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幽闲适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必须了解的冷知识:山西有一小山村,低调的埋着新中国两位副总理

送交者: Smiley1[♀★★★★声望勋衔17★★★★♀] 于 2024-04-22 9:20 已读 2095 次 1赞  

Smiley1的个人频道

+关注


在山西昔阳县南面,大寨村西面,有一座并不算高大的小山,因为该山酷似一只卧虎,所以被人们称为“虎头山”。


这座小山景色秀美,但在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的山西,却并不算出名。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正是在这座默默无闻的虎头山上,埋葬着新中国两位副总理。



这两人都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一人是有着“农民总理”美誉的原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另一人则是原政务院副总理,也是中国文坛一代宗师的郭沫若。


新中国建立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过世之后,绝大多数人都葬在了八宝山公墓。当然,其中有一些例外,一些国家领导人在过世后,根据他们自己的遗愿,被安葬在了其他地方。

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在北京逝世,他在生前提出想把自己的骨灰撒在山西大寨的虎头山上,后人根据他的遗愿将他安葬在虎头山上。


1986年3月26日,陈永贵在北京逝世,他早在生前就提出死后葬在大寨的事情,于是他过世后,后人将他葬在了这里。

清明之际,我们在寄托哀思之际,也会思考:是什么原因?让两位副总理都将自己的墓地选在了虎头山呢?这一切都与大寨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关系。


昔阳的大寨村有极为悠久的历史,相传在宋朝时期,宋朝大军曾在此地驻扎,自此这里就有了大寨之名。然而到了近代,大寨的情况与无数的穷苦山村并没有什么区别,相反该村的处境还十分糟糕。



原本,大寨村位于虎头山的一处坡面上,村中间是一条沟。


昔阳解放前夕,大寨村一共就只有64户人家,全村800多亩土地绝大多数都掌握在地主和富农的手里,村里许多人靠着要饭为生,甚至还有好几户人家由于饥荒直接绝户。


抗战胜利后,大寨建立起党组织,很快一个改变大寨命运的人来到了这里,他就是陈永贵。陈永贵本不是大寨人,可命运的残酷让他来到了大寨。


陈永贵的父亲在大寨不远的石山一带做长工,后来他们赶上了饥荒,一家人穷得活不下去,陈永贵的母亲与姐姐都被卖掉,5岁的他也在不久之后,被父亲寄养在大寨一个姓贾的只有婆媳二人的一家。


就这样,陈永贵成为了大寨人,这里也成为了生他养他的家乡。



昔阳解放后,党组织在大寨给广大贫苦农民分田地,为了改变大寨落后的面貌,大寨党组织响应党的号召,开始动员当地百姓组成互助小组。


陈永贵在村里一直是干农活的好手,家里条件相对较好,他主动站出来组织大量条件差的乡亲们成立小组,在陈永贵的带领下,大家一起艰苦奋斗。


他们组成的小组在村里取得巨大的成功,超过了其他条件好的小组,当年粮食亩产量达到150斤。正因如此,许多乡亲都对互助小组有了信心,他们纷纷加入陈永贵的小组。


当时,担任大寨党支部书记的贾进才一直在组织互助小组的事情,他也是陈永贵的入党介绍人。看到陈永贵短时间内就取得这么出色的成绩,贾进才十分高兴,他主动让贤将党支部书记的位置交由陈永贵来当。


起初反对此事的人有很多,贾进才四处奔走,在他的不断努力下,陈永贵得到了组织上的认可,也获得各支队的认可,终于成为了大寨的新任党支部书记。



之后,陈永贵继续带领生产小组努力工作,他领导的小组人越来越多,粮食产量也越来越高。起初其他的小组,以及一些不愿意互助决定单干的人,对陈永贵还有所怀疑。


不久之后,大寨遭遇了旱灾,陈永贵努力带领小组发展生产,他成功让自己小组里面的人都种上了地。


其他小组以及单干的人很多遭了灾,陈永贵不计前嫌,主动动员自己小组的人去帮助大家种地,在他四处奔走,不断动员之后,大寨的村民都种上地。


在陈永贵的领导下,大寨的农民被成功动员起来,后来也在他的组织下响应中央号召,成立了生产大队。


除了带领大家团结搞生产,陈永贵还针对大寨的实际环境,搞起了土地开发与改造。大寨的土地资源相当有限,山坡上有许多闲置的土地,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陈永贵努力动员乡亲。


他们将山坡上的地改造为梯田,又通过集体的力量开垦了大量的荒地,陈永贵还积极带领大家修整土地,将原本的低产田变成了高产田地。



正是在他不断努力下,大寨从一个贫困落后的小山村,一下子变成了有名的“粮仓”——大寨每年能上交大量的粮食,余下的粮食还有许多,这也引起了山西省委的重视。


通过实际调研,他们对陈永贵摸索发展出来的大寨生产管理模式十分有兴趣,将陈永贵与大寨作为省内的模范进行宣传。


起初,很多人对陈永贵的大寨模式还有所怀疑,可随着1963年的一场洪水,大寨彻底扬名天下。当时,大寨遭遇洪灾损失十分惨重,大批社员房屋被冲毁,百分之七十的农民无家可归。


尤其严重的是,陈永贵带领大寨农民辛辛苦苦干了十几年才修好的梯田,全部被洪水冲垮,庄稼全部被大水冲走。省委得知此事后立即动员人力物力,打算支援大寨,没想到陈永贵拒绝了一切援助。


他积极投入到抢修保生产的工作中,在他带领下,大寨人从下半年开始抢修恢复生产,经过大家的努力。



被冲毁的房屋得到修缮,被破坏的农田又重新恢复,经过几个月的苦干,大寨在大灾之年夺得了大丰收。


1963年当年粮食产量不但没少,反而比上年增产,平均亩产达到700多斤,总产量达到了20多万斤,不仅社员的口粮充足,还上交给国家12万斤。被大水冲毁的房屋重建后,反而比原来的更好。


正是这件事,让大寨得到了上级的重视,次年大寨的相关材料,也被送到了毛主席那里。毛主席对大寨模式十分重视,在毛主席的推动下,全国农村于1965年开启了学大寨的运动。


陈永贵也凭借着自己出色的表现,逐渐成为了山西省内的高官,还在1975年成为了国务院副总理。


晚年的陈永贵始终忘不了在大寨那些年奋斗的时光,他也多次表示自己死后要回到大寨。对于他来说,大寨就是自己的根,哪怕离开了这么多年,死后也是一定要回去的。



回到大寨,对于陈永贵来说不单单是魂归故里那样简单,更重要的是那里有他一生最为重要的事业,所以他想要一直守在那里。


相比之下,郭沫若选择大寨的原因,就让人感到有些费解。


从许多方面来说,郭沫若与陈永贵都有着太多的不同之处,在陈永贵领导大寨乡亲们努力奋斗的时候,郭沫若已经是中央的要员。


因此,在很多人看来,郭沫若的一生似乎与大寨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关联,那里不是他的故乡,他也从未在那里工作过。


1978年,郭沫若病重期间,他将自己的家人叫到床前。对于为何要将自己的骨灰撒在大寨的虎头山上,郭沫若的解释是“悔恨自己为党工作得太少”。


大寨模式取得成功的时候,郭沫若年岁已高,他的一生与农村以及农民的交涉较为有限。可随着大寨模式得到中央的认可,郭沫若也开始重新审视大寨所发生的一切。


1964年,周总理在三届人大会议中将大寨模式与大庆油田以及原子弹研制成功并列在一起,称为中国近几年的巨大成就。



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大寨模式的重视,作为会议的执行委员,郭沫若看到总理对大寨模式如此赞扬,他也对此产生了兴趣。


于是在年末,73岁的郭沫若前往了山西运城。他在那里了解了山西农民生产工作的情况,随后在当地人的陪同下,参观了大寨的展览馆。


正是在这里,郭沫若对大寨的情况有具体了解,他也决定要亲自到大寨去看看。


就这样,郭沫若来到大寨实地考察,当他看到大寨全新的面貌,郭沫若也对大寨的成功感到十分欣喜。


随后,郭沫若又在当地人的引领下,具体了解了大寨这些年生产工作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抗洪抗旱过程中的壮举。了解到这些事情后,郭沫若对大寨人十分钦佩,他还忍不住写了一首称赞大寨精神的诗。


正是这次大寨之行,让郭沫若有了大寨情缘,在那之后郭沫若一直重视大寨模式的发展,以及大寨本地的建设工作。



由于大寨被中央树立为全国农村的模范,这就使得大寨成为了全国各地的学习榜样,每年都会有各地的党政干部来到大寨学习考察。


中央也频繁派人到大寨考察,除了郭沫若等人之外,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也多次来到大寨参观。而郭沫若在参观完大寨之后,对那里念念不忘,他在晚年写下了许多有关大寨的诗篇。


大寨之所以在郭沫若的心中成为特殊的一个,不单单是因为它在当时取得的成绩。实际上,早年参加革命的时候,郭沫若就有着一个崇高的理想,他十分渴望能有一个共产主义的乌托邦社会。


对于理想的坚持,让郭沫若多次遇险的时候,都坚定追随党的脚步。他也在建国后积极投身到国家建设中,哪怕年事已高,许多事情做起来都非常困难,但郭沫若依旧没有放弃。


只是他所设想的那个乌托邦社会,想要实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郭沫若依旧没有放弃曾经的梦想。



直到他来到了大寨,这里让郭沫若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当年的理想或许是能够实现的。对于他来说,大寨最接近他理想中的乌托邦,大寨的模式就是通往这个最终目标的康庄大道。


因此,当他看到了这里的一切后,他才会坚定支持大寨模式的发展。


在郭沫若人生的最后几年,国内出现了一些事情,郭沫若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不过对于郭沫若来说,他不会因为这些事情就改变自己的想法,直到最后他也旗帜鲜明地支持大寨。


在生病期间,郭沫若希望自己直到死后都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于是他选择用自己的骨灰作为肥料,撒在大寨虎头山的土地里。


在郭沫若去世后,他的骨灰按照他的遗愿被撒在大寨的山上,地方上对于郭沫若的选择十分感动。当地也自发为郭沫若树立纪念碑,尽管这个行为与郭沫若的初衷有一些出入,但此举也是大寨人表达对郭沫若感激的一种方式。



时至今日,大寨的辉煌成为历史,这里见证了新中国几十年快速发展的过程。郭沫若与陈永贵两个人都是国家快速发展时期的重要人物,他们也都与大寨有着深刻的羁绊。


两人的墓地在虎头山上相距不远,它们静静伫立在那里,见证着大寨不同时期的发展历程。


虽然大寨的故事已经成为了过去的事情,但由于他们两人的存在,使得虎头山依旧能吸引到不少人,来到这里通过他们的选择,去了解那个时代大寨所发生的一切。


两人以这样一种方式,将当年的大寨精神默默传承了下来,他们值得我们后人永远铭记。


喜欢Smiley1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