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逍遥自在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你知道过年为什么一定要蒸馒头吗?

送交者: yanziaz[♀★★★★声望勋衔18★★★★♀] 于 2019-12-14 11:25 已读 1943 次  

yanziaz的个人频道

+关注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你知道过年为什么一定要蒸馒头吗?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这首民谣道出了北方的传统年俗。中国有句俗话:不蒸包子,要争气!过年蒸包子,也有争气的含义,另外象征来年的日子会蒸蒸日上。馒头是发面做的,蒸的时候会发起来, 所以也象征会发财发家。


老北京过去有句俗语,“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儿就是年”。意思是说,“腊八儿”过了之后,就离“年”相去不远了。不过,真正意义上的年味儿,还应该是从“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儿”这一天开始的。


大年三十前的这几天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礼俗,老北京人也就循着这话儿,守着这礼一年年地喜庆着。那这话里藏着什么地道的经年流传的民间祈愿?



为什么老北京人宰杀的一定得是公鸡?


老北京的民间谚语说,“二十七,杀公鸡”。也就是说,在腊月二十七这一天,老北京人有宰杀公鸡的习俗。


这里就有个问题:为什么老北京人要宰杀的,一定得是公鸡呢?母鸡难道就不行吗?主要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加以解释:


第一、在以男子为主导的父系社会,人们的潜意识里已经认同了男子为大的观点,认为雄的就好,就是第一,而过年这么隆重的节日,自然也就要宰一只公鸡了,而且公鸡本身就很漂亮,雄赳赳的显着气派。这天宰好炖熟的公鸡要在除夕的盛宴上登场。


第二、家庭主妇是舍不得宰杀母鸡的。因为乡村夫妇常常和鸡鸭相依为命。家里少了油盐钱,拿几个鸡蛋鸭蛋去换油盐。女人要买个针头线脑的,也是打鸡蛋鸭蛋的主意。有些家庭甚至把孩子的学费都寄托在鸡鸭身上。但是要过年了,到了杀鸡宰鸭的节骨眼儿上了,别人家杀了,咱能不杀?!


当然,实在没有办法时,这相依为命了多年的老母鸡也得被杀掉那么一两只。既然杀都杀了,就不能悄悄地杀,就要撵得鸡鸭乱飞乱叫,撵得一村人都听见了大响动。那意思就是在向乡邻们宣告:今年这个“年”,俺家也有肉吃——而且,是代表着“大吉大利”的鸡肉。


除了必须要宰杀鸡鸭之外,老北京人还要准备更多的肉菜、素菜等以便过年的时候享用。通常必须准备的肉菜主要有:炖肘子、炖牛肉、坛子肉、米粉肉、回锅肉、松肉、扣肉、炖吊子、炸饹馇等。除了荤菜外,老北京的家庭主妇们还要特意准备芥末墩儿、酱瓜丁、豆豉豆腐、豆儿酱这四样小菜。

芥末墩儿是以大白菜为原料,把大白菜切成寸段,状似小墩儿。用开水冲浇白菜墩儿三次后,码到瓦盆内,码一层撒上芥末粉、白糖,再码第二层,一直码到瓦盆的顶端,最后倒入米醋,注意保温。两天后,再放到室外,随吃随取。


豆儿酱的做法也很简单。先用猪蹄煮好白汤,再将适量的熏干、胡萝卜、水疙瘩、炖熟的猪蹄切成丁儿,和青豆一同煮熟,煮时可放少许红辣椒、葱姜、蒜末、酱油、盐等,然后拿到屋外放凉,冷却后在低温中自然会变成冻儿。这是一道下酒的好菜。



为什么“蒸馒头”比其他地方慢半拍


老北京的民间谚语说,“二十八,把面发”。也就是说,腊月二十八这一天,太原人要蒸好“糕儿馍馍两笸箩”;河北人则是“蒸枣花”预备除夕祭礼祖宗作供品;河南人也是“二十八,蒸馍炸饹馇。”只有老北京人慢半拍,在这天才“把面发”,等到二十九才“蒸馒头”。


“把面发”,指的是准备主食。按老北京人的老例儿说,从初一开始到初五忌做蒸、炒、炸、烙等炊事,而“蒸”与“争”谐音、“炒”与“吵”谐音、“炸”与“炸”(四声)谐音、“烙”与“落”谐音,均属春节期间绝对不能说出口的“不吉利”的“破话儿”。


人们祈盼在新的一年里家庭和和美美,顺顺利利,于是就刻意将那些听起来谐音不和谐的“破话儿”和“破事儿”一一避开。


老北京人在年前都要蒸出够全家吃上一个星期左右的馒头,这叫隔年吃。所以老北京人习惯在大年二十八这天“把面发”,开始做有关主食的准备工作。


问题在于:为什么老北京人要比其他地方的人慢上半拍,在“二十八”这天才“把面发”,等到“二十九”才“蒸馒头”呢?


因为过去没有速效发酵粉,普通的白面在老北京冬季的常温下,很不容易发酵成功,只能是在“二十六,炖大肉”和“二十七,杀公鸡”之后,家里面已经热气腾腾的条件下,才最容易把面发酵好。这发酵好的面,才能在第二天蒸出上好的馒头。



在年前的这两天,老北京的人家,家家户户还要继续赶集上店、集中采购。例如:鞭炮、春联、香烛、烧纸、牛羊肉等等。


按照老理儿,从正月初一 开始到初五不能动火蒸馒头和炒菜,所以人们习惯在腊月廿八、廿九这两天做主食。由于春节期间忌做蒸、炒、烙等炊事,而蒸与争谐音、炒与吵谐音、烙与落谐音,均属不吉利,所以以前人们在年前都要蒸出够全家吃上一个星期左右的馒头。


据传在三国时期,诸葛亮为安定后方而进军西南,在横渡泸水时,因瘴气熏天,毒液漫流,过河士兵中体弱者多触水致死,军队难以挺进。诸葛亮手下提出了一个迷信的主意:杀死一些“南蛮”的俘虏,用他们的头颅去祭泸水的河神。诸葛亮面对此景心急如焚,想来想去只好祭奠河神,求神降福惩魔,保佑生灵,于是命杀牛宰猪,包成面团,投于水中以示供奉。打那以后,这种面食就流传了 下来,并且传到了北方。但是称为“蛮头”实在太吓人了,人们就用“馒”字换下了“蛮”字,写作“馒头”,久而久之,馒头就成了北方人的主食品了。蒸馒头也成为北方过年一个重要的习俗。



蒸馒头样式多 寓意好


过年我们蒸的馒头,多姿多彩形象丰富。因馒头的样式不同,含义自然也不同:鱼形为吉祥,桃形为长寿,苹果形为平安如意。有的家里还要做上一对“剩虫",意思是年年有剩粮。有的家里不仅有“剩虫",还要做上一对“圣鸡",象征着家中的孩子学习好,能够年年升级。除蒸馒头外,还“豆包”,你一听这音儿,肯定就知道这是“都饱”的意思。还有“菜包”,菜包里有豆腐粉条,意思是年年有财宝,天天都富裕,季季风调雨顺。


北方过年蒸的馒头,多姿多彩形象丰富。因馒头的样式不同,含义自然也不同:鱼形为吉祥,桃形为长寿,苹果形为平安如意,鲶鱼馒头寓意“年年有余”,元宝馒头寓意招财进宝,馒头上点缀五个大红枣寓意来年五谷丰登。而这些做成刺猬、龙等形状的馒头,传说是“圣虫”的一种,取“剩”、“升”之音,寓意来年粮食有剩余,日子步步高升。馒头上还有点红,意味着红红火火,是人们对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一种祝愿和愿望。

来自  刘小葱
喜欢yanziaz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