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幽闲适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李白非常肉麻的三首诗,全诗极力吹捧杨贵妃,每一句都是千古名句

送交者: yanziaz[♀★★★★声望勋衔18★★★★♀] 于 2022-02-02 8:10 已读 1181 次  

yanziaz的个人频道

+关注
李白非常肉麻的三首诗,全诗极力吹捧杨贵妃,每一句都是千古名句 

诗仙李白的大名世人皆知,他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他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高峰,给世人留下许多传世名篇。他的诗作中,留下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常以雄奇描述直抒胸臆。



但是,李白的诗词中专门描写人物的并不多,不过《清平调》三篇是他难得的写美人的诗词。其辞藻优美,雅致华丽,让人诵而忘形。三首诗,每一首都极力吹捧、夸耀了一位美人,而且每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全诗如下:


《清平调·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清平调·其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清平调·其三》: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看了这三首诗,很多人都会觉得,李白如此肉麻、直白地吹捧夸耀,到底是在夸谁呢?相信很多人已经想到了,他夸的就是杨贵妃!那么,是李白如何写就这三首肉麻、直白的吹捧诗的呢?


供奉翰林,奉旨填词


李白生在盛唐时代,那是大唐最好的时代。但是,那是好时代的末期。李白五岁发蒙,二十四岁开始游历天下,恰是唐玄宗后期。此时的玄宗早已不复青年时的志气,开始沉迷享乐,于政事多有疏松。唐朝虽有科举,但并不成熟,唐玄宗用人,也多为举荐和征辟。


李白一开始对于前途也是充满信心的,但是从开元十四年到开元二十一年,李白经过多方游历、拜谒、馋谤、辩驳,他看过了各处山河,也见识了各处民生。他看到全国各处的天灾人祸,也发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唐玄宗依旧增加赋税以供享乐。


三十岁以后,李白穷困潦倒,自暴自弃,他离开长安,隐居安陆,耕读度日。三十四岁时,李白突然“开窍”了,他不再以政事策论来拜谒求荐,而是走了一条“扬长避短”的道路,用他擅长的诗歌,敲开权贵的大门。


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正月,李白写成《明堂赋》为唐玄宗献上。文章华美动人,有“四门启兮万国来,考休征兮进贤才。俨若皇居而作固,穷千祀兮悠哉!”的语句。赋中还带有“臣白美颂”等字样,李白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应常举和制举以入仕途,而他献赋是为了谋仕。



但是,李白因为文学造诣极高的原因,他的颂圣诗歌,也不像一般的御用文人那么谄媚,在《明堂赋》里还是有他个人的政治抱负,且文章盛赞了明堂的宏大壮丽,写尽开元盛世的雄伟气象以及作者的政治理想。


第二年,唐玄宗去狩猎,李白再次献上《大猎赋》,借此来谋求圣心赏悦。文章写的唐玄宗英明神武,夸耀本朝远胜汉朝,还迎合了玄宗修道的心情。文章博出了名头,也得到了玄宗的喜爱,但是唐玄宗对李白本人还是没什么心思。


于是,李白开始用诗词去结交当时那些权贵。他拜谒韩朝宗时,写道“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他献诗玉真公主,写道,“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他遇到作风纯朴贺知章时,直接送上质朴又潇洒的诗本,贺知章尤其喜爱他的《蜀道难》。


虽然长安权贵多如牛毛,李白的诗词也华丽无比,但是依旧无人问津。三年之后,他再次黯然离开长安,当时他三十六岁。一直到天宝元年,李白四十二岁。唐玄宗才在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多番推荐下,详细阅读了李白的文章和诗赋。



那一年,李白奉诏入宫,玄宗降辇步迎,并且还“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随后,唐玄宗问和李白进行了一番问答,李白凭借自己的饱学和长期的游历、观察,回答得游刃有余。唐玄宗对其大为赞赏,随后让他供奉翰林,职务就是给唐玄宗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那时,李白四十三岁。


贵妃托砚,《清平调》出


《清平调》,就是李白做供奉翰林时所作,唐玄宗当时十分推崇李白的文采,每有宴请或郊游,必定命李白侍从左右,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虽非记功,也将其文字流传后世,以盛况向后人夸示。


那年,唐玄宗和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花,伶人在一旁歌舞助兴。唐玄宗兴致颇高,说:“赏名花,对妃子,岂可用旧日乐词。”因此,急召翰林待诏李白进宫写新的乐章。李白奉诏进宫,即在金花笺上作出开头的那三首诗。


这三首诗华丽优雅,写尽旖旎,将美人比作名花,活色生香。又写帝妃恩爱,柔情缱绻,还有悄然感叹美景不长的惆怅。据说《清平调》写作当日,李白醉酒不醒,贵妃托砚,力士脱靴,才挥笔写就。又说李白虽写出传世名作,但放荡不羁,被高力士和杨贵妃嫌弃,终究为帝王厌弃。



其实,李白蹉跎半生,四十三岁才得以待诏翰林,唐玄宗虽然对他喜爱,但是欣赏的也仅仅是他的文采,于他的政治抱负完全无感。彼时,唐玄宗年高,对于管理国家再无雄心壮志,每天只顾着自己的舒心和享受。李白对于御用文人的生活早已厌倦,但是又舍不得半生奋斗才登上的仕途。


于是,李白开始纵酒玩乐,呼之不朝,时常醉中起草诏书,引足令力士脱靴,惹得当时许多人忿忿然,最终导致了唐玄宗对他的疏远。这就好比如今,就算大老板平时不爱上班,也不想看到自己员工总是迟到早退的吧?


李白做《宫中行乐词》时还是十分热情,但是做《清平调》时已经不是那么热忱了。与其说《清平调》是献给杨妃的,倒不如说是写给所有美人的。因为,从诗歌的形式和表现上来看,很难有标注性的认定是专门献给某一人的。


对比李白前后写来送人的诗词,无论是“平生不识韩荆州”,还是“吾爱孟夫子”,他从来不讳言在诗赋中写出具体的指向性,《将进酒》里更是直接的写上“岑夫子,丹丘生”,还有后来被留下嘲笑的“哥舒夜带刀”,都有很强烈的献给某个人的形容。



哪怕宫妃的名讳不便外显,白居易依然能够写出“杨家有女初长成”的长诗。而李白的应诏《清平调》,虽然读来锦绣满口,甚至还有些肉麻,但还真看不出来是专门写给杨妃的。


只能说,李白在偷懒,他敷衍地写出了三首美人诗篇来应制,但是并不是专门为玄宗和杨贵妃而写,只是应时应景地赞颂鲜花美人,帝妃缱绻。


结语


天宝三年,李白辞官,玄宗赐金归还。一代诗仙的短暂仕途就此结束,他又一次离开了长安,再不回返。留下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新颜”的词章!


参考文献:《清平调》,《宫中行乐词》,《大猎赋》等

喜欢yanziaz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