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和气生财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一个 “小编”,打出 4000 亿家电帝国

送交者: 狂心中[♂☆★★★★如狂★★★★☆♂] 于 2024-05-04 10:09 已读 2246 次 3赞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关注

1、跻身富豪榜,身家百亿


当宗馥莉们一一接过家族企业的重担,中小厂的二代们纷纷开启老板人生,一场管理权的代际交替正在悄然进行。曾在商界呕心沥血的创一代们逐渐老去,自己的后代通常是接班的首要人选。


这从数据上也不难看出,根据《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报告》及中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估算,家族企业占中国民营企业总数的比例超过了 80%。


从《2024 胡润全球富豪榜》来看,排名前二十的国内富豪中,除了黄峥、马化腾、张一鸣、丁磊等几位正值壮年的企业创始人,超过半数的富豪都会选择把自己打下的江山交由后代来接管。


但榜单中的美的集团何享健家族却是一个另类,它开辟了一条创始人撒手,由职业经理人来接管企业的独特路径,被称为 “小众中的小众”。


2012 年,何享健宣布隐退,由年仅 45 岁的方洪波接班,美的集团开始进入方洪波时代。方洪波也摇身一变,成为了年薪超千万,身家百亿的 “最强打工人”,并在全球富豪榜上占有一席之地,他也成为继何享健之后美的另一位灵魂掌权者。



(左为何享健,右为方洪波)


这个称号是当之无愧的,在 2012 年到 2023 年的时间里,美的集团的营收在方洪波手里,从 1027 亿元翻了三倍到 3737 亿元,归母净利润则直接翻了十倍,从原来的 32 亿元变成了 337 亿元。



(美的集团 2004 年至今,归母净利润变化情况,来源:Choice 数据)


方洪波刚刚接手的 2012 年,美的集团营收与格力电器不相上下,两家均为千亿级体量,此后两年两家营收旗鼓相当,都在稳步提升,直到 2015 年变数开始出现。


当年,受市场环境不景气影响,格力电器营收大跌 28.17%,而美的集团只微跌了 2.08%,凭此这一年美的集团营收比格力电器整整高出了 387.83 亿元。


这之后,两家的营收差距越拉越大。


2016 年美的集团营收首次突破 1500 亿,比格力电器多卖了近 500 亿元。2017 年美的集团营收逼近 2500 亿元,两家的差距拉大到 918 亿。此后两年两家营收差距一度缩小,但 2020 年一下子扩大到 1152 亿元。这一年,美的在向着 3000 亿的新目标逼近,而格力电器好不容易突破 2000 亿后又被打回去了,全年营收只有 1704 亿元。


2021 年、2022 年格力电器都在艰难地想要重回 2000 亿元阵营,但美的集团的营收已经来到了 3400 亿元。


4 月 30 日凌晨,格力电器公布的 2023 年成绩单显示,营收为 2050.18 亿元,这意味着两家之间的营收差距已经从 2012 年的 26 亿元,扩大到去年的 1686.92 亿元,营收差距直接翻了 64 倍。


今年一季度两家的差距更是悬殊,美的单季度营收首次突破 1000 亿元,达 1064.83 亿元,同比增长 10.19%;而格力电器营收只有 365.96 亿元,同比仅增 2.53%。


美的方面也没有薄待方洪波,在方洪波刚上任董事长的时候,他的年薪为 680 万元,持股数为 3600 万股,2023 年他的年薪已经涨到了 1354 万元,持股也到了 1.17 亿股。按照 4 月 30 日美的 69.78 元的股价计算,方洪波所持股票的账面价值超 80 亿元。《2024 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方洪波拥有的财富为 100 亿元,在全球排名第 2418 位。


暂且不说方洪波的身家财富,就拿千万的年薪来说,就足以羡煞无数打工人,这放在 A 股高管薪酬排行上也是遥遥领先般的存在。从《中国企业家价值报告 (2023)》来看,这一薪酬水平在 A 股高管的排名中遥遥领先。该报告显示,排名第二十位的瑞丰新材董事长郭春莹,薪酬为 1362 万元。而在 2022 年,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均值只有 171 万元。


2、从一介书生到铁血掌门人


方洪波是安徽铜陵人,出生于 1967 年,今年才 57 岁,和很多理工科出身的商业大佬不同,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的他很有文采。


3 月 27 日美的集团递交的 2023 年年报中,有一封致股东的信,这封信出自方洪波之手,而凭借荡气回肠的措辞,富有词藻的文笔,这封信很快就在股民间广泛流传。


“美的历年的致股东信文采都不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致股东的信。不愧是华师大的高材生,低调有实力。” 有老股民告诉「市界」。


在这封两千多字的股东信中,不但引用了《权力的游戏》《繁花》等文艺作品,还时常金句频出:“目前企业的经营像冲浪,一波又一波,动荡而不确定”“没有所谓的来日方长,听到最多的是突如其来的骤然离场”“这个世界没有所谓的悲观主义、乐观主义,只有现实主义”“没有时间的朋友,只有趋势的朋友”“一个时代的终结也必将是又一个时代的开始”。


方洪波是从笔杆子一路晋升到铁腕掌门人的,大学毕业后他先是在东风汽车制造厂工作了五年,1992 年他入职美的集团做内刊编辑。入职第二年,他就在《南方日报》头版发表了一篇名为《何享健:“美的” 号舰长》的文章,迅速得到了美的创始人何享健的赏识。


此后,方洪波在美的集团的任职经历可以说是扶摇直上。从内刊编辑、市场部部长到核心业务空调事业部总经理,再到制冷家电部门 CEO,方洪波只花了 11 年的时间。


何享健宣布隐退的 2012 年,中国家电行业经过多年跑马圈地后,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在刺激政策退出、房地产持续调控等因素影响下,市场需求明显减弱, 冰箱、洗衣机、空调等核心品类零售额下滑均超 10%。美的也不例外,全年营收大跌 23.41%,再下滑一点就跌下了千亿营收的铁王座,净利润也下滑了 6.14%。


当时,一篇名为《美的盛世危言》的文章更是引起轩然大波,直指美的暗藏巨大危机。“当时美的多元化的步子非常大,很多产品在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的情况下就匆忙上市了”。家电行业资深分析刘步尘告诉「市界」。


方洪波接任时候的美的,可以说是一艘装满了杂货,快压到载重水线的巨型轮船,看起来已经岌岌可危,正如王石所说,“很多民营企业都是在千亿规模的时候犯错误的”。



临危受命的方洪波对此很清楚,上任后,他便开展了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方洪波当时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从产品组织结构上进行大调整,砍掉了许多冗余的产品线,二是对公司架构大调整,裁掉了很多大代理商”,刘步尘表示。


这场触及多方利益的动刀让方洪波压力倍增,为此,他特地请教了完全放权的何享健,后者对其信任有加,告诉他 “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办”。


要知道,对于一家行业龙头的公司而言,第一代具有威名的灵魂创始人离开后的权力交接,往往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难关。如果继任者在能力与威望上不及上一代,与创始人又非血缘关系,往往不能维系和笼络到公司高管以及员工,特别是经历过创一代时期的老员工。


在方洪波接任之前,家电行业就经历过一场这样的股权大战。2008 年,国美创始人黄光裕入狱,职业经理人陈晓临危受命,一度将国美引入正轨。三年后双方围绕股权争夺爆发激烈矛盾,最后以陈晓离开收场,由此也给职业经理人接班的企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万一 2012 年没有那么彻底转型,美的可能就不是今天的美的。如果 2012 年没有转型,今天再转可能也不行,没有这个能力了”,在后来的媒体采访中,方洪波心有余悸。


这场改革给美的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此后多年美的通过从低端化向高端化转型,主抓品质技术创新,全面拥抱智能化、数字化、场景化等,营收接连突破 2000 亿元、3000 亿元的大关,去年的营收更是逼近 4000 亿元,遥遥领先于同行,多年稳坐家电老大的宝座。


3、大手笔给股东分了 200 亿


如今,在资本市场上美的也是市值近 5000 亿的巨头,而最让 28 万股东开心的是,美的很大方,以高分红著称。


3 月,美的集团发布 2023 年财报,分红方案提到将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 30 元,分红总额为 207.61 亿元,首次突出了 200 亿,约占当年归母净利润的六成以上,成为了美的近 10 年来分红比例最高的年度。


“一共就买了两只龙头股,买了 1500 股美的,一年下来赚了 10 个点,另一只亏了十个点”,有股民称。


作为一直以高分红著称的公司,美的过去一年的表现并没有让股民们失望。除了高派息外,美的股价今年以来已经涨了 27.73%,市值来到了 4864.9 亿元,市值为格力电器的两倍多。


高分红、股价涨的背后,靠的是其良好的业绩表现。财报显示,2023 年,美的集团营收 3737.1 亿元,同比增长 8.1%;归母净利润 337.2 亿,同比增长 14.1%。


分业务构成来看,美的集团分别有暖通空调、消费电器和机器人、自动化系统以及其他制造业。作为近几年发力的重点业务,机器人、自动化系统以及其他制造业增速最快,总营收为 372.5 亿元,同比增长 24.49%,占总营收的 10%。


其他两大业务暖通空调与消费电器营收分别为 1611 亿元、1347 亿元,增速分别为 6.95%、7.51%,各占总收入的 43.31% 和 36.2%。​


今年再度缺席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的美的集团,已经不再是一家单纯的家电公司了,种种迹象表明,美的向 B 端转型的野心很大。方洪波也在 2024 年经营管理年会上表示,美的将坚决推进产品升级、商业模式升级和产业升级,兼顾发展 To C 业务和 To B 业务,这也意味着,方洪波将推动美的的第三次重大转型。


当家电行业进入下行周期之时,龙头企业都在尝试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美的涉猎的 B 端业务之广,又可以称得上是行业中难见的案例。不但收购了工业机器人公司库卡,还在万东医疗、科陆电子、合康新能等涉及医疗、电子、新能源等产业实现控股,“美的在综合制造业的路上越走越远了”,有业内人士分析道。



就在不久前,方洪波还和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在安徽安庆同台,共同为其合作项目站台,双方还表示,希望今后每一辆蔚来汽车上都有美的在安庆生产的汽车零部件。


在财报中,美的也透露其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在总收入占比从 2020 年的 8.5% 提升至 2023 年的 26% 以上,并于 2023 年收入接近千亿元,“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已成为美的业务持续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


这也是美的营收能遥遥领先的原因,它不光有第二增长曲线,还在同步布局第三、第四、第五等增长曲线,目前的营收构成很是多元化。


不过美的并不是高枕无忧,“不管是 B 端还是 C 端领域,美的集团在近几年始终没有重大的技术产品突破”,刘步尘称,“在海外业务方面,也面临着高端创牌乏力等相关瓶颈。”​


要想成功续写下一段传奇,方洪波还不能躺平,还得继续努力。


来源:AI 财经

喜欢狂心中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