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幽闲适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乾隆出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下联表示这是千古绝对

送交者: Smiley1[♀★★★★声望勋衔17★★★★♀] 于 2021-08-31 18:38 已读 1097 次  

Smiley1的个人频道

+关注

论天下谁是最有福的皇帝,大概就是乾隆了,在位久、寿命长,爷爷和父亲为他打好了江山基础,上位后稍事修整就换来康乾盛世,年轻时也是颇有一番作为的皇帝,中年后就开始享福作乐,提前过上了养老生活,每次兴师动众地下江南,无外乎是陪这个皇帝公费旅游。


乾隆爱玩,也喜欢写诗,留下四万多首“御作”,可谓是高产“诗人”,只是没有几首能流传后世,没啥水平还愿意写,这是帝王的特殊爱好,谁都得恭维。写诗的人都喜欢玩对联,乾隆也曾出过绝妙的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下联表示这是千古绝对,那么这是怎样的绝对呢?



传统文化对联雅韵

相信很多人对于对联的了解应该是从“春联”开始,春联也是对联的一种叫法,只不过是在特定的节日——春节时贴在门上而得名,寓意喜庆吉祥、如意美满,红底金字再加上吉利的语言,表达出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对联属于中国传统文化,除了春联之外,在不同场合出现的对联均有不同的称谓,比如挽联、庆联等等,在古代是文人骚客喜爱的雅韵之一,如今的一些亭台楼阁上仍然有对联悬挂于门柱两侧,用无声的刻字诉说着久远的历史。


最早出现的对联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出土的铁十字架上铸写:“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可以看到这副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这也是对联的主要创作特征,由于其容易掌握而成为上到阳春白雪、下到下里巴人皆喜爱的文字游戏,乾隆也不例外。


高产皇帝重视文化

乾隆是一位非常博学多才之人,最擅长的就是语言,精通满、汉、蒙、藏和维吾尔语言,在历代皇帝中,乾隆无疑是一个佼佼者,自幼在爷爷康熙的亲身管教下,在文学方面取得了极深的造诣,没事的时候就写上两笔,一生创作四万多首诗作,可惜没有几首在后世传诵。


可见这位高产皇帝学问好,但在作诗方面确实还是缺少一些天赋。只是这丝毫不影响乾隆皇帝喜欢文学的兴趣,在他的督导下,先后编撰完成了历史、文学、医学、地理等多方面的内容,足见其重视文化事业的程度。


《四库全书》是乾隆在位时期所做的最大文学成就,这部大型文献丛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的重要古籍,涵盖了古代中国几乎所有学术领域”,成为一代经典名著,能够编撰此书的人必定是学富五车、博古通今,他就是著名文学家、大学士纪晓岚。



性好滑稽亦臣亦友

纪晓岚的学问可是真材实料,年轻的时候曾经因自己一身才华而达到恃才放旷的地步,为此得罪了考官而被拒之考场门外,与进士之名擦肩而过。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几年后他以殿试二甲第四任庶吉士而走上了仕途道路。


虽然这个官职晚了六年,但好饭不怕晚,他的才学最终被乾隆所发现,并把纪晓岚当作了心腹之人,经常在一起切磋学问。据说纪晓岚“胸怀坦率、性好滑稽,然骤闻其语,近乎诙谐,过而思之,乃名言也。”这也是乾隆喜欢他的主要原因。


乾隆看惯了俯首称臣、不敢妄语的手下,冷不丁有纪晓岚这样的“刺儿头”感觉格外喜欢,经常给他出难题、考学问,面对皇帝给穿的“小鞋儿”纪晓岚插科打诨,每次都能蒙混过关,这二人成为了亦臣亦友的特别君臣关系。



刻意刁难千古绝对

乾隆没事的时候就效仿他的爷爷康熙,先是下江南,后办千叟宴,乾隆五十年为表示皇恩浩荡,乾隆举办了盛况空前的千叟宴,超过六十岁的老人达到三千多人,在座中有一位长寿老叟141岁成为了冠军而被推到上座,倍受赏赍,以示皇恩。


乾隆见到此景便来了对联兴致,提出了上联“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这个对联其实是个“机巧联”,“花甲重开”意思是两个六十岁的年龄加一起是120岁,再加“三七岁月”21岁,恰好141岁,道出了长寿老人的年龄。


纪晓岚听后,思索片刻便对出了下联:“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古稀是七十岁,两个古稀之年是140岁,一个春秋为一年,加一起还是141岁。不但对仗工整,结构严谨,还贴合了上联的寓意,被乾隆拍案叫绝。



纪晓岚恃才放旷自有他的本事,禁不住沾沾自喜。乾隆见此便又提了一联:“鼠无大小皆称老”,这句上联很容易解释,就是字面意思,但是越简单的联越难对,难就难在要对仗工整上。此联一出难倒了众人,一些嫉妒纪晓岚的人便有心看他的笑话。


乾隆出了上联之后自己也有些后悔,感觉此联确实难,俗话说得好,出联容易对联难,正当乾隆认为这次纪晓岚要吃憋时,未成想他竟然对出了下联:“鹦有雌雄都叫哥”。在古代鹦鹉又叫鹦哥,此联一出立马赢得一片称赞声,对仗工整不说,用词巧妙而成为了千古绝对。


小结

乾隆与纪晓岚明里暗里进行过无数次的切磋,大多数都被纪晓岚蒙混过关,其原因很简单,乾隆喜欢的是风庸附雅,学的都是表面文章,这也是他的诗作不出名的主要原因,而纪晓岚那是《四库全书》的总编撰,实打实的真才实学,乾隆的学问如何在他早就心中有数,所以每次对联都能完美收场。



对联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已经成为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联看似较难,其实有些文学基础之人都能对上一二,增长了学问又多了几分乐趣,只是对联对于现在年轻人来说感兴趣的太少,希望中国传统文化瑰宝能够长久流传下去,如果失传的话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件憾事了。


参考资料:《国朝汉学师承记》

喜欢Smiley1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