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京华茶馆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四十年东北寻油无果,历史讽刺日本之险境

送交者: 青年游民[♂★★★声望勋衔14★★★♂] 于 2024-04-18 23:46 已读 919 次  

青年游民的个人频道

+关注

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的全线运营,俄人在内蒙古满洲里的扎赉诺尔煤矿挖掘过程中,意外地在煤层中发现了非煤类的神秘物质,但当时的苏联矿主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然而,日俄战争后的1904年,日本借战胜之机,从俄国手中夺得南满铁路长春至大连的控制权,催生了臭名远扬的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

表面上是铁路经营实体,实则暗藏侵略野心——设立地质调查所,潜心探查东北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其后续的掠夺阴谋悄悄布局。


1908年2月,满铁地质调查机构在阜新揭示了一片巨大的煤田宝藏;同年8月,他们又惊喜地在鞍山周边的铁石山、西鞍山、东鞍山等地探明了丰富的铁矿蕴藏。

1913年7月,满铁在辽宁盖县转子山和大石桥地区,意外发掘出罕见的菱镁矿石,其储量之丰令人咋舌,要知道,这在当时是炼钢工业不可或缺的优质耐火原料,全球仅有匈牙利能供应,日本的八幡制铁所和汉阳铁厂都曾仰仗匈牙利货源。

鉴于进口依赖对国家安全构成隐患,日本曾试图用铬铁矿替代。然而,南满铁路沿线的菱镁矿发现,无疑让满铁如虎添翼。

然而,石油——日本心中的燃眉之急,东北广袤的土地上尽管历经多年秘密探寻,但因地质条件复杂,犹如未开发的处女地,始终未能觅得石油踪迹。



1913年的北洋时期,美国美孚石油公司与中国政府签订协议,派遣一支技术精湛的专家团队和地质勘探队伍,足迹遍布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河北及东北,他们目标明确,寻找隐藏在中国大地的石油宝藏。

然而,在1915年至1917年间,在陕西北部的富饶地带,尽管投入巨大,但钻探的努力并未带来显著的石油发现,其他区域更是未见明显的石油迹象。

最终,权威专家克拉普和富勒的评估结果无情指出,中国的陆相地层和淡水环境并不适合大规模产油,即使有少量发现,提炼成本也极高,开采价值微乎其微。

进入20世纪20年代,国际上普遍接受海相生油理论,认为石油主要源自海洋或与其密切相关的淡水环境。作为科技前沿的美国给出的这一结论,仿佛为中国的石油前景下了定论——这是一个天然的贫油区,无法产出大量石油。



1928年,不甘心的"东北巨头"张作霖重邀美孚石油巨头调查东北能源,尽管美孚含糊其辞地声称发现潜在油源,但这燃起了日本独占东北的决心。

于是,日本秘密派遣地质专家新带国太郎潜入,以日本满铁株式会社地质调查所参事的身份,肩负着挖掘东北矿产宝藏的重任,专司收集石油情报。

1929年春天,满铁出资,新带国太郎亲自率领,配备了精良装备和顾问团队,包括前沙俄贵族和中国向导,组成一支探索石油的秘密考察队,从哈尔滨出发,沿着中东铁路向东行进至牡丹江上游的森林深处。

然而,茫茫林海阻挡,谨守铁路,他们的漫长两个月艰辛勘察并未揭示任何石油迹象,最终空手而归。



尽管在扎赉诺尔的煤层中,有一种看似煤却又非煤的伴生矿藏引起了日本人的注意,这个不起眼的信息让满铁地质调查所的日本人欣喜若狂,他们意识到这可能是石油的标志——沥青,预示着附近可能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

然而,由于扎赉诺尔煤矿未在日本掌控之下,满铁需获得苏联铁路部门的许可才能进行勘探。在1930年4月,受俄裔美国人托里斯基的建议,新带国太郎等人秘密前往扎赉诺尔,带着坚定的信念进行第二次石油搜索。

他们谨慎行事,通过贿赂矿方,新带国太郎在矿坑西缘布置了四口井,开始钻探。结果显示,其中一口井在孤山(外山)的2号探井首次发现了硬化沥青。

急于建功的新带国太郎据此撰写了报告,指出海拉尔盆地极具找油潜力。 他们的样本被送往大连,经过满铁中央试验所和日本德山海军燃料研究所的检验,证实含有大量石油成分。

这一发现迅速引起了轰动,1930年哈尔滨的报纸简短报道:“满铁耗资巨大,在东北北部探寻石油资源,多年努力后,终于在该地发现了油田,已投入三万多日元。”

虽然报道有些夸张,但东北出现石油迹象已是事实。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美国、俄国、日本和中国等多国地质专家纷纷涌入东北,沿着北满铁路沿线,从牡丹江到满洲里,进行广泛地地质勘查,主要集中在松辽盆地外围,对地表进行了分段调查,探寻石油露头,但并未深入盆地内部进行钻探。



日本对新带国太郎等人的发现抱有高度关注,但由于北满区域曾属于苏联势力范围,行动必须谨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借此机会强势占领了东三省,其对苏联的态度发生了显著转变。

此时的满铁开始大胆展开对东北的战略资源搜索,特别是对石油的疯狂追寻。满铁地质调查所派遣上床国夫和远藤隆次这两位专家,深入海拉尔盆地进行大规模石油地质考察。

他们从扎赉诺尔小孤山延伸至赉湖沿岸,沿着伊敏河两岸,对盆地南部进行了详尽的石油勘探,发现粗面岩和玄武岩中含有沥青迹象。

他们尝试钻探了一口720米深的探井,遗憾的是未能找到石油。



1933年,满铁联手日本石油公司在扎赉诺尔煤矿附近,以金刚石钻机试探,首次发掘出含有石油类沥青的矿石,预示着宝藏的存在!

1935年,两国合力投资,伪满洲国政府和满铁株式会社联手,日本石油公司雄心勃勃地建起宿舍,计划深入挖掘14口超深井。

然而,最初的尝试在1114米深处受阻,因硬岩阻挡无功而返。尽管初次尝试未果,但日本人并未气馁,他们调整策略,坚信还有待探寻。

1937年,知名地质学家吉姆笠仓、牛丸吉田等人的目光转向海拉尔盆地东部,他们在看似绝望的扎赉诺尔后方,聚焦于呼伦湖周边。

他们满怀期待地钻下1000米,结果却依旧是沥青,而非期待的石油。海拉尔盆地的神秘石油迹象虽微弱,却激发了日本人持续探索的热情。



在1940年战争阴霾笼罩之际,满洲石油株式会社,在日本军方的强大压力下,毅然投入一台R式钻机,耗时整整一年,开凿出一口深达2000米的探井。

他们的辛勤努力揭示了一个意外的矿藏——沥青与富含硫的重质石油。然而,尽管有所发现,但鉴于当时的日本技术限制,这种重油无法转化为可用的工业原油,除非能得到美国先进的提炼技术,而美国出于战略考虑,拒绝分享关键技术,这让日本人抱憾地放弃了这片希望之地,转而在其他盆地寻求新的机遇。



面对屡次失败的挫折,坚韧的日本人并未放弃,他们凭借地球物理学的力量对呼伦湖西岸进行了密集的重力探测。历史记载,从1938年至1942年间,他们对一小片区域进行了深入挖掘,然而海拉尔盆地的地质复杂度超乎了他们的预想,石油的踪迹似乎遥不可及。

日本人在这片土地上持续钻探达12个年头,尝试了数十口浅深井,却始终未能迎来期待的油流,连沥青的影子都未觅得。

最终,1942年,他们的努力以失望告终,海拉尔盆地的勘探计划无奈终止。 但海拉尔盆地并非空无一物,只是深藏不露且开采难度极大。

直到2001年,中国才在此处开采出第一口日产量超过百吨的苏131井,自此产量逐年提升,2006年达到了惊人的50万吨。

同时,日本人在东北其他地带如阜新盆地的吐呼噜地区也有所斩获。1934年,他们在露天煤矿的煤层中意外发现了“黏性油状物”,这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随后的核实证实了这一发现,日本人将其视为神明庇佑的战争胜利预兆,于是开始了阜新盆地的石油钻探行动。



 

高桥纯一教授以海洋沉积说为指引,主导了日本的石油搜索,他们将焦点对准了辽宁南部,那里的海滨位置极具战略意义。

首口探井在阜新的惊人发现——53米深的页岩与86米处的原油,点燃了他们的希望。日本人如获至宝,意识到宝藏可能潜藏在土呼鲁煤层之下,于是果断决定开凿水平巷道,直捣含油煤层的秘密核心,探寻石油的行踪。



1936年,日本地质专家在土呼鲁矿区的探索之旅揭示了石油潜力,1000米深的探井揭示了614-655米深处的油气迹象,采样达70升,这令日本军政界看到了阜新盆地的经济价值。

他们信心满满地在长春拟定10年开发计划,划分为六个区域进行深入挖掘。然而,乐观过度的日本人低估了当时的开采技术,初期的钻探尝试并未带来大规模的石油产出,只在一些地方发现了少量油砂。

在清河门和沙海地区,尽管寄予厚望,但深度达到2000米的钻探也只是在角砾岩中找到了零星的油源,未能满足工业开采需求。

面对义县地区,日本人的决心减弱,因在阜新盆地的失败而放弃了进一步勘探。 随着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日本石油需求激增,他们开始向华北寻找资源,甚至派遣特务搜集陕北延长、甘肃玉门等地的油田信息,为侵略做准备。

然而,这些努力都在东北抗日军民的骚扰下化为泡影,勘查和钻探工作艰难且充满危险,始终在抗日力量的阻挠下进行。



阜新盆地的神秘油脉曾令日本人进退维谷,他们不惜巨资投入,动用9台钻机深入义县东岗营子,尝试揭开神秘面纱。

虽然只有4口井初显生机,其中C14井的表现尤为突出,日产原油可达7-8吨。1940年,日本人借此宣称发现了油田,实则借此掩饰其战略企图,榨取“伪满洲国”的资金。

尽管技术探索遍全球,但东北的石油之路并未如愿,日本徒劳无功。 然而,贪婪的日本人并未放弃,他们在失败中寻求转机。

他们开始研发油页岩取油和煤制油技术。早在1920年,抚顺大山炭坑的废弃矿渣中,意外发现一种能摩擦生油的奇特矿物质——油母页岩。

日本军方紧抓不放,将其送至瑞典和德国鉴定,证实其潜在价值。尽管初始含油率仅有1%~2.75%,但这开启了他们在东北的新探索,即使未能找到大量石油,也为未来找到了可能的替代能源来源。



日本海军对于液态燃料油的需求燃起了他们对抚顺古城子露天煤矿的浓厚兴趣,投入资金深入探测,惊人地发现了富含5.5%石油的优质油母页岩矿,其储量巨大,深度竟达135米,预估开采价值堪比2亿吨原油。

赤羽克己理事乐观估计,这足以供应日本每年600万桶石油,可持续开采近300年。这一重大发现让日军如获至宝,意味着能打破美国石油垄断。

然而,日本海军的急切并未打动满铁,他们的负责人冷静回应:“海军的期待就像花花公子漫步吉原般轻浮,事情没那么简单!”



1922年,面对资源匮乏的困境,日本田中内阁果断采取行动,由满铁中央试验所创新研发了干馏法炼油技术,即"抚顺内燃式干馏炉制法"。

1926年,首例日产40吨油母页岩的装置实现了惊人的9%至10%转化率,尽管产量微小,但对于急需能源的日本而言,犹如瑰宝般珍贵。

紧随其后,满铁在1928年斥资850万日元,在抚顺大规模建设年处理4000吨油母页岩的炼油厂,一年后,工厂顺利投入运营,日本借此开启了从油页岩中提取石油的新篇章。



 

尽管日本人一度乐观,但他们投入巨大的努力开采油页岩提炼石油的努力并未如预期般顺利。工艺复杂、成本高昂且产出效率低下,使得油页岩提炼的石油无法大规模生产,其品质也无法与天然石油相提并论。

然而,在资源匮乏的背景下,日本不得不接受这个“有总比无”现实。在二战前夕,抚顺的石油供应占日本石油需求的微小份额,作为四个主要来源地之一支撑着他们。

到了战争末期,日本在抚顺全力建设,共部署了200座干馏炉,油页岩的最大年产量达到了25万吨,尽管成效有限,但它成为了日本战时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日本借鉴德国策略,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进行煤炭液化制油,以弥补石油短缺,德国在这方面成就显著,短短6年已占据国内供应量的46%。

然而,这并未满足他们的需求,德国的目光转向了苏联的石油资源,随之而来的是冒险行动。日本的技术引进并不彻底,直到1941年才勉强实现轻油生产,全年的产量仅为13万吨,远未达到最初雄心勃勃的1500万吨目标。

更令人痛心的是,日本在疯狂开采东北煤炭过程中,于1942年4月26日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本溪湖煤矿事故,那次灾难夺走了1549名中国工人的生命,成为世界矿难史上的惨剧。



日本长久以来依赖海外石油,尤其是美国和荷属东印度的供应。面对战争压力和资源短缺的风险,日本意识到必须迅速寻找新的能源来源。

东北虽未找到石油,抚顺的页岩油也难以满足需求。于是,目光转向了东南亚,那里的石油产量高达日本年度消耗量的三倍,且以优质轻质油为主,对军事行动极具吸引力。

1940年,内部报告已明确指出东北石油开采价值有限,日本地质调查所和石油公司高层如大村部长均建议转向南方探寻油田,他们坚信靠近海岸的区域更可能蕴藏石油,尤其是苏门答腊、婆罗洲和米里的油田。

为何选择东南亚而非西伯利亚或外蒙?历史记载,1939年的诺门罕战役迫使日本放弃了北进计划,转而聚焦南进战略,这场惨败提醒他们现实的资源局限。



1940年,日本侵占了法属印度支那,目标直指掌控整个区域并夺取荷属东印度的战略资源,以支撑其持续战争的需求。

然而,这触动了美国的敏感神经,他们原本的旁观态度发生了转变。1941年7月,美国对日本实施经济制裁,冻结资产并实施石油禁运,英国和荷兰紧随其后。

日本的300万吨石油进口命脉被掐断,战略储备仅够支撑15个月,形势危急。在无路可退的情况下,日本决定孤注一掷。

12月8日,珍珠港突袭拉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随后一周,日军迅速占领了爪哇和印尼的油田,原定的东南亚15年掠夺计划中石油目标高达2000万吨。

然而,油田设施在日军来前已被盟军摧毁,日本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复,东北的石油搜索计划也因此中断。



 

1945年日本战败后,东北回归中国,蕴含丰富石油资源的大庆与辽河油田被尘封,幸免于日本数十年的掠夺。1959年,松基3井的喷油宣告了这片土地的石油宝藏,欧阳钦书记的慧眼将其命名为大庆,孕育了世界级别的大庆油田,至今累计产油超过230亿吨。

辽河油田紧邻日本未触及的区域,其深层原油躲过了他们的探测,而日本人对此只能懊悔地表示:“即使身处油田中央,也无法寻觅。”

真正让他们不甘心的是那颗"遗珠"——大庆油田。民间流传,仅2公里之遥,日本人的一口井若再深入300米,历史或许将改写。

萨一井的680米出油,与日本的失之交臂仅1公里,只需微小偏差,结局便会截然不同。当油田的秘密揭晓,那些曾参与东北开采的日本指挥官承受不住打击,选择了自杀。

关于大庆油田的传奇发现之旅和辉煌篇章,我们将在后续的文章中继续讲述。



在日本近代史上,有一种普遍观点认为,若日本能在大庆油田发现丰富的石油资源,或许能避免与美国在太平洋的冲突。

然而,二战期间日本的石油需求量仅有每年300万吨,而大庆油田的年产量惊人,自1960年起连续27年保持在5000万吨以上,这样的丰饶无疑让日本人心动不已。

他们对未能开采到大庆油田感到遗憾,甚至进行深刻反思。尽管有专家如森川清提到,日本战前的技术限制了他们在800米左右的深度,而大庆油田的油层更深,但草柳大藏在其著作中指出,技术并非瓶颈,而是探矿深度和思想的缺失。

小松直干也认为问题在于探矿理念和技术的根本性缺陷,而非设备。当时全球普遍接受的"海相生油理论",即认为石油源于海洋环境,误导了日本人的探索方向,忽视了非海相沉积岩的可能性。



在日本东北,那些致力于石油勘探的日本人并非只有低智商,他们其实握有尖端科技。根据遗留的日伪记录,1939年他们已拥有7部能深达2000米的钻机,至1945年为止,他们在东北完成了81口探井,总里程达到35200米,尤其在阜新地区成果显著。

尽管日本曾有像“日本矿业”这样的先进公司,但出于保密战略,军方未使用这些设备,以防泄露石油搜索与战略目标。

有一种说法称,1920年美国美孚可能已发现大庆油田,但美国政府隐藏了这一发现,宣扬东北无油,提出了"中国贫油论"。

有人认为,这是由于东北当时受日本控制,美国担心日本获取石油会削弱对其的制约。尽管日本人曾在东北广泛寻找,但受美国观点影响,他们最终放弃了东北,转向东南亚。


贴主:青年游民于2024_04_18 23:47:55编辑
喜欢青年游民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