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老 炮 儿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全网都在声讨已故《我妻之死》的作者,作为一名中年女性移民我实在看不下去了

送交者: 熠熠童心[★★★★仁党文化部长★★★★] 于 2024-04-25 16:58 已读 3355 次 1赞  

熠熠童心的个人频道

+关注

原创 Karma时光墨盒 亲子约伴行 

我现在就在加拿大温尼伯,当事人事发城市。


去年11月在微信群里听说一位年轻优秀的仨娃妈妈癌症去世,留下没有工作的老公和三个未成年孩子,当时是很感慨的。因为事发之前,还有另一个事件,一位据称有轻度抑郁症的妈妈离家出走,家里有一个未成年女孩和一个老母亲,也是在温尼伯。


温尼伯的冬天极其漫长(超过6个月),再加上娱乐消遣比较有限,人际互动较少,连我这么一直自带正能量的人都经常觉得人生好无趣,偶尔几次还一个人躲在车里暗自垂泪。到加拿大来移民不容易,特别是对于有家庭负担的中年人来说,连病都不敢病,真的挺难的。过来这几年,一向乐观向上的我,也快憋屈成了祥林嫂。


我的公众号已经停更很久,今天又开始码字,就是因为实在看不惯网上口诛笔伐《我妻之死》的作者,那位仨娃妈张敏的老公。这两天,在温尼伯本地的各微信群也在讨论这个话题。还是一边倒得痛骂这位狠心又贪心的老公没良心,有去年捐过款的网友还唏嘘感叹说自己瞎了眼……一时间,各色人等纷纷跳出,各抒己见。


各种国内外中文自媒体号都在热议此事,有些号添油加醋,为了赚流量歪曲事实,混淆视听,最后让一篇本来是当事人质疑加拿大公费医疗效率,想要引发公众讨论的文章,变成了全网声讨一个暗黑的老公剥削年轻妻子短暂一生,妻子离世还要再赚同情捐款的导火索。





不能不说,这个话题确实发人深思。内容有关生死,有关移民家庭关系,有关加拿大公费医疗系统……最初,听到微信群里各筒子们的讨论,看了一篇其他自媒体diss此事的文章,看完后我也是觉得这男的也太奇葩了,妻子都没了,还在那里没完没了卖惨赚捐款。


后来,我看到了原文《我妻之死》。张敏老公的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把妻子看病全过程描述得很清晰,看文字会很有画面感。文章很长,看完之后,我其实完全没有之前看的那篇自媒体人所谓的“不舒服”的感觉,我倒是觉得情真意切,合情合理。


通读全文,我印象最深的是张敏——不服输的中国女人


话说最早看到这个词还是从小红书,上面有大量的不服输的中国女人,什么“30出头7个娃有房有车的年轻貌美女老板“50岁跑全马的不服输的中年少女“60岁苦练出马甲线的大妈”……


更别说贾玲顶着毁约要赔几个亿的压力,愣是活活减重100斤,从昔日那个人见人笑的女胖子,变成了花见花开的励志女神。


这些都是“不服输的中国女人”代表。在我们身边,这样的女性榜样虽然并不是比比皆是,但是很多中国女性身上的这股韧劲,自己和自己较劲,确实是不服不行。回到《我妻之死》这篇文章来,妻子张敏身上就是这样的特质。


一路苦读,有孩子也去上了美国名校,拿H1B工签,又因为想孩子回国。然后怀了老三,又担心罚钱,最后决定移民加拿大。如果只是方便移民,她可以简单地读了一年的研文,但是好强的她又非要读个三年金融硕士,然后她又找了一份银行的工作。她对自己身体很马虎,生老三时竟然选择在家生产,到后来出现胃部不适等症状,她也只是自己买点药吃,后来还连线国内中医看病,到后来实在凑合不了她才去的医院。在她身上,有我们很多女同胞“牺牲自己顾全大局”的影子,不过她自己在家请助产士接生这种事情,真的不是一般女人可以做得出来的。


其实张敏这样做,我相信很多初来乍到的移民都是很了解的。加拿大消费高,即便三个孩子领到牛奶金,但是三个和一个还是区别很大,更别说之前张敏一直在读书,而她老公又因为语言不好找不到工作,也没考下来驾照,等于全家大部分开销都靠之前在国内的积蓄。


为母则刚,仨娃妈就是个金刚。可是造化弄人,眼看着一家五口在加拿大生活逐步走向正轨,三年后张敏的硕士学位也拿到了,也有一份前景不错的银行好工作,病魔突然来袭,短短两个月,张敏从家里家外顶梁柱,变成了不得不接受临终关怀的重危病人,最终撒手尘寰。


都说是这个男的把女的累死了,但两个人之间到底是怎样的互动,谁也不清楚。像张敏这样的“不服输的中国女人”,很有主见,处处要强,身上有很强的大女主特质。据知情人透露,她当年要到加拿大生老三,老公并不同意,因为他在国内有挺好的工作,后来过来加拿大要读压力更大的硕士,他也是劝不住,就连生孩子在家生,什么时候该去医院看病,都是她自己说了算,她老公更像一个和事佬,什么都是随着她。这是标准的女强男弱的家庭关系。


在我接触的现代家庭关系中,其实女强男弱的很多。也有可能受大环境影响。据我观察,整个社会都呈现出一种阴盛阳衰的特点,不仅在中国,在加拿大,都是女性比男性更激进,更努力。一般都是老婆是家里的主心骨,老公都是听老婆的。这样也没毛病,如果两个人都强,那么顶尖对麦芒,这日子是很难维持下去的。


张敏之死对于当事人家庭是个重大生命创伤,不管是对于他老公还是三个孩子来说都是如此。我想,他老公之所以写这篇《我妻之死》,更多的是源于他对于加拿大公费医疗工作流程和效率的质疑。换位思维,如果你是他,本来妻子是活蹦乱跳去医院,还说马上回来的,结果去了就没能回来,从开始体检完全健康,到去医院看病医生起初说是肺结核,到后来变成了癌症,从开始说做个治疗基本上问题不大,到后来给错了靶向药,再后来变成了劝放弃安乐死,你是不是也会觉得哪里不对劲儿?




我想,公众讨论的焦点应该是对加拿大移民处境、加拿大公费医疗的反思,而不是一个家庭内部关系的猜测,更不能为了这种猜测就去声讨当事人。那是人家的家事,和我们无关。人家已经中年丧妻,一个人要带三个孩子,大家口下积德,不要胡乱猜测,更不要以讹传讹。


对于文章最后那个给孩子的捐款码,我开始也是觉得有点那个,不过后来想想,那是作者的选择。愿意捐,你就捐,不愿意捐,你就当路过好了。你如果已经捐过,还想再捐,这是你的选择。你如果还没捐过也不想捐了,就没必要指指点点了,真的不如回家追剧。



最后,我想说,对于我们这些中年新移民,当初有多大的勇气离开,现在就得有多大的勇气直面惨淡的人生。特别是对于中年姐妹们,保持阳光心态,远离抑郁,远离负能量特别重要。根据本人多年探索身心灵成长的经验,我有以下分享


1.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在我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点“不服输的中国女人”特质,好听一点叫“进取”,难听一点就是“较劲”。所以,少和自己较劲,差不多就行了。


2.接纳别人的不完美。特别是孩子,如果你家里也有个Teenager,就懂了。


3.培养松弛感:生命不能承受之重,适当把紧绷的弦松下来。学习自娱自乐,听听音乐,扯扯闲篇,把时间浪费在一些微小却有趣的事情上。


4.做个中年少女。保持少女的好奇心,多出去走走。温尼伯有很多私人博物馆和餐厅,去不同风格的餐厅,就像去不同国家旅行一样,会有生活即旅行的切换感。


5.多积极思维。当有负面能量来袭时,尽量转移看问题角度(这很难,需要持久的努力),从积极角度去看待问题。


6.多出去走走:尽可能多参与义工项目,融入本地社区活动。不要担心语言不够好,如果你一直在家呆着,语言就更好不了了。


7.多接触不同族裔人群 :温尼伯是体验多族裔社区最好的城市,因为城市小,所以大家交集多。又因为城市历史久,很多不同族裔都是几代移民,但仍保持本族文化,而且温尼伯这里人很友好。


8.培养兴趣爱好:以前在国内没机会没时间发展的兴趣爱好,在加拿大有足够的时间发展。如果弹琴唱歌跳舞,可以靠拢长城艺术团;如果爱好书法,有曼省书法协会;如果爱园艺,华协的园艺群高人辈出;如果爱好文学写字,可以投靠《枫华之声》……我在加国发展了逛二手店淘宝、做摄影模特等诸多爱好。


以上这些都是本人亲测有效的方式。如果大家有任何问题交流,可以关注小红书"Karma时光魔盒"。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喜欢熠熠童心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