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时事快讯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全部的你》第一卷 (6)

送交者: 哈哈嘻嘻哈哈[☆智慧喜悅豐盛☆] 于 2023-04-23 10:22 已读 666 次 1赞  

哈哈嘻嘻哈哈的个人频道

+关注

9.疗愈萎缩体

面对萎缩体,也就是面对过去种种的制约——包括个人,以及人类集体。


可以看到自己的萎缩体,甚至可以看清、看透它,也就是把它消解、疗愈最好的办法。


萎缩体,跟念头体是分不开的,而念头体则跟有形有色的外在世界分不开。要看清萎缩体,也就是看穿念头体、看穿有色有形的世界,把我们的内在世界,也就是我们无色无形的意识找回来。只要把住生命的源头,任何念头体和萎缩体自然就消失了。


站在物理的角度,其实很容易理解——任何固态的东西,我们去分析它,只要维度低于分子的尺寸,自然会发现,“没有”是远远超过“有”的。进一步讲,任何有色有形的东西,包括念头,都包含着“空”。


我们抬起头来看着天空,就知道这原理从最小到最大都是正确的。虽然抬头看是满天星星,但仔细去观察,星和星之间,都是空的,都是由空所组合的。


进一步说,有限的体,不管是山水、椅子、花草、猫、狗、人…都含着无垠的浩瀚,而这个无垠的浩瀚远远超过我们所能想象的色相形状。


瞧,这里有一个悖论!——我们不断地用有限、分门别类的语言,来表达不可分别的无限大和无限小的宇宙,而两边的世界根本接轨不上。但是,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证实倒不是如此。其实,这些由脑造出的悖论,是很容易解答的。


回到这个萎缩体的疗愈。只要给自己一点空当,在任何人生的状况下,可以观察到自己念头和情绪的变化,这个萎缩体的能量就开始消散,不会越演越烈。这个萎缩体会存在,本身就是因为我们一生以来,把自己全等同于念头和情绪了。这些情绪的疤,也就是萎缩,自然会让我们对每件事作一个自动的反应,可以称它是反弹。


大多数人都活在这种自动反弹的状态,却不明白自己究竟怎么了。有时候,种种的行为,就连自己都不满意。但是,倒不需要为此责备自己,不用那么在意。其实,你我的反弹,只是反映了人类集体的制约。这会存在,是因为我们把人生太当真了,以为这些故事和故事所带来的种种萎缩,就代表了我们的一生,甚至代表了一切。


试试看,只要暂时跳出这个故事,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关系,就连最不愉快的亲人关系,都给这关系一个空当。尤其更重要的是,首先给自己一个空当。就会发现人生有一个更深的层面是我们过去忽略掉的。进一步说,可以观察到自己的情绪萎缩,甚至看清念头的运作,本身就是一把解开的钥匙。


看清了,就让它存在。不要作任何抵抗,本身就是消解问题最好的方法。这符合宇宙最基本的运作法则———越抵抗,越真实;越抵抗,越延续。反过来说,不要抵抗,让生命轻轻松松地存在。突然间,生命会变得友善,对我们友好。用这种方法,可以把全部的生命找回来。


怎么做?不要着急,我会进一步在这本书继续跟读者分享。这个道理会愈来愈清楚,而且非常实用,完全可以融入生活。

但首先重要的是,先理解这个问题,承认我们就活在一个萎缩的状态。由这个起点开始,重新面对我们的人生。

10.走出时空,跳出脑的内容

每一个人,都认为人生也只是脑存在的种种内容、种种故事,而这些都离不开时空。

我们所想出来的人生经验,一切都离不开念相,也都只是念相。

过去的事,我们通过念头把它带回来。未来的事,还没有发生。但是我们通过投射,给它生命,也把它拉回这个瞬间。“这里!现在!”也就是这个瞬间、任何瞬间,我们把它当作桥梁,从过去通往未来。

每一个人,只要提到自己的生命,从来没有离开这些念头。想到生命,不是过去,就是未来。把种种档案一再地调出来,拿这些档案来代表我们的人生。有些人一提到自己,就情不自禁地把委屈、伤痛的档案调出来。还有人进一步把自己的过错——曾经伤害了谁、欺负了谁,也纳入他的人生故事。更有意思的是,连身边的宠物,我们都不放过,都自然把它们纳编为我们人生故事的一部分。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故事都相当有味道——早上做了什么、下午处理了什么事、吃了什么、睡得好不好、今天有没有跟人发生冲突、有没有什么好事、谁不断地称赞我、这场电影多好看、要打几颗星、晚上又做了什么……这些情节自然变成人生的一大部分。走到最后,人生的最后一口气了,回头看,我们也只是通过这些内容的片段,来描述我们的一生。



我们大多数情况,都是拿这些档案,当作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但是仔细听,会发现——不对呀!这么一来,我们口中的生命,只是一些生命状况的组合,都是将一时的经验,转化成没有必要持久的印象;或是把还没发生的事,在头脑中组合出来。

我们看别人讲他的人生故事,更容易体会到一个人不是停留在过去,就是投射到未来。进一步说,这个人明明在讲话在互动、在办事,但又好像不在这里。我们每一个人,也是如此。好像在,但其实不在。又把不存在的现象,当作事实来看。

通常我们听别人分享人生故事时,比较容易看清,却看不清自己的人生经历。这是因为任何有色有形的,包括念头、情绪的吸引力是这么的大。可以说比地心引力还大。只要一陷入这有形有色的世界(包括念头)我们就迷路,看不到周边。再用计算机或档案的比喻来说。就好像我们把全部人生的经验,通过程序浓缩到档案里,而忽略了档案后面的软件、硬件,甚至档案与档案之间的空当。其实,正是通过这些种种架构的背景,一个档案才得以成立,发挥它的作用。而且,我们还忘记一个计算机档案,正是因为它符合某一个分门别类的逻辑才得以存在。一旦我们换一套逻辑,原本的档案就不存在了,档案的内容也就变更了。

内容跟逻辑的架构,其实是密切相关的。逻辑变更,内容当然也跟着变更。假如我们看这个宇宙,从一个局限而相对的线性逻辑,变成一个无限大的绝对视角,一切所看到的,当然也完全不一样了。不光不一样,我们生命的潜能也就改观了,变成无限大的可能。甚至包括还没有成形、还没有变出来、还没有生出来的潜能。

但是,因为我们受到脑和语言的限制,被一切所看到、所体验到的形形色色绑住了,认为这就足以表达一切。反而忘记了所看到、所体验到的我,是整体的很小一部分。我们的故事,也只是一个不成比例的小小部分。




更有趣的是,我们人生的故事或档案,通过脑的分门别类,一定要有个空间和时间的观念,才能够出来运作。两方面都需要“动”,才可以体会到。这个“动”不完全靠肉体的“动”,还包括思考所带来的“动”。这个时空所带来的动,离不开时间的观念。

过去,就这么持续到现在,再延伸到未来。我们全部的人生经验,也当然离不开时空的范围。人的脑和动物脑最明显的不同,就在于人类有时空的概念,可以把时空连接起来。不光是可以调出过去的记忆,进一步做个信息的整合,还可以投射到未来,作为将来行事的基础设定。这,也是人生痛苦的一个主要起点。

回到计算机档案的比喻,全部的生命,可以说是人生的档案,再加上全部的无色无相的背景。站在整体生命的角度来谈,我们随时都领悟到,是通过这个背景,才有前景。通过“没有”,才有“有”。从“不动”,才有“动”。



11.“存在”与“作为”之别

我们一生,没有离开过“动”的状态。

因为对现在的状况不满,我们不断通过“动”或作为来找到一个完整、完美、满足的我,合并在这个时空上,做一个追求和变更。我们通过这具身体,可以变动、转换空间,可以摆布后果;通过念头,可以转换时间。因为我们随时都对现在不满意,所以一生的规划都在期待别的那里、别的瞬间可能带来更好的未来。

最有意思的是,连大多数自称为修行人的人,依然在通过“动”,比如说努力地追求、在静坐下功夫或苦修,想“作为”或“成为”圣人或是成道的人。也就是认为——连“道”都是可以得的。然而,得,还离不开“动”,更离不开“做”。相对来说,一般人也期待有所作为,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聪明的人、有名望的人、有财产的人,甚至可以“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这些种种的“作为”或“成为”,还是离不开我们对人生的不满。认为通过“动”,可以改命。它本身还只是映现了我们对生命不全面的理解。也就是说,我们一般人(甚至修行人),依旧以为一切的生命只是这外在世界所带来的经验。没想过这其中是有矛盾的。这矛盾就是我们把念相当作真实。

仔细观察,我们每一个经验,任何体验,都离不开念相。连看到、碰到、闻到、听到……好像是真的一切,也只是感官所传出来的信息,而我们把这个信息当成真实。最荒唐的是,这个信息本身,还是通过“动”所取得的。不光动,它还需要对立、分别、比较,才从“没有”变成“有”,把“虚”变成“真”。也就是说,我们通过“动”,只是把一个虚的东西,转成另一个虚的东西。所以,通过“动”,根本不可能离开虚的世界。

讲到这里,就让我分享人生最大的一个机密。

其实,我们从出生到离开,不断地活在“动”“成为”的前景,反而忽略掉了更重要的“不做”,也就是轻轻松松地存在。只有轻松地存在,一个人才可能进入无色无形。反过来讲,连“进入”都是错误的表达。因为无色无形本来就存在。它是生命的基础,也可以酝酿出所有的有色有形。

这么说,连“不动”也都是错的表达,受限于表达的限制而不正确。存在,不是“做”的相对,只是最原始、最直观的知觉,是在任何念头的前面已经存在了。甚至,在任何感官经验到它之前,它就已经存在了。它本身包括一切,不光是无色无形,还包括一切意识的现象,也就是我们所体验到的生命。

这个最原初的知觉,没有受过制约,而且跟任何条件不相关,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无条件的意识”。

反而我做、我想、我认为、我判断、我感受、我成为,就有了念头、有了解释、有了判断,就受到过去、现在、未来的时空的制约,所以也离不开时空。也就是前面介绍过的“有条件的意识”。

时空的观念就是从这种意识延伸出来的跳出时空,也就是解脱,也就是把最原初的意识找回来。

通过“存在”,轻轻松松把这个最原初的意识找回来。不可能通过任何时空所带来的“作为”(比如说,再怎么努力思考,采用多突破的观念)而得到。这原初的知觉,本身有个独立的存在。这个原初、轻松而清醒的知觉,甚至跟我们在不在都不相关。即使没有物质,它还存在。从宇宙无始以来,从来没有生过,也没有死过。它跟时空不相关。但是,没有它就没有宇宙。我们也只能称它“就是”(as is)。

它甚至不能用“主体”(我)跟“客体”(看到的东西)的架构来描述,跟我们念头所创出来的局限的客体意识( object consciousness)完全不一样。有趣的是,这个最源头的意识,也可以称一体意识,跟这个有概念、有局限、有客体的平常意识,其实一点都不是对立的。我们一直都有这两个意识,只是通过过度的思想把它盖住了。

所以,存在也只是站在最原初的知觉,看这世界。就连“谁看”“在看什么”都跟这个意识不相关。我们听到这些话,会感觉到一种矛盾,而这个矛盾是脑在有限的逻辑里建立出来的。只要把思考挪到旁边,用心去听这些话,自然就可以理解,可以听进去了。这也是前面提过的,通过这本书,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最大的机密。

假如我们称人生一切的状况为前景,那么,存在可以说是让我们观察到的背景再加上前景。

只有通过存在,才会体验到一体意识,又可以体会到万物的万有与百态。也只有通过存在,才可以跳出我们人类设定的前提、因果的包袱。甚至,它是唯一的方法,让我们轻轻松松跳出人间。正因为这样,古人才会用“因地”来表达存在。从这个因地,万有可以延伸出来,也可以回到没有。一切的矛盾,也就这样消逝了。

它是解脱的门户,也是我过去多年来提过的意识的“奇点”,让我们超越,超越人间的痛苦。



因为“因地”“存在”随时都在,所以我才敢说存在,也是找回全部的我、全部的你,比任何动作(更不用讲功课了,包括呼吸)更直接、更轻松、更简单。这是最不费劲、最原初、没有“动”的动力,没有行为的行为。它不是“作为”的对立。因为它包括一切。所有我们意识可以形成的理解,可以延伸出来的理解。存在,包括无限大的永恒的意识,又同时包括任何有局限的色相,包括你,包括我。

因为它就是那么简单可以理解,却又不符合人类分门别类的逻辑。所以,也可以说,为什么只有寥寥几个人可以真正体会到一念转变,存在就到家了。我们就轻轻松松看穿了因果的制约,让我们轻松回家。

也因为如此,历史上的大圣人都承诺过——“道”是到处都有的,却是得不到、做不到、追求不来的。它不是通过任何动、行为、功夫所成就的。反过来,比较正确的说法是道,来道我们。恩典,来恩典我们。宇宙,来灌顶我们。跟你我,都无关。



贴主:哈哈嘻嘻哈哈于2023_04_23 10:26:44编辑
喜欢哈哈嘻嘻哈哈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点赞不显示,手动点赞. 👍👍 (无内容) - 哈哈嘻嘻哈哈 (0 bytes) 04/24/23
👍👍 (无内容) - hs94 (0 bytes) 04/23/23
点赞不显示,手动点赞. 👍👍 (无内容) - 哈哈嘻嘻哈哈 (0 bytes) 04/24/23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