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逍遥自在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让人三尺,方能渡己一生

送交者: 都是可怜人间[★★★Mia&Levin★★★] 于 2020-10-14 9:01 已读 515 次  

都是可怜人间的个人频道

+关注

佛说:让人三尺,方能渡己一生。


我们于人世间走一遭,掐指算来不过三万多天。


若用于争执推搡,浪费的是自己的时间和生命;若用于生气怒骂,侵蚀的是自己的灵魂和宁静。


因此,处事时学会让一步,待人时学会宽一分。


你会发现,退即是进,予即是得。


有这样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个老板开了一家当铺。


一日一个邻居来到当铺,要拿回当的棉被和棉衣,却不肯付赎金。


当铺的老板想了一下,跟邻居说道:“应该是快要过年了,家里没有御寒的东西,那这些衣物棉被就拿回去应急吧。”


邻居没作声,拿了东西便走,没想到第二天,竟死在了另一家当铺里 。


原来这个邻居欠下巨款,无力偿还,打算去当铺索要东西,不给就喝了毒药死在店里,好讹一笔钱留给家人。


另一家当铺老板因不肯吃亏,便赔了一大笔钱。


有人问第一家的老板,为什么直接给他东西?


老板答:


_


“因为不管什么时候,都要留一点余地给别人。”


深以为然,让步,不是怯懦也不是退缩,是宽厚他人,更是解脱自我。


表面上看,我们让了他人,吃亏的是我们,但长久的看,我们收获了好人缘,收获了好名声,更收获了一颗宽厚平和的心。


就像《菜根谭》中说的:


_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做人处事以让一步为高明,让一步是为进一步留余地;待人接物以宽厚为福,利人是为利己打下根基。


待人宽厚,便是真正的有福之人,不仅施了好处给别人,更是为以后的自己积了福气。


垓下之战中,韩信十面埋伏围困项羽,却还要留个口子网开一面。


这是因为中国有句话叫困兽犹斗,人在绝境的时候,求生欲会激发出比平时大许多倍的能量,使人殊死一战。


不管什么时候都要给别人留条生路,这样对人对己都是有好处的。


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今天你对别人留余地,说不定就是给将来的自己留余地。


遇事存些浑厚,待人多点礼让,就可能在遇见人生的某一道难关时,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


多一些善意,多一些退让,多一些容忍。与人方便,利己达人,给别人留路,就是给自己积福。


布袋和尚在看到农夫插秧的情景后,写下一首诗:


_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首诗通俗易懂,却大有深意。


它告诉我们,当我们身心不再被外界的物欲染著的时候,当大家愿意谦卑地低下头来的时候,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与道相契。


插秧时表面上是边插边后退,但却是一直向前的,是以退为进的。


人生天地宽,让步又何妨,让人三分不吃亏,容人三分无损失。


让步为高,宽人是福。弯腰不是认输,而是为了拾起丢掉的幸福。


猴年春晚上,赵薇唱了一首名为《六尺巷》的歌曲。这首歌背后有这样一个故事:


康熙年间,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与一位吴姓侍郎于桐城毗邻而居,两家人为争地皮,起了争执。


张家人便写信给远在京城的张英,希望张英凭官威干预。


张英见信后,却对家人仗势欺人的行为深为不安,便回了《六尺巷》这首诗:


_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见书明理,立即主动退后三尺;吴家见此情景,深为惭愧,也后退三尺。


就这样,张吴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六尺巷因故得名。


这个故事,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礼让价值观,也昭示了一个道理: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张家虽让了三尺之地,却换来心性恬然,邻里和睦,也不曾落下仗势欺人的坏名声。


如果理直就气壮,得理就不饶人,短期上也许会有一定的利益,长久来说,却会损害自己的后福。


我们都体会过人情冷暖,经历过世态炎凉,便更应懂得,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


多交朋友,少树敌人,对每个人都是相当有意义的忠告。


春风得意的时候,不把事情做绝;如日中天的时候,不把退路堵死,这是为别人,更是为自己。


余生,学会让人三尺,方能渡己一生。

喜欢都是可怜人间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