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八闽大地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疯狂”的闽南家庙,是如何一步步突破封建礼制的

送交者: 都是可怜人间[★★★Mia&Levin★★★] 于 2021-04-13 13:34 已读 723 次  

都是可怜人间的个人频道

+关注

走进闽南,最能代表闽南文化的,不是洛阳桥、虎渡桥,也不是鼓浪屿、东山岛,而是随处可见却总让人视若不见的闽南两庙:一为代表闽南人延续与传承的家庙,一为代表闽南人信仰与性格的寺庙。 只要家庙和寺庙持续存在,闽南社会便能维持,继而有闽南文化存在和传播的土壤



金门琼林蔡氏家庙,《古迹入门》插图


在福建沿海,曾经存在的五个州府中,论以科举为代表的文化水平,不管是排在第二位的泉州府还是排在倒数第二位的漳州府, 都以“海滨邹鲁”自称,究其原因,“朱子过化”当是第一影响因素。继承和扩大了儒家影响力的朱熹,在其人生的开始及即将结束阶段,曾分别担任过泉州府同安县主簿和漳州知府之职,因这份经历,闽南百姓对于朱熹提出的忠孝观念甚是看重,也确实将之践行, 其中家庙制度便是朱熹带给闽南最厚重的礼物

纵观闽南历史,宋代科举的蓬发为闽南注入文化的基因,从而开启闽南家天下的先河;至明代,以家族为依托的闽南海商崛起,团结家族力量干大事的“爱拼”精神逐步养成;清代以后,以家族人脉为支撑的互助成了闽南人对外突破海禁、对内顽强生活的依靠,闽南人开始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如此世代演变的基础, 便是从朱熹的“家礼”开始,逐步形成和完善的闽南家庙制度



云洞岩朱文公祠


一、家庙制度的演变


《明史》关于明代家庙制度演变的描述,主要分成两个阶段, 从仅允许局部设置四世家庙到全面开放联宗宗祠的设立: 第一阶段,”明初未有定制, 权仿朱子祠堂之制,奉高曾祖祢四世神主,以四仲之月祭之,加腊月忌日之祭与岁时俗节之荐…. 庶人无祠堂,以二代神主置居室中间,无椟”; 第二阶段,为嘉靖十五年以后,明朝从礼部尚书夏言所奏,“ 其三品以上者,至世数穷尽,则以今之得立庙者为世世奉祀之祖,而不迁焉,四品以下,四世递迁而已”。


闽南家庙(含宗祠)的普及化,大体上是依从宋、明两代的官方要求展开的, 起先是宋代闽南从仕大官们特有的恩荣,家庙只在小范围内的高官家庭中出现,至明代中期后,朝廷放开家庙之于品级和世系的限定,闽南民间开始大规模出现家庙。在民间,家庙和宗祠的差别在于,祖上有人当过品官者可称家庙,而宗祠则无此限定,故而以此推论, 名为“宗祠”者,理论上成立时间上限仅为嘉靖十五年,而名为“家庙”者,则可追溯至嘉靖十五年以上的四世。然而“至世数穷尽,则以今之得立庙者为世世奉祀之祖”之例一开,远祖高官溯源至唐或者更早者,在闽南遍地开花。这大概就是“矫枉过正”的真实反映,但不管怎样, 有了家庙,才真正开启了闽南人大刀阔斧改变世界的雄心,而其中一个小缩影,便在于它们对家庙形制的改造



宋代进士杨柟、杨志家庙,海沧古楼村上瑶社


二、闽南家庙的规制


《大明会典》对家庙的形制是有要求的,如置放神主的祭殿为家庙主体,其形制定为“ 祠堂三间,外为中门。中门外为两阶,皆三级,东曰阼阶,西曰西阶”,祭殿之下“随地广狭、以屋覆之,令可容家众叙立”,在外则“ 缭以周垣,别为外门,常加扃闭”。 至清代,家庙规制大体上与明代相近,《清史稿》之「品官士庶家祭」按品级作了分类,“一至三品庙五楹,三为堂,左右各一墙限之,北为夹室,南为房,庭两庑,东藏衣物,西藏祭器,庭缭以垣;四至七品庙三楹,中为堂,左右夹室及房,有庑;八、九品庙三楹,中广,左右狭,庭无庑”。



《明会典》家庙图


总之, 明清两代对于家庙的要求,大体可归纳为“三间开”、“左右两阶三级”,另视品级不同决定楹数及祭祀牲礼的种类,这是法定不可逾越的门槛。 但对于闽南人家来说,为了显示与众不同及提升自我家庙的等级,他们往往会借用某位高官祖先的名义将家庙建的更加宏伟、气势逼人,以间接提升家族在当地的话语权和地位。其中,对于家庙规制朝廷未详细厘定的“缭以周垣,别为外门”,即“门厅”,则是可以发挥的“漏洞”, 如何高大上化,这是突破口


本文所取范本来自海沧,因海沧辖地包括了历史上从属于漳州和泉州的区域,于代表性上相对可靠。


三、家庙门厅形制的“高大上化”


从《大明会典》所绘制的“家庙图”看,其门厅乃单门、单阶、单开间、悬山顶式,门侧开有两窗,墙体直接与围墙相连,除去门厅之外,家庙可设置为两进,其中祭殿的等级被严格限定了间数。对于“偏好门面”的闽南人来说,家庙直面观众的第一面即门厅, 如何让家庙更加炫目,不受礼制约束的门厅自然是最佳的“提升”对象



海沧家庙门厅演变图


按笔者归纳, 海沧各家庙门厅在形制可分成七类,其中乙类便是《大明会典》所绘制的模样,只是因 闽南沿海台风多发,其传统古厝屋顶大多采用硬山式,以减少风阻;而 闽南山区因雨水更多,则依然保留悬山顶。另外,槛墙及门框多采用闽南特有的花岗岩敷设,正脊则为闽南特有的燕尾脊,有部分家庙在屋顶两侧采用3~5排的筒瓦, 据传这是曾为官宅的标志,但按《闽部疏》的说法, 闽南因风大能卷走屋瓦,朝廷特例允准闽南局部采用筒瓦,为了避免整体逾越,人们仅在屋顶两侧铺设筒瓦,中间依然以片瓦为主。乙类门厅,代表性家庙有赤石温氏家庙、芦坑谢氏世飨堂、芸美陈氏明德堂、新垵邱氏敦敬堂等。


甲类门厅则是乙类的缩减版,可能是 受限于财力或者直接由民居改造而成,甲类门厅事实上就是高度抬升的围墙,加上简单的屋顶,没有多余的装饰,但该有的门额和功能却不会减少,如祥露欧阳家庙。 延伸阅读:中国老话15句:老话养人,老话安心,老话成事儿



温厝温氏家庙


乙类门厅最初的演变,是 从扩大容积开始,由单开间变成三开间的丙类,左右两间房较之围墙增加了遮风挡雨和储物的功能,更便于家庙开始家族活动。丙类门厅的屋顶,在一 开始仍延续一条龙脊,后来为迎合大众美学的需要,开始向三川脊演变,如宁店李氏树德堂;紧接着,迎合风水的要求, 门厅正门逐渐向里凹入, 俗称“凹寿”,寓意财入不出,如过坂杨厝李氏小宗、霞阳林氏家庙和锦里林氏敬德堂等。



渐美蔡氏济阳堂


如果说丙类及以前的门厅还在墨守品官家庙的要求,那么从丁类开始,便都是高官人家了。按传统礼制,祠庙第一进设门的数量是与其奉祀对象的地位相关的,如 天子辟五门,诸侯士大夫辟三门,庶民只可开辟一门,故在民间得封号为帝、后者方可设五门,如白礁慈济祖宫。以此类推,大部分百姓对于祖先曾为仕官的身份当是有把握和可追溯的, 故而在丙类的基础上,丁类门厅多开辟三门,即在凹寿正门的左右垂直墙上开辟两个边门,同时响应《大明会典》要求, 大门是要“常加闭”的,平时人们只能从两侧门出入。丁类门厅在海沧的代表作极多,几乎占据了三分之二强,如周起元所在的衙里周氏忠义堂、柯挺所在的东屿柯氏享德堂、李五福所在的东屿李氏积庆堂等。



钟山蔡氏家庙


在丁类中, 存在两个异类,那便是钟山蔡氏谷诒堂和石塘谢氏世德堂,二者除了丁类的一切特征外,在正门两侧窗户的位置上各再开辟两个边门, 从而达到五门的天子形制,这在明清两代是要杀头的僭越,其缘由至今仍是个谜。按蔡氏家庙的说法,该五门乃是乾隆皇帝在蔡新带领下参访钟山蔡氏家庙后被特别恩准的荣耀,是与不是,谁也不清楚了。



石塘谢氏家庙


大概是介于丁类和蔡氏、谢氏家庙形制之间, 戊类门厅的三门采用与正门平行的布局方式,垂直方向的侧门则被改以石雕装饰,如芸美的锦云堂。


继戊类之后,门厅的体量继续向横向拓展,首先是三川脊的垂脊不再以凹寿的墙体为支撑,而是另起一柱,以达到大三间的格局,如在戊类基础上的拓展型有锦里林氏馨德堂、东坂李氏南山大宗,他们都是族大钱多的祖庙性质;如在丁类基础上的拓展型,光明正大地做成五开间的,如锦里林氏懋德堂、上瑶杨氏家庙,乃至鼎美陈氏维新堂、新垵邱氏金山堂不仅五开间,还有双凹寿的。


最后是最具年代感和寺庙感的庚类,平行的三门分别被安在三个开间的正中位置,如青礁颜氏崇恩堂、院前颜氏崇泽堂、温厝温氏善述堂,他们可能与前述几种形式不存在演变关系,但整体上各显古朴、厚重,或许是海沧家庙的最早形式,毕竟青礁也称得上是一面古老历史的代表旗帜。



青礁颜氏家庙平面图


综上所述,从以海沧为代表的家庙门厅形制演变看,闽南人在经历明代疯狂对外输出阶段后,所表现出的家族荣耀感和家族给予的安全感,不仅在闽南人爱拼、敢干的性格中多有表现,而且在家庙的突破礼制、锋芒毕露上也显露无疑,或许这便是家庙信仰在闽南社会中与人相互促成的和谐表现。

喜欢都是可怜人间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