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川风情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红色记忆】华西坝、沙坪坝、古路坝,抗战时期的三大坝

送交者: 炫笔伏逼[♂☆★★★不闻风知★★★☆♂] 于 2024-02-28 21:40 已读 2079 次 2赞  

炫笔伏逼的个人频道

+关注

华西坝、沙坪坝、古路坝


抗战时期的三大坝


蒋少龙



众友在华西老建筑药学院大楼前合影(第二排右二系本文作者)


坝,是西南地区对丘陵山地中小块平原地带的称呼,又叫平坝。这些平坝常位于河谷沿岸和山麓地带,适宜生产生活,多有人居住。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许多学校和文化机构迁往川渝地区。一时间,抗战后方的川渝地区高校云集,学者荟萃,成都、重庆成为战时中国的文化教育中心。特别是在成都华西坝、重庆沙坪坝和陕西汉中的古路坝形成抗战大后方的重要文化区,史称“三大坝”。


华西坝



最早知道华西坝是因为我有一个姨妈曾住在这里。20个世纪50年代,那时我还小,成都的市区也仅限于府南河,也就是城墙之内。我的姨妈居住的地方当时地处府南河外的乡郊,这里地势平坦,所以人们将这里称为“华西坝”。也许正因为是乡郊,记忆中我的姨妈好像有一个奶牛场或有头奶牛,牛奶是怎么来的我大概就是看见姨妈挤牛奶而得知的。


现在的华西坝,北起成都临江西路,南起一环路,东起人民南路,西起浆洗街。华西医科大学(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和四家华西系医院是这里的标志,大学路、黉门街、电信路、九茹村、浆洗街等是居民居住的地方。


以前的华西坝虽在城外,但却曾是蜀汉都城的“中园”旧址,刘备游幸之地;后来又是五代蜀王孟昶的后花园。陆游《故蜀别苑》咏梅,有“蜀王故苑犁已遍,散落尚有千堆雪”,近代华西文人林山腴也有“中园旧说梅林胜”“冶春故事记中园”等诗句。


雅称虽多,但让华西坝真正出名的,还是1905年由英国、美国、加拿大五个基督教会在此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从此“华西坝”名扬海外。


五个教会即“英美会”“美以美会”“浸礼会”“圣公会”和“公谊会”。选址成都新南门的华西坝,占地四百余亩,校名华西协合大学,最初设文、理、医牙三个学院。


20世纪初,英国建筑设计师弗列特荣·杜易(1861—1927)不远万里来到成都,把西方最时髦的大学建筑风格引入华西协合大学建筑设计,并借鉴故宫建筑群以及川西民居风格,开启中西融合的“中国式新建筑”实践,在华西坝上留下了独特的中西合璧的建筑群设计。这些建筑布局对称,青砖黛瓦,画栋雕梁,从布局到风格在当时都算是独一无二。梁思成对此评价说:“这些中国早期古典复兴式建筑极其重要”,至今都是受保护的“华西老建筑”。


这里的老建筑,乍一看是中式的砖瓦和雕梁画栋,却能在里面发现西洋的建筑结构。华西钟楼、怀德堂、嘉德堂……既有中国古典园林的雅致,又有西式庭院的纷繁,融会贯通,创立了中西合璧的建筑群体。






历经百年,钟楼依然屹立,它仍旧是华西的标志性建筑。钟楼是中西结合式结构,砖木结构2层,塔高24米,第一层为单檐歇山式,第二层为四方攒尖顶,塔顶嵌巨钟,四面可见。塔顶原为哥特式造型,1954年,设计师对其进行了“微整”,去掉原来的哥特式塔顶,改建加高成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式中最为复杂的十字脊歇山顶。


教学楼、办公楼都以钟楼为轴心,分列于四周,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典雅大方,形体曲线优美流畅。





抗战时期,金陵大学、齐鲁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燕京大学先后迁来,在华西坝汇集。这些大学借华西协合大学的校园继续办学,一时间大师云集,构筑了最辉煌的学术地标。


此时人们将华西坝五大学誉为“BigFive”(五强),也习惯称这一时期为抗战“五大学时期”。联合办学期间,五大学的设施比地处昆明的西南联大高级了不少,不仅保持了原来的教学规模,甚至还增加了新的科系(最多时有5个学院、70多个系及一些专修科),新修了一些建筑,在校学生超过5000人。


这个时期,华西坝群贤毕至,构建了辉煌的学术地标。陈寅恪、顾颉刚、冯友兰、吕叔湘、钱穆、许寿裳、闻宥、徐中舒、蒙文通、朱自清、张大千、马悦然、文幼章……无数名流学者都与华西坝有着千丝万缕联系。李约瑟、海明威、林语堂等人也曾前来华西坝讲学交流。


陈寅恪曾著有《咏成都华西坝》一诗:


浅草方场广陌通,小渠高柳思无穷。


雷奔乍过浮香雾,电笑微闻送远风。


酒困不妨胡舞乱,花羞翻讶汉妆红。


谁知万国同欢地,却在山河破碎中。


沙坪坝




沙坪坝位于重庆市区嘉陵江畔,与相毗连的磁器口通称为“沙磁区”。20世纪40年代在重庆大学工学院(时称)的侧岩上发掘一古墓,墓上铭文位“永寿四年六月十七日”。永寿是东汉桓帝的年号(公元158年),距今1800多年,说明这里在东汉时期就有人集居。


1933年,重庆大学迁到坝上,此后逐渐形成一条铺面零落的半边街。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大批学校、工厂向西部疏散。1940年市界扩大到沙磁地区,随后重庆大学、重庆中学、南开中学、中央大学、中央工专等学府相继成立,人口骤增,一些乡绅也先后到此修建公馆庄园,例如高家花园、杨家花园、四公馆、栾家,汤家大院等。到1944年,沙坪坝已发展成,初具规模的新兴文化镇。


1938年,沙坪坝成了内迁学校的集中地。大批志于民族复兴、参加抗日救亡的青年学子纷至沓来,一大批著名教育家、学者到坝上来执教,文化艺术界的名流也来此工作定居。诸如郭沫若、冯玉祥、柳亚子、马寅初、陶行知、梁漱溟、徐悲鸿、老舍等。


抗战时期,共有16所大专院校迁入沙坪坝。沙坪坝分布有包括中央大学、重庆大学、上海医学院、四川省立教育学校、四川省立重庆女子职业学校、南开中学等在内的20余所高等院校和百余所中小学校,还有各类文教机构、学术团体,共汇集了全国八分之一的大学生。1938年,以复兴文化教育为使命的沙磁文化区在沙坪坝创建,竖起抗战大后方的一面文化大旗。以沙坪坝为基点,各校师生组建宣讲团,四处奔走,文艺界人士以笔为武,创作大量文艺作品,以形式各异的文化活动激发民族意识和抗日热情。沙坪坝成为抗战时期重庆的文化教育中心。




中央大学重庆沙坪坝旧址



中央大学部分研究生和教师在松林坡教室前合影



古路坝



汉中原属四川,后划归陕西。汉中城固县城南12公里董家营古路坝,有一座始建于1888年,当时西北五省最大的天主教堂之一。教堂由荷兰人设计,当地优秀工匠施工修建,整个建筑群设计独特,构思巧妙,用料考究,建造工艺高超,具有很高的观赏性。现存有主教公馆和修女院,全部保存完好,1937年西北工学院,即现在的西北工业大学,借教堂的房舍,在此办学长达7年之久,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急需人才。


1938年7月27日,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私立焦作工学院联合组建国立西北工学院,最初的校址就设在陕西汉中城固县的古路坝。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危急时刻。为使中华民族文明之火胤续不灭,中国高等教育开始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迁徙,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成立了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日军逼近潼关,西安临时大学迁往陕南汉中的城固、南郑等地,全校1800多名师生浩浩荡荡地踏上了第二次迁徙之路。师生们先是坐火车沿陇海线从西安到宝鸡后,沿川陕公路过渭河,渡柴关,涉凤岭,一路风餐露宿、筚路蓝缕、历经艰辛,终于抵达汉中。1938年4月,西安临时大学改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下设文理学院、法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教育学院和医学院。其中工学院由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私立焦作工学院合组而成。因校舍不足,供给紧缺,西北联大文理、法商、教育学院和农学院、医学院相继在城固、勉县、南郑分散办学。而工学院则由时任北洋工学院院长李书田与汉中天主教会签订借用合同,将位于古路坝的主教堂与修女院、老汉院及附属设施免费提供校方办学。


国立西北大学的校址,就在古路坝大教堂,这座鸦片战争后意大利传教士在中国创建的传教地。全面抗战八年,老西工毕业了1300多名本科生,培养了一大批工程教育和工程科技领域的巨匠,诞生了15位“两院”院士。古路坝因此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发源地之一。


2003年4月,众友自驾三国蜀汉遗址行。顺道拜谒位于城固县的张骞墓。张骞出使西域,是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张骞墓在城固县团结乡饶家营北约200米处,距古路坝只有几十公里。但路不好走,故未能前往,甚为遗憾。







补记


除三大坝外,值得一提的,还有三所国内知名的大学在抗战中迁川。


1938年初,上海光华大学在抗战烽火中内迁成都办学,设立光华大学成都分部。此地由此得名光华村。现校内一株V字形的铁树,系光华大学迁校时所栽,寓意抗战必然胜利。1945年抗战胜利后,上海本部得以恢复,成都分部交四川省地方接办,更名为私立成华大学,与上海光华大学成为一脉相承的兄弟学校。1952年10月全国院系调整,私立成华大学改为公立,并以成华大学为基础先后合并西南地区16所财经院校、综合大学(包括重庆大学、华西大学)的财经系科,组建四川财经学院(今西南财经大学)。




重庆北碚夏坝原名“下坝”,1938年,复旦大学内迁此地。复旦新闻系教授陈望道取“华夏”之“夏”,将此地更名为“夏坝”,寄托复旦师生的爱国之心。从1938年2月到1946年5月,2000余名复旦师生在夏坝度过了7年的抗战岁月。在此期间,他们克服困难,一边治学一边建设校园,修建教室、校舍、食堂,陆续增设史地、数理、统计、农垦等专业,将复旦大学发展为综合性大学。还成立了文摘社、新民主主义青年社等进步团体,广泛开展抗日救亡宣传,使夏坝成为大后方的文化堡垒。



同济大学迁川更具传奇性。1940年8月,四川宜宾李庄羊街8号罗南陔府邸。区长张官周、镇长杨君惠以及宛玉亭、范伯楷、杨明武、邓云陔等镇上名人聚集于此。这些李庄的乡绅在此作出了一个影响李庄命运也将影响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重大决定。16字电文从李庄发出:“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


李庄的乡绅们为战火中流离失所的知识分子和莘莘学子腾出了“九宫十八庙”:同济大学校本部设于禹王宫(今慧光寺),工学院居东岳庙,理学院居南华宫,医学院居祖师殿。乡绅的私宅大院,则用以解决师生们住宿。随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与社会科学研究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等机构随之也先后辗转来到李庄。李庄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西南边陲小镇提升为中国抗战文化中心之一。



李约瑟拍摄的禹王宫照片及同济大学学生上课时情景


来源:永远的华西

喜欢炫笔伏逼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