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哈佛博士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哈佛博士中国大陆历险记

送交者: N19951225[☆品衔R4☆] 于 2022-03-27 14:40 已读 13489 次 1赞  

N19951225的个人频道

+关注
哈佛博士蒙难事件:它的肇始、发展和可能结局


我在愤慨和惊愕中写下这篇文字,免不了有错字和语病。文学艺术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我想,这篇有错字与语病的文字正好与这个近代中国新闻史上最丑陋的事件统一。所以,这篇文字一气呵成,只作增删,不作修改或修饰。

------沙清




撰文 | 沙清


引言


2002年6月26日, 中国青年报(中青报)发表"凭什么相信他是哈佛博士"的头版头条长文。随后二、三周, 中青报再发表俩篇评论, 三篇短报道。7月16日,此事进入高潮, 中青报又发头版头条长文“破解陈琳谜团”。此为“哈佛博士事件”。

一个“中央媒体”花费如此篇幅批评一个无公职知识分子,只有在反右和文革期间出现过,比如对梁漱溟的批判。哈佛博士事件中,陈琳博士所受媒体关注的"待遇" 大概相当于反右期间的全国头号右派。

一个颇具反右文革遗风的“哈佛博士事件”,它是怎样展开的?它的真相是什么?二十年后它对中国政府的国际形象,对中国媒体业和海外大外宣的前景会有怎样影响?


肇始


哈佛博士事件, 用西方社会科学术语讲,是中国青年报对当事人进行污蔑毁誉和"人格谋杀",所以准确地说,它是“哈佛博士毁誉事件” 或"哈佛博士蒙难事件"。

2002年5月初,陈琳博士应邀出任山东济南一所私立学院院长。“哈佛博士百万年薪出任山东高校校长"的消息经山东本地媒体披露后,新华社,中新社,以及台湾的中央社等跟进发通稿报道。

五十多年来首位归国的哈佛博士落户济南。有朋自远方来,令济南乃至山东的媒体不亦乐乎。那段时间,电视广播报纸循环播放哈佛博士落户山东的新闻。山东教育台的一位编导看到台湾中央社发布的报道后,风趣地说,上次中央社报道济南的新闻, 大概是内战时期国民党兵败济南的时候。陈琳在电视访谈和报纸采访中,介绍西方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 学校的管理,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 大学校园的设施布局建筑,以及犹太人如何人才辈出等等, 清新神奇,令好学重教尊师的孔孟故里人民一片欢喜,对本地高等教育新愿景充满期待。然而,好景不长。济南人民的欢喜和期待被一个来自贵州六盘水的女人彻底搅黄。

这个女人就是中青报驻济南记者。入职两个月的她嗅到了哈佛博士落户济南是千载难逢出人头地的好机会。不过她的思路奇特诡异, 对哈佛博士的到来可能给济南教育界带来的影响,完全没有兴趣,拒绝从这个角度跟进报道。

5月初,在方舟子的打假论坛上,有人在讨论陈琳是否真的是哈佛博士。中青报记者想跟方舟子合作,一起打陈琳的假,遭到拒绝。方舟子答复: 他查过了,陈琳的哈佛博士学位没问题。

5月中旬,在学院举办的记者会后,陈琳向包括山东记者在内的几位记者和学院人员演示了如何进入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网站,查看毕业博士生和指导老师名单。其中显示: 陈琳,1994年毕业, 导师是J. Stock教授。

中国青年报是所谓的"央媒",凌驾于山东本地媒体之上。山东中青报记者扬言陈琳的哈佛学位有假,要求济南媒体停止一切关于陈琳的采访和报道。某日夜晚,山东记者和私立学院一起给哈佛大学J. Stock教授打了电话,教授确认陈琳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同时,也有中青报记者给陈琳出国前的同事,北京理工大学的老师打过电话,确认陈琳1987年出国入读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大学。 2002年6月的一天,私立学院给陈琳看过他们与J. Stock教授通话的中文翻译记录, 并且说,中青报放言:没事了,陈琳的哈佛学位没问题。

5月至6月,陈琳院长参照美国大学的管理模式在学校内推行实施一系列教学管理和行政管理新模式。这也是国内高校首次引入先进的西方大学管理模式。后来进入中国的外资大学,比如上海纽约大学和昆山杜克大学等等, 都采用类似的管理模式,至今 已被许多中国本土的大学借鉴仿效。

6月中下旬,陈琳院长正在筹办一项为期两个月的名为"'近朱者赤',与哈佛学生面对面!"的活动,邀请二十名哈佛本科学生2002年暑期来山东参观(孔府泰山)学习(中文)工作(教全校师生英语)。在这之前,大批哈佛学生前来中国参观学习几个月的活动还没有举办过。中央电视台的科教频道已经预约采访这批哈佛学生,做专题节目。

2002年6月26日。中国青年报在头版头条发表了山东中青报记者写的“凭什么相信他是哈佛博士?”的长篇文章(以下简称“凭什么”)。各主要门户网站也都在头版显著位置转载这篇文章。

“凭什么”一文东拉西扯,在兜售假货之前,打了很多烟幕弹。

“凭什么”里有一段这样的描述:“当其他传媒记者大多已离去后,本报记者委婉地向陈琳博士提出希望他提供能证明他身份的有关证件。” 山东记者努力把自己涂抹成一个知书达理的淑女。她是吗?记者会上大庭广众之下,她都可以唐突鲁莽,很不“委婉”地直接问人年龄,其他记者走后,反而“委婉”起来?不过,这仅仅是中青报记者的许多谎言之一。

仔细分析“凭什么” 一文,笔者发现是中青报挑拨私立学院和陈琳的关系,导致学院失去哈佛博士。“凭什么”写到:6月24日,记者再次与山东外事翻译学院院长孙承武取得了电话联系,向他通报了记者的调查结果。对中国科技大学查不到陈琳的硕士学位、中国人民银行否认曾给过陈琳任何答复、 Robert Merton教授否认曾有个叫“ Lin Chen”的学生等情节,孙承武多次以电话不清楚为由未做回答。

显然,中青报记者将一系列关于陈琳的假消息告诉学院领导,学院领导很吃惊,一时无法应答。等学院领导缓过来,就做了解聘陈琳院长职务的决定。现在看来,私立学院可以以中青报这段话为证据起诉中青报。哈佛博士加盟对这所私立学院来说是一个上天赐予的礼物,私立学院完全有可能在陈琳的领导下,几年后成为新东方那样的上市公司。但是由于中青报记者的从中作梗挑拨,陈琳离去,学院失去百年不遇的良机。

记者还编了一段 关于年薪从五十万长到一百万的话,加双引号地套到哈佛博士口中,恣意丑化陈琳。接着进一步诽谤陈琳,说她给跟陈琳质疑时,陈琳很不耐烦。事实是,山东记者除了要陈琳护照、身份证、学位证外,基本就没有讲过其它话,这算质疑吗?如果有过质疑,陈琳肯定会澄清一切。那么,她的造谣文章还怎么做?

有了这些铺垫之后,“凭什么”终于言归正传,出售假货了。记者记录她煞有介事地调查陈琳哈佛学位的过程,但就是不提他们已经获悉方舟子调查的结论;不提他们已经与哈佛大学J. Stock教授通过话;也不提已经与陈琳前同事、北京理工大学老师核实过。而是低调地提到 “在哈佛大学的教授名单中,确实有一位 Robert Merton教授,曾于199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但经与他联系,他却表示回想不起来曾经指导过一个叫‘Lin Chen"的学生”。随后,中青报又再次鬼鬼祟祟地提到: “Robert Merton教授否认曾有个叫“ Lin Chen”的学生”。

不难推断中青报的这个Merton教授否定陈琳的证据是捏造的。通篇文章记者大量用双引号引用被采访者的话, 甚至包括故意歪曲或纯粹捏造的话,比如上文提到的捏造的陈琳的话,也用双引号。可是,“凭什么”一文俩次写到Merton教授表示不认识陈琳时、否认有个学生叫陈琳时,都没有双引号引用Merton教授 的原话。显然,捏造诺贝尔奖金得主的“原话”比捏造陈琳的“原话”就要麻烦多了。

这个判断得到证实。中国青年报的文章很快就被打脸。文章抛出几天后,北京报(北京报的全称是“北京青年报”。去掉"青年"二字,是为了避免混淆,方便阅读) 记者从北京而来,采访了陈琳,详细了解陈琳与R. Merton的师生关系。她不信邪,“再度”联系R. Merton教授。不过,这次R. Merton教授没有说不记得陈琳,而是清楚地说明陈琳是肯尼迪学院的学生,他指导过陈琳的博士论文研究,陈琳获得金融领域的博士学位等等。这些细节纪录在北京报2002年7月3日发表的“证明哈佛博士”一文中,直接打脸中国青年报。

这篇文章,中青报记者采用了一个古老的媒体造假伎俩 ----选择性报道: 只报道想要的调查结果,不报道不想要的。比如找人问,陈琳这么这么说,对不对? 如果对方说,对。她就不报道。等到有些不明事理的人说,不对。他就报道。如果没人说不对,记者就凭空捏造一个否定的“调查”结果。没有人否定陈琳的哈佛学位,记者就捏造了一个: Merton不认识陈琳。这个选择性报道加上凭空捏造的造假伎俩,在中青报记者其它的文章中频频使用,屡试不爽。

中青报记者用一个假证据成就了自己“头版头条、出人头地”的私欲, 同时也毁谤了哈佛博士,断送了济南乃至山东可能成为引领大学教育管理新模式的契机,羞辱了包括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台湾中央社、新加坡联合晚报在内的众多媒体。哈佛博士蒙难事件再次印证了这样的事实: 一颗卑微的祸心,由于有不受监督的公权力的加持, 一样会对他人、对社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凭什么相信他是哈佛博士" 一文抛出的当天, 2002年6月26日,陈琳的院长职务被解聘。解聘的理由就是哈佛学位有假。在陈琳和学院的合同里,哈佛博士学位是唯一写在合同里的委任资格。正在实施中的西方大学管理模式与正在筹备中的“与哈佛学生面对面”活动随即夭折。


发展

在严肃法制国家,记者如此造假会被整肃,终生禁足媒体。但中国青年报社不但没有让这个记者停职,而且在三周后再度发表她合写的长文。

2002年7月初,学院告知陈琳: 北京报打脸中青报的文章发表后,山东记者向私立学院所在地的济南历山派出所报警,要求以诈骗嫌疑把陈琳博士抓起来,被警方拒绝。警方反问,我们是相信哈佛博士,还是相信小报记者?(显然,惯于跟罪犯打交道的警察,凭直觉就看出了谁才是嫌犯。)

2002年7月上中旬,陈琳老家的中青报记者告诉陈琳的亲友: 让陈博士多加小心。他说,山东中青报记者曾跟他说:话语权在我们手里,我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陈琳要么无从反驳,要么反驳来得太晚。

2002年7月12日,正在济南采访的上海电视台记者告诉陈琳,她跟山东中青报记者谈过,此人充满恶意,可能更多、更严重的指控还在后面。 陈琳博士去国已久,对某些国人人心的险恶估计不足,对即将到来的,可能让他身败名裂的污蔑毁谤,毫无预期。他坦然地表示,"真金不怕炼","真相越辩越明"。他坦坦荡荡,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2002年7 月16日。中国青年报发表”破解陈琳团” (以下简称“破解”)长文,外加编者按“诚信是金”。

"破解"一文没有回应其第一篇文章捏造Merton的话作为哈佛博士学位有假的证据, 被北京报打脸的事。这是默认了吗? 如此职务犯罪,在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当事记者会被终身禁足媒体, 但中国青年报却可以让她没事一样继续码字。

"破解"一文捏造了一个子虚乌有的" 陈琳谜团"。实际上,陈琳并不是一个谜团,在中青报发难他之前, 他接受过省内外许多家电视台和报纸采访, 不回避回答任何问题。倒是这个中青报记者,跟陈琳总共没对过三句话。新闻的原则难道不是,在破解所谓"谜团"之前, 先找当事人核实? 中青报记者凭空炮制所谓"陈琳谜团",只是为造谣诽谤找借口。

标题之外,"破解"一文的内容一样荒唐。文章有两个主要论点: 1) 陈琳通过谎报工作经历,获得百万年薪院长的职位, 2) 学位真假不重要,主要看水平。

这两个论点逻辑混乱自打耳光: 陈琳是当时中国人中唯一一个毕业于哈佛肯尼迪学院的博士,也是五十多年来首位归国的哈佛博士,这样的资历出任一个只有两千名学生的私立学院院长还不够吗? 许多人认为哈佛博士加盟济南私立学院不可思议: 这么大的菩萨进了这么小的庙。只有中青报思路诡异,坚持大菩萨是靠撒谎才进得去小庙。

其次,既然 学位真假不重要, 中青报何必以"凭什么相信他是哈佛博士"这样的文章哗众取宠?

令人费解的是,中国青年报对陈琳博士这位已经下台的院长如此关注,不惜花费头版头条版面;而对那些真正涉及到学生和家长利益的,需要告知公众的突发事故,则不予报道。 比如,就在那段时间里,一家济南民办学院的院长卷款而逃;还有一家民办医学院,两个学生之间斗殴,用医用手术刀互砍,致一人死亡。面对这些事情,山东中青报记者装聋作哑。

山东中青报记者眼力非凡,能够在陈琳的自我简介中看到许多"假",令人称奇。作为对比,跟中青报记者同时采访陈琳博士的包括新华社记者在内的众多媒体记者都没有觉得陈琳的简介有问题。这是为什么? 笔者猜想,这个中原因正是由于中青报记者本身是造假高手,所看之处尽是假。

笔者仔细分析中青报的指控,并对照查阅相关资料后,确认陈琳的简介也许某些地方有歧义被误读,但中青报的指控没有一条能成立。在不算长的"破解"一文中, 中青报记者得心应手地应用了几乎所有的媒体造假术。下文具体剖析"破解"的几个指控,看看中青报是如何作假的。

第一, 凭空捏造

在中青报的第一篇文章中,记者就捏造哈佛Merton 教授的话,以作为指控陈琳哈佛学位有假的证据。 由于有其它媒体跟进调查核实,几天后就被第三方媒体北京报揭穿打脸。 "破解"一文中有些当事人的话,可能是如出一辙的伪造。之所以没有被揭穿, 是因为迫于中青报的淫威,二十年以来,一直没有其它媒体跟进调查核实。

第二,故意歪曲

比如关于清华特聘兼职教授。陈琳是说,1994年在清华经济学院讲学时,经管学院领导提到想请他做特聘兼职教授。后来,陈琳的哈佛同学兼职清华研究中心主任后,也问过陈琳是否有意做兼职客座教授。中青报故意混淆了这些与2002年的清华特聘教授的事。所以就有了"破解"中清华经济学院领导的一番毫不相干的话。根据陈琳的自我介绍,记者应该问清华的问题是: 94年,清华是否请过陈琳来讲课? 其间,清华是否表示希望他来校兼职? 清华的教授有几位是陈琳的哈佛同学,他们是否也请过陈琳来兼职? 如果这么问,清华的领导会怎么回答?

同样,关于在哈佛的教学经历,陈琳一直是说他做TA时讲过几门硕士生课程(这是美国培养博士生的基本要求之一)。有人质疑,TA代课辅导讲课算不算教学?这里 也许有歧义。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 陈琳从来没有说他是哈佛教授或者助教授。跟哈佛博士事件同期,曾经有一个哈佛设计学院的夏姓博士生,做TA,但回国称自己是哈佛最年轻的教授。这种事陈琳从来没做过。

第三,选择报道

或者故意不找陈琳的直接联系人问话,或者是找过了问过了, 但得不到中青报记者想要的回答,就不报道。比如,陈琳说关于副行长候选人一事,是央行人事部姓季的人跟他联系。但中青报引用的是一个刘姓的一番否定的话。很可能中青报记者已经问过季姓人员,没得到中青报想要的否定回答,就又问了一个不明事理的刘姓。欧洲货币集团的事情也是一样, 陈琳的联系人是在伦敦总部的主任和秘书,而中青报找的是在香港的工作人员问话。中青报第一篇文章的造假伎俩在“破解”一文被反复使用,屡试不爽。

第四,恶意操纵

有些当事人的话, 可能被中青报记者"调查"时操纵了。比如,关于陈琳曾经被考虑为央行副行长候选人的事是否属实,央行人事局刘姓人员的回答如果不是杜撰或者没有被篡改,确实诡异。他没有理由否定人事部把陈琳作为副行长候选人上报一事。他的回答可能被中青报记者的问话方式操纵了。

如果记者问: "这个陈琳自称是哈佛博士,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这是假的。此外,他还声称是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的候选人。这是真的吗?"

如果它问: "陈琳是至今“唯一”从哈佛大学获得金融管理博士的中国人, 也是“第一”个曾经在美联储工作过的中国人。听说央行向海外招聘副行长时,曾经把他作为候选人考虑。是这样的吗?"

可以想象,同样的问题,两种不同的问法,会得到很不同的回答。

根据记者在“凭什么”一文中交代她是怎么挑唆私立学院的,可以看出,中青报记者一定是第一种方式问话人民银行的相关人员。所以刘博是被操纵的,他的回答并不意外。

至少还有一个操纵被访者的例子。 中青报有一段哈佛俩位教授批评陈琳的文字: "对陈琳不肯出示任何证明文件的做法,斯托克教授和赛奇教授都流露出难以理解的神情。赛奇教授说,在美国求职一般没有出示毕业证的要求,但他的学历,在哪个大学获得什么学位,推荐人一般在求职推荐信中会讲清楚。用人单位相信推荐人的介绍。斯托克教授也说,他记得陈琳刚毕业时,就要他给写过向美联储谋职的推荐信嘛。"

显然, 斯托克教授和赛奇教授讲这段话,是因为他们都被记者操纵了。 记者有没有告诉两位教授: 陈琳没有应聘院长职位,是私立学院请他出任院长? 有没有告诉教授: 2002年 中国招聘程序就没有提交推荐信这一项?

第五, 本末倒置

中青报所有指控中,中青报觉得陈琳"谎报"年龄是铁证。它的文章中"陈琳今年40岁———假的" 一行字由黑体印刷,显示他们对这个指控最有把握,对其它指控还是心虚。实际情况究竟如何? 陈琳确实说过"40岁"这几个字。那是在记者会上、大庭广众之下,被人粗鲁地问年龄时说的。 按照美国习惯,这种场合下被问隐私问题诸如年龄等,可以直接忽视。陈琳说了个整数,算是礼貌得体。中青报说私立院长招聘院长有年龄限制,陈琳是通过年龄造假获得这个职位。这个因果关系不成立。实际上,学院请他做院长在先,记者会上的回答在后。

中青报说,是陈琳策划了“山译---哈佛之路”的口号。实际上,这个口号在陈琳出任院长前就有了,学院的招聘启事上就有。陈琳出任院长之后,多次跟学校说不要再提“山译-哈佛之路”,因为浮夸不切实际。

第六,歪曲事实

陈琳说,他曾经是美联储经济学家。中青报说:不,他是每天工作八小时的临时工。实际上,入职美联储刚毕业的博士都叫经济学家; 统一印制的名片上,也是 经济学家。美联储从来不招临时工。这是有案可查的。

中青报说,陈琳在新加坡大学的工资每年只有二十几万人民币,远低于在中国的百万。实际上,1990年代中期,新加坡大学助理教授年收入包括基本工资、公积金、不定期奖金、退休金几部分,总数在百万人民币左右,这还不包括科研提成和对外咨询演讲收入。这也是有案可查的。

第七,胡搅蛮缠

中青报说,陈琳没有向私立学院提交推荐信、简历等应聘材料。实际上,陈琳没有申请这个院长职务,是学院邀请他出任的,学院没向他要任何材料。 退一步说,2000年左右,中国单位的招聘程序就没有要求提交推荐信这一项。这种境外招聘的做法是后来才引入中国的。中青报还说,陈琳和学院签的合同没有住址,身份证号码和担保人等信息 。这也是陈琳的问题吗? 合同是学院按照中国的惯例拟定的。

中青报以讽刺怀疑的口吻写到, "中国真的出了一个这么神奇的哈佛博士"? 莫名其妙,难道一个平庸的陈琳才符合人们对哈佛博士的预期吗? 实事求是地讲,陈琳还真是一个神奇的博士。我们通常把人才分为: 理科、文科、艺术。陈琳三者兼备。他的理科、文科学位都是从中美最顶尖的大学获得。此外,他还是一个具有专业水平的画家,学生时期曾办过全球巡回个人画展。一个除了码字外一无所能的记者看到陈琳的介绍觉得神奇不可思议很正常。如果她觉得陈博士自然、普通、接地气,那反而不对了。但是,把陈博士的不凡或者神奇看成可疑的或者假的,只能说明记者专业素养低,内心狭窄、邪恶。

第八,杜撰篡改

中青报说, 陈琳在签约前突然要求把工资从50万提高到100万,让学院很为难。这是恶意篡改。中青报在引用陈琳的电邮时, 加省略号, 漏掉一段。那一段内容是这样的: 学院招聘的待遇是50万加车加房。陈琳说不要车和房, 折成20万, 加50万, 总共70 万, 按美国做法, 发九个月, 70 万,大概 相当年薪百万。这样 学院不但没有多花一分钱,而且对外宣传也不浮夸。

中青报有一段话: "陈琳博士说,清华聘请的哈佛博士做客座教授,一年工作三个多月,年薪一百万,...." 。什么叫"工作三个月,年薪一百万"? 请记者不要把这种弱智、没有逻辑的话扣到哈佛博士头上。

中青报记者还故意篡改以抨击陈琳关于设立"哈佛班"的提议。多年在顶级学校的经历,见过许多差生的逆袭,使得陈琳对差生和优秀生有独特的看法。他认为, 许多差生可能是由于一直没有碰到教学好的老师, 而不是学生本身资质差。他相信, 他的教学方法可以把有潜能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 他一直希望有一个机会可以对传统意义下的差生讲课。他建议办哈佛班,自己主讲,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其实,促使陈琳决定接受邀请加盟私立学院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希望能以他的教学方法帮到差生。如实地说,他的建议是很有创意的,也是出于良好动机的, 但在中青报记者笔下变成一个龌龊投机的主意。

第九,蓄意挑拨

中青报试图挑拨陈琳和中国媒体的关系,说陈琳" 一再批评中国的记者素质不高"。陈琳并没有说中国的记者素质不高。作为一个严肃学者他不会做这种全称判断。陈琳说某些记者素质不高,是因为这个中青报记者在 记者会上不但说话咄咄逼人,而且缺乏职业常识,竟然不知道"光明日报"的主办单位是中共中央宣传部。

第十, 中青报记者造假的几个间接证据

1) 拒绝对质

"破解"一文 发表后, 中青报拒绝跟陈琳对质,也不让其它报纸媒体跟进调查核实。这是为什么? 心虚吗?

2) 第三方媒体人证言

在一个国内媒体人常访问的网站上曾有一帖也泄漏了中青报造假的内幕。帖主说, 他很纳闷,既然陈琳的哈佛博士学位是真的, 但是从中青报记者的许多采访看,从来没有对陈琳有利的证言, 怎么可能? 他说他后来去问过在中青报社工作的朋友。 人家告诉他, 是有很多对陈琳有利的证言,但记者选择不报道。这个帖子曾经链接到维基百科的"哈佛博士事件"条目, 但是,这个条目连同这个帖子几个月后统统被删掉。有意追究真相的记者、公众或执法人员,可以通过数据恢复找到这个网页。

3) 与严肃媒体比较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青报发难陈琳博士的同时,新华社驻济南主任记者也根据陈琳提供的线索向清华大学等机构做过调查。事后他说,他跟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联系过, 中心人员告诉他,陈琳跟胡祖六、李稻葵等等都是一拨哈佛毕业生的博士。胡、李二人是否邀请陈琳作特聘兼职教授,他无法确定,但极有可能,当年中心一直在招兼职特聘教授。此外,新华社记者还做了其它调查,但没有提出任何对陈琳的质疑。新华社记者说,他看不出陈琳所言与事实有何不符之处。主任记者认为,陈琳是哈佛金融博士,清华大学请他作教授,欧洲货币集团与他合作等等,都是自然的、没有意外的。 被考虑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也是可信的。当时他是中国人中唯一拥有哈佛管理金融博士,也是第一个在美联储作过经济学家的,这两个事实中青报也没有否认,央行向海外招聘时,把他为副行长候选人也是靠谱的,合情合理的。这就是严肃 媒体和无良媒体的区别。严肃媒体实事求是、理性推断。无良媒体胡搅蛮缠、造谣生事。新华社主任记者还安慰陈琳说, 不要理中青报,它就一家媒体而已。是的,本来在一个拥有众多媒体的社会,一家媒体的胡言乱语,不足已混淆视听, 其它媒体自会跟近辟谣。但是"破解"发表后,迫于中青报的压力,二十年来其它媒体没有跟进调查核实, 致使中青报的一家之言, 泛滥网络,混淆视听,危害日久。

从以上分析归纳可以看出,"破解"一文对陈琳的指控没有有一条占理。讽刺的是 , 就这样一篇文章发表时还加了题为"诚信是金"的编者按。主编可以被记者蒙骗, 不知道他写按语的"破解"一文全是造假 ,但总该知道两、三周前“凭什么相信他是哈佛博士”一文造假被北京报揭穿的事吧? 就这样,编辑部还奢谈"诚信是金"。

中青报记者、编辑想教育哈佛博士啥是诚信,实属井底之蛙。就人格品德而言,究竟是中青报记者编辑的门槛高,还是入读哈佛肯尼迪学院的门槛高?

众所周知,哈佛大学的录取不单单看申请人的学术能力,还有对人格品德的考量,评估来自同事、同学、教授们的评价。哈佛肯尼迪学院作为培养未来领袖的学校,对品格和领导力的考量更为全面深入。1989年陈琳是第一个被肯尼迪学院录取的中国人。在这之前的许多年和之后的几年,哈佛肯尼迪学院每年都拒绝几十、上百份来自中国学生的申请,其中包含天安门学生运动的领袖。陈琳是从一个多大的申请者群 中脱颖而出,中青报明白吗? 把这样的人污蔑为没有诚信品格低下的人,中青报是"邪"令智昏

"破解"出笼后,陈琳最初的反应是善意地认为中青报记者可能对他的误解甚多,就写了一篇长文,逐一回答“破解”的指控。接着,他打电话到北京中青报总部,希望刊登他的文章, 帮助破解"陈琳谜团",遭到拒绝;继而要求与文章作者就全部指控进行澄清、对质,也遭到拒绝。

此后,陈琳联系了几家不久前采访过他的媒体,希望他们就“破解”一文再度采访他,给他澄清和反驳的渠道,但所有的媒体都婉拒了他。 上海电视台说,他们接到上面通知,不再跟进“哈佛博士事件”的报道;北京青年报说,他们接到通知,不再跟中国青年报作对。山东和济南的本地媒体也不再找上门来采访。

显然,中青报心知肚明"破解"一文不堪一驳,所以,它们吸取第一篇文章被核实、被打脸的教训,拒绝与陈琳本人对质, 也不让其它媒体跟进核实调查,企图一手遮天。当时,博客、微博等自媒体尚未出现。哈佛博士无处申辩。

陈琳博士终于恍然大悟: 他太天真了。中青报策划实施的整个哈佛博士事件,并不是真的要替公众弄清这位海归院长的学历、履历,而是以此借口,诽谤他的名誉,废掉他的职业生涯。"破解" 一文付印后, 山东记者得意地对同事说: 陈琳以后不要想再在中国找到高薪工作了。蛇蝎之心,昭然若揭。

现状

就像"谎言重复一千次会变成真理"一样,谎言在网上泛滥流传也会被人以为是真话。“破解”一文和它的编者按虽然尽是不实之词,但由于近二十年来一直没有也无法被反驳,对陈琳博士的声誉和人格造成很大的伤害,一次次地断送了这位海外学人报效祖国的机会。
北京的首都钢铁公司曾经在2002年6月准备礼聘陈琳为公司分管国际业务的副总;北京大学光华学院曾经在2002年7月准备礼聘陈琳为百万年薪金融学教授; 筹建中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曾经在2005年7月年准备聘陈琳为教授;筹建中的南方科技大学曾经在2010年准备聘陈琳为“千人计划”教授。所有这些礼聘意向都因为中青报的“破解”一文而夭折。这些学校和公司也相信中青报的指控荒唐无理莫须有,但在中国,公司和学校总是希望与"官媒"点名批评的人保持距离。

近二十年过去了,"哈佛博士蒙难事件"并没有结束,中青报对陈琳的名誉侵权仍在进行中。在搜索引擎中键入 "陈琳","哈佛博士",等中性词汇,出来的就是中青报的文章。

哈佛博士蒙难之后的最初几年,陈琳一再试图通过中国媒体告诉公众他这一面的故事, 披露哈佛博士事件的真相,但被中国媒体谢绝。有了博客和微博等社交媒体后, 陈琳把他这一面的故事挂在他在国内博客微博上,但几天后都被删掉。所以至今为止,中国公众都不知道哈佛博士事件的真相。公众还以为中青报这几个记者是一个打假求真的新闻界英雄,而不知道他们是满嘴谎言的持笔歹徒。
英国思想家约翰. 弥尔顿曾经说过: 要让真相与谬误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下搏斗。二十年后,这篇文章所记录的真相终于走出囚笼,要与谬误搏斗。中国青年报有胆站出来,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下,就本文的内容进行对质吗?

大概两个月前, 陈琳把本文的早期版本挂在他的领英家页上。这篇文章很快就引起了中国媒体从业人员的注意和围观。几天 后,文章惊动了中国网管当局, 被中国单方面屏蔽 : 中国的领英用户无法看到此文。 随后, 中国广电总局新闻总署发文,要求媒体记者未经同意不要去批评其它媒体的从业人员。这项对策似乎是应对本文、保护中青报。很难相信二十一世纪已近中页,中国还有这样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事。

笔者认为中国政府的许多法规政策都还有理有节、理性、宽容,只是由于底层执行人员素质低下屡屡犯错, 严重歪曲了中央政府的政策取向和价值取向,让政府背上了黑锅。中青报记者在哈佛博士蒙难事件中的所作所为, 以及中国网管某些人员不分青红皂白、屏蔽真相等等都是素质低下的人员在公权力的庇护下,无法无天的行为。

二十年后,回首哈佛博士蒙难事件,人们不禁要问: 哈佛博士事件中,中国青年报一而再、再而三地全方位作假,是当事记者想在高调的海归事件中大捞一把? 还是团中央、中青报高层处心积虑地"枪打出头鸟"?

为什么在中青报第一篇文章伪造证据被北京报揭穿、做实后, 中青报没有让山东记者停职反省,反而又抛出她的第二篇文章?中青报内部的监控自律机制是否存在? 如何运作?

一边是学贯中西的哈佛博士,另一边是只会码字的记者。差距巨大,对比强烈。凭什么后者可以以一纸谎言主宰前者的命运? 这个文化大革命才有的现象,为什么会沉渣泛起? 这个社会的公序良俗何在? 中青报记者是当年红卫兵的衣钵传人吗?

为什么不让陈琳博士说话? 为什么不接受陈琳就具体指控的对质? 即使法庭内,法官也给被告陈述的机会,何况哈佛博士并不是被告,只有记者一面之词的指控,中青报和它的记者何才何德,具有超越法庭和法官的权力? 这个怪象,全国人大知道吗?

为什么不让其它媒体跟进调查核实中青报“破解”一文对陈琳的指控?禁止其它媒体跟进的指令是谁下的?如果当时放手让其它媒体介入,“破解”一文会像“凭什么”一文一样,几天后就被驳得体无完肤吗?

像这样涉及个人声誉的严肃事情,怎么可以一家报纸的一个记者说了算?警察出警还需要成双成对,以便互相约束。媒体业门槛很低、泥沙俱下,低素质者比比皆是。一个记者的未经第三方独立核实的报道(事后被证明是一派胡言), 赫然登上“央媒”头版,为害四方,这在新闻业属于什么性质的违规或违法?

公安局发布犯罪信息,嫌疑人姓名都用“×某×”,尽管证据确凿。而中青报将一系列捏造的指控强加在真名实姓的陈琳博士头上,这是什么性质的侵权?可以请公检法介入审查?

中青报跟农民报、中国妇女报一样,有特定的报道领域和受众范围,但它不安分守己,闯入本属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严肃专业大报的报道领域挑事闹事,如此违纪僭越,中宣部和国家新闻总署不应该惩办吗?

这些问题,公众需要知道答案。

谏言

长期以来,中青报的上级共青团中央工作人员以青年才俊自居, “老想着升官,做接班人” (习近平语)。其总部明明在离中南海紫光阁几公里远的大栅栏一带,给自己起的公众号却是,团中央@紫光阁,狐假虎威,蒙骗公众。2000年左右, 留学生开始逐渐回归。这些有海外学历有高薪工作,又深受中国政府和公众青睐的同龄人, 让各级共青团干部相形见绌、心生嫉恨。 中青报奉命发表了”凭什么海归优先”, “给我一个海归优先的理由”等评论,挑拨公众对海归不满。但是,不满海归群体,是属于对中央政策理解的偏差; 而污蔑诽谤一个海归个体,则涉嫌犯罪。

中青报记者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凭空造谣诽谤,摧毁一个学者赖以生存的声誉,这本质上跟杀人、放火、抢劫一样,都是人际间的一种极恶行为。对无辜知识分子的这种迫害,没有发生在纳粹德国,没有发生在斯大林的苏联,可能也没有发生在今日朝鲜,却发生在中国,发生在山东。中国青年报让中国、让孔孟故里背上恶名,造孽。

共青团和中青报需要为它的几个记者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世界人权宣言第 12 款表明,荣誉和声誉是受保护的人权。名誉侵权就是侵犯人权。中青报在哈佛博士蒙难事件中向世界展示一个侵犯人权的新模式: 污蔑他、毁谤他,让他“社死”;禁言他, 不让他反驳;让他静静地物理死亡。

哈佛博士蒙难事件一经在国际上披露,会在世界上引起广泛的关注。 它曝光了中青报记者的一个鲜为人知的角色: 持笔的暴徒。未来的政治学和法学教科书中关于人权的一章会有新的一页: "记者侵权"。" 哈佛博士蒙难案"会被写入, 中国青年报记者将因此"留芳千古"( 遗臭万年)。西方民主国家会依据诸如“全球马格尼茨基人权问责法”等有关法案、法律把中国青年报列为"全球(文字) 恐怖组织",撤销中青报在本国的所有站点,禁止现任中国青年报记者和前记者入境, 已经入境的驱逐出境。

"几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说的就是这个局面。 中青报不只玷污了中国记者的名声, 也让中国政府背上了黑锅。

中国政府需要果断整肃共青团和中青报,依法惩处几个当事记者。否则, 任凭事情发酵, 更多中国记者侵犯人权的黑幕会被爆出。比如说,山东这个记者后来在重庆市,把一个采访对象送进监狱。可能是她在山东没做成的事, 在重庆做成了。从哈佛博士事件看,她在重庆所作所为可能也是构陷、诬告。所以,她的手上可能已经沾有至少两个人的鲜血。更多像中青报记者这样侵犯人权、迫害无辜的事情会被批露。国际社会对中国政府侵犯人权的指控会多了些新料。

护犊之心, 人皆有之。所幸的是,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共青团和 中青报早已是“逆子”。长期以来,它们在海归政策上与党离心离德。习近平总书记也早已注意到共青团"高位截瘫",功能失调,曾经在2015年严厉批评过共青团中央。“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对共青团和中青报这个“逆子”,党和政府有要大义灭亲。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指出: 中国共产党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自我革命,意味着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中青报无故迫害哈佛博士事件的真相终究是无法掩盖的。因此,自我革命,拿共青团和中青报开刀,最得国内民心,也能够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

中国媒体应该跟进本文内容,进一步核实调查,将哈佛博士蒙难事件的真相一一查清,还陈琳博士一个公道,给中国公众和国际社会一个交代。 为同行护短,会玷污了中国媒体工作者的整体名声。不整肃中青报, 所有中国媒体都将被连累,西方民主国家将来要驱逐的就不仅仅是中青报记者。 它们会找到了一个国际法可接受的理由,大规模驱逐中国记者,导致大外宣计划毁于一旦。传说中的"蝴蝶效应",在这里起于"哈佛博士事件",止于共青团乃至大外宣的崩溃。

后记

当笔者开始写这篇文章时,是把自己定位于中立立场。可是当笔者读完所有材料,分析归纳后,无法再保持中立立场。事情的是非曲折十分清楚: 陈琳博士没有任何过错。中青报指控陈琳所有的“假”,都是中青报自己造的假。这时候,如果还能保持中立,而不是直气壮地用笔为哈佛博士讨回公道,笔者就是对罪恶的纵容。
在公众眼里,哈佛是神一般的存在,肯尼迪学院是领袖的摇篮,陈琳这位哈佛肯尼迪学院第一个华人博士,却被中青报恣意污蔑诽谤。法律、正义、公理、天良、斯文尽失,如此黑暗。很难相信这事发生在二十年前,而且一直延续到现在。

写到这里,笔者不禁为陈琳博士的命运扼腕叹息,深感玉碎般的心痛。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可以一天摧毁。中国公众普遍认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赴美留学的年青人是那一代中国人的精英,而陈琳入读斯坦福、哈佛,更是精英中的百里挑一。然而摧毁这样的精英,只需要一份无良报纸,两三无良记者。

陈琳博士在他的领英网上问:他的舍友、前后期同学中,有总统、诺贝尔奖得主、大学校长等等。为什么他的舍友,同学的成就和他的有天壤之别?答:因为他是一个中国人。想象一下,如果他不是中国人,如果他没有受到中国青年报的毁誉,他会有一个怎样的学术或者公共服务生涯?

2002年6月,哈佛博士毁誉进行时,中青报那帮记者确认陈琳没有美国护照,只有美国绿卡和中国护照后, 欣喜若狂,这意味着陈琳还是中国人,他们可以肆意造谣污蔑这个哈佛博士,而无后顾之忧。 这帮三观不正记者的存在,让人们更进一步理解了多年前中科院院士何祚庥的发问:“谁叫你不幸生在中国了?"

陈琳如果从小在美国长大,就可以心无旁骛,专心学术,他可能会是诺贝尔奖科学奖得主。如果他是其它发展中国家公民,作为这个国家的第一个哈佛肯尼迪学院博士,他有可能被中用,出任内阁部长甚至总理等等。只有在中国,他才会如此蒙难。中青报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哈佛大学中国问题专家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曾经写到, 西方学者对文化大革命中中国人对同胞所表现的极度残忍感到十分震惊。这种极度残忍, 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哈佛博士毁誉案中再度表现的淋漓尽致。

笔者相信中国青年报"哈佛博士蒙难事件"的始作俑者和他们的文章总有一天会被钉在中国新闻史的耻辱柱上。只有那个时候到了,才能说中国社会已经走向理性,文明,正义,法治,和谐。十九年过去了,这一天会远吗?孔夫子早就断言: 始作俑者无后乎。中青报的这几个记者会无后吗?

贴主:N19951225于2023_01_01 7:15:46编辑

贴主:N19951225于2023_01_01 7:19:13编辑
贴主:N19951225于2023_01_01 7:19:54编辑
喜欢N19951225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