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闻导读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打蛇打七寸,对于印度而言,它的“七寸”在哪里?

送交者: 炫笔伏逼[♂☆★★★不闻风知★★★☆♂] 于 2021-03-30 23:50 已读 432 次  

炫笔伏逼的个人频道

+关注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李世民《旧唐书·魏徵传》


国土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的印度,目前GDP位居世界第五,正在朝着世界大国的方向发展,逐渐加入世界新兴经济体的行列。印度与我国有着1700余里的国防边界,近几年,与我国摩擦不断,频频挑起事端。我国多次向印度表明希望和平共处,但前提是中华土地寸土不让,你若犯我我必诛之,更何况仅仅隔着个喜马拉雅山脉呢?


老话说:“打蛇打七寸”,这是因为七寸是蛇的心脏所在,今天,我们来细细地品一品这位邻居的“七寸”,即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一、地理位置


对于印度而言,它的“七寸”在哪里?


在印度,一直有一个咽喉之地,印度本土与其东北角就是靠这一地区连接在一块,它就是西里古里走廊,由尼泊尔和孟加拉国的国界线的夹击形成,最窄处仅有20公里,若将此处切断,东北地区就是瓮中之鳖。这条走廊与我国自然条件下形成的河西走廊不同,西里古里走廊参杂着复杂的历史因素形成。


1947年,印度发生解体,在分治初期,印度分为了印度本土地区、巴基斯坦地区和土邦王公所占地区。


在地理位置上,巴基斯坦被印度完全隔开,这块区域就是西里古里走廊的雏形。倘若印度发生战争,此地必为纷争之地,轻易就可将印度东北地区隔离,失去与本土的东北地区,夺取只是时间问题。


我国固有领土多兰高地处于我国、不丹和印度锡金的交汇处,是我国的战略要地,掌控此地的中国对印度产生巨大压力,因为此地离西里古里走廊仅有几十公里,随时可以直入其咽喉之地,让印度东北部成为瓮中之鳖。


二、印度历史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诞生于恒河流域,古代有过孔雀王朝的短暂统一和其他民族的入侵,近现代遭受欧洲殖民者的统治,在此期间,印度虽爆发过反抗殖民的起义运动,但最终还是由英国政府全权统治。


1947年,印巴分治后,脱离殖民统治,成立印度共和国。成立之初,印度的社会制度尚未确定,一开始倾向于社会主义制度,还曾实施过五年计划,1962年的中印边境冲突,不仅让其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还与我国产生了很深的矛盾。


此后,便进入甘地夫人的长期统治阶段,在她之后其子甘地接手印度。进入21世纪,民主党接过印度的管理权后,印度经济飞速发展,很快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可以说,目前的印度是矛盾的集合体,印度上层人民的生活、教育在全球首屈一指,培养出大批的世界顶尖软件工程师,并且拥有世界上最大的IT产业链。


但是,再从印度的人均2000美元的GDP来看,实则为一个贫穷国家,其拥有全球最大的贫民窟,其底层人民的医疗卫生、生活教育,甚至温饱问题都无法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整体社会贫富差距过大,再加上宗教信仰、种姓阶级制度等落后制度的层层阻碍,导致各种内部矛盾凸显。



三、种姓制度


古印度时期,其种姓制度分为拥有宗教权力的婆罗门、拥有军权的刹帝利、从事商业的吠舍和土著居民首陀罗,它有着十分严格的阶级性、区分性。


种姓制度,在世界各国的历史上都出现过,古时都有着明显的阶级性,但是到了现代,只有印度将其近乎不变的留了下来。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已经渗入印度的各个方面。


由于种姓制度的存在使得印度政党数量逐渐增加壮大,这样就使得印度政治极其不稳定,不同政党之间的相互拉拢、斗争。


随着时间的流逝,印度的政府必将发生动荡,对于印度的的发展极为不利。低种姓人口一直占印度人口的大多数,他们几乎都生活在印度的农村、贫民窟,他们生活贫困,收入极少,基本的社会保障和医疗措施都达不到要求,思想较为落后。


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其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不断地随着全球化潮流变动,这已在高种姓人群中根深蒂固。



所以,这样十分容易造成财富的两极分化,种姓制度终将会成为印度经济持续发展的障碍。同样,种姓制度已经成为印度文化核心的一部分,对其影响也相当严重,即使是一些印度的科学家都无法理性地去对待种姓制度,更别说身处农村的农民。


四、宗教冲突


其次,印度两大宗教为伊斯兰教和印度教,除此还存在其他多种教派,各个教派的信仰、教义大为不同,这样的多元宗教文化很容易引起宗教冲突。


在印度人人都有教派,一个没有信仰的人甚至会被视为异端,虽说在印度实行的是政教分离,但是在政党之间的较量本质上为宗教的较量。


现代印度社会,宗教与政党的关系比以往更加密切,这就使得宗教冲突愈演愈烈,其根源在于多元宗教、政教相连。



小结


从历史事实上来看,印度社会内部已经开始暴露各种问题,若再加上外部压力,印度社会矛盾必定会成为其最后的稻草。我们要用正确的态度审视他国问题,能做的就是取其精华而弃其糟粕,和平共处始终是我国外交的根本原则,但还是要记住那句话“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参考资料:《旧唐书·魏徵传》

喜欢炫笔伏逼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