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闲谈古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胡伟祖:顶替,知青回城 就业的主要途径

送交者: 布南温[♂★★★声望勋衔13★★★♂] 于 2024-03-26 19:05 已读 2685 次  

布南温的个人频道

+关注
顶替:知青回城 就业的主要途径


作者:胡伟祖


老朋友聚会,几位有过顶替经历的老知青,不知怎么突然聊起了当年顶替父母参加工作的经历,言语之中都唏嘘不已感叹连连。我虽没有此番经历,但亲朋好友同学同事中当年顶替父母参加工作的不少,在单位里也经历过短短两三个月时间里,一批老职工匆匆离岗退休,一批老大不小饱经风霜的年轻人顶岗上班,对当年热热闹闹的顶替风潮也是记忆犹新——四十多年前,顶替,曾是城市居民的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

所谓顶替,就是指父母退休、退职后,由其子女顶替岗位、进入父母原工作单位就业上班。这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一项劳动就业制度,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真正大规模实施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当时,“文革”已经宣告结束,各个领域都在进行拨乱反正。下乡的知青都期盼着回城工作,应届的中学毕业生和历届的待业青年都等待着分配工作,就业形势非常严峻。1978年6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规定干部和工人退休、退职后,“家庭生活确实困难的,或多子女上山下乡、子女就业少的,原则上可以招收其一名符合招工条件的子女参加工作”。

两个《办法》一传达,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因为这个时候,很多家庭都有子女上山下乡在农村务农,但返城的途径还比较狭窄,虽然也有“上调”(推荐选拔调入工矿企业)、上学(推荐选送工农兵上大学和1977年恢复的高考上大学)、参军等机会,但毕竟受惠者有限。一些享受病退(身患疾病退回原籍)、困退(家庭有困难需要有人照顾退回城市)政策的回城知青也在等待安排工作,家里有“社会青年”(因各种原因未上山下乡和安排工作的青年)、待业青年(76届、77届中学毕业生)的,也都为孩子没有工作而苦恼。有了顶替政策,这可是开辟了一条进入工作岗位的捷径,对有父母还在上班并即将到龄退休的下乡知青、待业青年们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据原上海市闸北区档案馆有关资料记载:1978年8月9日,区有关部门对一九七八届中学毕业生分配工作进行了分析统计:全区47所中学,今年共有毕业生18982人,除去农村户口和外省市借读214人外,实为18768人,加上七六届、七七届遗留的1500人,共有20268人需要分配。……

1978年12月8日,区上山下乡办公室对全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情况的调查统计:全区到目前为止,在外地农场和农村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尚有26066人,其中在外地农场的11166人,外地插队落户的14900人。在插队落户的14900知青中,已结婚的6497人,未婚的7403人。未婚者中,可顶替父母工作的有3062人,已交病退材料的2352人,仍在农村的1687人。已婚者中,可顶替父母工作的有2043人,已交病退材料的843人。

在外地农场的11166人中,已结婚的3183人,未婚的7963人。未婚者中,可顶替父母工作的有1016人,已交病退材料的2352人,仍在农村的1687人。已婚者中,可顶替父母工作的有2043人,已交病退材料的125人。在农场和农村插队的已婚知青中,与当地干部和农民结婚的约5000人,其余为双方都是上海知青或一方为上海知青一方为外地知青。

到11月底,今年以来共批准知青病退回沪4600人,已收申请材料尚未批准的7372人。
顶替工作具体实施后,上海的企事业单位就“闹猛”了,符合条件的老职工纷纷提交退休申请报告,有子女在外地农村的更为迫切。有条件顶替的知青更是欢欣鼓舞,抓紧办理有关手续,高高兴兴准备回城参加工作。堂姐是六九届初中毕业生,分配时正逢上山下乡“一片红”,到江西农村插队落户也有好些年了。顶替政策一出台,在《解放日报》工作的伯父,本来就年龄过线,立即办了退休手续,让堂姐顺利的进入了报社工作。妹妹当时在市郊星火农场务农,顶替政策出台时,父母尚未到退休年龄。一年多以后,母亲可以办理退休手续时,妹妹却不想顶替,因为母亲的单位是“生产组”性质,福利待遇较差,就此放弃了一个顶替名额。

以后,为了让妹妹早点回城工作,父亲办了提前退休手续,让妹妹顶替进了“大全民”的纺织厂工作……
朋友阿凯,搭上了上山下乡的末班车,去了上海市郊的五四农场。在农场干了一年,因表现好已经离开大田班当上了电工和拖拉机手,顶替政策出台后,家人要他顶替母亲的工作回上海,他却嫌母亲是集体所有制单位不太愿意。那天,在上海一家企业当经理的父亲突然来到农场连队,找到他说已经为他办好了顶替母亲工作的手续,让他赶快回寝室整理行装,卡车在连部等着,就这样硬是把他“押”回了上海。当然,不是所有家庭都这么顺利,有些家庭因下乡子女多而可顶替的位置少,就要看这个家庭的家风 了,也考验着兄弟姐妹的亲情。

同学阿姗,两个姐姐一个在黑龙江军垦农场,一个在安徽插队,因为母亲没有工作,只有父亲一个岗位可以顶替,姐妹俩虽都很想回来,但是却互谦互让。最终,拿工资的姐姐硬是把回上海工作的机会让给了拿工分的妹妹,演绎了一场姐妹情深的佳话……邻居小龙,在市郊农场务农,哥哥在江苏农村投亲插队。因父亲早逝,只有母亲一个岗位可以顶替。家里人都主张让他哥哥顶替,让他在农场等上调。他却在农场写了一封信给哥哥,诉说了农场工作的艰辛,请求哥哥把顶替机会让给他。哥哥虽然也很想回上海,但想想手足之情,毅然答应了他的请求……当然,为争抢顶替机会,兄弟反目、姐妹结仇,家庭闹得很不愉快的也时有耳闻。在顶替父母工作中,也有人“曲线救国”,采取非常合法的办法,达到了回这项上海工作的目的。邻居阿强,读书时学习成绩就好,初中毕业去了黑龙江农村插队。

1977年恢复高考时他考进了当地的一所师范学院跳出了“农门”。顶替政策一出台,家人立即写信要他退学回沪顶替父亲的工作。他虽然很想继续读书,但思念亲人想回上海的愿望更强烈。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办了退学手续,回到生产队恢复知青身份后,再申请办理顶替手续,把户口迁回了离别十年的上海。这是因为当时规定,只有还在农村的知青,才能享受顶替政策,已经离开农村上大学、或者已经上调到当地工矿企业的知青,是不能享受这一待遇的。为此,不少已经上学、上调的知青,又想办法退学辞职返回农村,再办手续“曲线”顶替回城工作。

同事阿旺,在农村插队几年后,与土生土长的当地姑娘结婚并有了孩子。顶替政策出台后,他与妻子协商办理了“假”离婚手续,恢复单身后顶替回沪工作不久,又回去办了复婚手续。这是因为当时规定,与当地青年成婚的知青,不能享受顶替的待遇。为此,当时已婚知青办“假”离婚的不少,而后来弄假成真、留下“孽债”的传闻也经常听说。

1979年4月,闸北区劳动局给区委的一份报告中写道:遵照国务院104号文件精神和两个《办法》的具体规定,从去年12月起至今年3月底,区属单位职工退休、退职及招收子女顶替工作已基本结束。全区区属单位共有职工93593人,其中符合退休退职条件的14581人,占职工总数的15.5%。有子女顶替的9889人,占符合退休退职条件职工总数的67.8%。经本人申请,已审批退休退职职工11911人,招收符合条件的子女顶替工作的7514人……父母退休子女顶替这种劳动就业制度,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解决大批返城知青和社会待业青年的工作问题,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这种“子承父业”的就业制度,从根本上说是有违社会公平和择优录用的原则的。1986年7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四项规定,决定从1986年10月1日起,国营企业招用工人,必须“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全面考核,择优录用”,并全部实行劳动合同制,废止了父母退休子女顶替的制度。
从此,子女顶替父母工作的社会现象逐渐消失。顶替,当年社会的热门话题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语境……

外一篇违规顶替被退回“小丹阳”之幸



作者:胡伟祖


真没想到,原本以为是要得罪人的一次出差,竟成就了一位“财富人物”,世事真的难料。

事情还得从40多年前说起。

1979年3月的一天,菜场“一把手”老干把我叫到办公室,交给我一个出差任务:去丹阳跑一趟,把违规“顶替”来上海工作的老束儿子退回去。我问:还有谁一起去?老干答:就你一个人去!

我一听头有点大。

老束是我们菜场的一位班组长。他儿子是一名土生土长在丹阳的农村青年。按照当时“顶替”政策,只要未婚未育,也是可以与城市下乡知青一样,“顶替”其父来上海工作的。为此他早早办妥了有关手续,在我们公司下属的一家酱菜厂上班了。突然,有人举报,说他已经在当地成婚并有孩子,不符合“顶替”条件。经一番调查确准后,立刻被所在单位停止了工作。

我出差要办的事,就是到当地给他办理退工手续,将他退回农村老家去。当时城乡差距很大,上海户口、上海国营企业的工作岗位都很金贵,要将一位好不容易来到上海的农村青年退回农村去,想想也是蛮残酷的。我与老束在单位里关系一般,但要去办这种差事,心里也是有点纠集的。可是,作为单位的团支部书记,面对党支部书记布置的工作,又没有理由拒绝。简单了解了一下事由后,我接下了任务。随后,去上级公司开介绍信,又去老北站火车站买了火车票。

第二天上午,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登上了北上的列车。经过六个多小时的开行,列车在下午三点多到达丹阳。下车后我有点恍惚,习惯了上海火车站的“闹猛”,丹阳火车站就冷清多了,出站口就是一间普通的平房,也没人看管检票。走出火车站,更有一种隔世的感觉,通往县城中心的马路上,少有汽车行驶,多见马车通行,更有很多我在电影《南征北战》里见过的“支前”独轮车载货搭人被人推行。我沿着这条路前行,不一会见到一个挂着“人民旅社”招牌的院落,进去看看房间还蛮干净,就决定住宿这里。稍事休息片刻,看看时间还早,我决定先去县劳动局看看。

时值“顶替”高峰,县劳动局里人声鼎沸,等了好长时间,轮到我时,天都有点暗了。我向那位接待的老同志表明来意后,就被他劈头盖脑的一顿数落:你们上海怎么办事的?这么重要的事情也不审核清楚……我内心深感委屈,这事又不是我办的!表面还得装出一副是我错的诚恳样子,虚心承认错误,还拿出当年最流行的话敷衍:我们是有错必纠嘛!纠缠了好长时间,这位老同志打着官腔就是不肯接受我的退工材料。

我心里有点急,难道就这样打道回府,白跑一趟事小,办不来事的名声我可不愿承受。眼看老同志收拾台面一副准备下班的“腔势”,我却一点没有放弃的样子,仍然不断的与其理论。说到最后我也“横竖横”了:违规招录的人被查出来,肯定是要退回的,不管你们接收不接收。看到不能马上打发我走,老同志接过我的退工材料仔细看了一遍,慢吞吞的对我说:他是农村顶替上去的,你直接把他退回到他所在的公社去吧!我一听“有戏”,顿时来了精神,详细询问了去公社的有关事项后,回旅社晚餐休息了。

次日一早,我找到长途汽车站,登上了前往老束家乡的长途公交,在丘陵地带的公路上颠颇了两个多小时才下车,找到公社办公地时,却被告知中午休息了,下午再来吧!

无奈,我只能退出办公室,在街上闲逛。就在我无聊之时,看到有一群人在街上围观什么,便也走过去“扎闹猛”。突然,一位当地青年走到我面前说:你是上海来的吧!我在我爸单位里见过你!我心里一惊,难道这就是要被我退回的老束儿子,这可是我现在最不想见到的人啊!

见我不置可否的样子,他倒热情起来:你一定是为我的事来的,现在中午了,你也办不成事,到我家去吃中饭吧,我爸在家呢!我虽不太愿意,怕见到老束有点尴尬,但穷乡僻壤的也没地方用餐,他又盛情相邀,我也就硬着头皮跟着他“翻山越岭”的回家了。

见到老束,他比其儿子还要“客气”,连忙吩咐儿子儿媳快去打酒割肉、生火做饭。待我坐下后,老束告诉我他儿子顶替的原委,大骂其某同乡忘恩负义检举揭发了他们的违规情况,害得他儿子只能回乡种地。我默默听他诉说,偶尔插两句无用的劝慰话。酒足饭饱以后,我对老束父子说,退工回乡这是没办法改变了,其他有什么要求,你们可以提出来,我能帮的一定尽力。

老束儿子想了一下提出,办顶替时,他已改为吃商品粮了,其父亲改为吃农村口粮。现在被退回来了,这个能不能就不要改了,还是让他吃商品粮,父亲吃农村口粮。我知道在计划经济时代,吃商品粮既是一种福利待遇,也是一种身份象征,这种大事我也作不了主。思忖一下后回答:这是你们公社的事,等会我帮你说说看,但决定权不在我这里。

告别老束,他儿子又领我回到公社,接待我的是一位身着军便服的年轻人,还是公社的党委副书记。听完我的来意,接过我递上的材料,他很爽快地说:有错必纠,该退就退吧,让他回生产队去!

我迟疑了一下,又把老束儿子的要求提了出来,希望公社能够通融一下,照顾年轻人希望吃商品粮的愿望。他想了一下,笑着说,老的让小的,可以理解,便宜他们了。看事情办得如此顺利,我高兴地连连向他表示感谢!

出了公社大门,老束的儿子还在等我。听我说事情都办妥了,他吃商品粮的要求公社也答应了。他非常开心,不断向我道谢,还非要送我到长途汽车站,直到我上车后他才离开。

回到旅社,我一改昨日的担忧,异常兴奋。想想原本一桩要得罪人的苦差事,变成了一件当事人感激不尽的大好事,很有成就感,连夜写信向领导汇报。

翌日早上用餐后,我结清房款,直奔火车站买票回上海交差。

几年后,为了关心慰问退休职工,我又去了一次丹阳,见到老束免不了一阵嘘寒问暖,他还不忘感谢我多年前对他们的帮助。在招待我们的饭桌上,老束告诉我,儿子现在在乡办企业工作,干得很好,我听了也很欣慰。

又过了若干年,在一次老同事相聚闲聊时,不知怎么提起了当年顶替那些事,有老同事告诉我,那个违规顶替来上海又被我退回去的老束儿子“小丹阳”,后来发了,生意做得很大,还被当地评为“财富人物”了。我听了也很感慨:福兮祸兮,真是很难预料。我的一次出差,坏事变成好事,无意中竟成就了一名农村青年的事业。“小丹阳”之幸,也是我人生中一件幸事了!



贴主:布南温于2024_03_26 19:07:28编辑
喜欢布南温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