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大国关系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从耶伦访华看美国在新质生产力竞争中的“中国焦虑症”(上)

送交者: lookingout[♂☆★★孤独的守望者★★☆♂] 于 2024-04-21 20:55 已读 2735 次 1赞  

lookingout的个人频道

+关注

现如今,美国对华政策凸显自相矛盾的两面性:一方面,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在中国访问期间,以一种平易近人的姿态与不同的中国人接触,展示了她似乎真的非常喜欢中国美食,并在经济政策上表现出总体平静的态度。但紧接着,与耶伦试图向中国展示礼貌和理性的态度相反,美国总统拜登在华盛顿举行了一场公开的反华峰会,联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对中国发出了政治和军事威胁。

事实上,美国的这种“两面派”做法并不矛盾。这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这种政策是从现实情况出发的,而非美国经济的“神话”对其外交政策和国内政策的影响。因此,本文的大部分内容将分析美国的基本经济形势,特别是与中国的关系,并在文末探讨其对地缘政治和即将到来的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的必然影响。

耶伦访华期间,与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一起在北京三里屯喝精酿啤酒。(图片来源:ICphoto)

耶伦访华“漏底”了美国经济的真实现状

耶伦短短五天的访问,足以撕掉美国空洞的宣传和伪装,让人们清楚地了解到中美真正的经济状况。围绕耶伦访华的严肃讨论涉及其中的核心问题,实际上是美国承认:

中国在关乎世界经济下一发展阶段的关键行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美国不愿意或无能为力(或者两者兼而有之),采取能够使其成功赢得竞争的措施。

在2024年总统大选即将到来之际,这些经济问题也必然密切地影响到美国外交政策及其国内政治。下文将从耶伦访华的核心目的开始,逐一追溯这些问题的根源。

正如公开披露的那样,耶伦此行的目的是试图说服在绿色能源产业领域拥有全球压倒性优势的中国削减产能。中国占据全球太阳能电池板产业链产能的80%、全球风力涡轮机产能的60%,甚至西方媒体也承认中国在电动汽车和其他电池生产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与此相关的是,2023年,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尤其是中国电动汽车在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品牌排行榜中处于引领地位,而该行业以前由日本和德国等高收入经济体主导。

然而,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发布2023年经济数据之后,美国媒体关于中美经济表现的荒谬说法一度占据新闻头条。例如,《华尔街日报》断言:“中国经济一瘸一拐地进入2024年,相比之下,美国经济有韧性”;或者 《华盛顿邮报》则声称:“美国令人惊讶的强劲经济表现超过了所有主要贸易伙伴。” 事实上,2023年中国GDP增长5.2%,而美国为2.5%——中国GDP增速是美国的2倍多。这延续了新冠疫情暴发四年以来的趋势——在此期间,GDP增长20.1%的中国GDP增速是GDP增长8.1%的美国的2.5倍。拙文《比较中国经济,某些人是如何做到“谣谣领先”的?》对这一数据和其他数据进行过详细分析。

但耶伦访华在媒体上获得的头条新闻比上述统计数据要多得多,这不仅仅是因为汽车、太阳能电池板或电池等特定产品比GDP等更抽象的概念更容易被公众直接感知和理解。直接影响数十亿人的现实是,至少自20世纪初以来,整个世界正在经历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一的能源供应的最大变革——一如当年大规模电气化和石油动力汽车的普及。从更深刻的意义上讲,这是自工业革命开创了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世界能源供应以来,该领域最大的变革——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是用煤炭,20世纪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混杂用。



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表现亮眼(图片来源:网络)

当今世界,许多国际协议和各国政府的实际行动承认,如果要避免灾难性的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后果,就必须重建世界能源供应结构。这一现实正在导致包括美国和中国在内的所有主要经济体向可再生能源供应转型,尽管最终将涉及数十万亿美元的支出。

因此,中国成为世界领先的绿色能源产品供应商,确实改变了其与世界经济的关系。尽管自2013年以来,中国一直稳居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但其之前的主导地位往往最直接地体现在中等技术或消费品等领域。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则意味着,中国的产品对其他国家的生产越来越重要——中国商品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帮助其他国家生产先进的产品。

鉴于此,美国宣称“绿色产品产能过剩对全球构成威胁”的说法显然是荒谬的。相反,绿色产品产能不足、无法在必要的时间段内完成转型才是对全球构成威胁。

正如中国财政部副部长廖岷所言:“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根据国际能源署测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4500万辆,是2022年的4.5倍;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将达到820吉瓦,是2022年的约4倍。当前产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特别是众多发展中国家对新能源产品的潜在需求巨大。”

鉴于全球这一巨大规模的产业转型同时发生在许多领域,显然没有一个国家,甚至中国或美国,能够独自满足这一需求。许多国家即将而且正在以不同形式参与这一转型。不同的国家将根据其相对优势和效率在这一转型中找到不同的位置。正如廖岷所言:“应结合全球分工和国际市场情况分析产能问题。”

同样,美国宣称“中国应该将产能限制至只满足国内需求”的说法也是荒谬的,美国公司也丝毫不会效仿——路透社表示:“耶伦利用她九个月来的第二次中国之行抱怨说,中国政府的'过度投资'使工厂产能远远超过了国内需求。”例如,美国、德国或日本在许多行业出口量巨大,因为它们在这些行业具有相对优势。


同样,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在各个经济行业都应该保持贸易平衡的想法也是荒谬的——250年前问世的被奉为现代经济学“开山之作”的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也驳斥了这样的观点。相反,不同经济体在不同生产类型中的不同比较优势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一,也是国际生产力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根本基础。不同的经济体在不同的生产领域有不同的优势,因此每个国家都通过专攻这些领域而获益,而在效率较低的行业,它从效率较高的国家进口产品。这些问题显然自经济学诞生以来就已经被人们所了解。它们构成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之一。


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表现亮眼(图片来源:网络)

当今世界,许多国际协议和各国政府的实际行动承认,如果要避免灾难性的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后果,就必须重建世界能源供应结构。这一现实正在导致包括美国和中国在内的所有主要经济体向可再生能源供应转型,尽管最终将涉及数十万亿美元的支出。

因此,中国成为世界领先的绿色能源产品供应商,确实改变了其与世界经济的关系。尽管自2013年以来,中国一直稳居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但其之前的主导地位往往最直接地体现在中等技术或消费品等领域。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则意味着,中国的产品对其他国家的生产越来越重要——中国商品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帮助其他国家生产先进的产品。

鉴于此,美国宣称“绿色产品产能过剩对全球构成威胁”的说法显然是荒谬的。相反,绿色产品产能不足、无法在必要的时间段内完成转型才是对全球构成威胁。

正如中国财政部副部长廖岷所言:“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根据国际能源署测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4500万辆,是2022年的4.5倍;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将达到820吉瓦,是2022年的约4倍。当前产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特别是众多发展中国家对新能源产品的潜在需求巨大。”

鉴于全球这一巨大规模的产业转型同时发生在许多领域,显然没有一个国家,甚至中国或美国,能够独自满足这一需求。许多国家即将而且正在以不同形式参与这一转型。不同的国家将根据其相对优势和效率在这一转型中找到不同的位置。正如廖岷所言:“应结合全球分工和国际市场情况分析产能问题。”

同样,美国宣称“中国应该将产能限制至只满足国内需求”的说法也是荒谬的,美国公司也丝毫不会效仿——路透社表示:“耶伦利用她九个月来的第二次中国之行抱怨说,中国政府的'过度投资'使工厂产能远远超过了国内需求。”例如,美国、德国或日本在许多行业出口量巨大,因为它们在这些行业具有相对优势。

同样,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在各个经济行业都应该保持贸易平衡的想法也是荒谬的——250年前问世的被奉为现代经济学“开山之作”的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也驳斥了这样的观点。相反,不同经济体在不同生产类型中的不同比较优势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一,也是国际生产力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根本基础。不同的经济体在不同的生产领域有不同的优势,因此每个国家都通过专攻这些领域而获益,而在效率较低的行业,它从效率较高的国家进口产品。这些问题显然自经济学诞生以来就已经被人们所了解。它们构成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之一。


《国富论》作者亚当·斯密

正如廖岷所说:“中美经济互补性强,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 举个实际的例子,中国在许多绿色技术领域无疑是世界领先者,但美国和西方公司目前在先进的微芯片和其他行业的生产方面仍领先于中国。因此,双方发展的最合理基础是这些经济体相互出口其最有效的产品,并从其他国家进口其生产效率更高的产品。正是美国通过关税、技术抵制等方式阻碍了这一进程。

相反,美国的所作所为正在导致“双输”——尽管从中长期来看,美国的损失将超过中国。正如下文将要分析到的,中国有资源开发美国目前更占主导地位的高科技生产领域,比如华为Mate 60 Pro的推出凸显了这一点。当然,在这些情况下,中国在短期内必须承担将额外资源用于研发以开发此类技术的成本,但从中长期来看,美国和其他参与抵制中国芯片和技术的公司将是输家,因为由于中国替代产品的开发,他们将失去市场份额。

众所周知,从比较优势和效率的角度看,认为一个国家在各个经济行业都应该保持贸易平衡的想法是荒谬的。相应地,国际组织确实也认可合理的国际需求,即各国的总体贸易应保持相对平衡——也就是说,它们不应出现过度的国际收支顺差或逆差。2023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1.5%——经常账户顺差为18611亿元,GDP为1260582亿元。这实际上较2022年2.4%的占比有所降低——按照国际标准,两者都处于合理均衡区间。

事实上,美国担心的是在国际贸易中,自己有越来越多的产品无法保持价值链高端地位。美国对于全球化的设想是:自己在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将拥有中低技术和附加值产业。相应地,美国的生活水平会较高,而发展中国家的生活水平则会更低。但是,现实和美国预想的相反,在全球化中,中国正在进军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人民生活水平也相应大幅提高。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美国发现自己越来越无法竞争?原因之一是美国的幻想、自欺欺人,以及相应地无法准确分析问题,从而令其克服这些问题。美国确实很难准确分析形势,因为要做到这一点,它必须打破美国霸权和西方傲慢妄想——这在心理上是非常困难的。


贴主:lookingout于2024_04_21 21:02:19编辑
喜欢lookingout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