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闲谈古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畹町 | 边陲小镇的风云岁月与抗战遗痕

送交者: 布南温[♂★★★声望勋衔13★★★♂] 于 2022-12-28 3:36 已读 1769 次 1赞  

布南温的个人频道

+关注
畹町 | 边陲小镇的风云岁月与抗战遗痕
原创 鹿清源 文化地图 2022-12-22 18:50 发表于云南



——1——




畹町,坐落在中国西南边境线上的一个小镇,面积并不大,人口也不多,若不是随处可见的上世纪的那场残酷抗日战争的痕迹,街道看上去也与云南的其他任何一个小镇无太大差异。




一百年前的畹町,只是国境边一块被龙江冲积而成的窄长坝子中的小村子,与缅甸九谷隔畹町河相望,居住的多是傣族。1928年,芒市土司方克明、方克胜兄弟为了方便与缅甸的商贸来往,便邀请一位印度工程师帮助勘测设计了从芒市通到畹町的公路,并用一年的时间筑成,自此为地处国门的畹町开始带来繁荣。






根据李志正先生(1942年时任畹町警察局局长,后被聘为云南省参事室参事)的回忆,在1938年滇缅公路修通之前,由于受地形和气候的限制,卫生条件很差,传染病流行,居民不多,机关、商店和旅馆的比重甚大。行政机关仅有一个警察局(直属云南省警务处领导),管理地方行政,另驻有中央宪兵一个连。此外还有检查站,车辆管理所,公私停车场,海关、税局、银行等。






抗战时期,国民党军节节败退,蒋介石逃到重庆,大半河山沦陷敌手,出海口完全丧失,曾有一段时间,滇缅公路为全国唯一的陆上国际交通要道,一切外国物资全经由畹町进口。据记载,抗战期间滇缅公路共运输各国援华物资49万吨,进口汽车一万余辆。高峰时期,在畹町桥头,每两分钟就有一辆汽车出入境,车辆绵延数公里,是当时国内最繁忙的国际交通站。






——2——






2020年夏秋之交,我们一行人驱车来到畹町,首先要去的,自然是畹町桥。但由于疫情的缘故,曾经可以近距离观看的桥体,此时只能远远的观望一眼。曾昭抡曾在《缅边日记》中忆述了尚未完工畹町桥,“这桥的桥身一共长八米,所谓叫做畹町八粎桥,桥的两旁,一边刻着汉字,一边刻着英文”。那时候气势撼人的国门尚不存在,双方只是在离桥不远的地方,双方各自在自己境内设有一处用蔑棚模样的检查所。




在桥头不远处,一个巨大的招牌矗在路旁,“北有卢沟桥,南有畹町桥”。不了解的人还会以为是托大之辞,事实的确如此,“卢沟桥事变”是抗战开始的时刻,而将日军驱逐出畹町桥,则是抗战反攻阶段第一次将日寇驱逐出国土,意义一样重要。




离桥一百余米的地方,有个长长的坡路,路口放置着一个硕大的石碾子,这是修滇缅公路时的重要工具,作用相当于现在的压路机。面对长坡,右手边有两栋中西结合的建筑,一幢上面写有“中央银行”四个字,另一幢则写着“国际邮件互换局旧址”。


早在1940年6月,中缅两国订立互换国际邮件协定并成立国际邮件互换局。同时,昆明至畹町开通了逐日快车汽车邮路,疏运由仰光经转的东南亚、西亚以及欧洲、美国等国家寄往中国的各类国际邮件,中国沿海未沦陷各省的邮件也先由海运运往仰光,经滇缅公路运入昆明后再行分发。“中央银行”则于1941年成立,也是为了便于抗战期间国内外资金的流转。




循山缓缓而上,便能看到一座巨大的丰碑直指云天,这就是畹町的“南洋华侨机工纪念碑”。同样题名的丰碑,据我所知还有两个,一个位于昆明西山脚下,云南省人民政府于1989年5月树立;另一座位于马来西亚的槟城,南侨机工出发的地方。这座碑是启功先生的题词,碑前矗立着的雕像,就是著名的爱国主义华侨——陈嘉庚




提到南侨机工和陈嘉庚,这又涉及到另外一段历史:南洋华侨机工归国支援抗战。






——3——




时值日寇大举入侵,华夏大地硝烟密布,同胞们备受蹂躏。华侨机工虽身居海外,但皆为热血男儿。在南洋华侨救济祖国筹赈总会首领陈嘉庚先生的号召下,分散在马来半岛、北婆罗洲、荷属东印度群岛(现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地的3200余名华侨机工,毅然决然地参加了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




↑应募机工抵达新加坡码头




华侨机工分两个地方出发,一个是由新加坡乘船前往安南(今越南),从这里启程的主要是新加坡、南马各坡以及沙捞越、印荷泗水、巨港等地的华侨机工。另一路是从槟城出发,主要是槟城吉隆坡以北、霹雳、太平吉打、彭亨和丁加奴、暹罗、苏门答腊的机工。




归国后,南侨机工努力为抗战提供后勤保障,并辗转于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湖南以及印度、缅甸等地。滇缅一线地处边沿,经济落后;热带疾病高发,感染几率大;山高路险,湿雾迷离,意外事故频发;雨季常遇山洪爆发,土石坍塌,公路被雨水冲陷,有车毁人亡的危险,环境十分艰苦。但机工们不怕艰苦,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在日军战机的无数次轰炸中奋力拼搏,不管刮风还是下雨,运送军需物资,维护整修车辆,用自己的赤子之心、报国之身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的抗战事业,义无反顾。






——4——




就在纪念碑的背后,就是为了纪念这一群体专门修建的纪念馆——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


这座纪念馆的建成,离不开福建人林晓昌(原名黄晓昌)。他先是于2005年捐资350多万元,建成上文提到的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在2011年,已为当时全国政协委员的他,又提交了“为南侨机工修建纪念馆”的提案,2017年7月7日,一座集文史资料、图片、实物等为一体的大型博物馆——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纪念馆在云南畹町正式免费对公众开放。根据官方的介绍,纪念馆内有报告厅、影视厅、图片展示厅、情景再现厅、文物库房、抗战雕塑、名人碑林等七个主题区域,共展出2000余张纪念照片和4000余件实物纪念品。






漫行馆内,那一张张英姿飒爽的人物照,一封封重于千金的家书,一件件他们曾紧握在手中的修车工具,配合着厚重的布展思路和合理的展线呈现方式,系统而严谨地向游客讲述这一伟大但又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群体,很难想象在这样的边陲小镇拥有这样的一座气势撼人的博物馆。我说的气势撼人,并不仅仅是指其建筑规模和展品数量,更是指其内部展厅的严谨与大气。






——结语——




参观完纪念馆站在馆外,整个畹町小镇尽收眼底,连对岸的缅甸九谷也能清晰可见,一面艳红国旗正在山脚迎风舞动。谁能想到,这样一处普通且安静的小镇,在七十几年前,曾有过如此罕见且重要的国际地位,谁又能想到,一座专业且现代的专题性博物馆就藏在这个小镇不起眼的角落里呢?




这里就是畹町,傣语中“畹町”意为“太阳当顶的地方”。在太阳当顶的地方将太阳旗扯落,可能是巧合,但更可能是历史的必然。




——END——


作者:鹿清源   |   摄影:鹿清源   |   编辑:lin_霖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rDP6X4TV1pXHoCEUqWdUlg

喜欢布南温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