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川风情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百年前,几个四川农民凿了口1001米的井,为何能影响世界历史进程

送交者: 东海独钓叟[♂★★★★风清云淡★★★★♂] 于 2024-04-10 23:41 已读 1356 次 1赞  

东海独钓叟的个人频道

+关注
2024-04-11 11:56 

《燊海井感赋》曾言:“梅泽猎行初掘卤,山羊野牧始知咸。”从古至今,先人智慧不容忽视。道光年间,千米燊海井诞世,致制盐水平飞速提升,为国力增强提供保障。


从古至今,盐便是我国人民必不可少的一种调味品,现代社会当中,凭借着先进技术的帮助,我国人民拥有更加先进的制盐技术,而在对古代社会的制盐技术进行了解之后便可发现,我国制盐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在不同年代发展进程中,我国人民制盐水平,也有着不同程度上的变化。道光年间,曾有几位四川农民打了一口深约1001米的井用于制盐,而这口井的诞生,也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这一盐井究竟是何来历?为何它的出现,会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有着如此巨大的改变呢?



这一足以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盐井便是燊海井。


在了解燊海井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的,便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制盐发展历史。与现在社会不同,古人并没有冰箱的帮助,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储存食品,便成为困扰古人的一大难题。


在古人探寻如何储存食物的过程中发现,若能用盐,将肉类或其他食物腌制起来,便能实现食物的长久保存,在这种情况下,盐对于古人而言,便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意义。


通过相关史料记载可知,在几千年前的中国社会当中,人们便已然开始对盐的应用。早年期间,我国人民提炼盐的方法为海卤煎盐,当时,人们将海水放在专门的器皿中进行煮制,而留存下来的固态物,便是海盐。


时至今日,海卤煎盐的方法仍在我国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相比现代社会中所使用的精制食盐来说,古代社会中的海卤煎盐制出的盐较为粗糙,基于这一原因,古代人民也在不断探索着制盐方法的改进。



宋朝时期,沿海地区的百姓以晒盐的方式提炼盐分,基于此项技术的帮助,我国社会制盐费用大大降低。


从以上介绍中可以感受到,能够拥有制盐条件的民众,普遍生活在沿海地区,而对于内陆居民来说,他们同样有着对盐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内陆民众便开始了对制盐的全新探索。


在我国四川地区,为获得充分的食盐,当地百姓便想出了开采盐井。虽相比海卤煎盐或晒盐的方式,开采盐井所耗费的时间及金钱均相对较多,可此类盐井的出现,却帮助内陆百姓拥有稳定的食盐供给。



北宋年间,四川地区的农民开发出“卓筒井”这种先进的挖井技术,随着技术的推进,我国四川地区的盐井深度,也达到了数百米左右。


然而,当地居民却发现,数百米深的盐井产量,无法满足现实需要,为了提升食盐产量,四川地区的农民便决定继续下挖盐井,以求最大程度地提升盐产量。


道光3年时,四川地区的几位农民便开始挖掘新的盐井,直至道光15年时,这口盐井方才成功挖掘,此后,这口井便被当地人民誉为燊海井。



在挖掘的过程中,农民们将此前“卓筒井”的技术进行改进,以求盐井能够挖得更深。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可知,这口井的深度达到1001.42米,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第一口超过千米的盐井。


在这个井成功挖掘后,每天都能喷出一万多吨的盐卤,与此同时,井中还有着大量的天然气。作为一口既产盐卤,又产天然气的盐井,燊海井对于当地盐业开发而言,有着巨大帮助。



通过对燊海井的挖掘技术进行了解可知,在农民挖掘此盐井的过程中,采用着一种“冲击式顿钻凿井”的挖井方法,这也使得他们所挖出的盐井,要比此前的盐井深上许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技术被传播到西方国家,而在西方国家学习此类技术后,也成功推动世界钻井技术,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可见,燊海井的诞生,对于世界历史进程而言,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



结语


作为人类钻井史上第一口超过一千米的深井,燊海井的出现,使我国在造井技术方面,有着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地位。通过对燊海井的深入了解,想必世人也将认识到古代中国人民的特殊智慧。


在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古人智慧不可忽视。相信随着历史研究事业的不断推进,我国人民将学习到更多古代社会的独特智慧,并为未来中国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喜欢东海独钓叟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