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全球焦点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会里会外丨如何让重庆从“网红”变“长红”?

送交者: 婉君[★★★★不服⭐来赌★★★★] 于 2024-03-06 11:07 已读 2618 次  

婉君的个人频道

+关注

原标题:会里会外丨如何让重庆从“网红”变“长红”?

“重庆的旅游像重庆的火锅一样‘红’。”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农工党十七届中央副主席、重庆市委会主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但彦铮接受中国之声两会高端访谈《会里会外》专访时,分享了一组数据:2023年,重庆接待过夜游客突破了1亿人次,重点监测的130家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达1.53亿人次。


近年来,重庆旅游热度攀升,一条普通的夜景视频在短视频平台收获千万播放和百万点赞,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城市”。重庆独特的山川格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但彦铮心中的“流量密码”。如何充分发挥这些优势?重庆打造特色消费场景、推动巴蜀文化走廊建设、擦亮长江文化保护名片……一系列举措,助推重庆走好差异化发展之路。


已有的成绩固然喜人,但对但彦铮来说,这还不够。“重庆不仅仅想做‘网红’,我们要把‘网红’变成‘长红’!”


以下为部分访谈实录


↓↓↓


重庆旅游之路怎么走?


展现“千面”风情,川渝互联互通


●提到重庆,我们马上就会想到“网红城市”这个词,听说前不久的春节假期,重庆的旅游又特别火,您认为重庆为什么这么“红”?


但彦铮:重庆的“红”,在于独特的山川格局与肌理,山在城中、城在山中,同时嘉陵江穿城而过,在渝中区朝天门交汇,山水城景融为一体。先天的自然优势造就重庆“一城千面”的城市特质,带动洪崖洞、轻轨穿楼、开往春天的列车等相继“出圈”,既有“赛博朋克”式的未来感,又有鲜明独特的城市浪漫,拥有着无可比拟的高辨识度。


重庆的“红”还在于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三千年江州城,八百年重庆府”,重庆是文化的交流交汇地,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革命文化、统战文化、移民文化在这里交织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孕育了巴山蜀水的儿女。


当然,重庆流量密码不只有风景、美食,还有“魔幻8D”,更在于游客可进入、可参与的城市生活。热情周到的全方位服务、严格规范的执法监管、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机制,为游客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重庆曾连续四年荣获“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榜首。过去这一年,不少城市“夜经济”也搞得火热,大家会不会面临一种“同质化”竞争,重庆如何特色发展?


但彦铮:现在全国旅游就跟其他行业领域里面一样很卷,而且卷得还不是一般,但我们仍有信心,因为重庆“一城千面”,生活场景丰富,真正具有持续力的是以文化为载体,自然社会生活常态所凝聚出来的,更具有常态性。我们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把“网红”变成“长红”。


●如果去西南旅游,很多人会连着川渝一块玩。川渝两地有一个“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这是个什么概念?目前建设情况如何?


但彦铮: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重要任务,涉及文旅资源挖掘、旅游线路打造、文旅融合发展等诸多方面。目前,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正从全面起势迈向深化拓展阶段,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


一是推动了一批重点项目。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意义的就是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项目,充分利用两地丰富的石窟寺遗址遗存和文物文献,共同讲好巴渝石窟寺故事。


二是推动了巴蜀文化的保护与弘扬。共同推动川渝宋元山城体系、川渝盐业体系、蜀道等申遗工作,合作保护同根同源非遗项目。


三是深化了艺术交流合作。川渝联合成功申办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联合举办川剧节、巴蜀合唱节等系列活动。


四是提升了公共服务互联互通水平。打造“成渝地·巴蜀情”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川渝阅读一卡通”项目实现成渝两地图书馆的图书通借通还服务。


五是促进了文旅消费联动。推出“宽洪大量”“点石成金”等跨省文旅品牌组合。


2024年,我们将围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行动担负起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使命。


如何保护和传承长江文化?


深入挖掘内涵,推动文旅融合


●重庆近年来开展了多个长江文化保护传承重大项目建设,重庆和长江的故事,还有什么是您想在这里分享的?


但彦铮:近年来,我们从4个方面扎实推进长江文化保护传承。


一是抓考古,丰富长江文化内涵。我们围绕全市长江流域人类起源、巴文化等重点考古项目,实证三峡库区是长江上游人类文明的重要源头。


二是抓研究,扩大长江文化影响。我们完成《长江三峡文化发展研究》等一批重点研究课题,还举办了首届长江文明论坛,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共话长江文明,推动长江文化传承、研究、转化。


三是抓项目,推进长江文化保护。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实施白鹤梁题刻、石宝寨等保护工程,建成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等17家综合性公共博物馆,构建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体系。


四是抓品牌,活化利用长江文化。石宝寨、白帝城等历史文化景区成为三峡文化旅游地标,湖广会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等成为文旅热门打卡地,19个项目入选首批“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长江文化旅游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重庆的长江文化源远流长,对中下游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如何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如何擦亮“长江文化”名片?


但彦铮:一是突出精神引领。召开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市的意见》,进一步提高站位、统一认识。


二是突出交流传播。讲好长江的故事,重庆的故事,中国的故事。让所有的文物不仅“活”起来,还要“火”起来。


三是突出区域合作。高质量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加强与沿江省市交流互鉴。


四是突出文旅融合。壮大“大三峡”旅游产品服务体系,推进长嘉汇世界级旅游景区、长江文化艺术湾区等项目建设。培育文化研学、山水观光、乡村民俗、演艺等特色文化产业,打造长江文化产业带。


但彦铮(左)接受中国之声《会里会外》专访


如何促进文旅消费?


丰富产品供给,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今年2月6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重庆打造消费新场景被点赞。重庆在打造消费新场景方面,有哪些亮点?


但彦铮:着力打造核心区的消费功能,打造了一批新消费地标,打造了一批特色消费场景。比如我们历史上曾修建过许多地下人防工程,利用这些进行多场景应用,打造了“洞子火锅”。同时,打造“不夜重庆”新名片。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要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文娱旅游、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重庆在促进文旅消费方面有什么计划吗?


但彦铮:一是繁荣城市休闲消费,培育文化体验、体育运动、剧本娱乐等休闲业态,丰富“吃住行游购娱”产品供给。


二是提质乡村旅游消费,深度挖掘高山生态、气候等资源,大力开发以夏季避暑为主的候鸟式康养度假产品,打造一批国际康养避暑旅游目的地。


三是扩大文旅融合消费,提质升级旅游演艺产品,推动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景区化打造,增加艺术节、音乐节、戏剧节等文化活动供给。


四是提振“旅游+”综合消费,推动旅游与科技、交通等跨界融合,搭建更多消费场景。


五是培育文旅消费新业态,围绕年轻群体消费需求,发展沉浸式演出、文化主题餐饮等新产品新业态,发展电竞、动漫等产业,积极培育国货“潮品”等新的增长点。

喜欢婉君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