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抗疫信息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赵明辉:当慢性肾脏病遇上新冠!稳住原发病、留意并发症

送交者: 炫笔伏逼[♂☆★★★不闻风知★★★☆♂] 于 2023-03-08 22:09 已读 684 次 1赞  

炫笔伏逼的个人频道

+关注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施桂娟


编辑 | 袁月


我国约有1.2亿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患病率高达10.8%。但数据显示,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患者知晓率仅为12.5%,亟需提高公众对肾脏病的认知。


每年3月的第二个星期四为世界肾脏日,为提升公众对慢性肾脏病长期规范管理的重视度,促进医护、患者及家属配合完成疾病的科学管理,近日,搜狐健康有幸采访到了北京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脏内科主任医师赵明辉教授,他就慢性肾脏病的相关问题做了详细介绍。


慢性肾脏病患者“阳康”后需重视4个关键点


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来说,感染新冠肺炎是一次对健康的重大挑战。赵明辉教授指出,慢性肾脏病患者在新冠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新冠治疗药物的使用用量,尽可能降低对肾脏代谢功能、排毒功能的影响。


赵明辉教授介绍,目前国际上认为,新冠肺炎的感染既会影响肾脏,又可能把原本不严重的肾脏病加重,甚至还可能再次诱发已治愈的肾脏病。因此,阳康患者的预后问题尤其值得重视。


阳康之后,部分慢性肾脏病的患者会存在心率加快、血压增高等情况。赵明辉教授建议,原本有高血压的患者应询问医生是否需要增加降压药的剂量,以达到调整心率和血压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阳康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也不能掉以轻心。为防止突发事件,赵明辉教授提示,阳康后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应注意以下4个关键点:


(1)关注身体变化,尤其是血压、心率;


(2)日常服药的患者应询问医生是否需要调整;


(3)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4)若遇到紧急情况,应及时就诊。


慢性肾脏病并发症多,需多加注意


据赵明辉教授介绍,目前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主要以延缓肾脏病或肾功能损伤,防止患者出现心脑血管和心肾疾病为原则。随着越来越多创新治疗手段的出现和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慢性肾脏病患者有了更多治疗的选择,如SGLT-2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等。


需要关注的是,肾脏是一个可以产生多种激素的内分泌器官,如促红素、羟化酶等,当肾脏受损时,这些激素会受到影响,另外,肾脏病还会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赵明辉教授介绍,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并发症有肾性贫血、高血压、钙磷代谢的紊乱,以及造成心脑血管疾病,如糖尿病、高钾血症等一系列的合并症。而慢性肾脏病一旦合并并发症,会给慢性肾脏病的长期达标,延缓肾脏病进展带来更大的挑战。


对于阳康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更需要加强对并发症的关注。赵明辉教授指出,肾性贫血的治疗靶目标是血红蛋白(Hb)≥11g/dL,但不超过13g/dL,目前我们有静脉注射的,还有新型口服小分子药物等,都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贫血。另外,高钾血症也是慢性肾脏病的一个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跳,因此需要通过治疗,将血钾浓度稳定控制在3.5-5.0mmol/L,并且要作为慢性病长期管理。


早发现、早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关键敌人


慢性肾脏病早期症状不明显,诊断率低。而当患者一旦进入慢性肾脏病最严重的阶段——终末期肾病,其肾脏严重受损,肾功能发生进行性恶化,就只能通过透析或肾脏移植来维持生命。因此,识别慢性肾脏病患者并对其进行早期干预对于帮助延缓疾病进展、保护肾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赵明辉教授建议,成人在一年一次的体检中可以加上尿蛋白和肌酐的检测,这是一个花销低且简单易行的方法。通过测尿白蛋白和肌酐的比值(UACR),或者测随机尿蛋白和肌酐的比值(UPCR),可以帮助发现潜在的早期患病人群。


而像慢性肾脏病的危险人群,如本身就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或是有肾脏病家族史的人,像这些慢性肾脏病的高危人群,最好能定期检查。


3月9日是第18个世界肾脏日,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是对抗慢性肾脏病的有力法宝。赵明辉教授说:“对于慢性肾脏病,不必过度焦虑,也不应随意忽视,我们应积极应对,守护好自己的肾脏健康。”

喜欢炫笔伏逼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