民族的虚拟身份。再大一点,就是人类这个虚拟身份。这本身,就是个人的“我”再加上集体的“我”,所组合的人间。




跟真实生命的隔离,是“我”的起点




这个虚拟身份,也可以称之为“我”。我们一懂事,就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创出个“我”,并以之强化隔离的观念——认定我和你、和其他的人、甚至和身边的东西,都是分开的。



这个隔离,本身就是从人类平常的一般意识(也就是《全部的你》所谈的“客体意识”)衍生出来的。简单说,就是我们种种分别心、判断、比较的作用。连对事情最简单的认知、标签、区隔,都离不开这一般的意识。它本身有三个要素:制约、局限、隔离分别,构成了我们认世界的基础。有趣的是,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也脱离不了这个一般意识以及这三个要素。



这个一般意识所带来的隔离分别,使得我们的任何念头或以念头想象出来的东西,自然被隔离成一个对象(客体)。一切所可以看到、想到的,包括自己,都离不开一个客体的地位。想出这一切的人,好像就成了“主体”。



有意思的是,人说到“自己”时,也常用食指向自己,好像指称的是一个有独立存在的不同对象,而这个对象是“我”所想象、描述出来的。“我”的生命内容,不管是种种经验、故事……更只是可谈的“客体”,根本不是主体。但是,说着说着,我们还以为它真的存在。于是,这些经验反客为主,反而成了生命的主体。






角色和身份架构出虚幻的“我”




我们的一般意识,发展出一整套的分别、判断和比较,不断地强化“我”和身边其他人事物的区隔。我们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从学会叫“爸爸”、“妈妈”或是叫出自己的名字,已经开始建立“我”的身份,也就把念相变成了现实。这些念相就这么一点一滴地,把这个虚拟的“我”越塞越满。



等到更懂事了,“我”的观念也只会加强。年纪越大,越强化。等到成年,这个“我”已经牢固得离不开生命。我们生命的价值观念,也都离不开这个虚拟的“我”。



“我”,再通过社会的互动,自然会带来一个角色。有趣的是,我们投入了这个角色,就会把这个角色当作“我”很重要一部分,甚至是当作全部的自己。



比如说,“我”不但要做个老师,而且还要做个好老师,做个最优秀的老师。就算下班了,还可能留在老师的角色里,而把它变成全部的自己。同样地,无论是当学生、企业家、服务生、快递员、员工,甚至家长,我们都自然把社会指派的角色变成全部的自己。什么是虚拟,什么是真实,已经分不清楚了。我们在社会上的角色,再通过周遭人的回馈对自己的评估(包括正向和负向),一样地,还是在强化一个虚拟的“我”。



甚至,人和人之间的互动,往往已经不是“我”和“你”的互动,而落入了“角色”和“角色”之间的互动。比如说如果你是医师,我是病人,我们的互动就把“我”和“你”落在医师和病人这两角色上。而这些角色换了情境,可能就会改变。这就像在“我”之上,又加了一层层复杂而完整的包装,一生在“我”的世界越陷越深,跳不出来。



直到生命要离开的最后一个刹那,我们还舍不得放掉这个虚拟的“我”,把它当作生命唯一值得争取、维系、珍惜的部分。



这个虚拟的身份,自然变成一生主要的前提与价值。



养着“我”、护着“我”、延伸着“我”,也就成了一生的使命。



甚至会把生命扭曲来迁就“我”。



我们通常都活在两个世界,一个是身体的世界,一个是念相的世界,后者还是通过角色所建立而强化的。我们已经分不清这两个世界,也自然会把身体带到虚拟的境界,来配合角色的念相世界,随时都在这两个世界跳来跳去。这种错觉,阻碍了我们对真实生命的认识。承认、看穿这一错觉,是我们活出全部生命的潜能、活出生命永恒的神圣的起步。



 






                           



 



画里的三个人,各自称职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我们活在这个社会,在任何角落,离不开这些角色。通过这些角色,我们不断强化“我”。角色有时会改变,“我”也自然跟着调整。




3.活在“这里!现在!”自然让全部生命的内在浮出来




活在“这里!现在!”是消融“我”的第一步。



我在前一本书已经用很多篇幅来解释——一切真实,包括身体,只能通过“这里!现在!”这个瞬间才可以展现,我们和周遭产生实际的互动。任何虚拟的境界,包括角色创出的种种念相,都只是通过过去的记忆,再加上未来的投射,在人的脑海里演出。



只是,我们活在人间随时都在失去虚实之间的区隔,而同时还在这两个世界打转。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每一个人好像在,又好像总是不在——在别的哪里。我们的注意力一般都不集中,面对任何人、事物,好像总有种种的顾虑或包袱,让我们分心。



这是因为我们不是活在过去,就是活在未来要不就是活在别的哪里,自然忽略了“这里!现在!”



有趣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随时都会忘记——过去和未来,这是人类才会创造出来的念相。



更有趣的是,这些念相——过去、未来——也只有通过“这里!现在!”才可以呈现。我们是通过“这里!现在!”才可以想到过去,也只有通过“这里!现在!”才可以揣摩未来。





                           



我们通常都被念头绑住,不是活在过去,就是投到未来。很自然地,在任何瞬间都呆不住。注意力好像没办法集中,心总是在别的哪里。图中的爸爸完全没有听到孩子在说什么,好像不“在”。这是每一个人都有过的亲身经验,虽然和人讲话,但心其实在别的地方。我们很少能完全投入到这个瞬间。



 



除了“这里!现在!”其他一切都是一个大妄想,只是一个大的念头,本身根本不存在。



你我都被过去或未来带着走。虽然活在现在,却随时落在别的时候、别的哪里。每一个人都把真正的生命,拿来换取个虚拟的“我”。拿一个真正的身份,换来一个虚拟身份。从真实的世界,落入虚拟的世界。



人生的痛苦和烦恼,也是通过这种交换所带来的。



前面提过,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无论虚拟或现实,只是对立、分别、局限的一般意识,通过一刻不停的比较、判断、区隔而一层层堆积出来的。这个局限的意识,本身就是把全部的生命切割之后的产物。通过这种切割,才把生命缩小到一个可以用五官和念头来描述的范围。



宇宙或生命本来是永恒和无限的,本来是没有条件的,是通过我们的一般意识把它局限化了。要观察到这个世界,我们一般意识是通过看、听、闻、尝、触,再加上念头的种种分别而得出观察的结果。



念头,已经是经过一般意识所局限、分别的物。更不用说,我们所看到、听到、闻到、尝到、触摸、想到的一切都是局限的范围内建立的。



这个一般意识生出局限,再由局限成立它自己。这么一来,这个意识不可能不是局限的。而这个局限意识所带来的人间,本身也只可能描述生命的一小部分,不足以全面代表整体的生命。



我把局限的一般意识通过标记、分别、判断、比较所带来的经验,称之为“前景”,也强调——在这个局限的意识后面有一个远远更大的“背景”,是永恒、无限大、没有生过的一体意识。没有这个体意识,局限的一般意识无法存在。没有这个一体意识,不可能有生命,不可能有知觉。以这个一体意识作为对照,我们才有解脱的观念,或换个角度,生出“无常”、“痛苦”、“烦恼”的观念。









每一个瞬间,就像图中一个个菱形所表示的画面。我们受到感官和念头的限制,把真实的整体切割成一个个碎片。通过每一个瞬间,我们所能体到的,最多只是生命整体的一小部分,而且小得不成比例。一个局限的画面,再加上脑局限的运作,不可能对全部的生命有全面的了解。



 



这些观念都是通过跟整体的比较才有的。没有绝对,不可能有相对。有趣的是,这两个观念其实不是对立,也从来不是对等。我在《全部的你》中以相当多的篇幅来强调——这一套最根本的逻辑,从我们现有的相对、局限而线性的逻辑,是推导不出来的。



也就是说,从相对,走不到绝对。



反过来,把相对放下来,绝对自然就浮出。它从来没有离开过相对的范畴。



这句话,也就汇总了《全部的你》为人间所带来的出路,让我们从痛苦找出圆满。



我在《全部的你》一书中谈到——“我”是永远不可能满足的。有了越多,不管是钱、名誉、地位、权力,都还要更多。就算不要更多,也随时要找到下一个领域来征服。连最亲密的关系有时成了工具,让我们踏在上头可以完整自己。甚至,连一般人所谈的修行都离不开“更多”的观念,要“更多的灵感”“更多的圆满”“更多的完美”,不外种种“我”的成就。完全忘了,灵感、圆满、完美其实是一种无我、忘我的境界,与“我”无关。



臣服于瞬间,进入生命的内在

我也强调,通过外在世界或前景的变化、追求、努力,永远不可能完整自己,永远达不到满足,早晚都会失望。



把生命的内在或生命的背景找回来,我们可以对全部的生命有进一步的理解。只有这个生命的内在,才可以带来个生命的空当,也就是宁静,也就是空。



通过这个内在的宁静,我们才可以把外在的平安找回来。



两个世界是相辅相成的。内在的境界,自然会浮到外在。而外在,自然会反映内在。



无条件的意识,自然影响到有条件、局限的意识。我们轻轻松松,什么都不用做,只要“在”,只要存在,就可以找回来。



站在全部的生命里,我们本来是完整的,可能比现在更完整。然而,只有通过“这里!现在!”,也就是这个瞬间,可以把全部的生命找回来。



有趣的是,在每一个角落,我们都可以回到全部的生命。



我在《全部的你》一书中举了许多例子,虽称为“练习”,但严格讲,也没有什么好练习的。全部的生命,不是通过“做”、不是通过任何作为可以得到,而是轻轻松松“在”,就可以找回来。“在”不能称之为练习。练习本身是作为、是“做”、是“动”,还是离不开时空的限制。



“在”,只是——活在当下、“这里!现在!”这个瞬间,跟全部的生命完全接轨,不再提出任何对立、任何抗议,也没任何期待。甚至,对这个瞬间或任何变化,也不需要再做进一步的说明或解释。



不可思议的发生,也可以接受。多大的灾难,也可以接受。对这个宇宙,完全信赖,充分知道不可能通过瞬间所带来的一点变化,就能对整体做一个说明与理解。所以,种种追求也自然可以放下。



这样,面对生命,自然会发现——过去的念头,本来像水一样流不完的,它自己踩了个刹车,自然消逝。生命变得友善,生活也比较顺了。我们也自然有信心,迎接全部生命的智慧、喜乐、爱与平安。



这就是我在《全部的你》一书中所想要表达的。








贴主:哈哈嘻嘻哈哈于2023_05_01 10:05:22编辑
喜欢哈哈嘻嘻哈哈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点赞不显示,手动点赞. 👍👍 (无内容) - 哈哈嘻嘻哈哈 (0 bytes) 05/02/23
👍👍 (无内容) - hs94 (0 bytes) 05/01/23
点赞不显示,手动点赞. 👍👍 (无内容) - 哈哈嘻嘻哈哈 (0 bytes) 05/02/23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