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哲学世界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中共经济哲学批判 一

送交者: 反中共的左派[♂★品衔R6★♂] 于 2022-06-04 8:02 已读 7461 次  

反中共的左派的个人频道

+关注
作者 应克復(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写于 二零一五年


所有制理论的两个基本概念


以往的教科书,根据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对所有制发展的历史过程归结为 这样的公式:原始公有制——私有制——共产主义公有制。中国在上世纪50-70年代 的30年间,正是以这壹公式作指导,开展大规模的社会改造并以壹拨又壹拨的政 治运动来巩固和发展这壹改造成果。历史证明我们错了。


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是自然界历经几亿万年缓慢演进而形成的。和谐的生态结 构,有利于多样生物体的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平衡发展。同样,人类除了要依赖 壹定的社会组织之外还需要合理的所有制配置作为其基础,这种所有制也是依凭 自然生长与发展支撑着社会的不断演进。虽然在开始的长时段内共同狩猎与耕作, 然后才有家庭耕种的土地与私产,但是作为壹种财产的制度与观念,在没有私有 制与私有观念产生之前,也不可能产生公有制与公有的观念。也就是说,公私两 制与相应的观念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大致是同时被人们所认识的。因此,人类自 古以来壹直是公、私两制共生、共存,功能互补,由非均衡向动态均衡的双线演 进,立足于各种社会形态。也因此,所有制发展的历史过程,决不是先有了公有 制,然后被私有制取而代之,最后,私有制又被更高级的公有制所取代的单线演 进。这个否定之否定的三段论公式把我们害得好苦!


人类的个体不能离开壹定形式的共同体,这种共同体从古代的氏族、部落到 近代的民族国家,此外还有各种形式的集合体(如非政府组织、政党、利益团体)。 这种共同体在设置管理机构同时还需要有属于这个共同体所有的财产制度,即公 有制,以便给共同体的公共利益提供物质支持。这是维系共同体的经济纽带。与 这个共同体的财产制度壹样古老的是私有财产制度。因为共同体的公有制是「无 差异共有制」。30 它的基本特征是共同财富不可分割,作为整体而存在;共同体 的每壹成员对共同财产的所有权无有明晰的界区,即没有与个人直接挂钩的财产 权,他们只能共享,不能分割其中某部分为个人占有和独享;但只要他是共同体 的壹个成员,在理论上他就具有平等共享其财产的权利。因此,无差异共有制的 主、客体均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公有制是必要的,但它满足不了每个人对财 产的需要。在这裏,个人享有公共财产所带来的利益需经过共同体的管理环节, 在此过程中,分配公正必打折扣;何况在财富匮乏的情况下,满足个人需求更是 难求。另壹方面,如果没有私有财产制度,对于每个人能力的发挥,激发其创造 财富的热情与激情,极为不利。鉴于上述两种情形,私有制的存在与发展,显得 更为重要了。它同公有制壹样,都发生于人类的需要。


我国理论界有壹个观点广为流行:认为我国上世纪50年代取消私有制是错误 的,只是因为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尚未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力还远 未达到可以消灭私有制的水平。也就是说,当时消灭私有制只是早了壹点,时机 尚未成熟。待生产力获得壹定的发展,私有制迟早要被消灭,退出历史舞臺。


这种观点现在不会对我国再生的私有经济构成取缔的威胁,但其科学性大可 商榷。1。财产权,即个人(家庭)拥有私有财产的自然权利的法律原则,是人权 的壹项基本内容,它与人权中的生命权与自由权壹样,都由人性所派生、所规定。 每壹个人,作为人,来到世间,要生存、要实现自我价值,都应当同样地享有这 些权利。因此,这些权利是同人、同人类壹样是亘古长存的。它的存在与生产力 状况没有必然联系。壹定要说联系,只能是生产力愈发展人权状况会愈好。因此, 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必定要消灭私有制是与人性、人权的原则相抵牾的错误观点。 2。这壹观点没有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公、私两种所有制由于同人们的关系与功能的 差别,存在着壹种分工关系,各自满足着人类社会的需要。人类在任何时候不能 没有公有制,也不能没有私有制,两制不能互相取代,他们共生、共存、互补, 由非均衡向动态均衡发展。这就是人类文明史。过去人们只揪住所有制是「公」 是「私」这壹点认识,没有去研究、认识功能上的特性,其实,认识后者更为重 要。3。退壹步讲,假定生产力的发展获得相当高的水平之后,私有制将会被消灭, 可是,这个「相当高的水平」的生产力是什么样的数量概念呢?有没有壹个可以 供衡量的客观尺度呢?遗憾的是,对这个十分关键的问题至今只有假说性的说法, 远未具理论形态和实际可操作性,因此,这种假说性的观点只能认为是壹个伪命 题。4.19世纪中叶,马克思就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可是,即便是今天经济最发达的美国,人们并不以为美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窒 息着生产力的发展。在美国有壹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在现代化大生产中,大企业、 大银行、跨过公司固然在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但中小企业在美国发展中也愈益 重要。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中小企业的年产值占美国GDP总值的2/5,近1300 0亿美元,几乎相当于日本的GDP年总值,远远超过联邦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 利的年GDP总值。31 因此,即使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其所有制结构仍然是: 国有、私有并存,大私有、小私有并存。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仍然需要大私有,也 丝毫不排斥小私有。


其实,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对于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之后应当建立什么样的 所有制,还是壹个迷,这壹点可从《资本论》第1卷的最后结论中得到证实。马克 思写道,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后,「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重新建立个 人所有制」;不过,这种个人所有制是建立在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 基础上」的。32


马克思的这壹思想,如同数学王国中的「哥德巴赫猜想」,令人费解,学者 们的解释于是众说纷纭,甚至有「无解的命题」壹说。33


这裏的难点是:1。个人所有制与私有制有何区别?2。这种个人所有制如何建 立在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如何保障既共同占有,又为个人所有?值 得註意的还有,马克思在这裏没有提到公有制。


马克思在对未来所有制的设想中,他对个人所有权的重视是显而易见的。由 于当时尚无实践经验,他对未来社会的所有制的情形不可能作出具体的描述。到 了19世纪,壹种新的所有制形态——股份制出现了。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中 对此作出了天才的分析。由于此种所有制问世不久,尚未成熟,对它的认识不可 能到位,因此,马克思对未来的所有制依然没有提供清楚的答案。以后的壹个多 世纪中,股份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全面认识它的本质才有了可能。


股份制既不是传统的个人所有制,也不是传统的公有制。传统的个人所有制 是以个人(包括家庭)为单位的私人所有制。传统的公有制是以公法人为代理的 为共同体成员无差异共有的所有制。而股份制是以个人所有为基础联合形成的差 异共有制。所谓「差异共有制」,就是参与这壹共有制的集合体中的每壹个成员 因投入分额不等的资产,因而享有不等额(差异)的所有权,因此,集合体每壹 成员对其共有财产中属于自己的那部分的界区是清晰的。这是与无差异共有制的 壹个重要区别。这种分散的资产经自由联合为壹个集合的总资产后,为了投入生 产经营,集合体必须委派代理者支配运营这壹资产,这样,现代法人产权制度应 运而生。于是,差异共有制就出现了两权分立——法人产权(中介产权,即支配 权)与股东产权(终极产权)的分立,前者受后者委派并受后者的监督与制约。 这是与无差异共有制的又壹个重要区别。这种所有制,既具有财产所有权的个体 性,又具有财产运营时的集中性;前者使每个所有者对其资产有着自然的关切, 后者使企业实力雄厚,适应竞争。这种所有制,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其约束机 制与激励机制远胜于传统公有制,因而在现代经济大舞臺上大显身手。总之,这 种所有制其产权的共同占有超越了私有制产权的分散占有,而这种共同占有又由 于联合体中个体占有的差异性超越了传统公有制中产权的混吨性,它兼具公有、 私有之优点又克服了两者之缺点而见长,是公私兼容的二重性所有制形式。但是, 这种所有制的基础是个人所有,是个人所有者自由联合的所有制形式,因此,应 归属于私有制的范畴,是私有制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力的伟大创新。


马克思当时对股份制虽作了深刻的分析,由于股份制促使资本的集中而产生 了垄断资本,竞争又促使资本更集中于大资本家手中,尽管资本采取了「社会资 本」的形式,但没有克服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因此,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 股份制企业」,「应当被看作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化为联合的生产方式的过 渡形式」。34 马克思的意思是,它为无产阶级剥夺这种集中的资本建立社会主义 生产方式准备了条件(后来,列宁也认为,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基础上产生的垄断 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因此,股份制必将寿终正寝,退出历史舞臺。


但是,股份制在往后的发展中,出现了由「资本集合体」阶段发展到「资本 集合体」与「劳动集合体」(此时劳动者也是股份所有者)相交叉至相融合的阶 段(劳动集合体成员开始是企业高级主管与高级技术人员,然后向壹般劳动者扩 大,他们以股份额可索取相应剩余)。这是股份制发展的第二阶段。此时股份制 的资本还仅为物力资本。股份制的第三阶段是人力资本成为股份资产中的新伙伴, 并分享企业的剩余(以前只为物力资本所索取)。就是说,物力资本与人力资本 共创利润,公司职员的人力资本所创造的剩余应属于公司职员。如此,人力资本 所有者(主要是企业主管与高级技术人才的智力资本,然后向其他劳动者扩大) 不但可以获得工资报酬,还可以索取相应的剩余。这不但表明,股份制与商品生 产、市场经济共存共荣,而且还产生了壹种新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这种关系 为消除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展现了可喜的前景。35 马克思曾设想的「重新建立个人 所有制」的设想,在此不是成了现实了吗?


有人认为,股份制不是独立的所有制形式,它的性质要由持有50%以上股权持 有者的性质来决定。如果50%以上的股权属社会共同体或政府,它就是公有制;如 果50%以上的股权属分散的私人,它就是私有制,如此,就有了公、私两种性质不 同的股份制了。其实,鉴别是不是真正的股份制,必要条件是看其是否实行法人 产权与股东的最终产权的分立;这裏的法人是私法人,即由股份制中自由联合体 所委托的代表,而不是公法人——共同体或政府指派的代表。如果公法人垄断了 企业50%的股权,在体制上就不可能真正地(而非形式上)实行法人产权与股东产 权的分立制,因而仍难以克服改制前国企所存在的那些弊病。这种企业虽然也可 以活动于股市的舞臺上(特别是市场与股市尚未发育、民间私有经济比较弱小的 情况下),但不过是披着股份制的外衣的伪股份制,骨子裏仍然是政府说了算的 国有制。这种股份制由于产权机制的缺陷尚未获得持久成功的先例。


还要说的话


全盘消灭私有制,建立与巩固单壹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曾是中国人的神圣事 业。这段历史发生在上个世纪50-70年代的30年间。在那个年代,人们以为,这 壹伟大事业真的可以使中国超越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理想境界。结果呢, 几乎全体中国人为此吃足了苦头。但我们也不要忽视这段历史给中国人带来的益 处,就是,从此人们知道了私有制不全是罪恶,公有制不全是福祉;人们也知道 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理论以及列宁关于消灭小生产的理论 实实在在地把我们误导了。


中共执政已将壹个甲子年了。60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30年。从所有制方面 看,其变化是,前30年搞了共产,公有制壹统天下,我称它是「公有制专政」。 后30年公有制经济有了壹定的收缩,个私经济于是破土滋生,迅速掘起。建国60 年前夕,个私经济已占国家GDP总量的60%。毛左于是惊呼:「资本主义復辟了」。 实际上,所谓改革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因为产生并在壹定范围内扩展 了个私经济。然而,经济学家吴敬琏在回顾改革时提醒大家:经济体制改革还没 有过大关。旧的经济体制是:公有制+计划经济。现行宪法(2004)上说,公有制 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是国民 经济中的主导力量」。这表明,公有经济与私有经济在政治上、法律上是不平等 的。国企至今是凌驾于市场之上的特权壹族。宪法上的这些规定大不如《苏联所 有制法》,该法第4条规定:「苏联的所有制具有苏联公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和 国家所有制。」三制并列,没有指明哪壹种是「基础」、是「主导」。从其顺序 看,倒是公民所有制列其首位,表明了在所有制这个关系国民幸福的根本问题上 回到了人类社会的正道。至于计划经济,虽在九十年代初期改称市场经济了,但 这个市场经济壹直是由政府所驾驭的市场经济:极权政府控制金融,控制资源,控制 核心产业,控制信息,还控制财富分配,计划经济并未退位。所以吴敬琏说是 「坏市场经济」。上述两方面,都严重遏制民间经济的成长,也使经济体制改革 陷于半途而废。现在,国内外对中国经济改革的主导舆论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取 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的经济改革是成功的。成就是有壹点,但不能认为改革时 成功的;因为旧体制还具有强劲的「残余势力」。中国的经济改革要出现更好的 前景,必须将旧体制送入坟墓。
喜欢反中共的左派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这段写的好。 (无内容) - 木头强强强强 (0 bytes) 06/05/22
(^-^) 木头强强强强 给 kudoof 献上一支玫瑰花! - 木头强强强强 (88 bytes) 06/05/22
(^-^) 木头强强强强 给 maddogs 献上一支玫瑰花! - 木头强强强强 (88 bytes) 06/05/22
欢迎专业学者参与讨论。 (无内容) - 仁剑 (0 bytes) 06/04/22
(^-^) 仁剑 给 1+12 献上一支玫瑰花! - 仁剑 (88 bytes) 06/04/22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