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环球地理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多亏他们,它终于从中国地图消失

送交者: Smiley1[♀★★★★声望勋衔17★★★★♀] 于 2021-03-23 1:43 已读 1079 次  

Smiley1的个人频道

+关注



记录值得致敬的故事



01


O N E


北京的沙尘暴几天了。


几天前,朋友圈里段子文案层出不穷。



刷一轮下来,还以为没啥大碍。


事实上,这场沙尘暴根本没朋友圈图片里那么美好。


一众的乐观也掩盖不了它的凶猛。


北京的人儿在一片土腥味中醒来,房间沙尘隐约可见,像是在倾泻的泥土车旁睡了一觉。


屋内,手机疯狂推送着关于沙尘暴的警报。


屋外,浊风呼啸,黄沙漫天,楼房、汽车、马路都被染上黄色。


一有科幻片里末世之景。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是10年来中国遭遇最强的沙尘暴。


能见度低于1000米,空气中PM10浓度极高,空气已是超标污染。



出门一趟身上全是沙尘,一张口就能吃一嘴土,一口新鲜空气都没有。


即便不出门,一天下来鼻子里也全是黑的。



这场沙尘暴,比我们想象中严重多了。


源头的蒙古国已导致10人死亡,数百人走失。


而国内,不止北京,还有好几个地区也深受沙尘暴危害。


许多航班公交相继取消,学校也纷纷停课,干啥都不方便。


明明是一场灾厄,但到了朋友圈里,只剩下调侃。


为啥?


北京太久没见过沙尘暴了。




我查了许多报道,曾经的北京与现在相差很大。


如今一年都见不上一次,以前一年里沙尘暴能肆虐好几次,每次都搞得乌烟瘴气。


沙暴之中,行人寸步难行,掀翻汽配商店,把五米高的饭馆烟囱刮歪,把施工工人从楼顶刮下......


对以前的北京而言,沙尘暴是噩梦。


有人说,影院正上映《阿凡达》,北京又刮起沙尘暴,仿佛时空错乱回到2010年。


但已是两种不同的态度。


从噩梦变成如今的调侃,这其中有一个很关键的影响因素:


治沙人。


一个脏活累活都替我们干了几十年的群体。


在中国,这是一个很少人关注的群体。


的确,他们不如热搜上娱乐八卦更吸引人,但我依旧想讲讲关于他们的事。


因为没有他们的话,今天我们很可能呼吸的都是沙尘。


▲治沙人。(图来源新疆经济报)


02


T W O


上世纪的中国,风沙肆虐。


陕西一带,人们被风沙一路赶着走。


刚安定下来,一场沙尘暴便能将整个村庄变成一拨黄土。


大风刮沙,如刀子一般割人。


即便是普通风沙,一起风屋里锅碗瓢盆也满是是黄沙,风大点,房子或被掩埋,或被掀翻。


每家每户都得备上大铁锹,出门前用来堵住大门的沙土,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扫。


倘若路上遇见沙尘天气,都可能有去无回。


恶劣天气下,水也成了奢侈品,什么拖地洗澡都别妄想,能喝口水就已是难得。


连同刚降生婴儿那一声啼哭也变了味,谁都不知道那是来到人间的喜悦,还是对灾厄的恐惧。



当时中国有四分之一国土是荒漠,沙尘暴让很多地方都吃尽了苦头。


北京曾创下连续20天沙尘暴的记录,甘肃一次沙尘暴还曾造成85人遇难。


这是很多人都不愿再提及的悲痛。


但幸好,这片土地上向来都有人在抚平另一群人的伤痛。


还记得去年上映的《我和我的家乡》吗?里面有一幕让我印象很深刻。


邓超扮演的乔树木在沙里沟校庆上接受表彰时,台下坐着的正是他的原型:


沙地苹果研发者张炳贵。


千禧年,他退休回乡,原本可以安心待在家里颐养天年。


但当他看到新闻里其他老人植树造林,看着家乡一片荒沙,坐不住了。


散尽多年积蓄和退休金300多万,承包300亩荒沙低产林。


要改造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功能的生态林。


很不容易。


自己高龄还上山干活不说,还苦心劝家人一起。


一开始亲手挖了整整6000多个坑种上树苗,但全都死了。


沙海难种树,他试了好几种树木,一次次失败后才确定了品种。


为方便干活,他干脆和老伴搬到山上住。


即便后来两个儿子因意外去世,他也没有因为悲痛放弃。


很多人嘲讽他傻,白花花的钱不拿去养老,反倒拖家带口上山干活。


但我却只有敬意,后生晚辈都难以忍受的脏活累活,他一个耄耋老人全挑在了肩上。


在他身后,还站着一个又一个如他般的愚公。


所移不是山,是扼住人们咽喉的荒漠。


▲沙地苹果研发者张炳贵


03


T H R E E


故事的结局如出一辙,只不过以不一样的方式。


愚公感动了神明,移走了大山。


而现实世界里没有神明,创造奇迹的是一班治沙的凡人。


拿中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沙漠来说。


曾经这里是不毛之地,路遥形容它:


“草籽下地不扎根,大雁飞来不安家。一堆黄沙一堆坟,劝君莫过红石峡。”


这般恶劣的环境下,诞生了一支补浪河女子治沙连。



当年,54个仅仅18岁的女兵一头扎进了这荒漠。


眼前大漠无边,每个人都很心慌,经常想家想着就开始哭。


伙食也不好,天天都是白开水加高粱加青稞面馍。


夏天热到融化,冬天冻到手脚长满冻疮。


生活是相当苦。


但在风沙里长大的孩子知道,退一步身后的乡亲父老也得跟着退。


从一开始她们就知道,自己不能退,再也不想过被风沙赶着走的日子。



刚种下的树苗被刮走,那就接着种,种到苍天大树;


荒漠里缺水,那就省点水,长发干脆剪成寸头;


规定结了婚就得离开,那就再三推迟自己婚期......


来到这里的姑娘,几乎都放弃了更加轻松舒服的生活工作,孩子父母一年也就见上一两次。


但每个人都铁了心要和荒漠斗到底。



因为治沙得固沙,增加植被,而植被生长周期很慢,所以治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工作。


说白了,这不是一代人的事情。


一代队员席永翠曾说,等她老了就把孩子送去治沙。


后来,她真的就送来了三个外甥女和两个侄女。


那些队员的后代大多如此,前赴后继。


荒漠一点一点在消失。



几天前,我看到一条热搜,毛乌素沙漠即将从地图上彻底消失。


可能对于我们而言很难被触动,但对于那些亲历者而言,无疑是催泪的。


要流多少血,流多少汗,只有他们最清楚。


换来这片绿地太不容易了。



毛乌素沙漠的奇迹,也在中国各大荒漠重现。


说个值得自豪的,世界上最大的治沙工程就在中国,累积新增森林面积也是全球第一。



04


F O U R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治沙这么强,为什么还会有沙尘暴。


因为源头是隔壁的蒙古国。


要彻底解决只能通过合作,但很难。


那这些年的治沙工程是不是就没用了?


不,很管用!


看看以前人们的生活。


生活被风沙占据,环境岌岌可危,每个人身体都很不健康。


再看看今天。


以前的荒漠变成了绿地,出门再也不会一嘴沙子,啥都有了唯独没有荒漠。


北京以前是沙尘暴高发地,但这些年来沙尘暴的次数骤减。



突如其来的一场北京沙尘暴,人们也不再是恐惧,而是拿起手机调侃。


所有的这些都佐证了治沙人的付出有多值得。


而如今,他们依旧没停下脚步。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治沙难度很大,我们只能做好固沙,最直接的就是种树。


但树木植物成长太慢,拉长了一整个治理周期,也就意味着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去治理。


倘若中断,前功尽弃。


写到这,我忽然更懂基辛格那番话:“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这些人和我们一样,都只是凡胎肉体,却偏要和荒漠作对。


明明可以更轻松舒服地生活,却偏要挑下所有脏活累活。


明知道做再多最后可能名字也不会被人记住,却还是奋不顾身。


这是大写的中国人!


昨天,我还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说,沙尘暴过好几天了,但现在空气里还有一股沙土味。


想起过去几十年里那群治沙人吃过的苦,心里满是感谢,因为有他们的存在,这股沙土味只是暂时。


这场沙尘暴过后,我只希望我们记住的不止是那些段子文案,更多的是这帮人。


因为,今天的你之所以能安稳地看完这篇文章,大口呼吸新鲜空气,都托他们的福。


▲治沙人。(图来源新华网)


参考资料:


《乡村见闻:张炳贵的苹果梦》陕西日报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誓叫沙海变绿洲》朝闻天下


*图:图片素材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由国馆原创,转载请注明。

喜欢Smiley1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