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环球地理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揭开“楼兰”的面纱:它是怎么被发现的?它的历史兴衰是怎样的?

送交者: 炫笔伏逼[♂☆★★★不闻风知★★★☆♂] 于 2021-05-21 22:48 已读 1141 次  

炫笔伏逼的个人频道

+关注
 

从敦煌出发经玉门关,沿汉代长城到今天新疆的罗布泊,是丝绸古道上令人憧憬而又神秘莫测的地方,因为这里有一座在沙漠下沉睡了1500多年的古城楼兰。被国外学者称为“一页紧张的世界史纪念碑”的“楼兰”,是由于在该遗址出土的汉文文书、 “楼兰”和怯卢文文书用“库罗来那”读音(Kroraina)而得名。罗布泊古称牢兰海,“楼兰”一称也可能与此有关。



一、楼兰的历史

楼兰,据《汉书·西域传》记载,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它的位置大约在今天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东沿,注入罗布泊孔雀河三角洲,都城叫扜泥城。当时楼兰是一个人口只有14000多人的城邑小国,这里盛产玉石、胡杨、红柳,骡马和骆驼。孔雀河畔水草丰茂,土地肥美,具有立国的条件,最初出现在这里的楼兰人是以逐水草畜牧或在孔雀河边渔猎为主的。


西汉初期,蒙古草原的匈奴人力量强大之后,入侵天山南北,地处丝路要冲的楼兰一度成为匈奴的附庸,这里战火连绵,民不聊生。汉武帝为开通商路,公元前129年曾派将军王恢、赵破奴率领数万军队,大破匈奴于吐鲁番,攻陷楼兰,俘虏了楼兰王。李白曾咏道:“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楼兰从此归附汉王朝,保证了丝路的畅通。但汉王朝与楼兰的关系几经反复,直至公元前77年,大将军霍光派人刺杀了受匈奴离间的楼兰国王尝归,立其弟尉屠耆为王,改楼兰国名为鄯善,并将都城南迁,汉王朝驻军屯田伊循,设都尉护其安全,楼兰才成为较早经营农业的兴旺绿洲。随着东西商旅往来的频繁,这里成为丝路南道繁荣的城镇。


东汉时期,班超曾在鄯善以36人杀死匈奴100多人,粉碎了匈奴的离间计,使一度关系中断的鄯善与东汉复通和好,这就是著名的历史事件——“班超定鄯善”。公元6世纪,有关文献记载,鄯善都城还在,但不久,楼兰古城连同它的名字就销声匿迹了。直到1900年瑞典著名的探险家斯文赫定在罗布泊考察时,意外的发现才使这座为黄沙掩埋了15个世纪的古城重见天日,为世所知。


二、楼兰古城是怎么被发现的?谁先发现的?

斯文赫定于1865年出生于斯德哥尔摩。他从小就喜爱阅读有关探险的书,尤其是极地冰雪世界奇特绚丽的自然景观引起了只有十来岁的斯文赫定的兴趣和向往。然而命运的安排却使他的一生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斯文赫定在读完中学不久,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旅行,他被一位瑞典工程师请到俄国的巴库油田当家庭教师,跨越欧亚的长途旅行使斯文赫定大开眼界,亚洲腹地给斯文赫定一种巨大的吸引力,以致改变了他后来奋斗的目标,他在回忆中写道: “我现在已经感觉到,我爱上了这无边的荒漠,将来的岁月总得把我一步步往东方牵引,愈牵愈远的。”1886年,年轻的斯文赫定在回国途中游历了波斯,回到了瑞典。不久便把这次旅行写成了他的第一本书。


后来斯文赫定先后在乌普萨拉大学、柏林大学等高等学校学习和研究地理学、地质学,并获得博士学位。在柏林期间,斯文赫定得到了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的悉心指导,李希霍芬曾多次到中国考察,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名称的提出者。斯文赫定后来把他毕生的精力用于我国的西部地区的考察,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他的老师的影响。


1894年,斯文赫定第一次来到了中国新疆,此后,在他长达40年考古探索中,他曾经叩问了数以十计的古城、古迹,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探险就是他在罗布泊地区发现了楼兰古城。



“塔克拉玛干”,突厥文的意思是: “只有进去,没有出来”,一直被中外探险者视为畏途。1900年春天,已经胜利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斯文赫定率领他的考察队从塔果木河的营地出发,越过孔雀河,再次进入一片黄灰色的沙漠。他这次的目标是考察罗布泊地区并再次穿过沙漠,一路上,他们看不到一点生命的痕迹,只有一望无际的沙海和一些枯死的胡杨。但是正如他自己说的:“要深入其中的诱惑一天比一天厉害,我简直没有反抗它那种神秘魔术的能力。”这驱使这位冒险家进入沙漠深处。


3月28日下午,考察队偶然来到了一个遗址,发现有几件刻有花纹的木板,并找到了一些中国古钱、几把扶斧,但并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停住了一晚之后,第二天一早,他们又开始启程了,在离开遗址之后不久,正为储水日少而发愁的斯文赫定发现了一片红柳丛生的土地。便准备在这里掘井来补充水源。这时他们才发现唯一用来掘井的铁锹被遗放在昨晚的营地上。于是,维吾尔族向导于得克从原路退回昨晚驻地,去取回那把铁锹。


于得克在返回途中遇到了强烈的风暴而迷路。第二天风沙停息时,奇迹般出现的一座古城,意外地显露在他的眼前,这不再是什么海市严楼的幻景了,于得克在这座古城里发现了不少文物,拣了几收古铁币和两块雕刻精细的木板,然后匆匆追上了队伍。


当斯文赫定听到了于得克讲述的意外发现并考证了两块雕刻艺术品时,他兴奋异常,激动到“简直有点头晕”。根据他的判断,这座古城废墟可能是他一直在寻找的楼兰古城遗迹。这座在中国魏晋南北朝以前的史籍里有过记载,在罗布泊地区的各民族中流传着种种美丽传说的古城,斯文赫定早有传闻,他抑制不了激动的心情,急于想见到这座古城。但是,仅存够两天饮用的储水,使斯文赫定不得不把古城的探险推迟到第二年。



次年春天,斯文赫定在向导于得克的指引下,来到了这座古城。古城一片废墟,宁静极了,没有欢声笑语,没有车行马走,四周一片死寂和凄凉。这座曾经有过文明昌盛的楼兰古城,多少世纪以来就是那样的在“丹雅”沙原中时隐时现,而今,终于显现在这位探险家眼前。夕阳西下,余辉投在古城和荒原上,四周只有流沙,探险者对着眼前荒凉而又如画的沙海古城,内心无限扯动,他似乎听到了古城在倾诉它繁华的过去……


斯文赫定在古城周围进行了考察并在城内进行了7天的强盗式的发掘,取得了重要的收获:大量的钱币、器皿,陶器、粮食、36件写有汉字的文书,还有竹简抄本、丝织品和几支毛笔等珍贵文物。出土文书中出现了一个历史学家熟悉的地名——楼兰。一些文书手稿还提供了这个卫戍城市里令人感到新奇、亲切的生活画面,发现的木简和文书有丰富的内容,如对逃税者的惩罚、学童们所涂写的九乘九等于几的潦草的笔迹等都有所记录。斯文赫定梦想不到的考古发现与中国典籍相吻合,使这个神秘的古城为人所瞩目。



斯文赫定发现的古城和被盗掘出来的文物轰动了考古界和历史学界,随之接踵而来的是英国人斯坦因,美国人亨臣顿、日本人桔瑞超等人。他们在这个“自由天地”掠走了一批又一批重要的文物,给楼兰古城造成严重的破坏,楼兰古城在被发现后的半个世纪中。随着沙漠的变幻,时隐时现,令人莫测,被人们称之为“幽灵城”。30年代初,中国考古学家黄文弼先生来到罗布泊的北岸,因大水阻挡未能到达楼兰,仅在罗布泊周围进行调查考察,写成了《罗布泊淖尔考察记》。


三、揭开“幽灵城”的面纱

真正揭开这座“幽灵城”的面纱的是半个世纪后,我国学者在1979—1980年连续进行了几次综合的考察,直到今天,楼兰古城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仍未结束。


根据几次对楼兰地区初步的考察和发掘,我们大致可以了解楼兰城址的概貌。


楼兰城是一座边长约330米的土城,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城址平面基本呈正方形。城墙是用粘土与红柳枝相间筑成,南北城墙保存较好,城基残存部分宽约5~8.50米、残高约1~4米。城内有一条已干涸的古水道从城西北角穿城而过,把城区分为东北、西南两区。城内街道脉络分明,官署民舍,界线清楚,城中是官署,城南是居民区。一般的民宅从其残存的房柱、墙基和墙壁可以复原出它的结构。一般规范化的民宅包括院庭,正房、厢房,有的在院后还有小果园。城中的属于官署的大型建筑已成一片废墟,地面到处堆置着粗厚的檩木、高大的门柱、朱漆的梁柱,这些历史的陈迹显露出当时官府的豪华、奢侈。



在河道东面偏北有一座用土坯建造的高耸的佛塔,在楼兰城外十几里处就可眺望见它那直插蓝天的锥顶、残高10.4米,当年斯文赫定曾在这里发掘出一尊一米多高的佛像。1979年,考古队在这里发现了木质的浮雕佛像和饰有莲花的长柄铜香炉等一批佛教文物,这可以说明古楼兰人是笃信佛教的,这批文物对于研究印度佛教东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楼兰遗址及其周围出土了大量的丝绸,毛、麻、锦、绢等织品、渔猎工具,兵器。玉器容器、日用品和汉晋时各种中外古钱币。遗物中以丝织品最引人注目,1980年,考察队在城址周围搜集到一批东汉丝织品,其中一件“长寿明光”锦。在靛蓝色的地上加上褐、黄,绿三色,在攀枝花纹和兽纹中央织着吉祥语,堪称东汉织锦中的精品。这些文物证明了古楼兰又是丝路古道上一座繁华发达的商业城市。是我国丝绸出口的周转站之一。



对楼兰的进一步研究,需要借助于在楼兰地区出土的汉文或怯卢文竹简,木牍和纸文书上的文字。这批文书的纪年以公元252年最早,它们主要是当地行政机构和驻军的各项公文及公私往来信件。从文书的内容中我们可以了解东汉,魏晋时期在这里设有西域长史及其行政机构和驻军情况,以及楼兰人的生活,他们与来往客商进行贸易等情况。有一件残简上记载着买“丝四千三百廿六匹”,表明了当时的贸易量是很大的。此外,文书还有记录楼兰城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根据已发现的文物判断.楼兰是亚洲腹地的中枢城市,在丝绸之路,作为中国、波斯,印度,叙利亚、罗马帝国之间的中转贸易站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楼兰城址周围有不少古墓,时间从距今3800年的新石器时代到两汉,由于楼兰地区气候干燥,文物和少数尸体保存至今仍然十分完好。


考古工作者曾在孔雀河岸边的古墓沟发掘了一群古墓。楼兰人有他们自己奇特的墓葬形式:每一个墓都由七排椭圆形的木桩包围着,由内向外,粗细有序,墓与墓之间,由较为稀朗的木桩相互联系着。墓的主人面目依稀可辨,高鼻,深眼;黄发,这可能就是古楼兰人的形象。1979年冬,在一座楼兰古墓中,出土了一具女性木乃伊,干尸上覆盖着苇杆、树枝、泥沙,死者脸部清秀,皮肤呈古铜色,头戴三角毡帽,上身用毛织的毯子裹着,足穿牛皮鞋。出土时脸上盖着一个细柳扁筐,随葬品有木制容器,玉、骨、珠饰、牛、羊角、木石雕像等。从这些随葬品中可以看出楼兰人的祖先是以游牧与渔猎为主的。考古学家根据这批珍贵的资料,发现了楼兰先人存在着对精灵、女性,自然崇拜的多种信仰观念。



四、古楼兰的兴衰

1980年,考古队在楼兰古城西北和西南,发现了成片干枯的胡杨树叶,根据这一发现和以往的考察和发掘,我们可以设想出一幅古楼兰兴衰的历史画卷:


在史前时期的新石器时代,一个游牧的部落从中亚越过今天的中苏边境的高山。向东迁徙,他们来到了今天的楼兰之地。在当时,这里气候湿润,植物繁茂,孔雀河与车尔巨河都汇入水量充沛的塔里木河,然后经库鲁克河在这里注入罗布河。今天干涸了的罗布泊当时却是湖水充沛、水面开阔,岸上栖息着无数野鹅、野鸭,鸽等水鸟,成群的野骆驼、黄羊居住在罗布河周围的草原,经过长途跋涉已经疲倦的人们就不想再离开这片绿洲了,他们建立了村落,从事畜牧和渔猎生产,这就是最初的楼兰。


到了汉代,随着丝路的开通,楼兰作为丝路上的交通枢纽,吸收了东西方的文化,很快地繁荣起来,成为丝路上一个具有高度商业文明的古城。



楼兰古城的繁荣,使它的人口迅速增长,人类的各种活动破坏了这里的环境,绿洲逐渐缩小,人们已经感到沙漠的威胁,南北朝时期,由于塔里木河的改道,楼兰人赖于生存的水源断绝了,他们不得不离开这世代居住的住地。随着楼兰城被黄沙掩埋,古城从史籍上消失了。


以上这段文字,只是我的一种推测,谜一样的古楼兰有待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进一步的考察和研究,相信是可以解开的。从古楼兰经历的沧桑中,我们可以看出环境变迁对于文明的兴起、昌盛以至泯灭是起着何等重要的作用的。

喜欢炫笔伏逼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