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江南同乡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杭州少年宫的前世:昭庆寺 (上)

送交者: 杭州阿立[♂★★★江南情节★★★♂] 于 2020-09-15 18:06 已读 2669 次  

杭州阿立的个人频道

+关注
杭州少年宫的前世:昭庆寺 (上)

阿立注:


这贴本来一次转发的,谁知在江南坛发了两次都失败。第二次注意看了,说文字太多,建议分两次发。


不知这是整个留园的问题,还是自建频道(江南坛是自建频道)。没时间去纠结,就分两次发。这是上集:


杭州少年宫的前世:昭庆寺飞出去的金色蝴蝶》(上)


城市秘密


2019-11-06优质创作者


关注


 


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全文5312字,阅读约5分钟


《城市秘密》作者:小满


设计:徐世明 / 摄影:子夷 / 编辑:大倾城、尤可


感谢沈弘老师为杭州旧影像所做的努力


这是城市秘密从武林路走向城西第一区块:武林宝石的最后一个段落,感觉说到武林路、环城西路都是很久远的事了,抱歉,城市那么深远,我们有时会拐到小径上看个风景,但是主线我们不会忘记,它依然在指引我们走向必然。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六公园少年宫的故事,少年宫从一个的故事讲起……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曾经遍布杭州的名山古刹,大多已经随着时间消亡在历史长河之中。兴废存亡,本来就是万物流转的题中之意,不过当我们踏上昭庆寺里街眺望西湖的时候,还是能感觉到这座千年古刹隐匿的气场。



▲1925年昭庆律寺前的万善桥和天王殿(马尔智摄)。昭庆寺先名菩提院,后改称为昭庆律寺。因寺中戒坛曾成为国内仅有的三家拥有戒坛的著名律宗佛寺之一。宋氏南渡之初,崇道抑佛,昭庆寺一度成了军队教场,直到南宋绍兴末年(1158-1162),这里才恢复为佛寺。香客从湖边码头登岸后,沿着石板路穿过石牌坊和山门,便是天王殿前的万善桥。


曾经盘踞在湖山咽喉处的大昭庆律寺,千年来兴废多次,在南宋绍兴年间遭火灾之后,遗址大放佛光,牛羊到了这里会跪下来吃草,好事者挖掘出古碑一块,上刻古燃灯佛降生之地。于是僧侣重聚,信众云集,宝刹重开光芒,又成为律宗丛林之最,配享无上荣光。



昭庆律寺后殿的石碑(1929年,艾术华摄)


至今,有多少杭州人还记得昭庆寺的故事?


不着急,文脉虽然蛰伏,此间仍有灵性。


1929年,顺利圆满地举办第一届西湖博览会成为了杭州的头等大事,时任浙江省政府主席的南浔人张静江决心要打造一个浙江旷代之盛典,湖山空前之嘉会。为了烘托气氛,盛会期间每逢周三周日两晚,都要在西泠桥边燃放焰火。当时焰火所需火药甚多,不能一次完备,只好放在距离西泠桥附近的昭庆寺内现场制作。728日下午5点,太阳西斜,南风和煦,突然有冲天火光从昭庆寺内耀出,火借风势,舔食昭庆寺万寿戒坛等七个大殿,连绵两个小时,千年古刹具成焦土,曾俯视湖山百年的庄严佛像也都化为灰烬。僧人流离、工匠毙命,冲天火光将门前西湖映成赤水,漫天的金色蝴蝶飞灰里,大昭庆律寺由此断代,梵声佛唱戛然而止,留给杭州人的,只剩下地图上的一个名字。



昭庆寺后殿废墟。昭庆寺作为西湖博览会的烟火制造地发生走火,扑救不及,整整烧了两个小时,昭庆寺万寿戒坛的七大间房屋悉成灰烬,仅剩戒坛上的这座铜像还留存着。清理现场时,还发现两名烟火技师死于火灾,这场火灾损失不下3万元。两年后丹麦建筑师艾术华来杭考察佛教建筑拍下了这张照片,仔细观察铜像后发现其是在光绪16年(1890年)制造。


宋真宗天禧四年春(1020年),新年刚刚过去,湖山霜寒露重,城市静谧,日光昏沉,有群鸦从西湖南面飞来,低低掠过大昭庆寺山门,在大雄宝殿上盘旋良久。


62岁的紫袍法师、后世被奉为净土宗七祖的省常正在寺中端坐念佛,片刻,弟子和正月里来烧香祈福的信众听到这位老人厉声喝唱:佛来也!随即入灭。


根据亲见省常圆寂的弟子叙述,法师坐下地面呈现出光辉的金色,好像有无限光明蕴藏在地表之下,一瞬间要喷薄而出的样子。



▲“先得楼,又名望湖楼,建于乾德五年(967年),相传为吴越忠懿王钱俶为昭庆寺在寺前临湖建的看经楼。望湖楼迁址后仍在。画作者:许赟。


弟子与信徒自然相信省常法师已登西方极乐世界,一时间钟磬齐鸣,佛号四彻,震起落在屋檐上的鸟雀,拍打羽翅越过万寿戒坛和东西塔院,径直向寺后的棋盘山上飞去。


这一幕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大昭庆寺。在杭州僧人省常圆寂时,由宋真宗御赐的大昭庆律寺的匾额才刚刚挂上没几年,他在此落发出家之时,此处仅仅是地方上的菩提院


省常以敏锐的政治嗅觉、长袖善舞的交际能力和超前的品牌推广意识,奠定了这座千年古刹的基础,为其后世的辉煌盛景和崇高地位埋下了种子。



昭庆寺大雄宝殿背面。它是一个歇山顶五开间的建筑,它也是现在杭州仅存的昭庆寺建筑。1931年艾术华拍摄。



重修后改作联欢厅的昭庆寺建筑,结构从单层改成了双层。



少年宫内的联欢厅,这也是杭城千年古寺、西湖四大丛林之一大昭庆律寺唯一遗留下来的建筑---大雄宝殿。大殿为民国初年按旧制重建。


人物关系表:


省常大师(9591020):字造微,俗姓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代高僧,净土宗七祖。7岁即出家,17岁受具足戒。曾为杭州西湖昭庆寺主持,创白莲社。允堪法师(不详-1061):北宋僧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允堪幼年出家。初学各宗,后专律部。仁宗时,在杭州昭庆等寺立戒坛,授戒法。著《行事钞会正记》、《戒疏发挥记》等,对宋代律宗较有影响。李叔同(1880—1942):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在杭州虎跑定慧寺剃度为僧,号弘一法师。



省常天资聪颖,七岁出家,十五落发,十七岁受具足戒,二十五岁时,由钱俨上表宋庭,奏赐紫方袍。钱俨是吴越国主钱俶的异母兄弟,在吴越国和宋朝历任要职,颇受宋太宗信任,紫袍法师是当时佛教界地位最高的象征,由皇室颁发,是莫大的荣耀。能得到钱俨的举荐,说明省常此时已经成为吴越地区首屈一指的高僧。


宋淳化年间,31岁的省常成为大昭庆寺的主持,他有了施展自己抱负的平台,开始着手组建白莲社。表面上来看,白莲社是为了集合广大德才兼备之士,学佛礼佛,共修净业。早在东晋时,高僧慧远就成立过白莲社,作为中国佛教史上最早、最著名的僧俗团体,白莲社这个品牌在名僧雅士中口碑甚佳,就算是对那些本非信徒,但是喜好附庸风雅的士大夫们,也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吸引力。



释省常大师图,俗姓颜。字造微。七岁即厌俗,十七岁受具足戒,戒行谨严。世称钱塘白莲社主,又号昭庆圆净法师。


曾经自刺指血,和以墨汁书写《华严经·净行品》的省常当然是一个坚定的佛教信徒,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不闻窗外之事,尤其是当他成为了一方僧首之后,越来越感觉到来自儒家正统对佛教斥之为异端的压力。


从唐朝韩愈开始,当他写下《谏迎佛骨》开始,儒家士子开始一场大规模的排佛运动,韩愈认为国家层面不应该提倡信仰佛教,他列举历史上佞佛的皇帝国运不长,反而得祸。唐宪宗阅后大怒,将韩愈贬官潮州。他的政治主张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排佛思想却影响深远。


到了宋初,也就是省常所处的时代,随着儒学和古文的复兴,朝廷中出现了不少恪守儒家立场的反佛之士。他们以韩愈为榜样,力诋佛教蠹国害民,荒诞不经;僧人不事生产,白受百姓供养。北宋古文先驱柳开曾撰《韩文公双鸟诗解》,认为为害百姓的,莫大于佛和道,都是异端,并非仁义、礼乐、父子、君臣等儒家正统,周公不为公,孔丘不为丘



 


大雄宝殿和天王殿之间的五开间过渡门廊与香炉,穿过门廊,便是大雄宝殿的正门。右图为寺内梆木鱼,用于召集僧众起床吃饭念经等。从其大小就可看出当时昭庆律寺的规格之高。艾术华、费佩德拍摄。


省常意识到,刚从晚唐、后周毁佛的致命打击中恢复元气的佛教,正需要统治阶级的鼎力支持、需要作为精英阶层的士大夫们的鼎力支持。多年之后,曾有人对省常过于频繁的社会活动有所非议,以至于这位大德高僧也免不了动了嗔念,他私下和门人弟子发发牢骚:我朝开国以来,士大夫们尊崇古文,且大多效法韩愈,排斥佛教。所以我借慧远公的事迹,结白莲社来诱导士大夫,使他们纷纷从佛而化,接连撰文称道佛法,皈依我佛。这样可以阻塞异端,护卫佛教。世人不知我心,居然把我当成沽名钓誉之人!


省常靠什么交结人心,默化众生呢?除了他勇猛精进,佛法高深之外,主要因为诗写得好。当时文坛名宿宋白认为,省常诗歌造诣,与南朝诗僧汤休、唐代皎然不相上下。


省常主动出击,以秀句相招、以清吟相诱,贻诗京诗,以招卿大夫。而且选人极准,一出手就拿下了时任兵部侍郎的王旦,几年之后,王旦拜相,成为天下士子的首领。



左图:大雄宝殿后面的两个烧纸炉之一。右图:从边门看天王殿的正门。艾术华1931年拍摄。


高官入社,恰似风向指标,短短几年,白莲社就聚集90多位社员,京朝官约占80%;其中宰相、皇帝的秘书、顾问等高官约占三成,有四宰相、二参政、五尚书、一状元之说,其余包括枢密大臣、翰林学士、谏议大夫、中书舍人、寺卿少卿、郎中侍郎,从天子近臣到地方官吏,一时间英才济济。


省常虽居杭州,但是耳目极灵,王禹偁(音同称)在扬州当官时,上疏严厉抨击僧人蠹国害民:汉明帝之后,佛法流入中国,度人修寺,历代增加,不事生产,却享用衣食……先帝患病,施舍更多,如佛有灵,为何没有降福先帝?



杨尔曾《新镌海内奇观·十卷》(杭州夷白堂刻,明万历371609刊)中的昭庆寺、大佛寺图。


此疏堪称王禹偁平生最重要的政论,刚刚登基的宋真宗看过后,立即召他进京述职。同一年,这位抨击僧人的王禹偁在收到省常的邀请诗之后,写诗唱和并加入白莲社。其中有谪官不得余杭郡,空寄高僧结社篇之句。用今天的话来说,好一个大型真香现场。


在省常看来,这些高官名人写了诗歌唱和佛教还没算完。他启用了大量的诗板,将入社诗誊写在木板上,悬挂在昭庆寺内,如有名篇佳句,还勒石为记。可以想见,当年的昭庆寺内,风吹诗牌作响,如同省常精心编制的一张保护网:信徒看到的是佛学感悟、文人看到的是佳句绝章,而各方势力则看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权力的佑护。


 


清朝人吴树虚在《大昭庆律寺志》中写道,宋朝杭州寺庙四百八十一间,其中滨湖百刹,钟鼓相闻,而宏敞伟丽,道风特盛者,昭庆、净慈,对峙南北,称两大焉


阿立注:


未完待续

喜欢杭州阿立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欢迎木桩才女!?? (无内容) - 绿岛阳光 (0 bytes) 09/16/20
欢迎江南大才女妹妹来江南! (无内容) - 杭州阿立 (0 bytes) 09/15/20
昭庆寺很有来头啊 (无内容) - 真老玩童 (0 bytes) 09/15/20
是啊。就此消失了,有点可惜 (无内容) - 杭州阿立 (0 bytes) 09/15/20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