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幽闲适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说干就干的林帅,为何一直反对抗美援朝?邓小平一语道破他的心思

送交者: Smiley1[♀★★★★声望勋衔17★★★★♀] 于 2024-03-04 8:19 已读 3870 次 4赞  

Smiley1的个人频道

+关注

1950年10月4日,一架从西安起飞的飞机在北京机场降落,走下飞机的是彭德怀元帅,他急匆匆地坐上等候多时的专车,径直赶往中南海菊香书屋——毛主席的寓所。


在这里正有一场非常重要的会议在召开,彭老总猜想,毛主席一定是有什么与他相关的重大决策要作出,这才在会议已经开始两天后,专程派专机接他入京。


果然,在参加完当天会议的第二天,邓小平亲自前往彭德怀下榻的北京饭店,他是受毛主席所托,请彭德怀到中南海见面。



两位老战友见面后,没有寒暄几句,毛主席就直接问道:昨天会上讨论的问题,你怎么看?彭德怀面容坚毅,十分肯定地说:我认为必须出兵朝鲜。


是的,这几天中央领导们商量的,正是“抗美援朝”这件历史性的大事,在会上,不少人都表现出了反对出兵或者悲观的情绪,让毛主席思虑颇多。


而彭老总斩钉截铁地支持,似乎让主席心情好了许多,随即他又大有深意地问道:那你看,由谁来挂帅最合适呀?

这个问题倒是让彭老总愣了一下,他还真没有思考过,下意识地回了一句:不是让林彪去吗?


确实,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初,中央就下令组建了东北边防军,一方面是为了守备边疆,另一方面就是在为入朝做前期准备。


而东北边防军就是志愿军的前身,以原四野的老部队为主力,作为长期在东北作战的统帅,林彪自然是担任司令员的最佳人选,事实上毛主席也曾这么考虑过。


不过听到彭老总的疑问,毛主席轻轻摇了摇头,叹气道:他反映说身体不好,怕光怕风怕声音,这还怎么打仗呢?


彭老总听毛主席这么说了,也回过味来,猜到了他的想法,但没有急着接话,而是用真挚的眼神看向毛主席。


果然,毛主席自己说了下去:我看呀,这个担子,还是得彭老总你来担。彭德怀心中一热,“老总”这个称呼,在革命战争时期,常被毛主席挂在嘴边。解放后,两人各处一方,已经很少听到毛主席这么叫了,他突然有种回到当年的激情澎湃。


至此,彭德怀不再犹豫,斩钉截铁地回答道:中央让我干,我就干!听到这句话,毛主席哈哈一笑,说道:有你出马,我就放心了。


果然,在朝鲜战场上,彭老总指挥我志愿军,一步步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军,打到了谈判桌上,为我国赢来了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而这场抗美援朝之战,也被誉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意义非凡 。


不过时至今日,关于发起抗美援朝战争,很多人仍然有不少猜想,其中最让人疑惑的就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南征北战,就干就干的林彪,为何一意反对毛主席提出的抗美援朝,不愿意担任志愿军司令。


一、一个艰难的选择题

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在新中国成立一年之后,却能一直被称为我国的“立国之战”,其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


1950年,我国百废待兴,不仅国内残存反动武装势力需要清剿,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战略——收复国民党苟延残喘之地,台湾。


特别是在金门战役中受挫后,中央加大了收复台湾的军事准备,于万难时期,成立了空军部队和海军部队,并迅速发展出了一支成型的海军舰艇部队和空军混成旅以及空军陆战队——也就是空降兵部队的前身。


当时,在蒋介石穷兵黩武的政策下,台湾国军的兵力突破了四十万,为了能够一战而定,军委给作为攻台总指挥的粟裕又拨了4个主力军,让他麾下增至16个军,共65万人马。


而除了这六十多万枕戈待旦的大军外,外部环境也已经成熟,当时毛主席亲自访问了苏联,迫使美国不得不发布了一份《关于台湾问题的声明》,明确表态:美国对两岸保持中立,不会干涉中国内政。


就连极端仇视中国的美国国务卿迪安·艾奇逊都公开表态:美军的防务范围并不包括台湾,而且杜鲁门总统也认为台湾不值得美国出手。


在这种局面下,虽然台湾占据了海峡地利,但我军作用天时人和,或许只要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完成这项历史性任务。


但就在我军引而待发之时,一个消息震惊了中央:美军出兵朝鲜,在仁川登陆,联军迅速将战线北推,一度靠近了我国边境鸭绿江。



当时刚刚经历了数十年战争的新中国不可能同时两线作战,于是一个艰难的选择题摆在了中央面前:是继续收复台湾,完成全国统一,还是出兵朝鲜,稳定外部安全?


前者,我军已经筹备多时,正是一鼓作气的时候,如果打完朝鲜战争,再来收复台湾,那就给了蒋介石喘息之机,充满了变数。


而后者,却直接关系到我国当时唯一的重工业基地东北之安危,如果任由美国及其代理人控制朝鲜半岛,东北将再难有宁日,或者万一苏联以援助朝鲜之名出兵东北,将形成事实上的驻兵,对我国主权也是严重的侵犯。


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毛主席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暂缓收复台湾,举兵抗美援朝!


其实早在美国宣布参战之时,他就未雨绸缪地开始了准备,7月份已经下令在东北以四野为主力成立边防军,做好随时支援朝鲜的准备。


只是没想到朝鲜军在美军的进攻下,溃败得如此迅速,短短几天之内,就龟缩到了中朝边境,还有数万人逃过了鸭绿江。形势急转直下,在我国第一个国庆节那天,斯大林和金日成的电话都打到了毛主席这里,我国必须迅速做出选择。


而这时,已经心中做出决定后的毛主席还需要在中央会议中统一思想,集中力量来打这场抗美援朝之战。那么在中央领导中,谁支持,谁反对?


二、林彪的反对

1950年10月1日深夜,菊香书屋召开了一场紧急会议,人很少,根据记载,这场第一次正式讨论是否出兵朝鲜的会议,只有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刘少奇等人参加。


毛主席后来称戏称道:抗美援朝,一开始只有一个半人支持。其中那一个人,自然是他自己,而另外半个,就是周总理。


在会上,只有周总理没有直接反对出兵朝鲜,不过列举了当前新中国的种种困境,隐晦地表明了抗美援朝的艰难。


不过,更加激烈的反对声音,出现在第二天的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上,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林彪。



他首先就对敌我两军进行了对比,美国一个师就编制了数百门火炮,而当时我军的一个师则只有十几门,甚至都无法用悬殊来形容。


其次,中国内部还有两大难题需要大军来解决,其一就是前文提到的台湾问题,而另一个,则是当时我国西南匪患严重,西藏百万农奴亟待解救,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了。


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已经经历了太长时间的战争,和平几乎成为全国最渴望的事情,而且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也需要投入海量的人力物力来建设。如果这时候反而集中力量去援助朝鲜,恐怕难以得到人民的理解。


最后,林彪总结道:美国进入朝鲜半岛,也是苏联必须解决的威胁。我军可以出而不战、引而不发,也就是已经成立的东北边防军屯兵鸭绿江,不进入朝鲜,只保证国土不被侵犯。


实事求是的讲,林彪所说的这些理由都没有错,也正是大部分不赞成抗美援朝的领导心中所想。只不过由林彪说出来,影响更大,也更有说服力。


听了林彪的态度后,不少同志都十分激动,甚至还有人放言:连苏联都不出兵,只靠我们去打吗?


然而有的道理是道理,有的道理是大道理。如果从一场战争的角度来看,林彪不出兵的理由很充分,但如果从新中国建设乃至社会主义的发展来看,毛主席的决策显然更具有长远意义。


在与周总理商议时,毛主席作出了这样的总结:他们有一万个理由,但无论如何都驳不倒这一个理由,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社会主义兄弟国家被灭亡,唇亡齿寒,为了国家的建设,我们也应该出兵!


在最后进行表决时,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说了很长一段话,有几句至今赫赫生辉,一句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让大家认识到了抗美援朝的战略意义。


还有一句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抓住你的弱点,跟着你打,最后打败你”。这反驳了林彪的敌强我弱论断,让中央集体建立起了获胜的信心。


就这样,会议最终作出决定:出兵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而接下来就是另一个关键问题,由谁来领兵出征?



在会议期间,林彪不仅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而且在毛主席流露出要让他担任志愿军司令时,又表示自己病情反复,无法胜任,这也是毛主席在会见彭老总时,说他“怕光怕风怕声音,打不了仗”的原因。


后来有不少文章猜测,当时林彪是在装病,他认定抗美援朝无法胜利,怕死在战场上,因此借病推脱。那林彪当时真的病了吗?


三、只是作为备选的林彪

其实只要关注抗美援朝始末的有心人,都可以发现一个历史真相:一直被认为是志愿军司令第一人选的林彪,其实当时只是毛主席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他心中的首选,是当年7月,被任命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兼政委的粟裕大将!


在《粟裕传》中,对这件事有着清晰的记录,1950年7月,毛主席派人向粟裕传达对他的任命,并明确要求他做好指挥抗美援朝的准备。


不过但是粟裕身患多病,唯恐影响作战,还于7月14日向军委申请到青岛疗养治疗。到8月1日,他深感身体毫无好转,实在无法承担指挥大兵团作战的任务,特意托在青岛的罗瑞卿帮他转递一封报告自己病情的信给毛主席,后来毛主席回复让他安心养病。



由此可见,至少一开始,毛主席是属意由粟裕来指挥志愿军的,但粟裕确实身体不好,这才放弃了这个打算,转而考虑林彪。那林彪的病呢?是长久有之,还是临时借口?


林彪的病其实也不是装出来的,他在抗战时期被友军误伤,据说是伤到了神经,后来在苏联养病数年,这是有史可查的。


而且到1950年时,他长期被失眠、头疼困扰也是事实,作为中南局的主要首长,他在当年年初,就离开武汉,先后到济南、北京治疗,此后一直待在北京,不然也不会早于彭德怀参加讨论抗美援朝的会议。


而对于他的病情,毛主席也是非常了解的,他在九月份发给东北局的电报中就说道:林粟均有病...暂时不能来,几个月后则有可能。


因此,如果说在10月份,毛主席还试图让林彪挂帅出征,那也只是一种期待,但早有心理准备,并不存在林彪临时装病来拒绝。


至于林彪怕死一说,则更不存在证据,在多年战争生涯中,林彪或许曾经对革命悲观过,但没有表现出过对战争的惧怕。


在聂荣臻元帅的回忆录中,也曾对当时流传林彪怕死,称病不出一说进行过委婉的回应,他是这么写的“奇怪得很,过去我们在一起共事,还没有看到他怕死到这个程度”


乍看这是在感叹林彪怕死,但结合当时的政治环境(80年代初),这何尝又不是在侧面透露,他印象中的林彪,并不是一个怕死的人。


那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一向表现得勇猛无比的林彪,为何又对抗美援朝这场战争如此执意地反对呢?其真实原因当然不只是他说出来的那些,多年后,邓小平同志一语道破了其内心想法。



四、邓小平给毛泽东的一封信

在邓小平写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曾深刻剖析了林彪的问题,一语道破其心思,其中指出了他两个严重的错误。首先就是他在长征期间,曾秘密搞过串联。其二,他对抗美援朝的反对,正是由于他不相信志愿军能够打赢美国,对新中国没有信心。


是的,前文也说过,这不是林彪第一次产生悲观心理,他反对抗美援朝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眼界不足、魄力不够,立场不坚定。而不是所谓的,他自己不想上战场。


早在解放战争时期,毛主席直接下令东北野战军进攻锦州,林彪就因为自身魄力不足,认为这一战没有把握而犹豫不决。


如果不是中央的反复命令和罗荣桓关键的劝说,或许就不会有锦州会战这一解放全东北的关键战役,会对我党的解放事业造成重大影响。


这一次,林彪的悲观心态再次暴露出来,直到中央确定彭德怀为志愿军总司令后,周恩来主持召开抗美援朝作战准备的会议上,林彪还在表达反对出兵的意见。


而在会上,周总理直接斥责了林彪的言论,告诉他入朝作战已经确定,现在只需要讨论作战方案和后勤保障工作。直到这之后,林彪才不再对抗美援朝发表负面意见。


邓小平同志对林彪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透过各种客观原因,直接道破了他反对抗美援朝的本质,让我们看清了真相。



如今距抗美援朝已经过去了七十年,历史早已证明,毛主席决定抗美援朝,绝对是利大于弊。可以说,是在这场立国之战后,新中国才赢得了应有国际地位和独立自主,真正站了起来。


喜欢Smiley1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