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八闽大地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福建画家朱重兴与《五百罗汉图》

送交者: 东海独钓叟[♂★★★★风清云淡★★★★♂] 于 2023-03-26 1:52 已读 736 次 3赞  

东海独钓叟的个人频道

+关注
2023-03-26 10:38

来源:中国艺术鉴赏网



图 朱重兴《五百罗汉图》


朱重兴,一个从福建莆田走出来的画家。少年爱好绘画,师从画家周秀庭,擅长古典人物画,且精通花鸟、山水。作品多次国内外展出获奖,被誉为当代著名画家李耕第三代传人。福建莆田曾被称为“海滨邹鲁,文献名邦,这里,曾相继出现了李在、吴彬、曾鲸、宋珏、李霞、黄曦、李耕、周秀廷等一批影响深远的画家。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是,就是擅长人物画,特别是宗教题材人物画。至今,莆田的绘画氛围十分浓厚。



图 朱重兴《五百罗汉图》


朱重兴,1958年出生于福建莆田老城区金桥巷,金桥巷内居住着陈、柯、郑、李、郭等家族,邻居中有藏书万卷的,有开古玩书画装裱店的,有喜欢养花侍草的,朱重兴耳濡目染,自小便喜爱花花草草琴棋书画。15岁跟随李耕高徒周秀廷学画。学画的前几年,每天习字观画,打下书法入画强其骨的功底。以后经常随师父去莆田各寺庙作画。


图 朱重兴《五百罗汉图》


因为画壁画的缘故,朱重兴平时画稍大一些的作品时,通常都是将纸贴在墙壁上,或坐或站悬腕作画。当画家与笔下的对象处于水平方向平视的角度,更容易凸显画家与对象的平等交流状态,出之以流畅飞动的线条。壁画与书法的训练,使朱重兴的作品首先冲击人的视觉的常常是姿态各异意蕴丰富的各色线条。在新作《五百罗汉图》中,朱重兴游走在高古游丝描、行云流水描、曹衣描、兰叶描等线的写意世界中,在或高度渲染或轻描淡写或无为空白中营造出一派生机盎然祥和智慧的婆娑世界。



图 朱重兴《五百罗汉图》


《五百罗汉图》中,朱重兴用精到的线条语言营造了层次丰富的叙事空间。首先是线条的对比构成的内在叙事空间。如画面右下侧的老梅树,圆润挺直有力的枝桠刺向四周,生命力喷薄焕发,如一盏明灯,照亮罗汉的道场。细看枝桠的构成线条,几乎一条条都是短促的中锋直线,但心力饱满,传神准确,与逆锋运笔推进出来的枯瘦老树干形成鲜明的对比。就是在这样的老树干和青春的嫩芽之间,我们看到了画面上诉说出来的时间流逝,以及时间这根轴上生命伟力的绵延不息。



图 朱重兴《五百罗汉图》


其次是以对象的对比构成的叙事空间。画面中部和下部汹涌的水波纹舒展生动,烘托出青龙的雄俊气势,青龙背上的罗汉,衣衫长垂,线条流畅,庄严整饬,“重叠弥纶有骨法”(顾恺之),繁而不乱地营造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三是通过线条的明显变化对比出的不同空间场景。如画面右侧平静细密的水纹,呈现出来的是纵深空间里靠近岸边的地方出现了一片宽阔平缓的水面,如一节抒情柔和的慢板,当然,这里其实也是孕育浪涛滚滚的地方。



图 朱重兴《五百罗汉图》


《五百罗汉图》乍一看大部分是由线条构成,但在线条性格的对比组合中,每一棵树每一个人就像一块磁铁,牢牢吸住了属于自己的那些线,从而生动地完成了叙事功能。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与世俗化发展,罗汉题材的绘画作品,也从四世纪开始的带神性的宗教崇拜,逐渐人性化、世俗化了。画家笔下的罗汉形象也在世人对佛教的接受理解过程中发展变化。



图 朱重兴《五百罗汉图》


朱重兴对前人的所学,并非局限在传统的框架中食古不化,而是追溯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吸收古典绘画艺术的精髓,撷取西洋造型艺术加以提炼,合符中国画骨法用笔,使东方与西方绘画艺术得以交融,达到一划定乾坤,一笔了生死的艺术境界,形成“古风新韵”的独特绘画语言形式,真正做到了继承传统,艺事日新。比如关于面部画法,是在传统骨法写真基础上,结合透视法、解剖学基础,按照五行及八种相法,来描写人物属性特点及精神面貌,而面部的鼻子属于中央,出气吸气口,有修炼者微入鸿门,故鼻翼是张开的,李耕人物画也是高鼻。还有如寿星要画得矮,布袋和尚要厚重等。在朱重兴这里的画家主体心性,是画家富有赤子之心的生命体验与善于细致观察人的结合,再提炼到艺术造型中,妙在有意无意之间的传神写照。



图 朱重兴《五百罗汉图》


朱重兴身上既有传统文人的清秀俊逸,有修行者的淡泊和宁静,又有平常人的朴厚悲慈。观他的画和字,每每总能让人惊叹一股清亮扑面而来,细腻之处似有四两拨千斤之力。如《读易图》,老梅相伴,闲时读易,半截老木画缸,几卷珍藏小画,背景空白,兼工带写,逸笔草草,读之令人耳清目明。这一类作品是朱重兴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几乎以一种日课的形式成为朱重兴自我修行的脚印而留下来。而这种精神,在《五百罗汉图》中得到了全面的体现,正如朱重兴自己所说的,“画菩萨可以认知真理。庙宇之中的精神,是普渡众生,积极向上,知行合一,能够做到大爱无疆,精进修持,正气浩然而大无畏。”画家精研五百罗汉,但不拘泥于传说中五百罗汉形象的一一对应,而是得意忘形,抓住主要人物形象,余则根据表达需要绘其神。



图 朱重兴《五百罗汉图》


“五百罗汉图”历经千年传承,有各种不同的构图形式流传下来,其中最重要的形式是长卷,如宋李公麟的《五百罗汉》长卷,画僧宋旭的《标名五百罗汉图》,明代宫廷画师吴彬的白描图册《五百阿罗汉图》,清代李霞的《五百罗汉图》,李耕的《五百罗汉图》卷等。在这些长卷中,景物只作为点缀、背景渲染,还没有以全景构图,以镜片横幅方式呈现的作品。南唐顾闳中在《韩熙载夜宴图》中用屏风作为故事的分段形式,每一段就像一个乐章一样,朱重兴受此启发,《五百罗汉图》画面中通过松树、山体来分段和塑造人物形象,人在景中,人与景微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起伏错落、疏密有致的叙事节奏。



图 朱重兴《五百罗汉图》


中国传统人物画中,山水通常作为背景存在,同样的,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人物作为天人合一意境的一个符号出现在画面中。朱重兴师承李耕古典人物画派,但他在这个画派的基础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将传统人物与山水融合在一起,既彰显了画派的优势,又突出了山水画的自然气韵,表现人文精神与画家的心性追求。《五百罗汉图》中首先极具挑战性的是将五百位罗汉穿插安置在相对于这个人物规模来说非常小的画面中,因此从整体上来看,作品最大的问题将是画面过于拥挤。



图 朱重兴《五百罗汉图》


朱重兴采用传统的“井”及“玄”字布局法,S形贯穿整个画面,通过画面左右侧的松树与画面中上部分的山体,纵向上以江河劈出的画面近景、中景、远景,使画面上下左右互动,区块链联接,使得各自成章又整体呼应,盘活全局,自然气势恢宏,从大局着手,精微之处见精神,实现了移步换景的艺术效果。诚如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所言,“大块假我以文章”,《五百罗汉图》的这种构图,藏与露得体,更显闹中取静之美。



图 朱重兴《五百罗汉图》


朱重兴一直钟情于松树,正所谓“不以时迁者,松柏也”(苏轼,《送杭州进士诗叙》)。他走遍大江南北,对松树生长在不同环境中的特点有深刻的认识:海滩、岸上、平原、山上、山下、风口、悬崖、海拔高低,以及皇家园林的松树的物情、物理、物态了如指掌,从而达到“写松万本始知真”的妙境。以画面中的松树为例,画面左右由苍劲的虬松稳住画面的底下两角,如此宏大的构图便稳如磐石。



图 朱重兴《五百罗汉图》


在山水中,朱重兴进而将罗汉的传说、罗汉在民间的精神传承以夹叙夹议的手法呈现出来。如画面左侧靠中部处,鹊巢和尚(道林禅师)坐在松树上,旁边没有画白居易,画家以留白方式,让宪宗元和年间白居易与禅师的那段著名对话在林间回响。而这样的细节设计,这样的对话,在这个高密度的画面中无处不在,需要读者、观者调动起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人生体验,细细品读和聆听。



图 朱重兴《五百罗汉图》


朱重兴曾说,李耕古典人物画派的特点之一是这些人物都是“写”出来的,而不是画出来的,因此他们的师承中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功课是书法。而这样的训练不但为了画面上的书法与绘画本身相配,同时更重要的是从绘画角度领会书法线条与框架中的节奏与生命力空间,从书法角度领会绘画的墨色与构图的抽象之美。这大概是“书画同源”在传统师承中的具体实践。在宗白华看来,绘画、书法、音乐、舞蹈实际上共享着一种内在的音乐性:“中国画里的空间构造……是一种‘书法的空间创造’”。



图 朱重兴《五百罗汉图》


朱重兴作为李耕画派古典人物画在当代的代表,融古开今,艺事日新,其《五百罗汉图》是画家上下求索,对传统文化执着追求和探索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传统的当代回响。因其执着,因其信念,画家能够直面生活,善意心中存,和气化春秋,所塑造人物无古亦无今,唯理通气顺,生死刚正,中得心源,造化自然,写照古今。


喜欢东海独钓叟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