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抗疫信息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新版流感疫苗接种指南发布,这5类人群应及时接种!

送交者: 炫笔伏逼[♂☆★★★不闻风知★★★☆♂] 于 2022-09-02 22:36 已读 439 次 1赞  

炫笔伏逼的个人频道

+关注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发布


5类人群应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本报记者 董超



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流行态势仍在持续,今年夏季我国南方部分省份出现夏季流感流行高峰,今冬明春可能会出现新冠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流感是疫苗可预防性疾病,为尽可能降低流感对新冠疫情防控的干扰,更好地指导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和疫苗应用工作,中国疾控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及时编制和印发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内容主要包括流感病原学、流行病学、季节性等特征,不同人群流感所致的健康和经济负担,流感疫苗种类及免疫原性、效力、效果、成本收益、安全性,及20222023年度接种建议。


01


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结合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为尽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和对新冠疫情防控的影响,《指南》优先推荐以下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


1. 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


2. 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


3. 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


4. 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


5. 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60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慢性病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

对于流感灭活疫苗,6月龄至8岁儿童首次接种流感疫苗的应接种2剂次,间隔≥4周;2021―2022年度或以前接种过1剂次或以上流感疫苗的儿童,建议接种1剂次;9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仅需接种1剂次。对于流感减毒活疫苗,无论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仅接种1剂次。


02


尽量在当地流感流行季前完成接种


《指南》指出,接种单位应为≥6月龄所有愿意接种流感疫苗且无接种禁忌的人提供接种服务。18岁及以上人群可在一次接受免疫服务时,在两侧肢体分别接种灭活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18岁以下的人群,建议流感疫苗与新冠疫苗接种间隔仍大于14天。对可接种不同类型或不同厂家疫苗产品的人群,可由受种者自愿选择接种任何一种流感疫苗,无优先推荐。


《指南》指出,通常接种流感疫苗后2~4周,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我国各地每年流感活动高峰出现的时间和持续时间不同,为保证受种者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免疫保护,建议各地在疫苗可及后尽快安排接种工作,最好在当地流感流行季前完成免疫接种,接种单位在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提供免疫服务。同一流感流行季节,已按照接种程序完成全程接种的人员,无需重复接种。孕妇在孕期的任一阶段均可接种流感疫苗,建议只要本年度的流感疫苗开始供应,就尽早接种。


03


流感疫苗接种严重过敏史者禁止接种


在接种禁忌上,《指南》强调,对疫苗中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甲醛、裂解剂及抗生素)过敏者或有过任何一种流感疫苗接种严重过敏史者,禁止接种。患有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以及发热患者,建议痊愈或者病情稳定控制后接种。既往接种流感疫苗后6周内出现吉兰-巴雷综合征(急性炎症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的患者,建议由医生评估后考虑是否接种。另外,不建议将鸡蛋过敏作为流感疫苗接种禁忌。


以下人群禁止接种流感减毒活疫苗:


1.因使用药物、HIV(艾滋病毒)感染等任何原因造成免疫功能低下者。


2.长期使用含有阿司匹林或水杨酸成分药物治疗的儿童及青少年。


3.24岁患有哮喘的儿童。


4.孕妇。


5.有吉兰-巴雷综合征病史者。


6.接种前48小时使用过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抗病毒药物者,或接种前5天使用过帕拉米韦,或接种前17天使用过巴洛沙韦者。


转载请注明来源保健时报微信公众号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 || 董超 万涛


值班主任 || 范宏博

喜欢炫笔伏逼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