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幽闲适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947年二野军政委回乡探亲,家中空无一人,才知妻儿被族长卖掉

送交者: Breezea[★★★声望勋衔14★★★] 于 2024-03-14 7:47 已读 1413 次 1赞  

Breezea的个人频道

+关注





1974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闪闪的红星》上映,很快就火遍了全国各地。

电影主题曲《红星歌》、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和《映山红》,一时间响彻大江南北。

电影男主角潘冬子,也成了中国电影史上经典的儿童英雄形象。


据原著作者李心田介绍,潘冬子这个不是凭空而来的。

他的原型,就是出身湖北麻城的开国中将鲍先志将军之子:鲍声苏。

1911年3月,鲍先志出生于湖北麻城鲍家湾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他的童年非常不幸,1岁丧母,5岁丧父,由叔祖父收养,吃百家饭长大。

用鲍先志将军自己的话来说,小时候几乎是在“苦海”里泡大的。

生活的不幸和磨难,使儿时的鲍先志深刻地感受到了社会的不公和人世艰辛,也铸造了他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


正因如此,他15岁那年就投身革命,担任村儿童团团长,致力于为穷苦人“打天下”。

1930年,19岁的鲍先志报名加入红军,离开家乡,开启了枪林弹雨的军政生涯。


他在参加完鄂豫皖根据地反围剿的激烈战斗后,率部西征,一走就是十几年。

在鲍先志跟随部队南征北战的日子里,他的妻子余毛一直留在家里,等候丈夫回来。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华中野战军主力,突破黄河天险,浩浩荡荡千里跃进大别山,书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的一幕。

8月28日,刘邓大军先锋部队王近山司令员率第六纵队自新县向麻城挺进。而离家多年的鲍先志,就在这支队伍里,任第六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少小离家老大回,此时距离他离开家已经过去了将近20年。

鲍先志骑在高头大马上,内心激动不已。离开家乡这么久,他的心里充满了对妻儿的思念,一想到如今终于能全家团圆,他恨不得直接下马朝着鲍家湾奔去。

部队进入西张店后,纵队司令部就驻扎在西张店北庙。

鲍先志带着两个警卫员,迫不及待赶回了日思梦想的老家鲍家湾。

但是他没想到,旧日的家早就没了从前的影子,只剩下一片破壁残垣湮没在高高的杂草中。破屋四周一片死寂,更没有亲人欢呼着出来迎接他。

不一会儿,鲍家湾的乡亲们纷纷闻讯赶来,围观这个村里走出的“大官”。

鲍先志抓着一个人,急切地问道:“我爷爷和余毛他们呢?”

乡亲们个个面面相觑,吞吞吐吐,谁也不敢说出实情。

过了好一会儿,和鲍先志一起长大的发小终于忍不住说出了真相:“你爷爷早死了,你老婆给你生了个儿子,可是她族长给卖到歧亭郭垸。”

原来当年鲍先志离家时,妻子余毛已经身怀有孕。她每天待在家里望眼欲穿,可是始终得不到丈夫的半点音讯。


另一方面,由于家里出了个“革命党”,当地的反动势力对鲍家展开了疯狂的报复。

国民党还乡团扬言要杀完鲍家湾的人,以此威慑当地想参加红军的年轻人。

族长和反动势力勾结,把鲍先志的妻子和儿子,以50块大洋的价格卖给了住在郭垸的一个驼背农民。

鲍先志听完以后,悲愤不已,站在稻场边的石磙上泪流满面。

他当初为了解救受苦受难的乡亲们离家打天下,万万没想到归来之时,自己的妻儿却被族人卖到了别的地方。

鲍先志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找到卖掉妻儿的族长报仇雪恨。

可是此时族长早已过世,他想报仇都没有办法。

一想到妻子这些年受的苦,鲍先志更加愧疚难当,下决心一定要将母子二人寻回来。

他立即带两个警卫员赶到了郭垸。可是等到了郭垸,依旧不见余毛母子的身影。

当地人都很热心地赶来给鲍先志提供线索。

有人把他带到一座简陋的坟前,告诉他余毛改嫁过来没几年,就积郁成疾,含恨离世了。

而花钱买下余毛的那个驼背男人,为了躲避战乱,带着他的儿子鲍声苏跑到武汉去了。

十年生死两茫茫。

站在妻子的坟前,鲍先志又一次潸然泪下。

他自幼父母双亡,和善良贤惠的余毛成婚后才真正有了家的温暖。没想到还没让妻子过上一天好日子,就等来了天人永隔,就连他们的儿子都不知所踪。

鲍先志对着亡妻的墓碑发誓,一定要将儿子找回来。

1949年3月,时任二野第11军政委的鲍先志再次回到家乡西张店。

他带上了余毛娘家人,一起赶到郭垸寻找儿子。

这一次他很幸运,因为当初买走余毛的那个驼背男人回家来了。

他被警卫人员带了出来,一见面就“扑通”跪倒在鲍先志面前。

鲍先志一开始满腔怒火,一把扯起这个姓郭的男人,掏出手枪对着他,大喊道:“你为什么买走我的媳妇?我的儿子呢?”

那郭姓男人哭着说:“我买余毛也是被逼的,这是你垸里人画押的契约。”

说完,他战战兢兢,掏出一张发黄的宣纸,这正是当年鲍家湾的族人卖掉余毛的那张卖身契。

鲍先志看着这一纸浸满妻子血泪的文书,忍不住悲从中来,朝天开了几枪。

他心里也明白,眼前这个驼背的男人并不是罪魁祸首,要怪也只能怪自己那帮狠心的族人。


听到枪响,一些群众走过来围观。

余毛的后夫大着胆子,掏出一包东西交给鲍先志说:“余毛虽然跟我过了几年,但总是惦念着你。临终前,她还让我把一包东西转交给你。”

鲍先志接过妻子的遗物,打开一看,里面是他早年在家乡闹革命时戴过的儿童团袖章和农会徽章。

这么多年来,余毛一直精心保管着这些东西,从鲍家湾带到了后夫家,从未丢失。

鲍先志站在原地,百感交集。

就在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个浓眉大眼的小伙子,呆呆看着他。

余毛后夫赶紧一把将小伙子拉过来,指着鲍先志说:“这是你的亲生父亲,快喊爹呀。”

这个孩子,就是当年余毛生下的儿子鲍声苏。

鲍先志激动了,冲上前去紧紧抓住儿子。鲍声苏却退到继父身边,怯生生地望着来人。

继父一再催促他说:“傻孩子,他是你的亲爹呀!”

鲍声苏怔了好一会儿,想起母亲生前常说的到远方干革命的父亲,终于忍不住扑向了生父,父子俩抱头大哭。

在离开郭垸之前,鲍先志还拿出100块大洋送给了儿子的继父,报答他这么多年的养育之恩。

鲍先志小时候过惯了苦日子,但是他从不溺爱子女,哪怕对待好不容易找回来的鲍声苏也一样。

他常常教育子女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做人要像“苦瓜”一样。

“苦瓜”精神,到后来甚至成为了鲍家的“传世家训”。

由于鲍声苏一直在农村长大,没受过多少教育,所以建国后鲍先志就把儿子送到了到南京军区举办的部队速成中学学习。

作家李心田当时是速成中学的教员,在学校里,李心田和年龄最大的学生鲍声苏成了好朋友。

鲍声苏课余经常与李老师聊天,向他讲述自己童年的成长经历,从麻城满山的映山红,讲到恶霸地主和还乡团的狠毒,再讲到父亲是如何来和自己相认的。


李心田被他悲惨的童年深深打动了,并以此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战斗的童年》。

这就是《闪闪的红星》前身。

小说《闪闪的红星》后来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主人公潘冬子面对逆境顽强不屈、奋勇反抗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年。

喜欢Breezea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