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内涵爆笑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生孩子等于抽盲盒,你敢再抽一次吗?

送交者: 拈花一笑很倾城[♂☆★★?守护?★★☆♂] 于 2021-10-09 4:39 已读 5449 次  

拈花一笑很倾城的个人频道

+关注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抠门如米粒,居然也入了盲盒的坑。



但是,像米粒爸这样的直男,怕是无论如何也get不到抽盲盒的快乐


有一次,米粒爸特别郑重地问米粒:花钱买点看得见的、能确定的、又喜欢的,不好么?抽一个不喜欢的,钱也花了,又退不了,不是给自己添堵吗?


米粒说(脸上大大写着“年轻人的世界你不懂”):


-你想啊爸爸,如果抽到的刚好是自己喜欢的,跟直接买相比,是不是双倍的快乐

-如果抽到的不是自己喜欢的,那是不是就更期待下次抽盲盒了?


-如果抽到了隐藏款,是不是快乐到飞起了?(米粒说到这,笑得嘴都已经咧到耳朵了,好像真抽了个隐藏款似的)


说实话,我有点震惊,作为一个小学生,买个盲盒都分析得这么有逻辑,为娘很欣慰



前几天正好看到双胞胎颜怡颜悦吐槽“生孩子就是开盲盒”,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跟米粒爸分享:你不是没抽过盲盒吗?那孩子你总有吧?





我俩那天还一起回想了米粒出生之前,以及刚出生时的心情。



说实在的,生孩子跟抽盲盒,在某种程度上,还真挺像的——出生(抽盲盒)之前的紧张、激动、期待、兴奋,复杂又刺激的心情一样不少……


不过,抽完盲盒一般只有两种结果:喜欢或不喜欢。


但生孩子就不一样了,在揭晓答案那一刻,无论抽中的是个什么盲盒小孩,都喜欢到可以失去理智,只要ta健健康康,就确定一定以及肯定,自己抽中的就是那个“隐藏款”,聪明、漂亮、可爱、无与伦比、天下无双!



我有个闺蜜,要孩子比较晚,才几个月大,之前她还在月子里的时候,有一天大半夜,她给我发了个语音微信,问:米粒多大会吃手的?


蛤?


这是个什么问题?你要问我几个月会走、会爬,我倒是还有点印象,吃手是个什么“里程碑”?


我使劲回忆,还是模模糊糊:大概不到一个月?


闺蜜急了:不可能!我问了一圈儿人,没有谁家孩子一个月会吃手!


我弱弱地问了句:你家。。。月子里就会吃手了?


闺蜜立马报喜,给我发来一个她家宝宝甜甜吃手的视频。


我回复了一大堆“赞”的表情(确实也不知道说点啥好)


闺蜜喜不自胜:我家宝贝,绝对是个天才




我跟米粒爸讲的时候,米粒爸盯着我:这不就是你吗?


我。。。有吗?


好像,确实,有过,哈哈哈~


印象里,米粒会爬之后,满屋子爬,我们当时在美国,房子大、家具少,米粒整天像个小螃蟹似的,正着爬倒着爬向左爬向右爬,顺着楼梯从一楼爬到二楼,再倒着从二楼爬到一楼。


那时候我确实认定了米粒是个运动员的好苗子,如果米粒也有微信的话,我觉得他的运动步数一定是所有孩子里的NO 1,并且一直雄霸榜首,无人能及



我每天都琢磨以后让米粒学点啥运动项目,生怕学晚了、选错了,耽误了明日之星


这么想来,父母对孩子的滤镜,比网红的滤镜可大!多!了!


纸上随手画幅画——嗬~毕加索再世!


钢琴上乱弹一气——嚯~未来的肖邦!


喜欢搭积木、搭乐高——哇塞,建筑大师贝聿铭啊!


长得高,篮球明星;嗓门大,就是歌唱家;能蹦单词,妥妥的语言天才;


知道1+1=2,必须文曲星下凡啊~


……


几乎所有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都坚信:我的孩子我最了解,是不是天才,我最清楚,他/她,确实是个天才!



不过,根据米粒妈多年的经验,这种“蜜汁自信”通常会在孩子上小学时被彻底瓦解。



上小学,是个里程碑。


这之后,你的心情会像一遍又一遍抽盲盒一样,从满心期待,到无尽的落寞。(当然,偶尔也能抽到自己心仪的那款,但屈指可数~)


同事的孩子今年刚上一年级,跟我说,每天都像坐过山车似的,心里跌宕起伏。



白天,老师往班级群里发了五个孩子的作业本照片,工工整整的字迹,老师说这几个是比较优秀的作业(学校课堂作业),给家长展示一下,让大家心中有数。


中午吃饭的时候,同事就在手机上反反复复滑动这几张照片,在“一”、“二”、“三”、“上”、“下”这几个字上来回琢磨,猜测到底哪个是她家娃的作业。


第二天上班,她苦笑着跟我说,回家把那五张照片跟孩子的作业本对了一下,不是她家娃的,一个都不是


站在一个中高年级孩子家长的角度,我安慰她:刚上学,几个字能说明啥?认真点、多练习,都能写好。(但我心里最想说的其实是:这才哪到哪啊?以后的打击更多更大好么



不过我真挺理解同事的心情。这是她第一次直面,她的孩子可能不是班级里写字认真的那前5/30的孩子。


这次接受写字不是最好的,下次可能要接受背古诗背不下来,回家记不住老师布置的任务,写作业磨磨蹭蹭,一学习就犯困,考试不是双百,单词拼写得一塌糊涂,数学计算老是马马虎虎,连纪律都不能保证,甚至经常被老师找家长……


我说,这就是小学生家长的必修课啊:


失望—>接受—>努力改变—>再失望—>再接受—>再继续努力改变……


接受他一开始不是最好的,然后帮助他去完善、进步,努力去靠近优秀,如果还是做不到,那就只能再次接受,再次调整、努力……



盲盒不喜欢的可以去咸鱼上转让,可以跟其他的盲盒盒友交换,可以扔进抽屉重新再抽,但孩子终究不是盲盒,我们要接受ta不是我们期待的样子,并且永远不能放弃ta。


上学前,孩子们没有被拉到同一套评价体系下,自由生长,每个都是那么完美,有的活泼,有的心思细腻,有的擅长表达,有的动手能力强,有的爱运动,有的爱思考,真是各有各的好。


但是上了小学,同样是一个班的同学,一样的老师、一样的课程,结果却可以天差地别。



上次米粒妈不是还吐槽过么《男孩妈妈续命秘诀:不要试图跟女孩攀比》,留言简直被刷爆了,你想等男孩开窍,真的就跟中彩票一样



以为熬过了一二年级,终于可以做一个波澜不惊的小学生家长了,三年级来了。


盲盒再次开启。


可能,一夜又回到了解放前


计算做得挺好,应用题却读不懂了;字认识不少了,作文却一个字都憋不出来。



怎么办?


为啥曾经那么无与伦比的天才儿童,进了某小学某年某班,就那么普通了?


米粒妈以前从来不相信“这孩子一看就聪明”这样的话。


我觉得这就是不走心的恭维,敷衍的客套。


结果呢,上次在《世界的参差!我跟朋友聊育儿,人家跟我聊投资:每月买套房!》里,我提到了米粒爸的朋友——沃顿商学院毕业的夫妻俩(其实男的跟米粒爸是大学同学,然后人家大三的时候转学去了宾大)。


他俩是西雅图最顶尖IT企业里特别牛的天才架构师、工程师,各种IT公司抢着挖的那种,属于完全财务自由的状态。


我们之前去他们家的时候,见到他们的两个孩子,真的肉眼可见的有灵气。尤其是老大,眼睛特别亮,一看就是超级超级聪明的那种。


果然人家今年考上了天才班(据说今年很难考,但对人家来说也不是事儿)



我想说什么呢,人和人之间是有差距的,比较在所难免,但也要对孩子有个合适的定位。


不说学习,就单单说踢球,我不是也经历过,佛系—>膨胀—>回到现实,这样的心里起伏么?(关于这个故事大家可以看《孩子踢进“六小强”?足球的“名利场”可比狗血剧刺激多了》)


真的太正常不过了。


心里失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期望太高。



前几天我一个孩子已经上初中的朋友跟我吐槽:


“你说初一,就那么点内容,也不算难,作业回回写到大半夜,关键错误率还奇高。也没见他玩游戏或干什么别的事儿啊,一晚上就坐在那写,不知道脑子里在想什么。”


“这又不是高中,难度提升了。我和他爸爸当年在初中,起码都是年级一二名,怎么这孩子上个初一,做的还是校内作业,就这么费劲,实在是难以理解!”


说为人父母就是来渡劫的,大概率说的就是,我们很难接受孩子普通,甚至有点差。



孩子上了学,就进入一个小丛林,进了丛林就有它特定的法则,有较量、有高低,哪怕我们不认同这种评价标准。


除了跟同龄人比,家长还免不了要跟自己当年比,但任由你当初多叱咤风云,终究你是你,孩子是孩子。


养个孩子就像一次又一次抽盲盒,你慢慢会发现,ta有越来越多的地方不符合你的期待,你的愿望。



但是咱们也要反过来想一想,我抽中的盲盒,可能不是自己心仪的,但或许是别人眼巴巴看着却又抽不到的宝贝呢。


“别人家孩子”永远不是特定的一群孩子,这个人群一直在变,随着家长的期待而变,随着社会的评价体系而变。


一次又一次抽盲盒,又一次又一次看清现实,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去接受孩子的优点、缺点、平凡和不平凡。



毕竟,对于孩子来说,投胎也跟抽盲盒一样,一旦选好了,恕不退货。


孩子,此后余生,我们就彼此多担待吧

喜欢拈花一笑很倾城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