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幽闲适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历史的荒诞与狗血:“大明版”挟天子以令诸侯

送交者: hgao[♂☆★★★★声望勋衔19★★★★☆♂] 于 2024-02-05 23:47 已读 731 次 2赞  

hgao的个人频道

+关注


△《汉宫春晓图》(明·仇英)(局部)

01 储君


明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初一,紫禁城乾清宫。


大殿内外,人人戴孝,哭声震天。


1620年注定是大明王朝不寻常的一年。


七月,在位四十八年的明神宗朱翊钧病逝。老皇帝寿终正寝也就罢了,谁又能想到,九月的第一天,即位仅一个月的明光宗朱常洛竟也骤然驾崩。


国不可一日无君,在光宗灵前吊唁的群臣赶紧拭去眼泪,开始七嘴八舌地商讨关于皇长子朱由校即位的种种安排。


此时,不知是哪位大臣提了一嘴:“皇长子为何不在?”众人听罢,先是一愣,随后皆大惊失色。


先帝刚刚驾崩,皇长子不在灵前守孝,又会在何处?


于是,礼部尚书刘一燝立刻质问殿内的一众宦官:“皇长子应当在大行皇帝灵柩前即位,如今他不在,这是为何?”


面对文官气势汹汹的逼问,宦官们纷纷闭口不答,下意识往四处逃散一空。只有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走上前来,对朝臣们小声应答道:“皇长子被李选侍(选侍:未得到封号的宫中侍女)藏起来了。”


此言一出,文官们顿时一片哗然,怒不可遏的刘一燝更是高声怒斥道:“谁敢藏匿新天子!”说罢,文官们全都撸起袖子,一脸怒气地径直往李选侍居所西暖阁奔去。


皇家的体面还是要保全的,王安担心文官闹得一发不可收拾,便劝刘一燝等人在暖阁门外稍候,而由自己入内与李选侍交涉。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王安成功说服李选侍,答应让他带着朱由校前往文华殿即太子位。或许是害怕李选侍反悔,王安急忙一把抱起朱由校,一溜烟便快步跑出门去。文官们见状,当即将朱由校迎上御辇,簇拥着往文华殿疾驰而去。


话分两头,王安带走朱由校后,李选侍越想越不对劲,糟糕,怕不是被这帮老狐狸给诓了吧!后悔不已的李选侍赶紧命亲信宦官李进忠带人前去追赶,务必将朱由校给抢回来。


“你们这是拉少主去哪里?少主年龄小,怕人!”宦官首领李进忠的声音由远及近,经历一番激烈追逐,气喘吁吁的宦官们终于拦下了朱由校一行。


这一次,宦官们接到的可是死命令,拦路的拦路,拖轿子的拖轿子,甚至还有公然拉拽朱由校妄图直接抢人的,场面陷入一片混乱。


“殿下是群臣之主,四海九州之人哪个不是殿下的臣子,又会怕谁!”兵科给事中杨涟当即怒骂道。显然,宦官们的疯狂举动瞬间激怒了在场的所有文官,纷纷开始怒斥宦官们的种种无礼行径,个个咬牙切齿,面目狰狞,似要吃人一般。


想当年,锦衣卫指挥使马顺被文官当众打死,这样的宫廷旧事,宦官们当然有所耳闻。正因如此,愤怒的文官最终逼退了疯狂的宦官,李进忠等一众宦官不得不灰溜溜地原路折返。


随后,文官们将十六岁的朱由校护送至文华殿,举行“正东宫位”之礼,并议定将在初六日于乾清宫即皇帝位。

△杨涟

02 宫妃


实际上,李选侍也是个苦命人。


众所周知,明神宗在位期间,太子朱常洛毫无地位可言,李选侍虽得太子宠幸,但也只是跟着丈夫一同在夹缝中求生存,在宫中自然没什么存在感。


好不容易熬到了光宗即位,盘算着册封个皇贵妃总不过分吧,结果朝臣上疏极力反对。尽管朱常洛屡屡为册封一事发起朝议,但均被朝臣所阻,最后不了了之。


拦得了一时,拦不了一世,李选侍本以为册封不过是时间问题,谁成想,朱常洛当了一个月皇帝便撒手人寰。痛哭伤心之余,一个巨大的难题摆在了李选侍的面前:丈夫离世,除一女外自己并无子嗣,今后将何去何从……


按明朝祖制,乾清宫乃是帝后的居所,光宗一死,李选侍就得挪窝,前往嫔妃专用养老院哕鸾宫。这般凄凉的结局,李选侍当然无法接受,于是乎,李选侍便打起了养子朱由校的主意,一旦掌控了皇帝,自己就拥有了皇太后的权力。


然而,随着争抢储君的闹剧以失败告终,李选侍也失去了最重要的筹码,左思右想过后,李选侍祭出了最后一招:耍赖。


李选侍决定在乾清宫扎根常住,等着朱由校回乾清宫居住,如此一来,自己照样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对于李选侍的套路,文官们显然早有预料,正式登基前,朱由校便被暂时安置在了慈庆宫,由王安负责照料。


但朱由校终究是要回乾清宫即位的,李选侍的雀占鸠巢是文官们始终绕不过去的一大障碍,还能怎么办,弹劾呗!


就这样,奏请李选侍搬离乾清宫的奏折如雪片般飞入慈庆宫,其中以杨涟、左光斗等官员言辞最为激烈。左光斗甚至直言:“倘若当下不早做决断,李选侍假借抚养之名而行专制之实,那武后(即武则天)的祸事就将重演了!”


可无论文官们如何抨击,李选侍对此一律物理免疫,依旧赖在乾清宫不走。眼瞅着新皇登基的黄道吉日将至,文官们终于坐不住了。


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初五,紫禁城慈庆宫。


文官们来到慈庆宫外,齐刷刷跪在了宫门口,以这种方式恳请朱由校下诏令李选侍即刻搬离乾清宫。


一边是曾经养育过自己的李选侍,一边是口口声声为江山社稷请命的朝臣,年轻的朱由校被搞得一个头两个大,不知该如何抉择。


眼看朱由校久久未予答复,杨涟率先采取行动,他立刻要求内阁首辅方从哲代表朝臣向朱由校请旨。


现场态度激进的官员多为东林党人,而方从哲是浙党领袖,双方本就政见不同,方首辅自然不愿配合,因此不咸不淡地回应道:“迟点也无妨。”


杨涟虽只是个七品的给事中,但身为东林干将的他丝毫不怵方从哲这个首辅,立马反呛道:“一刻都不能再等了!昨天以皇长子的身份住在太子宫还说得过去,明天就是天子了,哪有仍住太子宫而躲避宫人的道理?”


方从哲听罢,看了看一众怒目圆睁的东林官员,不再言语。


此时,慈庆宫内有大批宦官随侍朱由校左右,这些人平时与李选侍亲近,见文官们如此逼迫,也看不下去了,纷纷出来指责道:“难道你们就丝毫不念及李选侍曾是先帝的旧宠吗?”


杨涟对首辅尚且不留半点情面,更别说这些宦官了,遂厉声呵斥道:“诸臣是先帝指定的顾命大臣,先帝本就想先顾及他的儿子,哪里是要先顾及他的爱妾。你们要么就杀了我,否则,今天李选侍不搬走,我死也不会离去。”


杨涟说完,文官们立刻表示赞同,纷纷痛斥李选侍、宦官罔顾国家社稷,一时间,慈庆宫外骂声一片,好不热闹。


闹出如此大动静,宫内的朱由校又岂会不知,反复思量之后,朱由校最终拍板:“李选侍于仁寿宫居住,即日搬移。”


胳膊注定是拗不过大腿的,新皇帝一旦下诏,一个无名无分的选侍又岂敢继续闹僵下去。随后,李选侍满怀忿恨与不甘,识趣地搬离了乾清宫。


第二日,也就是九月初六,朱由校在乾清宫正式登基称帝。

△明熹宗朱由校

03 东林


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初一,紫禁城乾清宫。


当文官们还在商议如何从李选侍手中夺回朱由校时,吏部尚书周嘉谟、都察院左都御史张问达等几位东林大佬就曾尝试抛出过一个议案:朱由校在宫内举目无亲,是否可以托付李选侍代为抚育。


想当年你们几位给乐山大佛让座,那我是绝对不赞同的。杨涟当即表示反对:“天子怎可托付给一个妇人?”


此言一出,这天就注定没法聊下去了,左光斗紧随其后,直言李选侍挟持皇长子就是为了夺权而耍出的鬼蜮伎俩,此议案就此终结。


其实,早在此前,就有人谋划好了李选侍未来的角色问题,那个人便是明光宗朱常洛。


如果说册封李选侍为皇贵妃的想法,一开始还是朱常洛单纯宠妾的念头,那等到他病重之时,就绝不是宠妾那么简单了。


朱常洛一生得不到父爱,虽贵为皇太子,却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储君教育,而他的儿子朱由校更惨,到了十六岁时,扁担倒了不知道是个“一”字,居然还是个文盲。


再说,朱由校自幼生母、嫡母早亡,一旦自己这个父亲也走了,那就彻底沦为了孤儿。为子女计是父母的本能,朱常洛也不例外,正因如此,他想到了曾经抚育过朱由校的宠妾李选侍,希望通过她来辅佐朱由校,以平衡朝局,制衡外廷。


然而,即便朱常洛临终仍下达了册封李选侍为皇贵妃的遗命,但东林的一班大臣却根本不愿照办,反而迫不及待地将李选侍赶出了乾清宫,这样一来,朱由校便完全掌控在了他们手中。


朱由校即位后,对于帮助自己顺利登基的东林党自然是投桃报李,而对杨涟这样为自己操心至须发皆白的忠臣,小皇帝更是赞赏有加,夸他志安社稷,是朝廷之栋梁。


很快,在红丸案、移宫案中表现不佳的首辅方从哲等阁臣遭到清洗,取而代之的则是东林大佬叶向高、刘一燝等人。随后,邹元标、高攀龙、赵南星、钱春、史孟麟、孙慎行等一大批东林官员得以起复,迅速形成了东林在外,王安在内,双方互为犄角的政治格局,东林党再次执掌朝政。


当朝堂内外相得甚欢之际,也有官员觉察到了一丝隐忧。东林干将之一、河南道御史袁化中就对朱由校在宫中孤立无援的处境深感忧虑,他曾经犀利地指出:“就怕皇上在宫中孤立无援,容易受到欺骗,内廷和外朝都应该谨慎保护。”


袁化中的担忧显然是极具前瞻性的。在与东林党的短暂蜜月期后,朱由校逐渐适应了皇帝的角色,开始意识到东林党在外朝日益坐大,大有架空皇权之势,而自己在这深宫之中举目无亲,竟没有与之抗衡的抓手。


于是,朱由校在目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检索,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乳母客氏以及她的对食宦官魏忠贤的身上。而这位大名鼎鼎的九千岁,正是昔日前来拦轿抢夺自己的宦官李进忠。


有了皇帝的大力扶持,天启朝局瞬间反转,魏忠贤的权势急剧上升,严重威胁到了东林党的地位。


当初被自己怒斥喝退的小小阉宦又算得了什么,已官至左副都御史的杨涟再次率先发难。天启三年(1623年)六月,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二十四项大罪,请求皇帝罢黜魏阉。


可这一次,皇帝的态度显然超出了东林党人的预想。朱由校因此震怒,下诏怒斥杨涟:“光凭自己的臆想而横生祸事,无非就是想驱逐朕的左右,使朕孤立!”


紧接着,在皇帝的助攻下,魏忠贤向东林党发起绝地反击,顷刻间便将其一网打尽。


天启五年(1625年),朱由校再次提及故人旧事,在上谕中这样写道:“杨涟、左光斗等凶恶小人……首倡移宫,串通一气,威逼康妃(即李选侍,被朱由校封为康妃),损害朕的孝德……”


简单的对手若不珍惜,失去后方知追悔莫及……

喜欢hgao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