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环球地理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地理地质作用形成过程大盘点

送交者: 炫笔伏逼[♂☆★★★不闻风知★★★☆♂] 于 2021-04-02 22:50 已读 2959 次  

炫笔伏逼的个人频道

+关注
 

(1)常见内力作用(为主)地貌的形成过程



①花岗岩(山体)露出地表过程:地壳运动,岩层断裂,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风化侵蚀,花岗岩露出地表。如:花岗岩风化球的形成过程、黄山花岗岩体的形成等。



②火山(玄武岩山体)的形成过程:(是否位于板块交界线附近)地壳断裂,岩浆喷出,火山灰堆积形成山体。如:日本的富士山、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等。


③断块山或断层高原:先是看是否位于板块交界线附近,地壳断裂抬升形成地垒或高原,后是外力作用形成现有地貌,以内力为主。如:华山、庐山、泰山、贺兰山、阴山、鄂尔多斯高原等。



④断层平原和谷地:地壳断裂下陷形成谷地,流水堆积形成平原。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东非大裂谷。 【新微专题】高考地理常考的地质灾害与防治考点整理



⑤断层湖的形成过程:地壳断裂下陷,积水成湖。如:贝加尔湖、非洲东非大裂谷附近的湖泊(马拉维湖、坦葛尼喀湖、维多利亚湖)、云南洱海等



⑥褶皱山的形成过程:地壳运动(挤压),岩层向上弯曲变形,形成褶皱山。如:喜马拉雅山、安第斯山、阿尔卑山、海岸山脉等均处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受板块挤压形成。


(2)常见外力侵蚀地貌形成过程


外力作用地貌类型主要有两大类,即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常见侵蚀地貌主要有:



①戈壁滩:即有大片砾石堆积的荒漠。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内,山洪暴发时,河流携带大量岩石块和细沙,自山口向下洲砾石和细沙依次堆积,然后经过长期的外力风化侵蚀、剥蚀,岩石块逐渐形成砾石,细沙被大风吹走,砾石堆积在地表形成戈壁滩。



②雅丹地貌: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涸的湖底,土层开开裂,风没裂隙吹蚀,裂隙变大,加之雨水的冲蚀,使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沟槽垄脊,这种起伏的地面称为雅丹地貌。



③风蚀蘑菇:岩石上部和下部岩性存在差别,下面的岩石较松软,下部的风速较快,风裹携着沙不断吹蚀下方岩石,下方的岩石被侵蚀,形成顶部大,底部小的地貌,即风蚀蘑菇。




④峡湾地貌:(第四纪冰川时期)纬度较高的沿海地区,冰川侵蚀形成沟谷,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冰川融化,海水侵入谷底,形成峡湾地貌。如,挪威大峡湾(松恩大峡湾)、新西兰大峡湾、南美洲南端的峡湾地貌、美国阿拉斯加沿海的峡湾地貌等。 【地理拓展】高中地理地质大专题!超全知识点汇总!高考地理地质过程汇总


(3)常见外力堆积地貌形成过程



风积地貌:被风搬运的物质,由于某种原因(影响因素)风力减弱而堆积下来形成的地貌。被搬运的物质来源:现代河床冲积物或堆积物、湖泊沉积物、洪积冲积物、基岩风化物和坡积物、海岸海流堆积的泥沙。影响因素:沙丘(风积地貌)的形成和发育受风力、地面形态、水分、粗糙度、植被及沙源供应等条件的影响。如,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是,西北地区植被稀少,地表碎屑物多,强劲的西北携带西北地表碎屑物,由于受到太行山的阻挡,沙子和尘土堆积于山前,日积月累,形成黄土高原。



冲积扇: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较快,河流携带碎石泥沙,冲出山口,由于地势变缓,河道变宽,流速减缓,泥沙堆积于山前形成的扇状堆积地貌。该地貌主要分布于高大山脉的山麓地带,如我国西北的祁连山、昆仑山、天山等。黄淮海平原即是黄河出太行山形成的冲积扇(见图3和图4)。



河漫滩:在地形较平坦的河段,水流速度较缓,侧蚀作用和堆积作用较强,洪水期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枯水期河流堆积体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多个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河漫滩平原。因此,有河漫滩出现的地方(一般中下游多见),水位季节变化一般较大,地形也较平坦(见图3和图4)。




河口三角洲:河流入海口附近,地形平坦,加之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速度较缓,河流自上游携带的泥沙堆积于河口,形成三角洲。(见图3和图4)



图7 不同河流堆积地貌出现的位置



河曲地貌:指的是河流在河道内的流动会伴随两岸岩性的差异而对河道两侧河床的侵蚀作用差异,由于河流水流对凹岸的不断侵蚀,凸岸不断的淤积,使河流的整体形态不断地发生变化,形成河流独有的一种平面展布的弯曲形态的特征称为河曲地貌。河曲地貌进一步发展,最终会自然裁弯取直,废弃的弯曲河道成为河成湖(牛轭湖)。


(4)堆积地貌形成条件


堆积地貌的形成必须表述清楚两个条件,其一,被搬运的物质来源,其二,外力因何而减弱。具体实例见冲击扇等成因。


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掀起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


河流的侵蚀地貌:



河流的堆积地貌


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沉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在河流堆积地貌中,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地貌类型。冲积平原一般是由洪积一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三部分组成。


洪积—冲积平原是由于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在山区流动时,由于山区内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谷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最终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河漫滩平原是在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较弱,侧蚀作用较强。河流往往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逐步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平原是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人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若干个三角洲连在一起,便形成了广阔的三角洲平原。 【地理素养】带你看119个高考地理可能会考查的地质奇迹



1.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过程


(典题分析)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图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




过程:流水侵蚀→流水搬运→流水堆积


答案:乙地位于(罗讷河)河流出山口附近。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峡谷,水流急,可携带砾石;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携带的砾石首先在此处堆积。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典题分析)下图为缅甸翡翠玉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该地的翡翠是岩浆岩在高压条件下形成的。采玉期集中在每年十月至次年四月。清代,主要是人工采集河床上的翡翠石料(也称水石,如下图),现在则使用大型机械采掘。80%以上的翡翠原料出口中国并加工、销售。最近,缅甸准备将翡翠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




根据资料推测乌龙河“水石”的形成条件。


答案:缅甸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岩浆侵入,导致岩石变质形成,后经流水侵蚀搬运,堆积形成。


3.地质灾害的形成过程


(典题分析)某段高速公路(G)经过单面山(顺向山)地区,地质剖面如图所示。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对施工立面H进行了加固,还在L坡面上打入“岩锚”。以固定表层岩层。2010年春,该单面山的上部山体大规模滑落,导致约200米长的公路被毁。



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答案: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岩锚”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降水、地震等因素导致)深处地层松软(层面松动)使得该单面山上部山体滑落,对公路产生巨大推力,导致该公路被毁。


4.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形成过程


(典题分析)新西兰东南部(图甲)的摩拉基海滩上约有50个圆形巨石(图乙),最大直径逾两米,重达数吨,散布于海滩中部百余米的地方。据研究,圆石与珍珠的形成原因异曲同工,即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由围绕着核心物质(如贝壳、珊瑚碎片等)的钙和碳酸盐慢慢结晶,层层凝聚而成。直径两米左右的圆石至少需要400~550万年的时间形成,大约要覆盖10~50米厚的海泥才足以提供充分的矿物质。某些圆石长期暴露在水面之上的部分会开裂并逐渐形成龟甲状花纹(图丙)。



过程: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答案:圆石存在于海底海泥之中;后来地壳抬升使海底升高;最终圆石上覆物质被侵蚀而出露。

喜欢炫笔伏逼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