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之恋
自打使用了互联网,书与笔渐行渐远。每日写东西,只需在键盘上敲打,笔不是不用,但常常提笔忘字,哪有电脑方便,只需打出一个字,后面就有几个等着你选用;查资料也是,当年读书时,为了找一个合适的课题,翻遍了图书馆所有的检索资料,在里面一待就是一天。
与书有缘,儿时识字不多,小人书是那时的必备读物。父兄外出时,总喜欢买些小人书回来,自己当时爱不释手。印象深的小人书,有“西游记”、“铁道游击队”、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其中高尔基舅舅们的打斗和后来他的自学经历印象极为深刻。
稍大一点,家里文革劫后残存的几本书,成了我的最爱。记得有“暴风骤雨”、“红岩”、“把一切献给党”等等。书都是繁体字,自己之所以现在对繁体字不陌生,就是那时的积累。
有一本书是我最喜欢的,那是由苏联作家瑞特柯夫撰写,由薛文华翻译的“我看见了什么”。书是以一个名叫“阿廖莎”的4-5岁男孩的口气写的。他的家原来在一个小城市。后来他爸爸在乌克兰哈尔科夫找到了工作,全家要搬往那里。由于父母要先去那里收拾房子,就要由妈妈带着他先去找在莫斯科的奶奶。奶奶在莫斯科有一栋别墅。然后由奶奶带着他去基辅,那是奶奶的家。等房子收拾好后,爸爸妈妈再带他去自己的新家。
在一个4 -5岁,又总喜欢问“为什么?”的顽皮男孩眼中,外面的一切都是新奇的。这也正像当时的我们。在阿廖莎随着妈妈或奶奶旅行过程中,乘坐过火车、汽车、轮船和马车。去过莫斯科、基辅这样的大城市,也去过集体农庄。旅途中,遇到演习时,还同妈妈一块去森林中采蘑菇和浆果。在森林中还遇到过小熊和其它动物。旅途中遇到过各行各业的爷爷、奶奶、叔叔、伯伯、阿姨,包括工人、军人、老师、工程师等等。也和陌生的小朋友有一块玩耍打闹。也描写了旅途中的一些琐事,比如如何买票、找旅店等等。书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的饮食,包括面包、牛奶、冰激凌、黄油、奶酪、果酱及各种水果、饮料等。
那个时代,我们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那本书就像一个窗口,让我望见了另一个不同的国度和他们的生活方式。
家里当时还有一本天文学方面的科普书,书都被翻烂了,但读来还是津津有味。记得书中说,太阳系中金星和火星可能存在生命。这本书让我成了业余天文爱好者,读书时还真的订了几年名为“天文爱好者”的期刊。
读书和刚参加工作时,最喜欢去的就是新华书店,在那里最短几小时,有时半天,甚至一整天。在书店,不光蹭书看,而且每次都不空手回来。那时钱不多,但是不少都花在了书上。
关于书的种类,大多数是闲书,天文、地理、历史、小说都有。虽是学医的,但医学书不多,除非必须;小时有做数学家的梦想,陈景润是那时的榜样,所以家中数学书不少,还有就是外语书也很可观。
小说读得最多,古今中外皆有,遇到好书,爱不释手,走着看、站着看、坐着看,甚至躺着看;几百页的书,昼夜兼程,几日就看完了。当年读书时,把学校图书馆的馆藏小说读了一遍,有的是装订本,一借就是几大本。
出国后,随着年岁的增大和互联网的发展,就很少买书了。现在家中的书绝大多数是孩子的。但小说是例外,自己、家人或朋友回国,都喜欢自买或委托他人买几本“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或“中篇小说选刊”之类的。读小说还是纸版的过瘾,很少在网络上找小说看。
孩子们小时,每周末在中文学校学武术。自己闲来无事,附近那个购物中心是可去之处。刚好那里有一个书店,在那里我总算重温了旧梦。当然最感兴趣的还是与中国有关的史地或军政类的书籍。看着若干个版本的“孙子兵法”放在醒目的位置,还真是敬佩老祖宗,几千年的岁月和千山万水都无法阻拦和掩盖它的智慧。
不可否认,书籍与人们日常生活渐行渐远。但是对书的那种眷恋哪会轻易失去。书,它还是最好的朋友。
已标注为赵大夫话室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