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幽闲适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陈赓去世14年后,黄维突然接到他来信,看完之后撕了个粉碎

送交者: Smiley1[♀★★★★声望勋衔17★★★★♀] 于 2022-12-04 15:17 已读 1526 次 2赞  

Smiley1的个人频道

+关注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点一下“关注”,持续为您奉上诚意好文。谢谢您的支持!


1975年,度过漫漫26年改造生活的黄维,终于被特赦了。


迎着阳光,重获自由的黄维充满了沧海桑田的感慨。


恢复正常生活没多久,黄维接到他当年的老部下、原国民党军第十八军军长杨伯涛,转来的一封信。


写信人是赫赫有名的开国大将陈赓,也是黄维的黄埔一期老同学。


黄维有点纳闷。他虽在狱中,也知道陈赓已经在1961年去世了。怎么十四年后会有这样一封信?他与陈赓其实并没有特别深厚的交情,不至于这么关心他啊?


黄维拆信一观,信中内容写得朴实无华,并无以胜利者的姿态教训战犯的骄傲,回忆的都是当年黄埔旧谊,以及后来的战争生涯。


其中有一段写到当年淮海战役的往事,黄维看后久久不能平静,忽然须发戟张,把这信撕了个粉碎……


是什么引起了黄维的怒气,羞辱?责骂?还是别的?引起黄维情绪出现波动的,是有关淮海战役的回忆。所以这个话头,还要从淮海战役说起。


一、黄维的遗憾


黄维于1948年9月间被任命为十二兵团中将司令,率四个军和一个快速纵队共约十三、四万人,向徐州进发,支援杜聿明集团。


大概的过程现在已经很清楚了,笔者不再多费笔墨。黄维按国民党国防部指示,不顾一切向徐州挺进,结果被中原野战军节节堵击,最终在双堆集全军覆没,黄维和杨伯涛等人被生擒。


十二兵团的实力在当时国民党军诸兵团中是一流的。


其骨干部队是十八军,五大主力之一。其他几个军,除了八十五军不是陈诚土木系发展起来的,另外第十、第十四两个军都与十八军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有的团级单位就是直接从十八军原封不动抽出来,以之为骨干另建新军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十二兵团是一个扩大版的十八军。


再加上一个快速纵队,这是国民党军的机械化装甲部队,编制有大量的汽车、装甲车和坦克,机动速度快,火力强大。


但就是这样一个强大的兵团,居然在并不太远的路途中,被实力相当的中原野战军包围吃掉了。这其中有很多不可理解的原因。


比如说,黄维兵团连续冲过两道河流,在第三道河流也就是浍河岸边与中原激战后,发现情况不妙,黄维曾有放弃北渡浍河,沿河向东转移的打算。


那是十二兵团唯一逃出生天的机会。


国共两军当时都意识到了这个转机。黄维再往东走,如果到达津浦线的固镇,这是国民党军控制的一个据点,通过这里能与蚌埠的李延年兵团会合。一旦会合,仅靠中野,哪怕是加上从华野赶来支援的一个纵队,那里万万吃不掉的。


当时十八军军长杨伯涛等人都建议迅速与中原野战军脱离接触,向东南方向靠拢。


杨伯涛回忆,当时十二兵团距离固镇只有四十公里,急行军大半天时间就杀到了。


黄维犹豫不决,他接受的命令是取捷径迅速北上,如果向东南转移,就是绕了弯了,违抗老蒋命令的事情他不敢干。


然而现实是,如果继续强攻浍河的解放军阵地,就会陷入无穷无尽的阵地战之中,猴年马月才能打到徐州。


黄维犹豫了大半天,到第二天下午才决定向东南转移。可是时机已经完全丧失了。


如果像杨伯涛所说,第一天即刻动身,就能快速脱离当面解放军。但第二天下午四点多才动身,走了十五公里到双堆集时天已经黑了,国军不习惯夜里行军,黄维便命令在双堆集暂时驻扎。


谁想到,一停下就再也走不了了。


二、拒不接受思想改造


这个失误,是后来黄维一直拒绝承认失败的思想上的结。


黄维不认为共军是硬碰硬把自己打败的,而是倚多为胜。


他唯一承认的失误,是走得晚了。如果走得够早,或者走得再快一些,根本不怕共军。


进功德林后,许多国民党军将领陆续接受思想改造,承认国民党军的无能、失败。黄维却始终不认同,说自己没有败,不接受所谓的改造。


大家都在看书,他也看,但他只看自己感兴趣的。



王耀武在狱中改造比较积极,他写了一些文章反思济南战役的失利,以及蒋介石用人的失败,包括对陈诚也有指责。


每到这时候黄维总会跳出来指责王耀武,说他忘恩负义。


王耀武属于脑子比较开通的那种人,说我们仗打败了,这是事实。你黄大将军不也打败了吗?为什么就是不肯承认解放军强过你?


黄维则说,打仗都有失误,我只不过是晚走了半天。


王耀武刺激他说,有路你不走,你怪谁。


黄维一抬上杠就停不下,圆睁怪眼说,我还要打打看,我就是不服。


1950年志愿军入朝参战后,美军接连被我英勇的志愿军击败。包括杜聿明、杨伯涛在内的一众原国民党将领都感到很吃惊。


美军在蒋军眼中一直是天神般的存在,居然被志愿军打成这样。原国军将领们彻底被打醒了,解放军的进步速度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想。杜聿明、杨伯涛等人甚至开始给志愿军出谋划策,写了很多关于美军情况的材料。


黄维始终冷眼旁观,固守自己心中那点可怜而固执地成见,认为解放军只不过是凭借一时一地之利打了美军一个措手不及。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思想改造。尤其是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是非黑白已不用多言,黄维哑口无言之余,心里充满着无奈与迷茫。他在日记本上写满了历代忠臣的诗,像明朝于谦的《石灰吟》,他不仅用各种字体写下,还经常大声背诵。管理员经常提醒他说,不要影响别人休息。黄维反驳说:连说话你都要管吗!我背的又不是反诗、歪诗,为什么不让我背。


监狱管理方有一段时间出于好心,通知大家可以用订阅购买一些书籍。黄维看了看可选的书单,不满意,感觉都是有意给他洗脑。


直到他看到一本《钢铁是怎样练成的》,黄维挺高兴,别的书看不到,看一看冶金书还是不错的。买回来一看才知道是啥,他气得把书撕了当厕纸。


管理干部们都知道他胡闹惯了,也不跟他计较什么。


就是这样,黄维怀揣着一个莫名其妙的骄傲之心,在监狱中度过了26年时光,直到1975年特赦出狱。


三、陈赓三件事


一出狱,就接到陈赓当年去世前留下的信,当着杨伯涛的面看完后,黄维把信撕了个粉碎。


但杨伯涛鉴貌辨色,知道黄维并不是恼怒什么,而是内心那块坚硬的石头,碎裂了。


陈赓这封信的内容,其实杨伯涛等人早就领教了。这是1959年第一批特赦之后,陈赓与黄埔校友们重聚时,说过的一些话。



尤其是关于淮海战役。


陈赓在信中提到了三件事,件件都把黄维戳得无法招架。


第一件,关于十二兵团司令人选的推测。


第二件,关于十二兵团进兵方向的推测。


第三件,关于十二兵团向东南逃不逃的推测。


我们一件一件地说。


第一件,黄维or胡琏?陈赓猜中了。


1948年9月间,中原野战军已经得到国军将要组建强力兵团支援徐州的情报。邓小平随即让陈赓分析情况,推测谁会出任十二兵团司令。陈赓在上海时做过情报工作,对国民党内黄埔将领也比较熟,他分析的结论是,黄维与胡琏都有可能出任。胡琏虽然有实战经验,但白崇禧对他很不放心,无法掌控他,所以坚决反对胡琏。


十二兵团是隶属于华中“剿总”序列下的,白崇禧很话语权。所以在白的影响下,蒋介石很有可能选用黄维。如果黄维出任,那中野将好打一些。黄维虽然军事素养比较高,懂得很多规范、操典,但打仗缺乏灵活性。


黄维看到这里,其实还不算意外。毕竟这在国军内部尽人皆知,陈赓只不过情报工作多做了一些,掌握了国军内部情况而已。


但接下来两件事的推测,令他越来越尴尬。


第二件,关于十二兵团进兵方向的推测。


陈赓率中野四纵来到南坪集后,花了很大精力布置阻援阵地。当时四纵的几位旅长问陈赓,这里是一马平川的平原,黄维到浍河南坪集如果遇阻,肯定会绕到其他方向,我们似乎没有必要在阻援阵地上花太大功夫。


陈赓推测说,若是胡琏率军前来,我们自然要考虑他绕道走的问题。但来的是黄维,他对蒋介石十分忠诚,又比较固执,战前定下的路线是取捷径到徐州。现在到了浍河肯定不会舍此而绕他途,否则他就不是黄维。


黄维越看越心凉。陈赓仿佛长了千里眼、顺风耳,把当年自己的想法、打算,以及与十二兵团几位军长的讨论,都看了去、听了去一样。


黄维当年连过两条河后,机械化部队明显感到十分吃力,过河速度非常慢,一到晚上,装甲车过一条小水沟都非常吃力。几个军长都有心避开浍河向蚌埠靠拢,但黄维信心满满,又不愿在老蒋那里落下一个擅自行动的口实,仍然一头撞向南坪集,和中野部队打了一场激烈的攻防大战。


陈赓分析说,设若十二兵团直接甩开南坪集向东南进兵,那么陈赓是一点办法也没有的,当时中原主力部队根本赶不过来,只有陈赓四纵共两万多人,无论如何也拖不住敌人。


第三个推测,直接击垮了黄维的心理防线。


陈赓继续分析,浍河南坪集之战打得胶着,十八军打了一天居然损失了两个团的兵力,杨伯涛心惊胆战,有心立即撤出战场。但黄维想法古板,仍然有冲破浍河防线的想法。


陈赓掐准了黄维的脉,故意把四纵撤过浍河,造成我军已经筋疲力尽的假象,诱使黄兵团继续向浍河北岸纠缠。


只要四纵能再拖住黄兵团一段时间,中野其他五个纵队就能追上来围住黄维。


黄维的临场反应完全堕入陈赓算中。


四纵撤过浍河北岸后,黄维兴奋地以为共军不支,遂派十八军冲过河去,扩大北岸阵地。但十八军过河后又遭痛击,无法往前走多远。杨伯涛连河都没敢过,得知北岸战事,气急败坏地找到黄维要他赶紧作决断,不能再在这里耽误时间,应趁东南方向没有敌情,赶紧向固镇转移。


后来的事,不用陈赓分析,黄维都知道了。他白白耽误的一天多时间里,刘邓陈粟谭下达命令,中野一、二、三、六、九、十一和华野一部立即向南坪集以东围攻,黄维走到双堆集时,陷入天罗地网。


以上三件事,本质上就是陈赓与黄维斗智斗勇的过程。黄维自驻马店出发时,一直不知道当面之解放军究竟多少人,指挥官是谁,以及对方的战略意图。更遑论对解放军指挥官作战特点的分析,只按自己的打算一厢情愿地打。


兵法上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黄维只知己而不知彼,与陈赓把黄维从里到外从头到脚扒了个遍相比,黄维不败而何?


黄维看信后半晌无语,紧接着就撕了这封信。


这么多年的执念,瞬间碎裂了。


所谓的失误,所谓的不甘,所谓的光明正大打一场。还有什么意义?就算给你一次重来的机会,你能打胜吗?能逃出生天吗?国军的失败,不仅败在政治上腐败,也败在军队建设的落后,更败在那种事事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作风的缺失上。


话又说回来。陈赓为什么要留下这样一封信呢?


据杨伯涛回忆,第一批特赦人员出狱后,陈赓与众黄埔同学会面时,除了鼓励大家要好好工作之外,还毫不掩饰地说,若按级别和辈份,他一直以为黄维会与杜聿明、宋希濂等人一起出狱。


没想到反倒是辈份、职务、学级比黄维低很多的杨伯涛先出狱。陈赓了解了黄维在狱中的情况,很是心急。他是个热心肠,古道热肠,一直想解劝一下黄维,但始终不得其法。毕竟他不能直接到功德林当面劝解,这方面是比较忌讳的。


后来,陈赓过性写了封信,寻摸了一圈,杜聿明、宋希濂、王耀武、曾扩情包括邱行湘等人,与黄维素来关系都不太好,便委托给杨伯涛,让他想办法转交给黄维,帮他解开心结。


杨伯涛有些为难,刚刚出狱,不太敢再去掺合里面的事。本想等一等看,没想到陈赓不久即病逝。杨伯涛越急越不知道怎么办,拖来拖去,竟然拖了十四年才交到黄维手里。


不过终究不算太晚。


若非陈赓这封信终于打醒了黄维,恐怕这位倔老头出狱之后还要继续研究永动机,把一生都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那才是最大的悲哀。

喜欢Smiley1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