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闲谈古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长河飞烟:一篇文章了解西夏王朝189年历史

送交者: 布南温[♂★★★声望勋衔13★★★♂] 于 2024-03-17 9:24 已读 2747 次  

布南温的个人频道

+关注
一篇文章了解西夏王朝189年历史
原创 长河飞烟 长河飞烟讲历史 2024-03-10 17:30

西夏从1038年正式建国到1227年被蒙古灭亡,历经189年、10位皇帝,全盛时期的疆域包括了现在的宁夏北部、甘肃西北部、陕西北部、内蒙古西南部、青海东北部,有人口200多万。先后与辽朝、北宋和金朝、南宋鼎足而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王朝。




一、李继迁、李德明开基创业


西夏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党项族建立的,党项族是西羌族的一支,所以又叫“党项羌”,原本生活在青藏高原东南,后来在吐蕃的持续威胁下,安史之乱后,最终迁徙到了灵州、庆州、夏州、银州等地,也就是现在的陕西北部、甘肃东北部、宁夏和内蒙古鄂尔多斯一带。





晚唐时期,党项平夏部首领拓跋思恭因帮助朝廷镇压黄巢起义有功,被封为夏州节度使(后改称为定难军节度使)、夏国公、赐姓李,西夏国号的渊源就在这里。此后,在唐朝中央与地方藩镇的斗争中,党项族采取了明哲保身、保存实力的策略,并趁机扩大地盘,逐步占据了定难、保大二镇之夏、绥、银、宥、鄜五州之地。这是此后西夏最终得以立国的根据地。


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时代,其中夏州党项的割据势力,名义上先后臣服于北方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而实际上保持着相对独立的地位,成为了割据一方的地方政权。




宋朝建立后,定难军节度使李彝殷又归附了宋朝。宋太宗时期,定难军内部因继承问题发生内讧,朝廷下令让定难军留后李继捧举族进京,并献出所属的银、夏、绥、宥、静五州之地,想借此消灭这个地方割据政权。


但是李继捧的族弟李继迁不同意,逃走了。李继迁就是后来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祖父,李元昊称帝后追封其为神武皇帝,庙号太祖。




李继迁逃走后,以“恢复祖业”相号召,聚拢族人反宋。从982年开始,李继迁多次进攻党项故地,与宋军交战,偶有小胜,但是常遭重创,有时几乎全军覆没。


为了与宋朝抗衡,他选择与辽朝结盟,当时正值宋太宗意图收复幽云十六州,北伐辽朝,辽宋交战之际。为了拉拢李继迁,986年,辽圣宗耶律隆绪封李继迁为定难军节度使、都督夏州诸军事,并将宗室之女封为义成公主,嫁给了李继迁,双方正式结盟。


此后,李继迁加紧了对宋朝的进攻。宋朝对李继迁经济封锁失败,军事进攻失利,且在997年宋太宗去世,宋真宗即位,宋朝的政策发生了转变。在李继迁遣使求和后,宋真宗下诏封李继迁为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使,管理夏、银、绥、宥、静五州之地,并且还给了不少物质赏赐。这样,党项故土得以恢复,管辖范围大概就是现在的陕西省榆林市大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




但是此时的李继迁已经不满足于只是守住故土了,此后他再次进攻宋朝西北边境的其他地方,并于1002年占据了西北重镇灵州(今宁夏吴忠市市内),还把治所从夏州迁到这里,改名为西平府。


下一步,李继迁选择向河西走廊扩张,当时河西走廊被吐蕃人、回鹘人所占据。1003年年底,李继迁攻占西凉府(今甘肃省武威市),然而在返回西平府的途中遭到吐蕃人伏击,中箭受伤,不久因伤重而死,西凉府也丢了。


李继迁死后,其子李德明继位,这是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父亲,李元昊称帝后追封其为光圣皇帝,庙号太宗。




在李德明继位一年后,宋辽签订了“澶渊之盟”,这意味着他暂时无法利用宋辽之间的矛盾从中渔利了,于是他选择同时与宋、辽交好。


辽朝先后册封他为西平王、夏国王。宋真宗为了巩固内部统治,粉饰太平,也放弃了之前因李继迁复叛而采取的强硬态度,实行招抚政策。


双方经过协商,1006年,正式签订了和约,宋朝封李德明为定难军节度使、西平王,赐银万两、绢万匹、钱三万贯、茶二万斤。由于李德明不同意归还灵州和送子弟作人质,所以宋朝在允许党项人进入内地贸易和撤销青盐内输的禁令两项上也作了保留。


李德明在解除了东边的后顾之忧后,与儿子李元昊全力向河西走廊扩张,此后20多年里,占领了凉州、甘州、肃州、沙州、瓜州,逐渐占据了整个河西走廊地区,这使得党项政权拥有了农牧兼宜的宝地、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还有了更为广阔的战略空间。




李德明在位期间,党项政权实力的增长,宋辽两国不断的封爵赏赐,使得他称帝建国的欲望愈加强烈。他在统治区内修建宫殿、出行的仪仗和宋朝皇帝相仿、追谥其父李继迁为皇帝,改灵州怀远镇为兴州(今宁夏首府银川),把治所迁到了这里。


不过,还没等他称帝,在1032年就去世了。李继迁和李德明父子的开基创业,为日后李元昊称帝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李元昊称帝建国


李德明去世后,其子李元昊继位,辽朝册封他为夏国王,宋朝册封他为西平王。可是李元昊早就不满足于此了,他想要的是称帝建国,建立党项人自己的独立政权。他为此进行了各种准备,比如进行了一系列突出党项民族特点和增强民族意识的改制。




他废除了唐朝、宋朝赐给党项拓拔氏的李、赵姓氏,改姓“嵬名”,自己改名为“曩霄”,自称“兀卒”。在服饰上,为了表示不同于中原帝王,又区别于党项贵族,仿照吐蕃赞普的服饰做了皇帝服装,并规定文武官员和庶民服饰。他命令党项男人全部秃发(周边留发、头顶剃光),以显示和汉人的不同。他还命大臣野利仁荣等人仿汉字创制党项族自己的语言文字,推广全国使用,这就是西夏文。


李元昊还升兴州为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在城内大兴土木,扩建宫城,广营殿宇,还模仿宋朝建立了中央官制制度,仿照唐朝、宋朝建立地方行政体制。




在准备工作完成后,公元1038年,李元昊正式称帝,国号大夏(又称邦泥定国、大白高国、白高大夏国),史称西夏,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建都兴庆府。次年,李元昊遣使给宋仁宗上表,要求宋朝承认他的皇帝称号。


结果可想而知,宋朝肯定是不会同意的,并下诏削夺给他的赐姓、官爵,停止互市,在宋夏边境悬赏捉拿李元昊。李元昊不甘示弱,立即断绝了与宋朝的外交关系,频繁派遣间谍到边境刺探军情,煽动宋朝境内的人投靠西夏,又借辽朝的势力威胁宋朝。


于是,双方爆发了大规模军事冲突。李元昊多次发动对宋朝的进攻,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有三次: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这三次战役都以西夏的胜利而结束。




虽然西夏取得了胜利,但是连年征战,耗费巨大,而宋朝此前已停止与西夏的互市,也不再给西夏银、绢的岁赐,导致西夏境内民怨沸腾,人们起来反抗或逃奔宋朝。别看宋朝军事不咋地,但是经济发达,弄个贸易战一制裁你,立马就把你拿捏了。


加上此时西夏与辽朝的关系恶化,西夏只能选择与宋朝议和,而宋朝自己也没办法消灭西夏,于是同意了,最终在1044年达成了协议,史称“庆历和议”。李元昊取消帝号,对宋称臣,宋朝封其为夏国主,每年赐予西夏绢十三万匹、银五万两、茶二万斤,逢年过节另行赏赐,并重开沿边榷场贸易。不过,李元昊只是在国外才对宋称臣,在西夏国内还是一副皇帝的做派。


那西夏与辽朝为啥关系会恶化呢?一是,李元昊与辽兴宗的姐姐兴平公主夫妻感情不和,兴平公主生病期间,李元昊也不向辽朝报告病情,后来公主去世,引起了辽兴宗的不满;二是,夏辽双方常常因为辽朝境内的党项部族叛逃问题,引发纠纷;三是,辽兴宗趁着宋朝与西夏战败的时候,趁机要挟宋朝,宋朝以增币为代价,换取辽朝约束西夏不再攻打宋朝,并取消帝号。结果,辽兴宗海口夸出去了,李元昊却不答应,这让辽兴宗觉得身为宗主国的脸面大丢。




1044年,辽兴宗率军亲征西夏,结果被打败了。不过,李元昊立即同辽朝讲和,又向宋朝献俘。经过李元昊的这一系列操作,西夏算是在宋辽两大国之间立住脚了。


李元昊为西夏的建立与巩固做出了巨大贡献,可是他的下场却不咋样。李元昊把他儿子太子宁令哥的妻子夺走了,还与大臣的妻子没藏氏私通,结果被宁令哥的母亲野利皇后发觉,李元昊将野利皇后打入冷宫,这使得宁令哥对其恨之入骨。


这位没藏氏生了一个儿子叫李谅祚,由没藏氏的哥哥没藏讹庞收养。没藏讹庞兄妹想让李谅祚成为太子,于是唆使宁令哥去刺杀李元昊。1048年,宁令哥联络族人在宫中埋伏,趁李元昊酒醉,刺伤了他,李元昊不久就去世了。谥号武烈皇帝,庙号景宗。




三、夏毅宗李谅祚、夏惠宗李秉常均是年幼即位,太后摄政


夏景宗李元昊去世后,没藏讹庞以谋叛罪处死太子宁令哥及其母亲野利氏,拥立李谅祚为帝,尊李谅祚生母没藏氏为太后。由于李谅祚此时还不满1周岁,所以由太后摄政,其兄长没藏讹庞任国相,总揽朝政。


李谅祚继位当年,宋朝遣使册封其为夏国主。辽朝因为之前辽兴宗进攻西夏而被李元昊打败,不愿意对李谅祚进行册封,并于次年再次攻打西夏。西夏军一路败退,到了第二年五月,辽军到达西夏都城兴庆府周围,大肆掳掠了一番后撤军。


此后,没藏太后多次派人去辽朝请和,请求册封,并为李谅祚请婚,但是都遭到了辽兴宗的拒绝。




1056年,没藏太后因为与他人私通,引起了此前与没藏太后私通的李守贵的不满,于是刺杀了没藏太后。没藏讹庞担心失去朝政大权,于是将女儿嫁给了李谅祚为后,他也由国舅升为国丈,仍旧总揽朝政。


1059年,李谅祚12岁,开始参与国事,他对没藏讹庞独揽朝政、胡作非为的行为感到不满。后来因李谅祚与没藏讹庞的儿媳梁氏私通被发觉,没藏讹庞父子二人密谋杀害李谅祚,这件事被梁氏得知,于是密告李谅祚。


1061年,李谅祚利用没藏讹庞的政敌,设计将其捕获并诛杀其全家。他下令废掉没藏皇后,迎梁氏入宫,立为皇后,任用梁后的弟弟梁乙埋为家相,开始亲政。




李谅祚亲政后,虽然时常与宋朝作战,但是也继续与宋朝保持聘使往来,积极解决了双方多年来存在的屈野河地界争端问题,他还废除蕃礼,改用汉人的礼仪制度。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希望获得宋朝的岁赐和西夏人到宋朝京城进行贸易的机会,二是此时西夏与辽朝的关系处于低谷,他不愿再彻底得罪宋朝。


除对宋作战外,李谅祚还率兵攻打青唐城(今青海省会西宁),又招降了河湟地区河州吐蕃等部,巩固了西夏的南疆。




正当李谅祚在内政外交上颇有作为时,1067年突然身亡,年仅21岁,谥号昭英皇帝,庙号毅宗。


夏毅宗李谅祚去世后,由其长子李秉常继位。由于李秉常年幼,由其母梁太后摄政,国舅梁乙埋任国相,独揽朝政大权,西夏形成了新的母党集团。




梁太后和梁乙埋姐弟对外穷兵黩武,从李秉常继位的当年1068年到1076年,近十年中,他们连年发动对宋朝的战争,企图用战争的手段来提高自己的威信,转移国内矛盾,并以此向宋朝索取优厚的赏赐。


这段时间内,夏宋双方战争频繁,与宋朝也有一定的关系。当时宋朝是宋神宗在位时期,宋神宗积极进取,对内进行了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变法,对外则希望制服西夏,于是改变了之前在西北边境对西夏以防御为主的策略,改为积极进攻。




1076年,李秉常开始亲政,但朝政大权实际上仍掌握在梁太后和梁乙埋姐弟二人的手中。李秉常十分崇尚汉族儒家文化,他向俘虏的汉人文士请教和学习宋朝礼仪制度,并于1080年下令在西夏改行“汉礼”,废除梁太后恢复的“蕃礼”,这一举动遭到了以梁太后和梁乙埋为首的母党集团的反对。


为了寻找支持,李秉常接受大将李清的建议,打算以将黄河以南的土地划归宋朝为代价,借助宋朝的力量来对付母党集团。此事被梁太后得知,当李清正准备去宋朝时,梁太后诱杀李清,并囚禁了李秉常。


这个消息传出后,朝野震惊,支持李秉常的皇族新党、左右亲信和各地部族首领纷纷拥兵固守所属城池堡寨,与梁氏母党集团对抗,西夏陷入了内乱之中。


宋神宗在得知了这个消息后,部署50万大军,五路攻夏,初期宋军节节胜利,但是后来被打败了。1082年,永乐城之战爆发,宋军大败,战死士卒、役夫20多万,宋神宗听到战败的消息后,临朝失声痛哭,自此对西夏的策略改为防守。




梁太后自幽禁李秉常以后,因为与宋朝的连年战争,耗费巨大,宋朝又断绝了岁赐、互市,国内物价暴涨,民不聊生。朝内对梁氏母党集团更加不满,要求李秉常复位的声音越来越大。梁太后被迫于1083年让李秉常复位,不过,朝政大权仍控制在梁太后与梁乙埋手中,李秉常还是个傀儡。


1085年,国相梁乙埋去世,梁太后立梁乙埋之子梁乙逋为国相,梁氏姑侄继续把持朝政。同年十月,梁太后病死,梁乙逋失去了靠山,地位开始动摇,西夏统治集团内部皇族与后族的权力斗争更加激烈。李秉常自感无力控制,最终在次年忧愤而死,年仅26岁,谥号康靖皇帝,庙号惠宗。


四、夏崇宗李乾顺周旋于辽、宋、金三大国之间


夏惠宗李秉常去世后,长子李乾顺继位,年仅3岁,由母后梁氏和舅父梁乙逋辅政,西夏又一次出现了梁氏母党集团专权的局面。为了与夏惠宗李秉常的母亲梁太后作区分,这位梁太后又被称为“小梁太后”。




他们对内排斥异己、扩大势力,对外一边攻打宋朝,一边仍与宋朝保持正常的外交关系,对外的这种做法和前朝的几位统治者的做法是一样的。


西夏统治集团知道自己不可能能消灭宋朝,所以他们发动对宋朝的战争,更多的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提高自己在国内的威信。或者是以打促谈,显示自己的实力与尊严,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因此,他们不会与宋朝彻底闹翻,总是打打停停,一会儿强硬,一会儿又认怂。


小梁太后与梁乙逋的合作关系维持了8年后就破裂了,梁乙逋经常目中无人,独断专行,有时甚至都不把小梁太后放在眼里,于是他们兄妹之间展开了一场争夺权力的斗争。后来梁乙逋阴谋叛乱,小梁太后将其诛杀,独揽大权。


辽朝对西夏母党集团专权的局面一直不满,小梁太后攻打宋朝或与宋议和时,经常打着辽朝的旗号,所以辽道宗十分厌恶她。有一次,在与宋朝的战争中,西夏失利,小梁太后多次向辽朝求援,辽道宗都置之不理。之后,小梁太后在给辽道宗的上表中出言不逊,表达自己的不满,辽道宗十分恼怒。




1099年,李乾顺已年满16岁,但小梁太后仍不许他亲政,辽道宗看到小梁太后如此独断专行,已经不得人心,派人去西夏把小梁太后毒死了。于是,李乾顺得以亲政。


在亲政后,他吸取了外戚专权的历史教训,努力削弱母党集团的势力,并分封皇族以巩固皇权。李乾顺与他父亲一样,十分倾慕儒家文化与汉族文明。在他亲政后,大力提倡汉文化,倡导儒学,他在原有的“蕃学”之外,建立“国学”,以教授汉学。


李乾顺借助辽朝的力量才得以亲政,因此他亲政后完全依附辽朝,同时对宋朝采取了和解政策。之前小梁太后掌权时不断发动对宋朝的战争,而当时正好赶上了宋朝的宋哲宗在位,宋哲宗亲政后,对西夏采取强硬措施,双方战争不断,矛盾升级。所以,宋哲宗不同意,最后辽朝出面斡旋,西夏又处死了为小梁太后策划侵宋战争的两位大臣,并向宋朝上了谢罪表,宋朝才同意议和。




不过,和平的日子只过了几年,西夏与宋朝的关系就又紧张了起来。此时宋朝的宋徽宗继位,重用蔡京、童贯,实行开边以邀功的方针,多次对西夏用兵。面对宋朝的进攻,西夏基本上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最后还是得靠辽朝的帮助,才能与宋朝和谈。


宋朝虽然同意和谈,但是并未放弃攻打西夏的打算,在准备了几年后,又开始攻打西夏。双方互有胜负,在1119年西夏取得了一次战争的胜利后,请求与宋朝议和。此时宋朝已准备和金朝联合灭掉辽朝,收复幽云十六州,无暇西顾,于是答应了。


在金朝攻打辽朝期间,西夏多次出兵援辽,但都失败了。在辽朝灭亡前夕,金朝告诉西夏如果能像对待辽朝的礼数一样对待金朝,金朝将会把辽朝西北一带的地方割让给西夏。李乾顺看到辽朝灭亡已成定局,于是答应。1124年,李乾顺向金朝上表,表示西夏臣服于金朝。




宋朝的宋高宗即位后,希望联合西夏共同打击金朝,但是此时宋朝元气大伤、国力衰弱,西夏并未同意,这时候双方的朝贡关系基本上就算是结束了。后来,李乾顺因为担心金朝借攻打南宋的时候威胁自己,与南宋取得联系,但是因为双方都缺乏诚意,所以并没有实质性进展。在绍兴和议后,西夏与南宋隔着金朝的国土,不再接壤,两国关系基本断绝,少有往来。


1139年,李乾顺去世,谥号圣文皇帝,庙号崇宗。


五、夏仁宗李仁孝统治时期是西夏的全盛时期


夏崇宗李乾顺去世后,其子李仁孝继位,李仁孝在位时期是西夏的全盛时期,他在位55年,享年70岁,是西夏在位时间最长和寿命最长的皇帝。他父亲在位54年,西夏10位皇帝,这两位的统治时间就占了一半多。




李仁孝与他父亲一样,十分仰慕中原儒家文化,下令模仿宋朝制度,建立“太学”,在各州县设立学校,教授儒学,令州郡建立孔庙,祭祀孔子,尊孔子为“文宣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孔子推到了“帝”的高位。他还下令实行科举取士制度。


李仁孝不仅崇尚儒家,还尊崇佛教。佛教是西夏最具影响力的宗教,几乎全民信奉,寺院遍布全国,连西夏皇陵的建筑风格都受到了佛教的影响。




李仁孝在提倡以儒治国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政治制度与法律制度建设。他进一步完善了中央和地方的官制和吏治建设。在天盛年间,专门组织人员参照唐、宋律令,结合西夏国情,编纂了一部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经济法、军事法诸法在内的综合性法典,定名为《天盛改旧新定律令》,颁布通行。


李仁孝统治时期也是西夏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大量的文学与学术著作问世,印刷与出版事业十分发达。




不过,李仁孝在位期间,发生了一件大事,差点让西夏分裂为两个国家。西夏有位大臣叫任得敬,他原本是宋朝官员,后来投降西夏,并把女儿献给夏崇宗李乾顺为妃,之后又被立为皇后。李乾顺去世后,李仁孝尊这位嫡母为太后。任得敬凭借这层关系与自己的功劳,地位一路上升,成为中书令、国相,被封为楚王,成为了西夏权臣。


任得敬准备把西夏一分为二,自己占据西夏东部的兴州、灵州,把李仁孝安置在西部的瓜州和沙州一带。1170年,李仁孝被迫接受,并派遣使者出使金朝,请求册封任得敬。但是金世宗不同意,出面干预,于是李仁孝在金朝的支持和援助下,与皇族亲信迅速采取行动,设计诛杀任得敬及其族人党羽,这样西夏才没有分裂。


在李仁孝统治晚期,西夏已经开始由盛转衰。1193年,李仁孝去世,谥号圣德皇帝,庙号仁宗。


夏仁宗李仁孝去世后,长子李纯祐继位,他大体上奉行父亲在位时的政治和外交方针,对内安国养民,对外附金和宋,还算得上是个不错的守成之主。


可惜,正好赶上了蒙古崛起,1205年,此时铁木真已经基本统一了蒙古高原诸部,他借口西夏收留了蒙古的逃亡人口,率军攻入河西走廊西部,进行劫掠。




李纯祐对此束手无策,等蒙古军队撤退后,他下令大赦,改都城兴庆府为中兴府,表示西夏经过大难之后,必将中兴。


西夏是否会中兴不清楚,但是他的帝位马上就要不保了。李纯祐的堂兄弟镇夷郡王李安全因李纯祐不允许他继承他父亲的越王爵位,反而降他为镇夷郡王而怀恨在心。1206年,李安全联合太后罗氏,发动宫廷政变,废黜了李纯祐,自立为帝。同年三月,李纯祐在宫中突然死亡,谥号昭简皇帝,庙号桓宗。


六、西夏最终被蒙古灭亡


西夏最后这四位皇帝统治时期的历史,可以说就是被蒙古按在地上摩擦的历史。


夏襄宗李安全继位后,奉行依附金朝抗击蒙古的策略。1207年秋,蒙古的成吉思汗得知李安全篡位自立的消息后,立即率军攻入西夏,李安全调兵抵抗,蒙古军未敢深入。两年后,成吉思汗再次率军攻入西夏,西夏军难以抵挡,一路溃败。


不久,蒙古军围住了西夏都城中兴府,李安全亲自登城督促将士守城,并向金朝求救,金卫绍王想坐收渔人之利,拒不出兵,李安全只得向成吉思汗献女求和。


在蒙古撤军后,李安全对金朝在西夏危难之时拒不出兵相救的事耿耿于怀,于是在1210年,率军攻打金朝,两国关系就此破裂。而新兴的黑塔坦部落攻打西夏河西州郡。




经过连年战争,西夏国力已十分衰弱,1211年,齐王李遵顼发动宫廷政变,废黜李安全,继立为帝,李安全被废一个月后,不明不白地死去。当初李安全废黜了夏桓宗李纯祐,自立为帝,不久李纯祐突然死亡,这样的戏码在他身上又演了一遍。


李遵顼继位后,依附蒙古攻打金朝,他几乎每年都多次派兵进攻金朝的州城,但是多数以无结果或战败而告终。


蒙古攻打金朝,经常向西夏征调军队,西夏不堪其扰。1217年,蒙古西征花剌子模,再次向西夏征兵,西夏不愿意。这一年十二月,成吉思汗亲率大军进攻西夏,围困首都中兴府。李遵顼命太子守城,自己逃奔西凉府躲避,同时遣人向蒙古请降。直到蒙古军退走,李遵顼才又返回中兴府。




经过这一次事变,李遵顼深感蒙古才是西夏最大的威胁,从此改变策略,想联金抗蒙,但是金宣宗认为李遵顼反复无常,不同意。于是,李遵顼又攻打金朝,甚至还想与南宋联盟共同对付金朝,但是收效甚微。


西夏连年战争,损失巨大,军民死伤无数,国内发生大旱,已十分衰弱,但是李遵顼不听劝谏,仍然准备进攻金朝。


李遵顼之前反复无常的行为,已经失去了成吉思汗的信任,成吉思汗多次遣使到西夏令他退位。1223年,李遵顼被迫将皇位传给次子李德旺,李遵顼成为了西夏历史上唯一的太上皇。1226年李遵顼去世,谥号英文皇帝,庙号神宗。


李德旺继位后,改变了父亲依附蒙古的策略,转而对抗蒙古。他准备联合漠北的一些对蒙古不满的部落,趁成吉思汗西征之际,共同抗击蒙古。


等成吉思汗西征结束回来后,听说了这一消息,1224年,成吉思汗率军攻打西夏,西夏损失惨重,李德旺只能派遣使者请降,并答应派遣人质到蒙古,蒙古才撤军。


不过,李德旺仍希望可以联合金朝,共同抗击蒙古。1225年,西夏与金朝签订和约,双方重归于好,但是却无济于事了。因为此时金朝由于受到蒙古入侵,元气大伤,已经自顾不暇了,怎么可能还能援助西夏呢。




1226年,成吉思汗以李德旺收留了他的仇敌乃蛮部屈律罕的儿子为借口,亲率大军10万从北路攻入西夏,深入河西,攻破多座城池,西夏已危在旦夕。李德旺对此束手无策,忧悸而亡,庙号献宗。




西夏群臣拥立李德旺的侄子南平王李睍为帝,当时蒙古大军分东西两路向西夏首都中兴府逼进,并将其包围,进行长期围困,中兴府城内粮尽援绝,疾病蔓延,已丧失抵抗能力。1227年,成吉思汗派人向李睍招降,李睍走投无路,献城投降,西夏灭亡。李睍没有谥号和庙号,一般被称为夏末帝。


西夏的10位皇帝,除了最后三位外,都被安葬在西夏都城兴庆府以西的贺兰山东麓,算上被追封的太祖李继迁和太宗李德明,一共有9座帝陵,还有271座勋臣贵戚的陪葬墓。位于宁夏首府银川市的西夏陵遗址区,是西夏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遗存。如今在其基础上,已经建成了西夏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如果想实地了解西夏历史文化的话,这是一个必去的地方,推荐给大家。



喜欢布南温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