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八闽大地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清代福建首位状元林鸿年祖籍福清

送交者: 都是可怜人间[★★★Mia&Levin★★★] 于 2021-02-04 9:14 已读 1370 次  

都是可怜人间的个人频道

+关注

最近在北京等省市图书馆里,笔者发现了林鸿年道光丙申科的朱卷,查到了其堂弟林廷禧、林鹗年、林甄殷,堂侄林鳌、林昌谟等人的朱卷齿录。这些朱卷齿录,都声称这支林氏家族的福州始迁祖林南山是福清人。


180多年前,清代福建首位状元林鸿年曾携夫人江氏回到福清,先到莲峰祠堂,后到东潘祠堂祭祖。这个传说广为人知。林鸿年路过江厝村时,受到江著英后人的盛情款待。林鸿年铭感五内,就作短暂逗留,并题词赠给江氏后人,内容是:


江府著英贤公享寿一百零五龄


宜富当贵


东潘入籍侯官县林鸿年敬赠。




故事时里的莲峰,就是今天的东瀚镇莲峰村,东潘在今天三山镇江厝村附近。


根据近年在沙埔镇江下村蛎坑自然村发现的一本《东潘林氏支谱》记载,位于龙高半岛的三山江厝、沙埔蛎坑、东瀚莲峰等村的林氏始祖是林安禄,三山东潘的一支林氏是由东瀚莲峰迁出的。


林安禄,福唐尉林欑的十世孙,宋嘉定初年以明经选授为福清照略,从莆田义门迁居到福清城垣驻足。后林安禄过世,继室魏氏孤儿寡母无处投身,无奈携尚在襁褓中的幼子林金全投靠舅家,迁至东瀚莲峰村。后林金全生子林让;林让生四子,分四房。


元末明初,林安禄的裔孙林足从莲峰入赘到东潘,为东潘村始祖。林足生有二子林万福、林万寿。林万福的子孙或定居于东潘,或迁居于今沙埔镇的丽江(即今蛎坑自然村)、东陈、赤礁、田墘等村庄。林万寿一脉仍定居东潘。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为躲避倭寇之乱,林南山举家从东潘迁至福州,随后入籍侯官县。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三山江厝后人把林鸿年题词的内容雕刻到大理石上,珍存在江氏上厝的祖厅里。


民间相传,东潘山麓有一座福庆寺,当年乡亲们请求状元书匾,林鸿年就用楷书题了“福安堂”作为寺名。叶向高裔孙叶培荃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撰写的《高山区采访录》,也记载了这件事。①


林鸿年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高中状元,清乾隆十二年(1747)撰修的《福清县志》,自然无法把这个状元载入这部福清县志。那么,自明代后期林南山举家迁居福州,至清乾隆十二年(1747)近两百年期间,林鸿年在福州的先辈伯叔,有没有人载入这部《福清县志》呢?


经查,到康熙乾隆年间,林鸿年的高祖林廷元有堂兄弟多达数十人,有五人中举,其中包括四名文举人林联登和林长楠、林长仁、林召(苕)华三兄弟,一名武举人是林大谟。这四名文举人,全部载入了乾隆十二年(1747)的《福清县志》②。


笔者还查到这支林氏第一位知县林联登任职地的方志。清光绪十八年(1892)的陕西《凤县志》卷五“官师”记载,“林联登,福建福清举人,康熙间任”。乾隆二十五年(1760)的福建《上杭县志》卷之六“职官•教谕”亦载,“林联登,侯官举人,雍正三年(1725)任,卒于官”。民国版《闽侯县志》记载了林长楠三兄弟,但没有记载林联登和林大谟③。可见更多的方志记载林联登是福清人。


传说、题字、方志作为证据还不够充分,只有状元亲笔书写的文字,才能作为确凿证据证明林鸿年的祖辈源自福清。最近,在北京等地的图书馆里,笔者不但发现了林鸿年道光丙申科的朱卷齿录,而且查到了其堂兄弟林廷禧、林鹗年、林甄殷,堂侄林鳌、林昌谟等人的朱卷齿录,其中林廷禧是进士,其他四位是举人。每份朱卷记载的家庭成员、族人和受业师,多的二三百人,少的也有一百多人;一共记载了这个家族数以百计的庠生、增生、附生、廪生、监生、贡生,其中进士、举人、职官和敕赠人员多达二三百人,四位进士的名字是林士煐、林士傅、林廷禧、林鸿年。这么多份朱卷,就不是孤证不立,而是形成一条完整的证据链。


尤其值得肯定的是,这些朱卷齿录都声称“林南山是福清东潘人”。林鸿年的朱卷齿录载,“入闽四十世本支始祖南山公,福清县庠生,明季由福清东潘迁省垣,为会城第一世祖”。林廷禧朱卷载,“始祖号南山,福清县庠生,由东潘迁省垣,为榕城始祖”。林甄殷朱卷载,“始祖南山,明庠生,由福清迁会垣。二世祖公仲,明庠生;三世祖梦翼,明庠生”。林鹗年朱卷载,“始祖号南山,福清县庠生,由东潘迁省垣,为第一世祖”。


朱卷齿录说“明季”林南山迁省垣,与上文所说的丽江(即今沙埔蛎坑)谱和莲峰谱记载一致。族谱和朱卷齿录完全吻合。也就是说,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林南山从福清平北上里,即距江厝村北一里地的东潘村,迁居到侯官(今福州),住在城内的会振纪铺司道部院后。可惜现在东潘这个古村落已经消失了。


祖籍是汉民族的传统文化概念,可以指祖父的籍贯地,也可以指更加久远的祖先籍贯,即一个家族父系祖先曾经长期世代居住的地方。从这个理论角度,林南山从上祖林足入赘迁居东潘,到自己再举家逃难迁往侯官。而从林南山到其裔孙林鸿年,再历十代。林鸿年的祖籍,亦可认定为福清的东潘村了。


经梳理,林鸿年的世系如下:林南山—林公仲(双泉)—林梦翼(可飞)—林韡春(尔鄂)—林有焯—林廷元—林盛祖—林敏泰—林士濂—林鸿年。林敏泰是林振祖次子,生林士濂、林士超。林士濂生林鸿年、林怡年。林鸿年字孝荫,号勿村,一号康石,清嘉庆乙丑年(1805)二月二十八日出生,侯官县学附学生民籍。据民国《闽侯县志》和《侯官乡土志》记载,林鸿年逝于清光绪十一年(1886)十二月,“年八十有一”④。


据林甄殷等人的朱卷记载,林鸿年是道光十六年(1836)丙申恩科状元,也是清朝267年间福建省三位状元中的首位状元。先授职翰林院修撰。道光十八年(1838)被册封琉球国之正使,钦加正一品衔,经福建,从闽江口扬帆出海,出使琉球。后历任山东乡试副考官,广东琼州府知府,云南临安府知府,云南按察使,云南布政使,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云南巡抚。


清同治五年(1866),林鸿年因被冠以“畏寇逗留”罪名革职。林鸿年回到故乡时,正值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福州设立正谊书院(初为1817年开办的圣功书院,今福州一中前身),便聘林鸿年为书院山长。在林鸿年十九年如一日(1866-1885)精心掌教下,正谊书院培养出的栋梁之才多达百余人,其中就包括陈宝琛、林纾、陈衍、吴曾祺等。


光绪四年,福建巡抚丁日昌以林鸿年“掌教闽中,著有成效”上奏。光绪八年,吏部以“经术湛深,品行峻洁”回奏,并请特赏三品卿衔。


林鸿年有《松风仙馆诗抄》传世。其孙林时爽(林文)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综上所述,族谱、朱卷、传说、题字、方志,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证据链,证明了清道光状元林鸿年的先祖林南山是福清人,林鸿年祖籍在福清东潘(今福清市三山镇江厝村附近)。

喜欢都是可怜人间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