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古玩交流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什么样的墨彩,能以8524万港币天价杀出重围?

送交者: 过眼堂[♂★★诗酒趁年华★★♂] 于 2023-11-27 17:06 已读 13954 次  

过眼堂的个人频道

+关注

当大家都在热议彩瓷的时候,墨彩已经杀出重围。


2015年12月2日香港佳士得上拍过一件清雍正珐琅彩赭墨梅竹图碗,以8524万港币天价成交,引发市场关注。




清雍正 珐琅彩赭墨梅竹图碗 蓝料双方框款


成交价8524万港币,


2015年佳士得香港秋拍 


雍正帝以45岁“高龄”登上权利巅峰,惊险的宫斗夺嫡,让他变得含蓄内敛。雍正的审美,更偏向于宋人含蓄淡雅的生活风尚,对于器物制作,则是要求文雅、秀气、素静、精细。


清早期的墨彩,沿用了明代五彩黑料的制作手法,在绘制时还需要在黑彩上罩一层雪白的色料,被称作“黑料罩彩”


由于原料依赖进口的西洋珐琅料,而原材料不足是生产的重大问题,直到雍正六年七月十日,国产珐琅料烧制成功,原料(黑料)的供给问题得以解决。




清雍正 木纹墨彩山水图笔筒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珐琅彩黑料与珠明料黑彩不同,它无玻璃质感但有金属光泽,其黑呈色深邃,具有多种发色层次,且工序简便,是墨彩主要的原料。


珐琅彩料的国产化,彻底摆脱原料问题,以后再也不怕外国人卡脖子了!于是到乾隆一朝,珐琅彩大放异彩。



据造办处史料记载,我们可以看到雍正皇帝对墨彩瓷器的需求:


雍正九年“于十二月二十八日做得……水墨竹子茶碗一对,……水墨梅花六寸盘一对;


”雍正十年四月二十九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水墨珐琅甚好”;


“七月二十七日太监沧州传旨“着烧珐琅画墨地白梅花四寸磁碟一对”;


“八月十五日司库常保奉上谕:珐琅盘碗、茶圆、酒圆俱造烧得甚好,嗣后将画水墨的多烧造些。”


九月初一日,“将脱胎填白磁酒圆四件上画珐琅墨菊花”。


九月初九日司库常保奉旨:“绿地黄菊花盘子上山水青色甚好,再画水墨山水器皿俱用此青画”。


从上面的记载得知:雍正皇帝非常喜爱这些水墨珐琅彩的器皿,能在生活用器上感受到画卷的味道,那种感觉相当不错。




清雍正 珐琅彩墨竹图碗 上海博物馆藏

自清室入关以来,没有哪一朝的官窑能像雍正朝那样,将原本呈现在纸本、绢本上的水墨画移植到瓷器上,难怪会受到雍正的追捧。


天生拥有文人画精髓的墨彩瓷器,无论是器型还是纹样,很多都是由皇帝亲自审定以后才能烧造,所以能卖到天价,也就是卖帝皇的那份心思。


雍正墨彩瓷除了皇室血统、文人画的加持之外,重点还是需要好的作画底子—洁白的瓷胎。高质量的白釉瓷胎,配上如诗如画的纹饰,就是一件宫廷艺术品。


清人寂园叟所著《陶雅》一书有记:“雍正官窑,大小盘碗,白胜霜雪, 既轻且坚。上画彩花数朵,每一朵横斜荧拂,袅娜多姿,笔法绝不板滞。花作茄紫蛋黄天青各色,皆非乾隆朝所能几及,尤以粉红秋海棠为绝艳。”


墨彩瓷最常见的造型是文房类,其次有尊、盖碗、套杯、盘等。纹饰方面以山水、人物、花鸟为主,画面犹如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有了官窑打样,再加上墨彩瓷器本身“雅”的属性,民间窑口也开始大量制作。



民间窑口的自由度显然更加广泛,文人士大夫与平民百姓的审美兼容,民窑墨彩瓷器上的纹饰,基本上都是百姓阶层喜闻乐见的人物题材,比如太白醉酒、米芾拜石、孩童嬉戏、仕女图等。





清雍正 珐琅彩墨竹图碗 上海博物馆藏

清雍正仿木纹釉墨彩高士策杖图笔筒


成交价3484万港币


2016年佳士得香港春拍 




清乾隆以后,黑彩与墨彩随景德镇瓷业的逐渐衰落而数量骤减了。


清末民国初期,景德镇使用外国新进口洋料,行内也掌握了釉料的配制技术,沿用至今。


虽然如此,不论从技术性或艺术性来看,雍正墨彩瓷依然代表了制瓷史上的一个高峰。



参考文献:


叶佩兰《景德镇瓷器上的墨彩纹饰一雍正、乾隆墨彩瓷浅谈》


宋婷《清代釉上墨彩的起源及发展》


万建怀《清代与民国墨彩瓷器鉴赏》,南方文物,2010年9月



喜欢过眼堂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